小說博覽 52 市義 文 / 趙子曰
. 今天可能只有一更,來了幾個外地的同學,等會兒要出去,不知什麼時候回來了。
——
荀貞做事素來兩手準備。
「講故事」是他的計劃之一,如果此計不成,他還有下一個手段使出。下一個手段就不是「禮」,而是「兵」了。所謂「兵」,並非動武,而是用律法來壓制對方。高家縱有黃氏為後台倚仗,但認起真來,借助家世,荀貞有十分把握說動縣君將之繩之於法。
至於江禽、馮鞏諸人所擔憂的高素會不會動粗?荀貞根本就不在意。正如他說的,高素再跋扈也只是個鄉間民戶,而亭長再卑微也是「朝廷命官」。有「官威」在身,加上他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腐儒,即便高素動粗,他亦自信能全身而退。
事實上,荀貞對「先禮」並無太大的信心,本想最終難免要搬出律法作為「後兵」,卻沒想到只憑「先禮」就折服了高素。出了高家的門,他與親送他出來的高素作別,心道:「高素雖放貸生錢,有欺男霸女之惡,但亦招攬賓客,有自比大俠之意。也許,之所以用了兩個故事就將之說服,正是因為了後者?」
高家門外聚了不少裡民,都是聞風而至,想看看荀貞下場的,見他進去不過小半時辰就出來了,而且不但出來了,還被高素親送出門,不覺面面相覷,俱皆愕然不已。
有人竊竊私語:「高家轉了性子麼?」他們本以為荀貞會被亂棍打出,沒想到卻被高素親送出門。
高素送荀貞下了台階,令賓客把荀貞的佩刀取來,又令人將荀貞的坐騎牽來,瞧看圍觀的裡民,罵道:「我高家貴門,豈是你們這些氓隸之人圍聚的地方?看什麼看?想讓乃公拿了爾等,送到官寺問刑麼?」
他一如之前的跋扈驕橫,此時聽入耳中,荀貞卻覺得好笑,心道:「又一句『高家貴門』。」
圍觀的裡民一哄而散。走的遠的了,先前說話那人說道:「以為高家轉了性子,原來還是老樣子!……,倒是怪了,這繁陽亭長對他說了什麼?值得他另眼相待!」
荀貞從馬上囊中取出錢,捧給高素,說道:「世上誰人無過?有過不難,難的是改正。君聞善改過,行為人所不能,可稱英傑。雖然如此,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程偃欠君家的錢還是要還的。這些錢請高君收下。」
高素哪裡肯收?說道:「高素無知,沒讀過書,不知前賢事跡。平生好結交輕俠,收攬賓客,自以為古之大俠不過如此。今日聞荀君所言,方知過去都錯了!從此以後,素當以郭解、原涉為樣,扶危救難、周人之急。程偃的錢,素不敢收!」
他不肯收,荀貞也不肯拿。
再三推讓後,見高素執意不要,末了,荀貞笑道:「高君有志倣傚孟嘗,貞雖鄙陋,便也為君做一次馮驩罷!這些錢,我會拿回去還給程偃,為高君『市義』。」
「孟嘗?馮驩?市義?」
在來之前,荀貞是為「講故事」做過準備的。他將有名的豪傑、遊俠掂量了一遍,按道理說,馮驩燒燬債券、為孟嘗君「市義」的例子最適合講說。但孟嘗君是戰國時人,離現在遠隔幾百年,怕說出來會高素會沒有代入感,所以捨棄不提,改講原涉和郭解。
高素連原涉、郭解的事跡都不知道,自然更不知道孟嘗君。便在高家宅院門外,荀貞站在裡中的巷子裡,又將馮驩為孟嘗君「市義」的故事講了一遍,最後說道:「馮驩自作主張,替孟嘗君將債券燒燬後,欠錢的百姓皆高呼萬歲。馮驩回去後,對孟嘗君說,『君家財萬貫,豐衣足食,缺『義』而已。因此,臣矯君令,燒燬合同,為君『市義」。」
有了前邊郭解和原涉的鋪墊,「馮驩市義」的故事徹底搔中了高素的癢處。
他喜不自勝,擠眉弄眼,一把將錢從荀貞手上拿走,令人重放回馬上囊中,握住荀貞的手,喜笑顏開地說道:「孟嘗君我是知道的!卻不知他還有過這段故事?……,啊呀,啊呀!荀君,那馮驩所言不差,我家家財萬貫、豐衣足食,的確只是缺少一個『義』啊!今君為我『市義」叫我該怎麼報答才好呢?」一疊聲催促左右,「去,去,去家中將程家的債券拿來,我要當著荀君的面把它燒掉!」
高二、高三走沒幾步,又被他叫回:「再拿五千錢出來送給荀君,以報厚恩!」不多時,高二、高三將債券拿出。高素顧盼週遭,見四面冷冷清清的,又後悔剛才不該將裡民趕走,導致他現在的「高風亮節」沒人看到。
