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紀元1912

第二卷 中國,一個春天的開始 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 文 / 無語的命運

    「用生漆……」

    直到離開大學時,史剛強的腦海中依然閃動著那個看似極為簡單的辦法,在船艙內塗一層生漆,利用生漆的耐酸鹼腐蝕的特性對船艙形成保護層,隔離船艙與化學液體,至於緩慢的腐蝕完全可以通過固定的維修加以填補,如果一來也就不需要什麼防腐蝕漆,雖說成本或許不低,但至少比普通商船桶運要低的多。

    「那些日本人,真是死腦筋!」

    想著那些日本人竟然只是一門心思的去研究什麼特殊漆料,而沒有嘗試在現有漆種中尋找合適的產品,從而利用漆的特性對船艙加以保護,史剛強的心下便是一陣鄙夷之意,或許,現在老同學的試驗並不充分,但就他之前的試驗來看,生漆對多種酸、鹼的抗腐蝕特性都滿足化學品船的使用需求。

    坐在公共電車上,史剛強偶爾會打量著這座以德華大學為中心的的邊緣小鎮,儘管德華大學是總理在**公司董事長任上時創辦的第一所大學,可這所大學卻沒有建在附屬用地內,出於「節約用地」的原則,其被建於附屬用地之外,不過在創辦這所大學的時候,公司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為了確保學校的學習環境,當時的土地所有權人**公司和周圍的土地的地主們都簽訂了協議,學校周圍的土地絕不能用於建造酒館,妓院以及其他一切可能使人腐化墮落的場所。而且執行起來極為嚴格,在購地價格上,公司多支付了一倍的價格,而根據購地合同,如果在校園三公里內,有人開辦這種會酒館、妓院之類的使用人墮落的場所,大學土地所有人有權沒收那塊土地。

    也正因如此,儘管現在德華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擁有上萬名學生和數千名旁聽生的大學,但周邊的環境卻並沒有因為如此眾多人群,在這座高度商業化的城市中迅速「商業化」。而在學校周圍由公司修建的道路兩側,除去行道樹外,那些兩層高的紅磚小樓,大都是書店和旅館,雖說難免有一些飯館,但飯店對於酒水的供應亦有所限制。

    而最讓人驚訝的還是這裡的景致,當初經心的規劃使得這裡的街道就像是公園一般,每走一步。都讓人倍覺賞心悅目,也正因如此,現在的德華鎮,這座因大學而興、而名的市鎮房價在連雲港各區之中可以排到前五位,也正因如此,本地居民才會極為珍視這裡的一切。心甘情願的與大學共同管理這座小鎮。

    而對史剛強而言,這裡的一磚一木,都讓他留戀不已,因為他真正的人生正是從這裡開始的,從這裡起步的。

    「也許。等將來有錢了,就在這買一處宅子!」

    心下如此思索時,公共電車卻意外的停了下來,在進入真正的市區前,這一段道路被鐵路阻斷了。

    「叮、叮……」

    伴著道鈴的響聲,原本安靜的公共電車內。一些人好奇的將視線投向那條鐵路。

    這條鐵路並不是普通的鐵路,甚至同全世界其它的鐵路截然不同,與普通鐵路不同的是,這條長度不過只14.5公里的鐵路,軌距寬達5.2米!這是世界上最寬的鐵路,是一條專用鐵路,為鷹游門造船廠修建的專用鐵路,這條鐵路連接著多家連雲港的重型企業。而這條超寬鐵路所運輸的則是那些商船構件,那是為了彌補船廠產能上的不足,特意而為之。

    就在這時,伴著特製蒸氣機車的轟鳴聲,列車駛過那條寬軌鐵路,只見那一節節平板車上固定的赫然是一個個商船船艏,萬噸商船上了陸地,對於每一個第一次目睹這種壯觀場景的人們來說,都足夠讓他們驚訝的了。

    而每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史剛強的臉上卻儘是思索之色,這種商船分段製造除非去採用了太多的新工藝,而且還對裝配精度有著一度的要求,不過就其製造速度而言,卻是其它任何舊式造船工藝難以與其相比的,也正是這種工藝使得鷹游門船廠,成為亞洲產量最高的船廠。

    「早晚有一天,田灣也能做到……」

    可在他於心間說出這番話時,視線朝著海岸線的方向看去時,他的心下依然湧起一陣不自信的感覺,現在的鷹游門船廠,早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造船業的巨無霸了,就在兩個星期前,鷹游門造船廠的三期工程就已告完工。

    「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只要投入足夠的人力,什麼事都可以提前做成!」

    在過去的幾年間,**公司總是一再的重複著這一早已被一再驗證的規則,而最近正在驗證著這一規則的就是鷹游門造船三期工程。

    在過去的一年間,鷹游門造船廠,早已從當初的默默無聞變成世界聞名的大型造船廠,而之所以能夠明揚世界,更多的是拜德國海軍所賜,1915年2月4日,為了更有效的打擊協約國的商船,並保護本國潛艇,德國宣佈在英國和愛爾蘭周圍水域執行無限制潛艇戰政策,就是將這些區域劃為戰爭地帶,任何進入該區域船隻都將被擊毀,不予警告。

