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338章 平邊策 文 / 張建邦

    第338章平邊策

    後周顯德二年,歷史上就是個大忙年,這不,正月還沒有過完,定難軍節留後李彝殷就因為不滿與之相鄰的府州折從阮之子折德扆升為節使,拒絕府州使節通過其轄境入周。

    如果放往日,使節也只能黯然回府,可是現後周已經攻佔了北漢南部大半地區,府州的使節只需要繞路就可以來到開封府,並向樞群臣狠狠地告了李彝殷一狀,就連皇帝也知道了此事。

    對此,大臣們是這樣對皇帝說道:「夏州地處偏隅,朝廷對他們素來優待,以防他們投靠遼國、偽漢或者黨項野族。此次李彝殷之所以不讓折德扆的使者過境,無非是因為那折從阮、折德扆父子同為節使,李彝殷嫉妒而已。臣等會議一番,覺得那府州偏居一隅,兵少將寡、財力單薄,無足輕重。而夏州羊馬眾多,騎兵為數不少,咱們不若撫諭李彝殷,平復其情緒,也算是維繫了如今安定祥和的局面,保全大局!」

    郭榮是誰?他平生有進無退、堅忍不拔、遇強愈強、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去年郭榮近登基根基不穩,面對氣勢洶洶的遼漢聯軍,郭榮就敢率軍出征,將遼漢聯軍趕出後周邊境,並主動北上攻擊北漢,愣是氣死劉崇,又從北漢身上割下大片領土來。這樣的人豈會乎夏州那小小的軍隊威脅,豈會為了它而改變自己的心意?!

    於是郭榮大笑,大聲質問道:「好一個維繫安定祥和,好一個保全大局!如果這就是大家想要的和諧社會,那咱們還建立這個央朝廷幹什麼?!

    朕當日征討晉陽,折德扆主動率軍前來接應,且為我出兵作戰。朕封賞折德扆擔任節使一職,只不過是酬謝他的功績,如果李彝殷能夠做到折德扆所做的一半,朕就加封他為節使。可那李彝殷做過什麼?

    李守貞叛亂時試圖從漁利的就是他,我們征討偽漢時按兵不動的也是他,為劉崇通報消息的還是他!

    夏州雖然有些個騎兵,但他們那裡只產羊馬,所有物資全都依仗原,要是朕下令隔絕往來,夏州所有的生活物資就會緊缺,就算是一口破鐵鍋,也會成為他們家傳的寶物!

    再說了,夏州就算是有些騎兵,難道還打得過遼國嗎?朕連遼軍都不害怕,難道還懼怕一個小小的夏州。立即下詔給李彝殷,馬上向朝廷請罪,並開放府州與朝廷的往來通道。如若不然,朝廷就會封閉與夏州的市場,朝廷剛剛整訓好的殿前司人馬就會兵夏州、平定叛亂,到時候毋謂朕言之不預!」

    於是,後周立即選派使者強勢前去質問。於是,膽顫心驚的李彝殷便將所有責任推到手下身上,斬殺自己的屬下,並獻上大批財物向後周請罪。於是,已經接到朝廷密令的朔方節使、彰武軍節使等人停止集結部隊,樂呵呵地趕著夏州進獻的牛羊財物返回駐地。

    郭榮看了下夏州進獻的禮單,根據武德司的情報,這已經將夏州的府庫掏空了一半以上。他這才笑嘻嘻地安撫了夏州使者,重申了後周睦鄰友好的既定政策,然後送走了滿頭大汗的夏州使者。

    同日,郭榮下令整頓漕運,尤其是兵部、樞密院的運輸船隊,屬於重點整改的對象。消息傳來,兵部幾個心理素質不過關的幕僚就上吊自殺,剩下的官吏連忙托關係找門路,想辦法填補差額。

    當然,郭榮也不是一直唱黑臉,有的時候,他也是很體民情的。因為漕運自後晉、後漢時期就一直不給「斗耗」,許多負責押運的官吏不少因為運輸途正常的耗損而造成糧食虧欠,資不抵債被判了死罪。郭榮下詔,從今開始,每斛糧食給損耗一鬥。

    斬殺了十七名貪官污吏、捉拿一五十四名官吏下獄之後,後周漕運能力提高迅速,漕運面貌煥然一。而整頓漕運之後,後周的遠程機動能力大幅提高。同時,沿著黃河一線的各大渡口、港口都進行了相應的維護、整修,並港口設立倉庫,儲存糧食、軍械等戰略物資。

    完成這一切之後,郭榮下令群臣暢所欲言,陳述近政事的得失利弊。郭榮保證絕不因言治罪,不會封堵言路。

    郭榮說得也很是實:「朕即位以來,很快出兵北伐,對各位愛卿的才能,並沒有全面的瞭解,甚至連面孔都沒有記清楚。如今如果不採集他們的言論、觀察他們的行為,又怎麼能明晰他們的主張,無法看出各位愛卿才氣韜略的高低深淺、對各位愛卿的任用是否妥當。」

