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334章 斷後上 文 / 張建邦

    第334章斷後

    北漢乾佑七年,後周顯德元年,遼國應歷四年,北漢劉崇病逝,其子劉承鈞即位為帝。後周撤軍之後,劉承鈞立即派出密使,攜帶重金財物前往黃龍府,報告哀訊,同時向遼國稱臣,向遼國皇帝自稱為「兒」。萬幸王得所言不真,遼國皇帝現並沒有吞併北漢的意思,樂滋滋收受大批財物之後,便冊封劉承鈞為後漢皇帝,並賜名為劉鈞,稱其為「兒皇帝」。

    郭榮宣佈撤軍以後,匡**節使藥元福立即求見皇帝,對他說道:「陛下,自古都是進軍容易撤退難,如今陛下雖然後方設立了防線,可遼軍定會追擊,銜尾追殺。末將願意率領本部人馬,充當全軍後衛,掩護大軍撤退。」

    郭榮很是欣慰,「老將軍,斷後之事我就交給你了,你辦事,我放心!」

    話是這麼說,可藥元福本部人馬只有五千,兵力未免有些個薄弱。郭榮打量帳諸將,幾乎所有人都低下頭去,不敢與他對視,眼看著就要押送戰利品回國,誰也不願留下來啃骨頭。只有張永德、董遵誨兩人滿不乎,依然抬著頭求戰。

    郭榮心有些安慰,這兩人真是朕的心腹愛將,瞭解朕的心意,願意為朕解憂。不過張永德還要率軍護衛自己,這斷後的差使就讓董遵誨來與藥元福配合。

    郭榮於是對董遵誨說道:「道安,你麾下士兵戰力如何,是否尚可一戰?」

    董遵誨連忙上前回答道:「啟稟陛下,末將軍尚有兩千七名將士,其約有四名騎兵。士兵們鬥志昂揚,期待著與遼軍一戰!」

    「好!好!!好!!!」郭榮連贊三個好字,這才說道:「前不久你遠赴代州,護送姓撤回。現又讓你斷後,朕十分不捨。不過打仗就是這樣,容不得兒女情長,容不下徇私照顧。既然你是朕的殿前指揮使,朕就將這斷後的重任交付給你,希望你與藥老將軍好好配合,擊退遼軍的追擊部隊!」

    董遵誨連忙答應下來,他與這藥元福搭檔過多次,對藥元福的感觀非常不錯。

    眾將看到郭榮一個勁地稱讚藥元福和董遵誨兩人,頗受觸動,全都行禮求戰。反正斷後的艱巨任務已經被藥元福和董遵誨兩個傻蛋包下來,大家表現得高風亮節一點,也好給皇帝留下個好印象,彌補下剛剛的失分。

    郭榮高興地大笑:「我周朝有如此多的敢戰將士,日後定能夠擊敗大遼,一統天下!」

    郭榮與眾將商議好退軍路線,不久,天便開始下雨。

    如果沒有事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郭榮看到這傾盆大雨肯定會心懊惱,可現軍的糧草輜重已經與姓們一道提前運走,軍的後勤負擔大大減輕,不必再調集部隊專門押送。

    現這場大雨,雖然延誤了大軍的行軍步伐,對於遼軍也是一個大大的包袱。以騎兵居多的遼軍先鋒部隊,哪裡捨得讓戰馬冒雨趕路,不捨得讓馬漲水後的小溪裡掙扎,追擊的速就會大大放慢,這對周軍可是個好消息。

    郭榮看了下帳門外越下越大的雨,低聲吩咐道:「傳令下去,打點行裝,準備出。」

    很快就有傳令兵將這命令傳達給各軍都虞候,都虞候又將這些命令傳給營指揮,不久,營所有的士兵都得到了消息。

    不要以為撤退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士兵們需要整理行裝,打好包裹,裝好分給個人的糧食,然後將蓑衣罩上面,開始拆卸營帳。等到拆卸完畢之後,就將這營帳放到每隊人馬配的板車上,再將包裹、甲冑垛上面,用蓑衣細心地遮擋好,再用繩子小心地捆好。每隊人馬挑選出一什士兵,推著、拉著這板車。其餘的士兵們僅帶著隨身兵刃,板車周圍護送,輪流換人推車。

    先是輜重營部隊提前開拔,除了營帳、個人隨身物品,輜重營還攜帶了部隊這段時間的口糧,以及箭矢等作戰消耗品。

    防禦差的輜重營部隊撤退之後,傷兵營緊隨其後,開始轉移。輕傷的士兵早已歸隊,重傷的士兵們披著蓑衣,躺板車上,被民夫們拉著後撤。雨水滲進傷口裡,疼得大家咬牙切齒。大家沒事閒聊,對軍各將領進行小道點評。