    隨著「無限制潛艇戰」的實施,在短短不到十個月內,德國潛艇部隊就擊沉了多達近170各國商船,導致了130餘萬噸的貨物損失,而其中的百分之六十五的商船和貨物都是英國的,作為一個本土狹小、資源有限的列強,英國絕大多數物資都依賴海外殖民地輸入,此時英國商船的損失遠超過其造船噸位,為此,英國不得不向全世界採購商船,被戰爭推高的船價,更因其急需而進一步推高。而鷹游門船廠正是在這場商船與潛艇的競賽之中,免揚世界,依靠新式造船技術,他可以用遠比其它國家更短的時間,提供更多的商船,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似的,鷹游門造船廠由此開始發展成為一座聞名中外的船廠。

    而面對激增的定單,疲於生產的造船廠不僅千方百計的從船舶設計和施工工藝上解決問題,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另建新廠。而這時,連島海堤則進入了公司的視線之中,海島海堤與連島相接處,是一段寬達兩百米的航道,自其建成後,借助海流衝擊作中,連島碼頭港灣被不斷沖深,與此同時。海堤北部卻淤積了大量的黃沙,沙礫甚至露出海面,那是借助自然之力形成的填海區,亦是當初海堤的設計宗旨,自然的,當船廠試圖擴建時。在徵詢了海洋專家後,選擇了了那片填海區作為新廠廠址。

    隨後,面積達400畝三期工程新廠隨之開始建設,因為新廠所選擇的地海沙自然填海區,所在長達公里的的泥沙填海區上。埋進了25萬個混凝土預制板個長達70米,新廠有7個滑道個滑道周圍都有預制部件生產車間,在數萬名工人的努力下船廠只用了半年的建設工期,這建立於填海區的船廠三期擴建的基建工程,到年底三期工程就可以使用。

    作為一個造船後進國,中國原有的造船工廠並不多。而滿清時代的現代教育落後,不僅導致中國沒有合格的造船工程師,甚至都沒有合格的造船工人,因此在建造三期工程施工建設的同時,為了應付船廠擴充急需,造船廠便沿著隴海線建立造船培訓班,新招募的男女工人經過1到200個小時的培訓後,就開始在船廠裝配線上工廠。鍋爐廠、輪機廠的工廠工作。

    建造一艘萬噸級商船平均需要50萬個工時,其建造方式就是在過去幾年間,通過不斷的嘗試、改進、成熟的分段製造法,沿隴海鐵路分佈的數百家分包商工廠則為船廠提供各種配件,最後這些配件在船廠的預件組裝車間進行組裝成120個預組裝部件,隨後在船台或船塢上進行總裝。

    當然,最重要的供應商,還是連雲港城區內的多家重型企業,他們生產的重型構件,直接於廠區完成組裝,經過專用寬軌鐵路運往船廠,在船廠直接拼裝成萬噸商船,得益於這些先進的建築方式,在鷹游門造船廠內,數萬名造船工人像造汽車製造出的一樣將一艘一艘萬噸商輪,從船台側滑入長江或從船塢內駛向大海。

    幾乎是在汽車駛進船廠的第一時間,李子誠首先感受到的就是那種撲面而來的現代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氣息,在寬達十數米的廠區公路上,吊車、平板重載貨車,甚至還有那世界第一寬軌的專用鐵路上,將重達數十噸、甚至數百噸的組件,從車間發往總裝區,這裡的空氣中,幾乎聞不到大海的氣息,唯一能夠感受到的只是大工業規模生產的味道,而這種味道,卻是如此的迷人……

    在感受著這工業時代的工業氣息時,汽車緩緩駛入了一片被鐵絲封閉的區域,在那裡有一座封閉式船塢,那是鷹游門造船廠的三號船塢,或許不是最大的,但卻是第一座封閉式船塢,今天,這座船塢,正是李子誠的目的地。

    在這座船塢外,數十名江蘇陸軍的官兵,來回走動巡邏著,而在他們的肩膀衣袖上的臂章上卻帶著錨與步槍的標誌,這並不是陸軍海戰隊的標誌,而是……嗯,江蘇陸軍海戰隊陸戰隊……

    在接受檢查的時候,李子誠的心裡想著那給為繞口的名稱,心下頓時一樂,這名字……

    「總理!」

    沈鴻烈等人這會早已經在船塢外等著總理的到來。

    「怎麼樣,成鈞,這次,我可是親自來了!」

    臉上帶著微笑,沈鴻烈等人的簇擁下,李子誠朝著船塢走去,而此時船塢的大門依然是緊閉的,直到他們走到距離還有十數米的時候,門旁的士兵方才動起來。

    「嘩……」

    船塢的大門打開了,在一眾人進入船塢之後,大門再一次關閉了。這一切無不顯示著這座船塢受到嚴格的保密。到底在這裡的建造的是什麼?

