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 文 / 張建邦

    四月十七日,董遵誨得到了澤州失陷的消息,立即向眾位大臣通報,並在御前舉行樞密院擴大會議。樞密副使吳延祚對眾人說道:「潞州地勢險要,叛賊如果固守城池,咱們就算是攻上幾個月、甚至幾年,都很難將城池攻破。不過李筠一向剛愎自用、驕傲自滿,他肯定會以為憑著他的資歷,就能夠震懾朝廷的大軍,所以,他絕對不會坐守潞州,拿下澤州就是他準備南下的證據!」

    董遵誨皺著眉頭,指著輿圖對眾人說道:「問題是澤州一下,李筠就有可能翻越太行山,直到懷州、孟州,如果他堵塞虎牢關,據守洛陽,再與北漢、蜀國相勾連。到那個時候,他就能和咱們平分半壁江山!」

    所有人都驚呆了,大家都沒有想到李筠還可以如此發展,如果李筠按照董遵誨所說,那麼他必然成功,而大周也一定會被他平分為二!范質立即說道:「決不允許李筠踏出太行山半步,董將軍、韓將軍、吳將軍,你們三人熟知軍事,更對咱們軍中將領的本事很是清楚,希望你們立即挑選精兵良將,急速趕往太行山!」

    韓通這些年都在禁軍中打諢,對軍中將佐並無瞭解;而吳延祚也見識了董遵誨的戰略前瞻能力,用期待的眼神盯緊了董遵誨。董遵誨輕輕咳嗽一聲,對眾人說道:「距離澤州最近的部隊,就是高懷德的人馬,我建議派石守信、高懷德兩人率領輕裝部隊,立即趕往太行山。不過他們急於行軍,到時候糧草輜重可能會短缺。」

    這時三司使張美上前一步,大聲說道:「懷州刺史馬令琮前些日子推測李筠要反抗朝廷,已經提前在懷州囤積了許多糧食,等候中央大軍的到來!」

    眾人聽了很是興奮,董遵誨卻也暗自發笑。前些日子董遵誨預測李筠將要謀反。特意命令王政忠派遣得力人手前往澤州、懷州等地悄悄收購糧食,結果導致糧價上漲。馬令琮看到便宜,試圖囤積漁利。悄悄動用官府的錢庫購置了大批糧食,準備待價而沽。三司使張美昨天還向眾人抱怨馬令琮的吃相難看,沒想到今天就在這大殿上公然稱讚於他,說不定也受了人家的公關。

    范質興奮地說道:「好個馬令琮。真是精明強幹,這樣吧,我建議將他提拔為團練使,大家以為如何?」

    懷州是個小地方,隸屬於孟州。並沒有團練使的編制。如果將他提拔,就意味著將馬令琮調離懷州。短期之內,懷州還真缺不得他這個地頭蛇。董遵誨說道:「馬令琮雖然有功,可是將他調離懷州後,咱們的平叛大軍多有不便。不如在懷州設立團練使一職,這樣一來,既酬謝了馬令琮的功勞,也方便朝廷大軍共享馬令琮的人脈!」

    眾人覺得有理。紛紛點頭同意。於是提拔馬令琮為懷州團練使,同時命令馬令琮接應石守信、高懷德所部人馬的糧草物資。至於石守信、高懷德,則從西路洛陽出發,由孟津北渡黃河,晝夜兼程,直撲天井關。準備憑借當地有利的地勢條件,來阻擋李筠西下太行的步伐。

    李筠雖然有些剛愎自用。卻也有著軍隊統帥應有的敏銳目光,當他發現清君側的旗號不怎麼靈光的時候。立即派劉繼衝前往晉陽,請北漢國主劉鈞傾國南下。

    劉鈞此前為了堅定李筠起兵的決心,曾派出內園使李弼攜帶詔書、金銀、綢緞、軍馬等物,前往潞州,賞賜給李筠。這次劉繼衝來到晉陽之後,立即得到了劉鈞的接見。

    劉鈞對劉繼沖說道:「劉將軍不必心急,雖然天下諸侯都各掃門前雪,可是你們有我大漢的幫助,肯定能夠清除逆臣賊子。這樣吧,我馬上修書一封,向遼國請求支援。有強大的遼國做動員,咱們還能怕范質這等文臣嗎?」

    劉繼沖當即表示了反對,他來之前得到了李筠的叮囑,千萬不能引誘遼國大軍南下。

    當時李筠說道:「我雖然迫於形勢,向劉鈞求援,可是這畢竟是借兵清君側,總算還佔著理。可要是暴露出咱們中原內亂的局勢,引誘遼國大軍南下,我這大半輩子不就成了笑話?老夫寧肯多浪費些時間與董遵誨、范質他們爭鬥,也不願意將遼軍這匹狼引入中原!」

    劉鈞聽到此言,皺了下眉頭,對劉繼沖說道:「既然你家大人找我借兵,那我也不瞞你,上次郭榮、董遵誨率軍前來,打傷了我大漢的根基。如果沒有遼軍的幫助與支持,我大漢能夠給予李將軍的援助實在是有限!」

    劉繼沖歎了口氣,他也知道劉鈞所言不虛,只是自家主公已有明言,他也不好反對主公的決定。而且劉繼沖當年也曾目睹契丹人南下造成的禍患,對於李筠的決定他很是信服。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即便不能一致對外,也不可引狼入室!

