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382章 反間計 文 / 張建邦

    第382章反間計

    張永德看著河裡熊熊燃燒的南唐軍戰船,決定日後燒香求道的時候再虔誠一點,多從道觀裡求些平安符。ihng當然,求神拜佛只是非常手段,張永德立即命人鑄造一條一千多尺長的鐵鏈,拴浮橋附近十幾步的地方,橫亙兩岸,切斷淮河。然後又鐵鏈上拴上許多粗麻繩,再麻繩上拴上許多大粗木頭,這樣一來,南唐的艦隊再也不能靠近,別說這些個動力不足的縱火船了。

    林仁肇不甘心失敗,好不容易又說動了許縝,率領艦隊繼續攻擊。可是南唐的艦隊還沒等靠近浮橋就被鐵攔了下來,然後後周軍隊就開始和南唐軍開始對射。兩軍交戰一個多時辰,互有勝負,後林仁肇主動退兵,準備稍後再戰。

    張永德皺緊了眉頭,作為先帝郭威的女婿,位高權重的他討伐南唐的戰役卻沒有多少出眾表現。雖然拔除了南唐軍的幾個據點,可是畢竟沒有取得決定性戰果。人家董遵誨可是接連取得數次大捷,李重進也被郭榮許以重任,唯有自己,還待著浮橋這邊看著人家南唐水軍逞兇!

    張永德看著南唐水軍囂張地離開,就不遠處的南岸紮營立寨,心很是無奈。這個時候,輜重官前來稟告:「將軍,咱們鑄造攔江鐵的時候剩下了不少鏈條,是不是將他們融了再打造成兵器?」

    張永德心一動:「還有多少鐵鏈?」

    輜重官連忙回答道:「至少還有三四十條,都是精鐵鍛造,現放庫房那裡很是可惜。」

    張永德哈哈大笑,「將它們全部取來,我自有用處,明天我就讓南唐軍吃不了兜著走!」

    輜重官很是納悶,但他也是有眼力價的人,不敢質疑張永德的決定,連忙找人前去搬運鐵鏈。

    張永德於是集軍善泳之人,得到數人,又從選出善於潛水、憋氣的餘人來,許以重賞,將這些鐵鏈分給他們。

    於是第二天一早,這些個勇士喝了壯行的酒,便拖曳著那些鐵鏈游向了南唐的水寨。此時天色很早,南唐的水兵還都睡夢之,加上知道張永德手並沒有軍艦,對後周幾乎是毫無防備。於是後周的那餘名士兵從容地用鐵鏈拴南唐水軍的船隻下面,讓大多數主力艦都動彈不得。

    等到張永德看到勇士們來的信號,立即率領全軍出動,奔著劉仁瞻的水營就衝了過來。

    劉仁瞻看著周軍將士們興奮地甚至有些扭曲的臉,心不由得有些懼怕。他與周軍交戰兩次,滁州之戰僅以身免,前不久是一把火毀滅了自家的船隊,著實有些個心理陰影。劉仁瞻於是立即大聲喊道:「全軍上船,立即起錨!」

    聽到他的命令,士兵們趕緊往船上跑去,大家心裡都想著大唐水軍無敵,只要上了船,就能夠將後周軍打得落花流水。至於落後面的士兵,這個要命的關頭,誰顧得上管他們?!

    很快約有一半人馬上船,劉仁瞻立即命令起錨,趕不上船隻的人趕緊往水裡跳,拚命往船上游去。而船上的士兵聽到起錨的命令,馬上砍斷鐵錨,升起風帆。就大家得意地時候,卻聽見船身咯吱咯吱作響,船隻風帆和船底鐵鏈的拉扯下,猛地一擰,有些個龍骨不結實的船隻當場散架!許多站船舷處的士兵是腳下不穩,跌下水,被突然轉向的大船砸向了水底!

    士兵們哀號不斷,劉仁瞻大驚失色,趕緊往水底望去,就見水下隱隱約約看到黑色的鐵鏈,顯然是那周軍死士所為。他忍不住長歎一聲,遂趕緊下令,讓士兵們砍斷鐵鏈,虧得他反應及時,要不然就被周軍堵了碼頭附近!

    可是像劉仁瞻這樣能夠及時作出反應的船長畢竟很少,許多南唐將士納悶地看著自己腳下的坐船無法前進、無法後退,僵原地呆。然後,就被興奮的張永德所部包圍,無奈地繳械投降。

    接連三次失利,讓劉仁瞻遭到了大多數人的懷疑,他是貶官數級,從堂堂營指揮使貶成了大頭兵一個!

