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279章 謀算定勝局 文 / 張建邦

    第279章謀算定勝局

    十二月初,史彥超率領擴編後的龍捷軍,再次趕赴晉州。此時晉州的糧倉史彥超等人的努力之下,終於填滿糧食,晉州也自此擺脫了缺糧的困境;而眾人的努力之下,晉州的武庫也囤積了不少軍事物資,尤其是守城所需要的箭矢,是數以十萬計。

    董遵誨設宴為史彥超接風,詢問沿途情況。史彥超笑著說道:「現從晉州到絳州,姓們已經全都撤走了,許多有餘糧的姓甚至趕到了陝州。現王峻大人已經從各地調糧,平抑物價,糧食的漲幅倒是不算太大。」

    「王大人有沒有說他什麼時候率軍前來增援?」董遵誨喝了一口酒,隨意問道。

    史彥超連連搖頭,「沒有,前幾天王大人對翟守素的說辭也已經陝州小範圍內流傳,王大人準備我們將遼軍拖疲之後,再與攻擊。只是這樣一來,咱們晉州就得承受四萬遼軍和一萬五千名漢軍的持續攻擊,即便有這麼多日的準備,損失也會很大!」

    董遵誨眼寒光幽幽一閃,歎了口氣,對史彥超說道:「史大哥,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有一份協助取勝、後勤保障的功勞和一份收復失地、痛殲敵軍的功勞,你願意要哪一個?」

    「那還用問嗎,當然是收復失地、痛殲敵軍嘍!」史彥超毫不猶豫地說道,他隨即大張著嘴,詫異地瞪大了眼睛,不確定地問道:「你是說……你是說……王峻他要坐看咱們失敗?」

    「我昨天檢閱了王峻派來的援兵,各個身強力壯,不過我仔細詢問一番,卻全都是剛剛入伍的兵。別說打仗,現連軍的基本號令都沒有分清楚!」董遵誨壓低聲音低聲說道,「指著他們守城,除了搬運滾石擂木等物資,別無用處!」

    「可要是晉州陷落,王峻不也被動嘛!他難道就不擔心你我投向漢軍?」史彥超還是有些遲疑。

    董遵誨苦笑著說道:「你我的家眷、親族都大周腹地,難道咱們能背棄妻兒老小選擇投降?如果遼軍破城,咱們也只能奮戰至死。我手現有兩千人馬,晉州城防軍有三千餘名士卒,你手也有兩千多人,咱們這七千人即便守不住晉州,也會對敵軍予以重大殺傷。到那個時候,王峻再率領大軍北伐,疲憊的遼軍豈是他的對手,到那時他收復晉州、擊破遼軍,風頭無兩!」

    史彥超臉色劇變,一把抓住董遵誨的手,急切地問道:「賢弟既然已經現那姓王的詭計,可有什麼破解的辦法?」

    董遵誨苦笑著搖了搖頭,「這是陽謀,我也沒有辦法。說王峻存心看咱們送死,可人家偏偏支援了大批糧草物資,還輸送了五千兵。如果晉州陷落,那就是咱們兩個守城不利,跟人家一點關係也沒有!」

    史彥超長歎一聲,低頭不語。董遵誨又對史彥超說道:「史大哥也不要徹底絕望,咱們只要堅守晉州,總有一線生機。我來援晉州的時候現,從晉州到絳州之間,有一個地方地形極為險要,叫做蒙坑,不知史大哥注意沒有?」

    史彥超點了點頭,「那個地方確實險要,而且易守難攻,只要高處設立營寨,哪怕只要五人,也能夠扼住往來交通!正好好地你怎麼說起這個,這與咱們目前的處境有關係嗎?」

    「如果有一支部隊出現蒙坑,割斷了內外交通,豎起遼軍的旗幟,絳州、陝州等地肯定以為晉州陷落,即便逼迫王峻前來救援,他也有充足的借口!」董遵誨笑著說道:「可要是王峻整頓兵馬、準備收復晉州之際,突然有人大庭廣眾下告訴他蒙坑已經被晉州守軍收復,現亟需增援,你說王峻該如何?」

    史彥超一拍大腿,「他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朝廷內外有多少聰明人,如果王峻做得過於明顯,御史們也不是擺設!何況今上以兵變起家,忌諱統軍將領私自串聯、打小算盤,王峻豈敢再欺上瞞下?!」

    董遵誨微微一笑,「還要麻煩將軍挑選五心腹駐守蒙坑,帶上咱們前段時間繳獲的遼軍旗幟、衣甲,好其還有人會說遼國話。」

    史彥超連連點頭:「老弟放心就是,我軍倒有幾個奚人,遼國各地方言都很精通,交給他們絕對不會露餡!蒙坑從今日起,就被『遼軍先遣部隊』佔據!」

    董遵誨與史彥超又商議了幾句,兩人這才滿意地分離。董遵誨招來劉慶義,對他低聲吩咐道:「派人聯繫陝州的王政忠,讓他小心王峻,同時希望他多多安排細作、並設法與當地豪強結交,以便日後陝州對王峻形成一定的輿論壓力。」