荀貞觀其面色,知其所思,笑道:「君當門焚燒債券,此真義舉,想必用不了幾天,就會被君門下左右的賓客傳遍四鄉了!我回到繁陽後,也必會將高君的義舉對程偃如實講述。」
「對,對!」高素被他提醒,意識到雖無裡民圍觀,但有門下賓客將目睹自家的「義舉」,拍了拍額頭,故作謙虛,嚴肅地對左右說道,「我焚燒債券,不為求名!爾等萬不可將此事外傳。」他實在為自己的「義舉」高興,表面嚴肅,一雙眼露出的儘是得意、快活。
荀貞耐心地等他擺弄姿勢、挺胸腆肚地燒了債券,提出告辭。高素再給他「感恩」錢時,他卻絕對不肯收下了。在高素及其賓客的目送中,一如獨身前來時,他牽馬獨去。
事情解決得順利,荀貞的心情不錯,出了裡門,秋高氣爽馬蹄疾,一路穿林過野,不到午時就回到了繁陽。他沒有回亭捨,而是直接去了操練場地。
……
操練場上,馮鞏已等不及了,再三催促江禽,說動了陳褒,聚合了十四五人,正準備趕去鄉亭,還沒動身,高甲指著遠處,叫道:「那不是荀君麼?」
諸人抬眼看去,見拐下官道的地方有一人正在下馬,可不就是荀貞麼?
「……,回、回來了?」
陳褒長出了一口氣,笑道:「荀君說自有計較,不需我等前去,果然如此。」他雖遵從荀貞的命令,壓住諸人不去鄉亭,但他其實也是很擔憂的,此刻見荀貞歸來,放下了心,十分輕鬆。
馮鞏本想借此機會接近荀貞,這會兒見他回來,雖沒達成目標,但也放下了心,不過卻不由疑慮。因相距遠,瞧不清荀貞的表情,他說道:「荀君安然歸來固然可喜,然而他來去匆匆,不到半天就回來了,也不知事情辦成了沒有?」
江禽說道:「走,咱們迎上去問問。」
這會兒正是蹴鞠比賽的休息時間,以黃忠、杜買為首,眾人一窩蜂擁上去,迎接荀貞。碰上面,荀貞訝然,問道:「諸君何來?」
眾人觀其面色,見其神色如常,看不出喜怒。陳褒問道:「我等憂心荀君高家之行,江君、馮君等人正要去鄉亭為君助威,不意君已歸來。……,荀君,事情辦得順利麼?」
荀貞真沒有想到江禽、馮鞏等人因為擔憂他的安危會決定去高家給他助陣,露出感動的神色,丟下韁繩,長揖謝道:「貞謝諸君厚意。」回答陳褒,「辦得還算順利。」
「結果如何?」
「高君燒燬了債券。」
荀貞丟下韁繩的時候,杜買接住了,站在馬邊,注意到馬上囊中鼓囊囊的。荀貞去時帶的有錢他是知道的,隨手摸了摸,驚訝地發現錢還在囊中,問道:「這錢?」
「高君執意不肯收。」
就像是高家裡中的裡民一樣,江禽、馮鞏諸人聞言,亦面面相覷。荀貞輕巧巧地兩句話,一句「燒了債券」,一句「不肯收錢」不只是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實如天方夜譚!
過了好一會兒,馮鞏才問道:「高素燒了債券,又不肯收錢,荀君怎麼說服他的?」
荀貞輕描淡寫地說道:「這不是我說服他的功勞,而是高君慕古人之風,追先賢之志,欲以此『市義」故主動毀券拒錢。」
諸人心知必不是這麼回事兒,如果真是這樣,怎麼早不燒債券、晚不拒收錢,偏偏荀貞去了,就做出此舉,「欲以此『市義』」呢?但荀貞恪守「閒談莫論他人非」的原則,不肯「佔了便宜又賣乖」,無論眾人如何追問,只是這一句回答。
沒辦法,諸人也只有嘖嘖稱奇了。
馮鞏最熟悉高素,最有發言權,說道:「實在沒想到,橫行鄉中的高素也會有此義舉。」
「君子當頌人之善,隱人之過。諸君,高素此樁義,實有古風,鄉中出此人物也是你我的驕傲,日後應多與鄉民講說,也好敦厚我地風俗。」荀貞信守承諾、說到做到,提醒諸人以後要多多宣揚此事。
陳褒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心道:「不管荀君是怎麼說服高素『市義』的,在說服之後,又大力宣揚他的此舉,為其揚名。若這高素是好名之輩,過些日子,或許就要如許仲為孝折腰一般,對荀君真正的心折了。」應聲接口,說道:「荀君言之甚是,我等正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