    終於,進入船塢之後,在長達380米的船塢之中,李子誠看到了他一直期待的戰爭利器,只見那船塢內,赫然停放著九艘如黑鯨一般的戰艦,那噸位看起來不足千噸的戰艦上,光禿禿的甲板上只有一個中央指揮塔,在塔前後,各有一門中小口徑火炮——潛艇!

    是潛艇!

    在看到船塢中已經完工的三艘潛艇時。李子誠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潛艇!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準確的來說,是未來的中國海軍所需要的武器。

    早在膠澳事變期間,面對日本強大的海上軍力,除去以飛機作為刻敵致勝的武器之外,李子誠所能想到的另一件武器就是潛艇,用潛艇擊沉日軍的主力戰艦。可相比於飛機,潛艇對於造船工藝的要求太高,而且技術也太過複雜。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製造飛機時,技術中心所提供的技術資料和圖紙,不過只有數百公斤。而在複製二戰德國的主力潛艇vii型潛艇時,直接參與翻譯圖紙的譯員多達三百餘人,僅設計說明、技術圖紙、詳細施工流程說明、開發數據、製造流程等一系列的技術資料足足運了七卡車,資料重量超過十五噸!

    而為了掌握製造潛艇的技術,船廠更是用了一年的時間作準備。從生產製造專用設備,到培訓工人,而在隴海鐵路沿線,更是有多達315家企業加入到潛艇製造這一「一號重點工程」之中,為潛艇生產各種艙內配件,其中太多的配件。都是遠遠領先於時代的設備,可以說,為了現在的這幾艘潛艇,公司動員了幾乎全部的力量,終於,現在,第一批九艘潛艇中的三艘完工了。

    「總理,在過去的半年間。海戰隊利用訓練艇,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訓練,培訓艇員五百人,在潛艇交付後,我保證在半年內,就可以初步形成一支潛艇部隊!」

    望著有些失神的總理,沈鴻烈在一旁有些意籌志滿的的說道,所謂的模擬艇實際上是建在連島基地內一間倉庫內的潛艇模型,精心挑選出來的艇員在模型內接受訓練,當然,所有的訓練參數都是由教員給出,對於中國海軍而言,潛艇是一個極為新鮮的武器,在海戰隊決定製造潛艇的時候,全中國學習潛艇的不過僅只有十二人,而他們還是民國三年,由大總統派出前往美國學習潛艇的海軍軍官,真正的技術人員幾乎為零。

    而海戰隊潛艇訓練班在訓練過程中,所採用的基本教材,則是公司通過一些特殊渠道從德國海軍弄來的,不過在那種「潛艇abc」的訓練過程中,艇員和軍官們不斷的根據實艇情況加以調整,儘管修改多項訓練科目,並進行了很多強化訓練,但是直到現在,他們還是沒能制定出一套真正的訓練大綱,畢竟,陸上的模似訓練,遠不能同實際操作相比,只有實際操作之後,才能對潛艇實際操作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從而制定出一套合格的訓練大綱,對此沈鴻烈自然深知,也正因如此,他才會說「潛艇部隊」而未提戰鬥力的形成。

    無論是這三艘,還是未來的九艘潛艇,在沈鴻烈看來,不過都是海戰隊發展水下武力的鋪路石罷了,只是一個過程,真正用他們作戰,他還真有些捨不得。

    「嗯,很好,記住,待入役後,一定要做好訓練,不急,不急,現在,還不急……」

    嘴上這麼說時,李子誠知道這也是實話,對現在的中國而言,擁有潛艇,並不僅僅只是為了實現「兵器譜」上的突破,而是為了八至十年之後的一場新的、潛在衝突——同日本的衝突,膠澳事變,不僅日本人輸的不甘心,同樣的,就是自己也不甘心,因為中國並沒有得到什麼真正的回報,無非就是保住了膠澳,這一原本的成果。

    而現在兩個不甘心的國家,都在那裡雄心勃勃的試圖發展海軍,日本自去年開始投入巨資用於恢復遭受重創的海軍,而中國海軍部在去年,就提出了一個造艦計劃,而且也獲得了自己的支持,他們向美國採購了兩艘戰鬥艦,就是江蘇陸海軍海戰隊,現在亦開始製造定新擴充計劃,準備建立由四艘戰鬥艦、四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四四艦隊」,從而與中央海軍形成兩支大洋艦隊,以壓倒,至少達到日本海軍的水平,儘管現在受限於技術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仍然停留在紙面上,但是任誰都明白,此時這場軍備競賽正在朝著白熱化的方向發展著,而這一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無非就是為了將來的一場新的戰爭作準備。現在建立潛艇部隊,同樣也是為了未來的戰爭作準備,不過與膠澳事變期間,期望用潛艇克敵制勝不同,現在李子誠更希望潛艇能夠封鎖日本列島。

    「這九艘只是開始,以後,我們會造更多了……」

    突然,李子誠扭頭問道身邊的沈鴻烈。

    「嗯,潛艇保密工作做的如何?」(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