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 文 / 張建邦

    說實在話,姚內斌付出的傷亡並不算慘重,但他率先撤退卻極大地折損了手下士兵們的士氣。本來因為援兵久久不至而有所降低的士氣更是跌倒了谷底,讓戰前多加吹噓的姚內斌幾乎無臉見人!

    一天之後,在郭榮的嚴令下強行軍的李重進所部,率先抵達了城下;而韓通率領的陸軍主力,也先後受降了莫州刺史劉楚信、瀛州刺史高彥輝,沿途毫無阻礙地衝到了瓦橋關城下。這樣一來,城下周軍的實力大增!

    董遵誨並沒有立即指揮大軍強行攻城,而是命令部隊們在關外一字擺開,向關上守軍展示強大的軍容。董遵誨還特意大聲向姚內斌喊話,大意是:王師前來,各城披靡,單靠這區區一個瓦橋關,萬難把守下去!希望姚內斌能夠認清形勢,主動投降,也不會喪失現在享有的榮華富貴,要不然周軍攻城之後,瓦橋關守軍定會與城俱亡!

    董遵誨喊了兩遍,城中守軍的軍心就有些浮動。姚內斌見不是辦法,連忙說道:今夜天色已晚,明天再給董遵誨答覆。

    董遵誨也需要時間打造攻城器械,便代表眾將答應下來。當夜,周軍營中的燈火持續了很久,很久,將新搬運到城下的投石車部隊那些敦壯結實的身影顯露出來,讓城上守軍切實感到了危機。

    姚內斌本想挑選精銳士兵出城夜襲,卻被董遵誨他們暴露出來的力量所震懾,將士們普遍沒了硬扛下去的信心,紛紛勸說姚內斌棄械投降。見大家全都起了降意。姚內斌也不敢死撐下去,連忙向城外派出了信使。代表全軍向周軍投降。

    消息傳開之後,郭榮很是興奮,如此輕易拿下瓦橋關,證明天意在他,天意在周啊!他恨不能早先來到關上,覺得漕運船隊速度過慢的郭榮,便率領一眾文武大臣從陸路衝向瓦橋關。不過因為李重進他們帶走了營中的主力。郭榮身邊只剩下五百名皇家侍衛做護衛。

    等到本夜時分,郭榮所部還是沒有能抵達瓦橋關,疲憊的他們只能在半道上紮營休息。而這個時候,蕭思溫派出的斥候騎兵們也發現了這一條大魚。但是他們絕對想不到,後周的皇帝居然帶著這麼一點兵馬就敢上前線。所以,儘管遼軍騎兵們集結起來。卻愣是沒有發動對周軍的突襲。只是待在不遠處的曠野中,與周軍保持對峙。

    等到天明時分,失去皇帝消息的董遵誨率領千餘名親信騎兵親自來迎接,這才將遼軍騎兵所逼退。董遵誨嚇得臉都白了,當然一半是為郭榮所擔心,另一半則是故意表示自己的忠心。郭榮卻對董遵誨連連安撫幾句,又親自召見了舉義投降的姚內斌。將他冊封為汝州刺史。至此,瓦橋關以南所有土地,已經盡數被周軍所奪取。

    五月二日,郭榮在瓦橋關舉行宴會,宴請隨行的眾位文武大臣,對立下戰功的群臣表示嘉賞、鼓勵。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周軍就奪去了三州三關十七縣,付出的代價極為輕微。郭榮自然龍顏大悅,再起雄心。想要率軍一鼓作氣,徹底收復幽燕。

    不過。群臣卻紛紛表示反對,大家一致勸說道:幽州乃是遼國的大郡,城防工事非常堅固,而且在蕭思溫的督戰下,城高池深的幽州軍馬愈發強盛。何況周軍遠征千里,士兵們也有所疲憊,遼軍以逸待勞,這樣攻打幽州,實在是以弱擊強,勝算很低。

    張永德更是大聲勸說道:「咱們這次北伐,所向披靡,幾乎是兵不血刃就很順利地拿下了燕南數州。這都是因為陛下的威德遠揚,這才讓咱們輕鬆取得如此大的勝利。而遼主得知燕南喪失,一定會調集精兵強將扼守幽州。加上幽州的地勢險要,地理情況複雜,咱們一定得謹慎行事,萬萬不能貿然輕進!」

    眼見著眾將一致反對,郭榮皺緊了眉頭,卻沒有輕易表態。大家還以為他被眾人說服,全都興高采烈地開始飲酒,慶祝起北伐的勝利來。

    等到散宴之後,郭榮卻悄悄派人招那李重進入內,對他說道:「我軍前來,勢如破竹,關南各州縣,幾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如今正是滅遼掃北的最佳時機,又豈能中途班師?!朕決議統一中原,平定南北,時不可失,決意再進!如今群臣一致反對,不過是被外強中乾的遼國所恐嚇而已。朕希望你能夠率領萬餘精兵,作為大軍先鋒先行出發,朕率領大軍隨後接應,不搗遼都,絕不回軍!」

    李重進知道郭榮的秉性,不敢再勸,立即答應下來。他隨即調集人馬,天一亮就領軍出營。考慮到李重進一行兵力單薄,郭榮又命令董遵誨率領五千騎兵稍後出發,以散騎都指揮使孫行友為副將,攻打易州。董遵誨不敢怠慢,馬上領軍出擊。

    在派出這兩支部隊以後,郭榮心中大安,只要他統御大軍緩緩行進,就能夠將遼國勢力逼出幽燕。到時候他的大周王朝疆域擴大一倍,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戰爭潛力,都大幅度提高,他也能建立一個媲美於大唐的輝煌王朝!

    郭榮越想越是得意,身上的壓力一掃而光,被他強壓下來的病魔立即探出頭來,對他進行了迅猛打擊!忙於北伐的郭榮,這段時間根本就沒有吃藥,更沒有調理身體,所謂病來如山倒,郭榮本是小小的感冒,沒想到竟然一病不起,只能留在瓦橋關調理身體。

    失去了郭榮的大軍接應,李重進哪裡敢貿然北上,等他行至固安的時候,就悄悄控制兵馬,減緩了北上的步伐。正好固安城北有一條安陽河,上面的橋樑被遼將領軍拆毀,河上的船隻也被潰逃的遼軍奪走焚燒。

    李重進心中暗喜,一邊裝出氣惱的樣子來,限令士兵們及時修復橋樑;一邊又悄悄派出斥候,打探周邊消息,以便自己日後及時撤離。就在李重進在安陽河邊無所事事的時候,董遵誨也率軍衝到了易州。(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