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351章 轉行工程兵?! 文 / 張建邦

    第351章轉行工程兵?!

    董遵誨站隊伍前面,對士兵們大聲喊道:「全體都有,聽我命令,解散!」

    士兵們習慣性地喊了一聲:「殺!」隨後全都有些個詫異,不是說今天大家要被皇帝檢閱嗎?怎麼拖到現皇帝也沒有來,而檢閱式也取消了。

    石守信等人是圍到了董遵誨身邊,低聲問道:「將軍,陛下怎麼會取消檢閱式呢?」

    董遵誨小聲說道:「有消息說陛下來此途遭遇佛門比丘眾刺殺,結果陛下無礙撤離,而隨同來此的王樸卻身受重創,如今正昏迷之。而且……」

    董遵誨又壓低了聲音,低聲說道:「有小道消息說陛下得知王樸重傷後很是惋惜,急怒攻心居然吐血,幸好太醫們醫治及時,這才大礙,卻也傷了元氣。

    那會接到通知,陛下已經下令封閉開封府所有城門,只入不出,城進行大。而且會將所有沒有牒的和尚全部下獄,凡是牽扯入刺殺事件的和尚、姓,全都會被斬示眾!大家知道就行,不要外傳。

    一會大家各自回部隊,安撫士兵情緒,繼續組織訓練。不過大家別把身上這亮晶晶的甲冑給弄髒了,剛剛陛下傳旨,等到申時左右,你們幾個隨我入城,與王將軍麾下的有功將士,一同進宮覲見。」

    申時左右,董遵誨率領石守信、韓重贇、張逸等人來到皇宮前面,與王景、向訓所部立功將士會合,一同入宮覲見。

    郭榮雖然剛剛經歷了驚險的刺殺,卻面色如常,親自對將士們加以褒獎,並賜下大筆的財物。反正他前段時間刮了不少寺院,國庫裡有的是錢!

    等到申時三刻,郭榮宣佈賜宴,基層將軍們彙集一堂,開懷暢飲。至於董遵誨,則與王景、向訓一道,與郭榮同坐一桌。

    少時,內侍端上來一個紗布籠罩的大盤子,接著所有的侍女全部退下。郭榮的示意下,董遵誨揭開了紗布,就見紗布下大盤正是南唐的輿圖!

    郭榮笑著說道:「就你們入宮的前一刻,朕已經用八里加急向前線傳詔,任命書門下平章事李谷任淮南道千軍行營都部署,兼知廬壽等行府事;任命忠武軍節使王彥超為副部署,統帥韓令坤等十二位將領,對南唐起進攻!」

    王景輕輕皺了下眉頭,離開座位,對郭榮接連拜了數下,躬身說道:「臣知道今日逆賊刺殺陛下,讓陛下很是生氣。不過他們雖然自稱是唐人,其卻疑點頗多,尤其是刺客全都是受戒的比丘眾,應該是佛教企圖,故意用此來擾亂陛下的思維,嫁禍唐國。還請陛下多多考慮,萬不可因怒興兵。」

    郭榮連忙起身,親自走到王景面前,將他攙扶起來,並對他說道:「褒國公所言甚是,不過朕又豈是因怒出兵之人?!不過是找個由頭南征而已。褒國公等人征戰西部邊疆,可能並不知道,那唐國壽州監軍吳廷紹極為愚蠢,居然撤除了邊防『把淺』部隊,淮河防線現空虛異常!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咱們肯定要抓住它,趁著國庫充盈的有利時機,馬上攻擊南唐!之前將你等立功將士從西邊調回,也是準備讓你們這些精銳投入到南下作戰去。」

    王景等人連連點頭,董遵誨卻忍不住說道:「陛下,我等麾下以北人居多,不善游泳,而且征戰良久,還需要休整一番。如果倉促南下,未免有失,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郭榮輕輕點頭,他希望手下部將對他說實話,而且他欣賞並重用這些說實話的部將。郭榮笑著說道:「我給大家一個月的時間休整,同時訓練游泳。反正汴河也很寬,足夠大家一起下水學習。

    為了迷惑周邊勢力,我明日就會宣佈整修開封府,由你們所部擔任修築開封府的工作。當然,軍士兵不必參加勞役,我給你們三人每人配備一萬青壯姓,讓他們來幹活。你們看如何?」

    王景、向訓、董遵誨一起離座,躬身說道:「陛下聖明!」

    離開皇宮之後,王景、向訓等人便率領軍將們返回駐地,董遵誨卻又買了些滋補藥品,前往王樸府上探訪。很快,董遵誨就來到了王樸的府邸,就見這裡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再不復往日的冷清局面。