    有人一邊捂著進水的胸膛,一邊羨慕地說道:「我聽說有福氣的就是董遵誨營的傷兵,前幾日太陽正好的時候,人家就開始向南轉移,全都躺車上曬得暖洋洋的,真是幸福啊!」

    「前幾天他們就開始轉移了,這不是怯戰嘛!」有年輕的傷兵嫉妒地說道。

    接著就有老兵反駁,「你這娃子胡咧咧啥,人家董將軍可不是怯戰之人!前幾天人家主動前去忻州,又從忻州趕赴代州,與遼軍狠狠地打了一仗。一千騎兵就回來四人,可愣是將代州的姓都從遼軍鐵騎下救了回來,這能是怯戰嗎?!」

    許多人點頭,還有人說道:「我聽說這次斷後也是董將軍與藥老將軍兩軍聯合,為全軍斷後!這樣的人要是怯戰,我就摳出我的眼珠子!」

    那個年輕的傷兵連忙道歉,說自己不明情況,胡說八道,希望兄弟們不要生氣。大家心裡都明白,傷兵營要想順利轉移,全靠斷後的兄弟們。要是斷後的部隊吃了大敗仗,整個部隊就得崩潰,而行動不便的傷兵營就會被士兵們拋棄,大家全都做了孤魂野鬼!所以大家都拚命說著斷後部隊的好話,希望他們能夠堅守後。

    傷兵營撤退之後,各野戰部隊、地方部隊也開始撤退。只有藥元福與董遵誨兩部人馬,依舊原地紮營。

    藥元福快馬來到董遵誨營,對董遵誨感謝地說道:「兄弟,幸虧你送給我的那些板車,讓我軍那些個傷病員都能夠及時撤離。我也沒啥好東西,這裡給你作揖了!」

    說著他就要施禮,卻被董遵誨攔了下來:「兄長這是說的什麼話?你我情同手足,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何況我營的傷兵早就撤離,配的板車也用不了太多。兄長既然來此,咱們還是商議下斷後的事情。」

    藥元福點頭,指著輿圖對董遵誨說道:「咱們面前有兩股敵人,一個是劉承鈞的偽漢軍,一個是尚未露面的遼軍主力。劉承鈞近登基,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為了表示自己與大周的決心,他一定會展開追擊。」

    董遵誨連連點頭:「不錯,這是劉承鈞登基後的第一戰,當年他曾經輸給咱們,現看到咱們撤軍,一定認為是個好機會!」

    藥元福笑著說道:「對了,當年他就輸你手上,現也改不了他失敗的命運。晉陽外城的守軍不是投降就是被擒獲,內城的守軍人數較少,而且要留出士兵守城,他們出城的人數肯定不多。」

    董遵誨笑著低聲說道:「前幾日王溥用了一計,劉承鈞還得擔心遼軍假道滅虢,肯定得城裡留下大批守軍,也就是說他出城追擊的士兵根本就沒多少,這路追兵咱們一定能輕易逼退。值得可慮的就只有遼軍,尤其是那不知道具體行蹤的遼軍主力!」

    藥元福也連連點頭表示同意,兩個人曾經攜手作戰,如今分析起情況來又是意見相同,這樣的搭檔很讓人舒服。

    藥元福歎了口氣:「道安,你代州與他們打過交道,這次南下的遼軍實力如何?」

    「很強!」真人面前不說假話,董遵誨慎重地說道:「我手下的一千騎兵也算是精銳,可遼軍面前也吃了大虧,足有名騎兵被遼軍纏住,撤不下來。咱們斷後的時候也得注意到這一點,不要被他們趁機鑽了空子。」

    藥元福連連點頭:「不如這樣,咱們兩軍交替斷後,互為掩護,如果遼軍主力到來,咱們就合兵一處,固守通道。如果遼軍試圖纏住咱們,咱們也能夠及時擺脫。」

    董遵誨連連答應,兩人又商議了一下,決定將後勤輜重部隊先行送走,再以主力部隊斷後。雖然這樣有些個麻煩,可萬一主力被敵軍包圍後也能果斷突圍,免得拖家帶口、行動不便。

    藥元福所部除去傷員還有四千餘人,董遵誨所部尚有兩千七餘人,兩軍共計七千人,隊伍也算是不小。

    第二天一早,大雨稍歇,兩軍立即聯手撤退。不過老天恰此時停了雨,藥元福和董遵誨卻有些個鬱悶——這樣的好天氣,追兵一定會到。

    果然,等到下午時分,北漢的追兵第一個衝了上來。約莫千餘騎兵揮舞著馬刀,悍不畏死地衝向了此時斷後的董遵誨所部,然後——就給董遵誨所部貢獻了二匹能用的戰馬,以及餘匹馬屍。

    大家對北漢很是感激,尤其是啃著馬骨頭的時候。一夜無話,第二天午時分,董遵誨前去拜訪藥元福,低聲說道:「我派出去的四十餘名斥候都沒有回來,看樣子遼軍主力已經追上來了!」

    藥元福還沒來得及回話,瞭望兵已經吹響了示警的長號……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