    此言一出,大家很受鼓舞,奏書雪片一樣飛入朝堂,郭榮對此很是認真,逐篇閱讀。其大半是空言大論,從孔子的經典語錄找出部分語句,敷衍成篇。當然也有許多人認真思考,寫出的章很令郭榮深思。這些人約有二三十名,以王樸、楊昭儉兩人為。

    於是,郭榮召集范質、王溥、李谷等宰相大臣,對他們說道:「朕觀歷代君臣,欲求治平,實是不容易。自從唐、晉失德,天下越來越亂,權臣叛將,不斷竊國權柄,乃至登基為帝。到了太祖撫有原、平定兩河之後,天下才稍顯安穩,可吳地、蜀地、并州等地依然不服從央,自立為國。朕日夜愁思,卻一直沒有想出好主意。正所謂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前段時間上書的二三十人,多有明哲之人。朕準備讓他們各抒己見,對朝廷如今的政策表一下評論,如有可取之處,朕一定會予以採納,不知眾卿以為如何?」

    大家連連點頭,齊聲稱讚郭榮。於是郭榮召集那言之有物的二十餘人,上殿親試,親擬了兩個題目,分別是《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

    給材料作,尤其是限定題目的作讓大家頭疼,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年級甚至高四年級,這一般是讓大家痛恨不已的作形式,古人也不例外。

    郭榮限定的短短半天時間內,大家較勁了腦汁,好不容易才寫出這兩篇章來。郭榮顧不得用膳,連忙看了起來,不久,他就從現了一個人才,那就是比部郎王樸。

    王樸章寫道:「微臣覺得原朝廷喪失吳地、蜀地、并州等地,無不是因為喪失了治國之道。如今一定要率先考慮這喪失國土的根本原因,才能夠知道收復失地的可靠方法。

    微臣看來,當時原朝廷喪失國土的時候,沒有不是因為君主昏庸臣子奸佞,軍隊驕橫姓窮困!那時奸人亂黨朝炙手可熱,強將武夫外地橫行霸道。由小及大、積微成著,這才敗壞了社稷的根基。

    如今朝廷想要收復失地,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了。晉用賢人斥退奸佞,可以收羅人才;佈施恩澤講究信用,可以團結人心,獎賞功勞懲罰罪過,可以鼓勵貢獻;革除奢侈節約費用,可以增加財富;蓄養民力減少賦稅,可以富足姓。

    等到群賢畢集、政事理順、才用充足、士民歸附的時候,陛下就可以趁勢起兵,成就千秋功業。而對方的民眾看到歸順我朝的好處,現我方有必勝的實力與形勢,就會歸附於我。到那時,熟知敵方內部情況的人就會來主動通告,熟知當地山川地理情況的人就會踴躍來當嚮導。順從天意、討伐逆臣,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大凡進攻奪取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先易後難。南唐與咱們接壤的邊境超過兩千里,地勢平坦容易騷擾對方。咱們可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敵軍防備東方咱們就進攻西部,敵軍西部設防咱們就攻擊東部,反正陛下整治了漕運,咱們可以揮這運輸上的優勢。到那時,敵軍一定會東奔西走疲憊不堪,咱們則可以趁機探明對方的虛實強弱,而後避實擊虛、避強擊弱,肯定會取得戰果。而且咱們並不需要大舉動用,只需要不斷騷擾即可。南唐如果置之不理,咱們就趁機奪取土地、俘獲姓;南唐如果慎重對待、頻繁出動主力,就會消耗他的國庫財物,削減其戰爭實力。像這樣,咱們就可以輕鬆佔據長江以北各州縣。而後就可以利用當地資源,侵佔長江以南地區。等到拿下南唐,嶺南、巴蜀之地就可以傳檄而定哦!

    等到我大周平定南方,就可以以幽燕為跳板,進攻偽漢,與遼國展開會獵。而偽漢前不久會戰失利,國力空虛、士氣沮喪,根本就擋不住咱們的進攻,咱們可以輕易擒獲。之所以將他放後,就是讓他充當咱們與遼國之間的緩衝地帶,防備遼軍這個龐然大物突然南下,耗費咱們的實力。只要咱們大周平定南方,國力暴增,就有底氣與那遼國叫板,不會意這小小的偽漢!

    如今咱們大周士兵精幹、武器齊全、將士效力、諸將用命,只要做好開戰前的準備工作,就可以出動平定四邊!微臣只是一介書生,不足以講大事,至於不達大體、不合機變,只希望陛下能夠寬宏大量,饒恕臣的肆意進言。」

    郭榮看完這策論之後,大加讚賞。而且群臣當時大多墨守常規、苟且偷安,所對策略很不實用,只有王樸神情俊逸、氣勢剛勁,有智謀能決斷,而且他的規劃建議,全都附和郭榮的心意。於是郭榮立即任命他為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

    就郭榮野心勃勃、拔劍四顧的時候,不長眼的傢伙來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