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345章 秦州易幟 文 / 張建邦

    第345章秦州易幟

    且說王巒被張逸領軍攔住了退路,叫苦不迭,也只好硬著頭皮與那張逸打了起來。也許是昨晚劇烈「運動」影響了體力,王巒的動作很有些變形,加上害怕周軍前後夾擊,本來十分功力也只能夠使出三四成來。也就七八回合,王巒就出了一身大汗!

    這時張逸突然大吼一聲,疾步上前近了王巒,猛地伸手揪住他的戰袍護胸,往旁邊奮力一甩。王巒站不穩當,被張逸摔倒了一邊,他還沒來得及站起身來,張逸的長刀就架了他的脖子上面!

    蜀軍此時只有餘人,宛若驚弓之鳥,根本無力搶回王巒。加上王巒脖子一涼,立馬毫無節操地叫道:「別打了,我投降!」

    王巒這麼一投降,他的那些手下基本上都拋下了武器,舉手示意自己投降。管已經成了俘虜,可王巒的臉色還是變成了豬肝色,怎麼一個奮戰到底的士兵也沒有,自己這將領當得實是有些個失敗。

    張逸帶人押著王巒等余俘虜,樂呵呵地往黃花谷方向走去,半路上遇見了董遵誨親率的接應部隊,張逸半是炫耀半是得意地說道:「頭,就這樣的軟腳蟹,根本不用你來接應我!」

    董遵誨看著他得意的樣子,不由得笑著說道:「剛剛石守信、韓重贇他們也這樣說,加上你手的這餘人,這次咱們抓了接近三千名俘虜!這還是我從軍以來輕鬆的一次,他們基本上見了面就棄械投降!」

    眾人哈哈大笑,一旁的王巒卻羞怒難當,他厲聲喊道:「奸賊,你殺了我!」

    董遵誨微微一笑,「這位可是染院使王巒大人?放心,過幾天我等還要向陛下獻俘,你可是其的重要人物!」

    王巒雙眼一翻,暈倒地。這下可要丟大人了,而且要留名史冊、遺臭萬年!

    王巒所部被董遵誨殲滅之後,正翹等候王巒好消息的李進等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李進此時正馬嶺寨與周軍王景對峙,當他得知王巒所部全軍被俘的消息後,頓時嚇得戰戰兢兢。那可是三千名士兵,不是三千頭豬。就算是三千頭豬,怎麼可能一上午就被抓得乾乾淨淨?!難道說真像是那些道士所說,後周軍有天命眷顧!

    想到這裡,李進後腦勺就有些個寒,事到如今也顧不得堅守馬嶺寨,所謂三十計走為上策,李進立即統領將士棄寨而逃。李進這麼一退,側翼的蜀軍人馬也不敢再堅守下去,連忙跟著往回跑。

    蜀軍兩路前鋒全都不戰而退,後周軍隊起先還以為這是蜀軍的詭計,並沒有上前追擊。等到大家收到董遵誨的戰報,這才明白過來,可是此時也已經追之不及。

    再說李廷珪和尹審征突然得到兩路前鋒全都後撤的消息,還以為是後周突然力,心大駭。兩個人也顧不得聯繫李進等人,立即率領部隊後撤。大家跑啊跑啊,一直跑到青泥嶺下,這才剎住了腳步。不用說,糧草器械全都丟棄路上,一點也沒有帶回來。

    這時李廷珪他們才得知李進所部乃是轉進,並沒有打敗仗,可現後悔也晚了,大家只能夠一邊罵娘,一邊青泥嶺下整修工事,防備周軍進攻。

    再說駐守秦州的韓繼勳,很快就的得知了李廷珪、尹審征撤離的消息,也得到了王巒全軍覆滅的消息。韓繼勳心冰涼,失去了蜀國的援軍,他靠什麼守住這秦州城?!

    韓繼勳心越來越涼,思來想去,他對眾將說道:「李進將軍撤退,李廷珪和尹審征將軍也被迫撤離,現陛下對咱們秦州城的情況一無所知,很難做出合適的決斷。為了讓陛下能夠知曉咱們秦州的詳細情況,我準備率領一支精銳小部隊,突破敵軍的封鎖線,親自前往成都做匯報!」

    眾將對他嗤之以鼻,什麼做匯報啊,分明就是打著這幌子公然逃離!有這樣的將軍還想守住秦州城,這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韓繼勳臉皮很厚,他居然還笑著與眾將告別,並寫下了一慷慨激昂的詩詞。

    看著韓繼勳率領五名精銳騎兵離開,整個秦州府城都亂成了一鍋粥。李廷珪撤了,韓繼勳逃了,咱們這些本地人這可怎麼辦?

    觀察判官趙玭是心惶惶,他本是秦州本土官吏,後蜀佔據秦州之後,趙玭也覺得後周短期內不會有實力收復邊疆,就主動投向了後蜀懷抱,很快就官升兩級做了觀察判官。如今蜀國敗退,他們這些蜀國任命的官吏們頓時失去了靠山,不由得很是驚慌。

    就趙玭坐立不安的時候,城樓觀道的道長登門拜訪。趙玭本來不信這些個求神問卦、糊弄愚民的玩意,可人家樓觀道的道長據說真有道行,趙玭也不敢怠慢。

    兩人密談一段時間後,樂呵呵的趙玭親自將道長從正門送走,而後立即廣門帖,請屬官們晚間來此飲宴。

    趙玭的手下正想向他討個主意,得到請帖後如獲至寶,下午時分已經全都來到了趙玭的府。現秦州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大家很快就聽說趙玭居然還有心情開宴會,這趙玭既然有如此底氣,說不定就有門路。許多人不請自來,將趙府填得滿滿當當。

    於是趙玭召集眾人,對大家大聲說道:「周軍兵士甚銳,戰無不勝,很難抵擋。咱們蜀國派來的援兵,全都自稱驍勇,可與周軍一打,不是被擊退就是被嚇跑,將領們是死的死、逃的逃,根本沒有人敢來增援咱們秦州城。而且韓將軍的表現大家也看到了,說是去成都匯報情況,還不知道會逃到哪裡去!咱們可都是秦州本地人,難道也要負隅頑抗、身死族滅不成?!我看咱們還不如歸降大周,也能夠去危就安,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這個時候哪裡有人會反對,於是趙玭與眾人一起寫下投效書,委託樓觀道的道長送往董遵誨營。數日之後,秦州和平易幟,歸屬後周。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