    董遵誨又讓劉慶義叫來馬德海,對他詢問道:「遼軍尚有幾日到達晉州城下,晉州城北是否還有滯留的姓?」

    馬德海連忙回答道:「將軍放心就是,我已經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據他們回報,遼軍尚有兩日才能抵達晉州城下。

    這幾天,部隊也對晉州以北的村莊進行了拉網式,並沒有現隱匿的住戶。老姓也都知道遼人殘暴,誰也不願意原地等死。有些不願離開故土的老頭子老太太,我已經按將軍的吩咐,請守軍的本地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將他們勸走。實是冥頑不靈者,也害怕被咱們扣上遼人內奸的帽子,已經隨大溜撤入晉州。」

    董遵誨輕輕點頭,「這樣好,遼軍長途南下,打得就是以戰養戰的目的,咱們堅壁清野,讓他們的妄想就此破滅!至於漢軍,雖然能夠提供一定的糧餉,但是晉陽土地貧瘠、姓生活困頓,加上前不久的遠征耗費了大量糧草,就算北漢國庫裡還有點餘糧,也不能滿足遼漢聯軍的需求。這樣一來,遼漢聯軍圍城的時間越久,他們的糧草補給就越容易出現問題,加上遼漢兩軍互不信任,兩軍之間的裂痕就會越來越大!等到蒙坑方面傳來王峻所部大舉北上的消息後,遼漢聯軍必退!到那時他們沒有糧食、士氣低落,只要咱們進行追擊,必定能夠大敗遼軍!」

    馬德海、張逸等人連連點頭,將軍一直強調堅壁清野的重要性,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還是將軍站得高看得遠,還未交戰就已經布下了必勝的戰局。

    董遵誨笑著說道:「這幾日好好喂喂咱們的戰馬,該吃蛋清吃蛋清,該加精糧加精糧。聽老農說這裡馬上就要到下大雪的時候了,要注意保暖。咱們可不能讓遼軍如此輕易地來到這晉州城下!」

    大家連連點頭,各自準備。等到午時分,董遵誨便留下劉慶義坐鎮晉州,自己帶著馬德海、張逸、黨進、曹銓等名騎兵,悄悄出城,前往晉州之北。

    第二天上午,眾人來到了董遵誨所佈置的北面的一個宿營地,燒點熱水、搓搓臭汗腳,好好休息一番。眾人剛剛將馬匹趕入草棚,陰沉良久的天就開始下了大雪。

    大雪紛飛,十餘米外就看不清蹤影。大家心疼自己的戰馬,用茅草將戰馬的肚腹裹好,輪流馬廄裡看護火堆,保證馬廄裡的溫。

    這個宿營地囤積了不少柴火,足夠大家使用。當天晚上,大雪還沒有停止,董遵誨便下令繼續此宿營,等候出戰的時機。反正遼軍也不會冒著牲畜凍斃的風險冒雪行軍,此地雖然遠離晉州,卻並無多少風險。

    就董遵誨一行樂呵呵烤火的時候,蕭禹厥狠狠地鞭打著斥候隊正:「什麼叫做查無所蹤,你們是怎麼做斥候的,接連三個村子都空無一人,找了半天才找到堵死的水井,光挖井的功夫都能煮開雪水了!你們究竟是拿著什麼年景的地圖來領路?!」

    斥候隊正委屈地看著蕭禹厥,痛哭流涕:不是俺不努力,實是敵軍太狡猾,果斷實行了堅壁清野。而且前段時間北漢軍南下,燒燬了不少村寨,許多姓並沒有回鄉,而是留了晉州城。這樣下來,許多村寨已經成了荒地,根本沒有姓居住。遼軍本想以戰養戰,卻沒有想到耗費了自家的實力,將今年好不容易才養大的牛羊,忍痛吃了下去。

    蕭禹厥狠狠地抽了他數十鞭子,怒聲斥責道:「如果明天再找不到村寨,我就要了你這個沒用傢伙的狗命!」

    斥候隊正不敢吭聲,叩了幾個響頭,這才一瘸一拐地離開。蕭禹厥又對輜重官說道:「不是讓你去漢軍營討糧,你怎麼毫無所獲就回來了?!」

    輜重官連忙跪倒地,低聲解釋道:「啟稟大帥,漢軍也沒有多少糧食,許多士兵甚至冒著大雪地裡來回找野菜。據說前段時間漢軍南下征戰的時候,將國內存下的糧食都送到了晉州城下和長壽村,結果漢軍接連戰敗,糧草輜重不是被焚燒就是被敵軍繳獲,弄得現國庫裡空空蕩蕩,根本就沒有餘糧!」

    輜重官也是家族裡有後台的人,蕭禹厥不願得罪,只是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一下空地,怒聲說道:「這叫什麼事啊?!」

    沒有人敢於回答他,大家都低下頭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