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 文 / 張建邦

    董遵誨回到大會寨以後,稍微包紮下傷口後,便召集所有將領開會。{更新}他對眾人說道:「這次我和藏用突襲高平關得手,燒燬了敵軍囤積在那裡的糧草物資。敵軍失去了與咱們對峙的本錢,肯定會對我軍陣地發動總攻。要麼戰死,要麼餓死,他們沒有第二條路走!而咱們的機會就在這裡,是據險而守還是主動出擊,大家都說說,看看咱們該如何應對?」

    眾人都在思考之中,有些人還是第一次與董遵誨搭檔,並不知道他的脾氣,也就不敢貿然進言。

    這時石守信站了出來,作為「義社十兄弟」的骨幹,作為董遵誨培養提拔出來的親信將領,石守信當然不能讓會議冷場,他指了下輿圖,沉聲說道:「大帥,眾位將軍,大家來看這地圖。大會寨的地形雖然險要,卻因為地形的限制,無法進行大規模兵團作戰,即便是在今日,咱們的大部隊也只能在大會寨南駐守,只選擇部分部隊進駐這堡壘。

    如果咱們選擇據險而守,雖然名義上是與李筠進行決戰,可實際上卻是在與李筠進行添油樣的比拚。縱然能夠給予敵軍一定的殺傷,卻也浪費了大量時間。

    如果李筠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就能從潞州或者漢國。獲得後續的糧草供給。那時間拖得越長。咱們奇襲高平關的有利影響就會變得越小,真要是在這裡與敵人拼消耗,咱們也佔不了多少優勢!

    大家再看這裡,澤州城南有一片狹長的谷地,這也是唯一能進行數萬大軍征戰的地方。李筠現在摸不到咱們的底細,只能夠將重兵集結在澤州之南待命。如果我軍出動主力,急怒攻心的李筠就一定會與咱們做正面決戰。而我軍士氣高昂,又得到了主力部隊的有力增援,一定能夠在短時間內打敗敵軍,奪回澤州!」

    董遵誨輕輕點頭。對眾將說道:「石守信說的有一定道理,不過李筠所部已經處於背水而戰的絕境,沒有糧食的他們再耽誤下去,只能死路一條!如果他們決死向前。咱們的部隊能否將他們擋住呢?碾子谷畢竟無遮無掩,而咱們為了追求來此平叛的速度,都放棄了重裝部隊,隨行的騎兵也很少,對於敵軍並不佔太多優勢。」

    看著董遵誨誠心徵求大家的意見,眾將也放下包袱,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慕容延釗說道:「李筠乃是征戰多年的宿將,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發怕死。他的麾下雖然也有騎兵,但都被他收到了親衛隊伍中來。等閒時候並不投入戰鬥。只要到時候咱們能纏住李筠的本部人馬,他就不敢動用騎兵部隊,而是以保全自己為上。這樣一來,敵人雖然有騎兵,卻也發揮不了多少作用!」

    董遵誨輕輕點頭,「這倒是個辦法,大家還有什麼好主意?」

    這時高懷德緊了緊胳膊上的傷口,低聲說道:「雖然咱們打定主意與敵軍決戰,但也不必與他們硬碰硬。咱們可以先固守大會寨,消耗敵軍的銳氣。在堅持一兩天之後,再打開寨門,衝到碾子谷方向列陣。到那時敵軍士氣低落,正是決戰的大好時機;而且李筠對大會寨久攻不下,也不會拒絕正面決戰的誘惑。到那時咱們再對李筠的本部人馬進行突襲,吸引敵軍的騎兵部隊;而後以得力部隊阻擊李筠的本部。以主力部隊來消滅李筠的剩餘部隊,這樣,必可取得大勝!」

    大家逐漸打開了話匣子,討論地方案越來越細緻,夜漸漸深了。而在澤州城中,李筠也對眾將說道:「大家可能已經知道了,我軍高平關遇襲,糧食損失甚多,不過大家也不必過分擔心,咱們的盟友漢國已經派衛融押送了部分糧食前來,隨後也還有大批軍糧奉上。只不過,咱們從軍多年,豈能讓敵軍如此囂張?!我準備明日動員全軍,攻擊大會寨,與周軍一決勝負。大家覺得如何?」

    眾人都知道李筠獨斷專行、剛愎自用的脾性,誰也不敢說出反對的話。前幾天被李筠任命為河陽節度使的范守圖覺得自己也是軍中有頭有臉的人,便對李筠說道:「大帥,敵人佔據的大會寨易守難攻,如果強攻的話,我軍必將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不如派人向周軍送去戰書,約他們在碾子谷一線決戰。那裡無遮無攔,正好一決勝負!」