    戰後張永德解下自己的黃金腰帶賞賜給突襲歸來的潛水勇士,以表彰他們的功績。張永德還向央政府報喜,並向整個淮河戰區通報自己的戰功。

    李重進聽到這捷報後也不甘示弱,立即命令鐵騎軍都指揮使王彥升出擊,斬殺三千餘名唐軍士兵。

    不過據張永德瞭解,這王彥升斬殺的三千名士兵水分甚大,其殺良冒功的嫌疑很大。張永德覺得李重進手握重兵,卻壽州遲遲不肯南下,又收攏各地守軍,他想要做什麼?難道說要謀反不成?!

    張永德立即向朝廷密奏,訴說自己的懷疑,請朝廷早定主意,消除隱患。張永德作為皇親國戚,他的懷疑朝廷豈能不加以重視,何況李重進作為郭威的親外甥,確實對郭榮的法統構成了一定威脅。幾個大臣紛紛向皇帝進言,立即調李重進入宮對質,或者馬上派人前去接替李重進的帥印,不要給他難的機會。

    郭榮搖了搖頭,如果李重進想要謀反,那他絕對等不到現!當年郭威病逝之前,曾經強令李重進向郭榮行君臣之禮,李重進既然當年低下了頭,那作為一諾千金的漢子,他現就絕對不會再做哪些**勾當!再說了,如果現突然調動李重進,也不利於征討南唐。

    郭榮便對眾臣說道:「張永德是朕的妹夫,李重進也是朕的表兄,兩個人都是朕的親戚,豈會背叛於朕,這其必有誤會!」於是,郭榮不顧群臣的阻攔,將張永德的奏章轉送給李重進,讓他自辯。

    李重進接到讓他自辯的聖旨後很是不解,等他看完張永德的奏章之後,不由得大驚失色。幸好皇帝沒有聽信張永德的懷疑,要不然自己現就得被抄家下獄!皇帝讓自己自辯,就是讓自己去和張永德解釋清楚,免得將帥不和,影響戰事。

    李重進想到這裡,略一思量,居然獨自一人來到了張永德的營前,報名求見!

    張永德這些日子裡為了防備李重進可能有的叛亂,日日秣馬厲兵,很是謹慎。如今聽說李重進來到自己營前,張永德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問那李重進帶了多少人馬,聽說他獨自一人之後,張永德也很佩服他的勇氣,對李重進的懷疑不由得去了三分,也對李重進深夜獨自來此有些好奇。於是張永德親自出迎,將李重進迎入自己的大帳,並設宴款待。

    李重進表現得極為從容隨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根本就是毫無防備的樣子。張永德見此,對他的疑心就又去了三分。

    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重進舉杯示意,對張永德說道:「你我兩人,都是皇親國戚,與國同休,也因此僥倖提拔到現的重要位置。咱們同受重任,各擁重兵,應當彼此協作,為陛下效力征戰,不可有貳心!我並非不知道坐守壽州耗費甚多,曠日持久有過無功,但現江南已經逐漸進入梅雨季節,部隊行走不便,輜重車隊是受到了南唐水軍的嚴重威脅。與其僥倖南下,還不如積蓄力量,與唐軍做生死一搏!大家都淮南戰場,您應該瞭解我的處境,怎麼還要橫加懷疑呢?老天上,我李重進誓絕不背叛大周,不會辜負陛下對我的信任,如有違背,天打五雷轟!」

    古代人對誓言非常看重,而李重進解釋的理由也很是充分,於是張永德疑惑頓消,他也覺得自己背地裡告黑狀有些個不地道,便主動敬酒賠罪。兩個人消融了彼此間的誤會,於是相互痛飲,興而散。

    不久後南唐國主李璟也知道了張永德和李重進不和之事,但他並不知道李重進已經主動前往張永德營自辯,消息不靈通的李璟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於是他與群臣商議,連忙派出死士來運作此事。

    幾日後,李重進正大帳內審,斥候稟告抓到南唐重要間諜一名,特意送來審訊。等那間諜來到帳之後,居然不慌不忙地站大帳當,說是有秘事與李重進商議,請屏退左右。

    李重進這個興奮啊,他早就想要找這麼一個機會來效仿董遵誨一回。李重進過去曾經聽說董遵誨也面臨相似的情景,人家微笑著說道「帳前都是我的親信,但說無妨」,自此左右對董遵誨極為忠心。這次李重進便也大聲說道:「我麾下眾將都是我的親信,你但說無妨!」

    果然,左右都很是興奮,全都表露出忠心耿耿的樣子。

    那間諜苦笑一聲,這才從懷取出一個蠟丸,交給了李重進。

    立即有人上前接過蠟丸,忠心耿耿地剖開,唯恐李重進毒。經過一番檢測後,李重進接過那書信,仔細看來,卻是那南唐國主李璟署名的親筆信。

    李重進展信一讀,猛地一拍几案,怒聲說道:「李璟無知至極,居然派你來下反間書,實是可笑!」那麼,李璟信寫了什麼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