    董遵誨微微一笑,過去王樸只是個僥倖得進士的窮小子,前途有限,大家也都懶得與他交往。自從王樸獻策有功、升為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後,大家才對他熱絡起來。今日行刺一事,王樸這個知開封府事難逃罪責,可他偏偏送走郭榮之後又受了重傷,國人看來,這可是以身護主,道德上的崇高足以掩飾自己的過失。由此大家判斷這王樸前程似錦,自然賣力討好。

    也許是知道王樸重傷難以視事,前來探望的各級官員也只是留下禮單,隨即走人。不一會,府上清淨了許多,董遵誨這才邁步上前。王樸府的管事知道這是自家大人為數不多的幾個好朋友,便親自領著董遵誨前往內室。管事隨後離開,房只剩下王樸、董遵誨兩人。

    看著躺床上冒冷汗的王樸,董遵誨皺著眉頭說道:「你一個書生這麼拚命幹嘛,怎麼不隨著陛下一起走呢?」

    王樸苦笑著說道:「我哪裡想到這些御前侍衛居然擋不住幾個和尚的攻擊,再說了,總要有人留車裡吸引目標!既然吃了郭家飯,就得對得起這俸祿。」

    董遵誨歎了口氣,「你就是個死心眼,跟我大哥一模一樣。年前我勸他出仕做事,可這傢伙愣是懶得當官,就連我搬出父親也沒用,他還是縮著腦袋家清閒自由。」

    董遵誨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揭開王樸腹部的紗布,從懷裡掏出自己秘製的金瘡藥來,輕輕塗王樸的傷口之上。之前御醫已經做了處理,可是這些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用的都是性情溫和的藥物,藥效較慢。

    董遵誨塗上傷藥以後,王樸就覺得腹部就像是刀絞一般,還沒等他喊出聲來,就隨即感到有些清涼。董遵誨笑著說道:「傷口處理地還湊合,起碼沒有感染,絲綢內衣沒白穿。這是我悄悄改良的先帝御賜金瘡藥,每日讓丫鬟幫你換換藥,一個月包好。只是要多靜臥,不要理事。」

    王樸苦笑著搖了搖頭,低聲說道:「你說的倒是輕巧,哪有這麼容易?!陛下今天跟你透露口風沒有,據說要整修開封府!」

    董遵誨輕輕點頭,低聲說道:「陛下今日已經派那李谷向南唐起進攻,你作為《平邊策》的獻策人,有權知道這件事。我們這些部隊明面上參與開封府的修繕工作,實際上卻要抓緊時間訓練,為南下攻唐做準備。整修開封府不過是個幌子,你雖然知開封府事,可畢竟受了重傷,這累人的活好不要做!」

    王樸連連搖頭,「讀書人只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既然知開封府事,又豈能坐視不管?!何況整修開封府是件大事,也許未來幾十年都沒有這機會。而且如果南征順利,咱們大周的邊境就要再次擴大,開封府作為一個大國的京都,現的格局未免有些個過小,必須乘機好好整修一番,免得日後翻起來勞民傷財。」

    王樸有些個激動,他長喘了口氣,喝了口董遵誨端過來的藥湯,繼續說道:「一七十年前,大唐宣武軍節使李勉將府署遷到開封,大規模擴建城池,奠定了如今的基礎。可是如今城人口迅速增長,城內房屋過於密集,民宅侵入官道,車馬無法通行,也造成了火災隱患。而且城池規模不斷擴大,將部分墳地裹城裡,不僅有礙風水,也讓不少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白白浪費!

    而且開封府餘年不斷向外擴展,防務工事薄弱,幾乎無險可守,要不然當年先帝也不可能輕易入城!整修開封府可以將城池做有效規劃,分成皇城、內城、外城三個部分,修建高大敦厚之城牆,規整城內建築,為無險可守的開封府築起層層防線!」

    董遵誨撓了撓頭,原來城市改建還有這麼多的門道裡面,他還以為就是簡單地修城牆呢!他突然想到歷史上王樸整修開封府一事上揮了重大作用,但是四年之後,王樸便離開人世,說不定就是因為整修開封府耽誤了傷勢的治癒。

    伺候著激動的王樸喝完湯藥之後,董遵誨忍不住低聲勸道:「雖說整修開封府非常重要,可你也要保重身體,不要事必躬親,免得延誤了傷勢。」

    王樸連連點頭,董遵誨卻看出他有些敷衍,於是董遵誨說道:「我一會從軍調撥一名軍醫過來,專門為你醫治傷口。我軍的這些個軍醫,治療別的那是一塌糊塗,可要是論起治癒外傷來,他們可都是個頂個的專家!」

    王樸推辭幾句,也就答應下來。反正他王樸與董遵誨的大哥董遵訓是多年好友,與董遵誨的交情也不錯,就算是收下董遵誨的身邊軍醫,別人也不會說什麼閒話。

    兩人又商議些瑣事,董遵誨見王樸有些個疲憊,便就此告辭。抬頭就見滿天星斗,也許明天就是個晴天。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