    李筠皺了下眉頭,他還沒有說話,旁邊的儋珪就冷聲說道:「要是周軍拒絕出營接戰呢?」

    范守圖連忙說道:「那咱們就與敵軍耗唄,反正衛融即將押送來糧食,咱們澤州城中也有不少餘糧,咱們也不用急著進攻!」

    李筠心中暗暗叫苦,他有些後悔自己會前沒有與范守圖私下溝通,結果讓他曲解了自己的意思。其實衛融軍中哪裡有什麼糧食,只不過是李筠用來安撫軍心的借口而已。現在李筠雖然已經命人向李守節送信,讓他向前線轉運糧食,但是潞州的存糧實在是有限,如果大軍與周軍耗下去,那首先堅持不下去的,就一定是他李筠。但李筠又不能明說,唯恐影響軍中士氣。

    倒是儋珪比較貼心,在眾將附和范守圖之前,搶先駁斥道:「暮氣!沒想到范將軍陞官之後,居然毫無銳氣可言,實在是讓我失望!咱們大帥是什麼人?他可是隨從大漢高祖、周朝太祖征戰沙場的大將,什麼場面沒見過,什麼敵陣沒踏平過?!要是與敵軍一直對壘下去,他們還以為咱們怕了呢!范將軍,你怎麼這般沒出息?!」

    還沒等范守圖出言反駁,李筠就點頭說道:「儋珪所說甚是,守圖,當年你隨老夫縱橫天下的時候,哪裡會在乎這些個晚輩?!現在的你,怎麼這般膽怯?這樣吧,你不是有本部一千人馬嘛,我再給你三千名死士營將士,明日與周軍決戰,你第一個上場!什麼時候把部隊拼光了,什麼時候攻破敵軍的主營,你就能撤回來休息!」

    啊?!范守圖愣住了,這是把我往死裡逼啊!可他沒有辦法,范守圖的妻兒家眷都留在了潞州,全在李筠的掌控之中,他只能顫巍巍起身,點頭答應下來。

    要是擱往常,儋珪也許會留下向李筠說情,而范守圖確實也向儋珪悄悄求救,可是連續遭遇的敗仗早就磨沒了儋珪的傲氣,也讓他在李筠心中的地位驟降,儋珪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儘管他對范守圖很是同情,可是「死道友不死貧道」,他還是裝作視而不見。

    第二天一早,大家早早起身,吃過異常豐盛的早飯,然後穿好衣甲。很快城門大開,李筠親自站到城樓之上,對著士兵們加油鼓勁。不久,士兵們排著整齊的隊列,向那大會寨的方向衝去。作為先鋒指揮官,儋珪並沒有衝在最前頭,那倒霉的范守圖倒也盡心盡力,正指揮著死士營沖在了最前頭。

    看著遠處黑壓壓的敵軍,董遵誨他們並不慌張,而是緩步走上了大會寨南方新搭建的望樓,站在高處指揮軍隊。至於大會寨的具體守衛工作,則交給了石守信。

    石守信大聲喊道:「弓箭手準備拋射,預備,放!」

    聽到他命令的弓箭手們立即舉起了手中的長弓,將箭矢斜向上射出。數百名弓箭手齊射的場景也算是可觀,不過在范守圖的眼中,這實在是可恨。他手下大多數將士還沒有舉起木盾,周軍的箭矢就落到了他們身上,處於最前排的死士營已經倒下了百餘名士兵!

    不過死士營的士兵,家眷都在潞州附近,都在李筠、李守節父子的掌控之中,雖然蒙受了一定損失,卻也不敢頓足不前,只是將手中的木盾舉了起來,緩步往前衝去。

    這時大會寨中的周軍弓箭手仍在不斷攻擊,只是先前大家為了翻越太行山,根本沒有攜帶投石車等重型武器,如今也只能用弓箭進行短程阻擊。

    只是箭雨雖然密集,可敵軍先鋒也都舉著蒙皮木盾,愣是在箭雨中越衝越近。而且,李筠軍中的弓箭手也開始了對大會寨的攻擊,讓周軍也出現了一定傷亡。

    這時就看出兩軍的差距來了,范守圖軍中受傷倒地的士卒只能夠哭天喊地地硬抗,而石守信所部受傷的將士很快就被運送下來,得到了醫護兵的緊急救治。雖然還是有部分士卒被命中要害,失去了性命,可是比起過去的傷亡比例來,已經下降了許多!

    范守圖所部越衝越近,終於衝到了大會寨的城牆附近。可是他們忽然發覺,自己與城牆之間還隔著周軍這幾日緊急挖出來的寬寬的壕溝,許多人更是被剎不住腳步的同袍撞入壕溝之中,被那裡面暗藏的木刺奪去了性命!而他們即便避開了這些木刺,將長梯架在了壕溝裡,也無法登上城牆,梯子太矮了。大家只能龜縮在城下,然後被周軍士兵慢慢射殺。

    不久,范守圖本部就被潰兵衝散,就連督戰隊士兵也被嚇怕了膽子的范守圖所部衝散!(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