    說起來劉鈞倒是很給李筠面子,他立即答應了李筠的請求,並沒有向遼國求援,而是動員北漢全國大軍,準備增援李筠。隨著後周疆域的不斷擴大,劉鈞深感後周對北漢的威脅,在他看來,幫助李筠就是在幫助自己,豈能不賣力氣?!

    此時北漢軍連遭大戰,兵不滿額、卒不披甲,元氣未復。加上還要留下大部分部隊防止後周的成德軍、義武軍偷襲,在劉鈞的強令下,也不過是集結了數千人馬。劉鈞覺得過意不去,遂決定御駕親征。

    為了鼓舞士氣,文武百官特意在汾水河畔設宴犒軍,左僕射趙華對劉鈞說道:「陛下,李筠孤軍起兵,得不到周朝內部的響應,他的所謂清君側行動只是一個笑話!陛下空國而出,微臣卻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可能性!」

    劉鈞低聲說道:「朕豈是不知此次行動成功的幾率渺茫?!只是,若能堅定李筠的反抗決心,消耗周朝大軍的實力,那朕何妨走上一遭!愛卿放心就是,如果李筠方面戰事失利,朕就會率領御營將士急速返回我大漢,絕不做無謂犧牲!」

    劉鈞打著消耗後周實力的如意算盤,御駕親征,這可給李筠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起初李筠起兵時是以清君側的名義,打著興復周室的旗號,對於與北漢的聯合,李筠是以借兵的名義向麾下眾將解釋。可如今北漢的皇帝都要來到他跟前了,劉鈞畢竟是一國之君,李筠也不可能避之不見。可要是想見,那李筠該以何等禮節來面對他呢?

    如果李筠自居臣子,那無疑是叛周投漢,自己清君側的好名聲一下子全沒了;可如果李筠以平禮相見,那就有些對劉鈞不恭的意思,人家要是一怒之下拂袖而走,那自己可就喪失了唯一的盟軍!如果後周再以兵勢威脅,說不定北漢就會從他李筠的背後插上一刀,到時候自己腹背受敵,必將死的不能再死!

    想到這裡,李筠終於決定,以臣子的禮節面見劉鈞。劉鈞得到消息後非常興奮,能將自己的昨日剋星收入麾下,自己的力量和人格魅力又將提升三分!他立即下旨,冊封李筠為西平王,准許他晉見時不必報名、上奏時不必具名,並將他位列丞相衛融之上!

    李筠既然已經上了賊船,看到待遇也湊合,也只能一路走下去。於是特意率領一眾親兵,親自北上至太平驛,等候北漢的大軍。但他等啊等啊,沒有等來自己期望中的精銳部隊,反而等來了歪瓜裂棗。眼看著眼前這一排排衣甲不整、面黃肌瘦的士兵,李筠差點兒昏倒在地:這就是我以稱臣為代價換來的援兵,這也太不值了!

    李筠雖然極為失望,卻也沒敢拂袖離開,而是繼續留在那裡,等候著北漢國主劉鈞的御駕。雖然北漢軍士兵已經給了李筠一個「驚喜」,可是李筠並沒有想到,就連北漢軍最精銳的御營將士,也不過如此!雖然他們都穿著塗了漆的皮甲,扛著亮晶晶的長槍,可也不能掩飾自己身上的窮酸樣!

    人家大周禁軍中已經部分換裝鐵甲,你們這裡才穿著皮甲,還是反覆修補過的二手貨!人家大周禁軍裝備有投石車、弩機、鋼刀鐵劍,你們這裡卻裝備著最便宜的鐵槍頭,槍頭下是歪不拉幾的自製木桿,差距也忒大了!

    李筠頓時起了反悔的念頭,他就算是混得再挫,也沒有混到這般地步,就連自己的貼身衛士都穿上了全副鐵甲,那邊劉鈞身邊的御營衛士還身穿半身甲呢!

    還沒等劉鈞上前攙扶,剛剛跪下去的李筠就自己爬了起來,哭著喊著「身受大周重恩,不敢背叛」!

    誰都知道後周與北漢是什麼關係,那可是世仇,就連北漢的上代國主也是被後周大軍的攻勢活活氣死,可現在李筠卻說什麼效忠大周,而且還當著劉鈞的面直接說!劉鈞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這貨就是個白眼狼啊!為了能消耗後周的實力,劉鈞忍了;可他終究還是氣不過,於是,緊接著,劉鈞就送給了李筠一個大禮,那就是——監軍盧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