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252章 誰為皇帝(4) 文 / 張建邦

    ap2

    kd?pag=1&pag=1&

    kid=1392480&

    252章誰為皇帝馮道一邊走著,一邊對郭威說道:「我聽說郭公帳下有許多很有才華的幕僚,劉贇稱帝的所有諭令禮節,還請侍中酌定。

    ~」

    郭威看到馮道主動示好,心中很是滿意。馮道雖然士林中名聲有爭議,卻頗有才華,而且教育出不少傑出的弟子、部屬,很值得拉攏。何況馮道還是董遵誨的姑父,郭威先天便覺得有些親近。郭威便對馮道說道:「太師何必過謙,太師才華譽滿天下……」

    馮道笑著打斷道:「我確實老了,昨日起草諭令,已經算是絞腦汁,這才勉強寫成。這次郭公還是饒了老夫吧」

    郭威輕輕點頭,便向馮道問道:「我是個武夫,又不通文墨,麾下也沒有什麼精通文筆之人,不知馮公能否為我推薦一人?」

    馮道想了一想,笑著問道:「翰林學士范質如何?當日侍中出征河中,朝廷詔書都為范質所寫,我記得郭公回京後尚曾誇獎與他。」

    郭威連連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個范質,處分軍事,均合機宜。他現也開封府嗎?我立即去看他。」

    馮道輕輕點頭,「前些日子他說躲避戰亂,想要回家,老夫特意資助了他一些錢財。不過聽說因為些許俗事沒有走成,現應該還城中。」

    郭威大喜,笑著說道:「馮公且慢行,我立即前去找他。」說完,郭威就大踏步離開,看著求賢若渴的郭威,馮道輕輕點頭,極為欣賞。

    郭威一出宮門,董遵誨連忙帶著親衛們迎了上來。董遵誨現雖然已經是寧遠將軍,卻一直兼著郭威侍衛副將的差事,而且現的開封城亂兵橫行,不得不慎重行事。

    ~

    郭威對董遵誨滿意地點了點頭,低聲說道:「道安,我準備去請翰林學士范質為我做事,你帶齊人手,咱們城中仔細找找。」

    「誰?」董遵誨詫異地重複了一句。

    「翰林學士范質」

    「大帥,原來是範文素啊」董遵誨一拍大腿,「大人,這個人我很熟,我哥哥道明和他是朋友,京城居大不易,兩人合夥買了所小宅子。後來皇帝下令查四大輔政大臣的部屬,我哥哥因為我的緣故,不敢再京城裡待著,隨同王政忠他們一同撤離。而范質卻留守那宅子裡,一直不曾離開。我估計他現仍然留那裡,要不然也沒有地方容身。」

    郭威大喜,「道安,你真是我的福將,快快帶我前去拜訪這範文素先生。」

    於是董遵誨前領路,郭威後跟隨,便向那小巷而去。不久天色開始變得有些陰沉,很快就有大雪飄落。城裡的幾處火頭很快就被澆滅,可郭威還是陰沉著臉,對董遵誨說道:「今夜不知道有多少人露宿街頭,有多少人忍饑挨餓,有多少人凍死這大雪裡?這全是我郭威的罪過啊」

    董遵誨連忙勸解,可郭威還是陳著臉,發出一聲痛苦的歎息聲。不多時,大雪紛飛,街上溫度驟降,郭威穿著紫貂皮的大衣,猶覺得瑟瑟發抖。而董遵誨一身鐵製甲冑,早凍得全身瑟瑟發抖。

    郭威一指牆角,對董遵誨說道:「道安,你去那裡卸甲衣,穿上厚實衣服,免得今夜受冷感冒」

    董遵誨卻連連搖頭,哆哆嗦嗦地說道:「我雖然蒙大帥恩典,升為寧遠將軍,可始終是大帥的親衛。如今城中亂兵四起,雖然絕大多數人不敢冒犯大帥的虎威,可我還得提防萬一,切實保護大帥的安全。」

    郭威很是感動,幸好范質的住處就前方不遠處,郭威便對董遵誨說道:「道安,咱們馬上就要到范質的府邸,等到了那裡,你便卸甲衣,有衛士們據守府邸,根本不怕亂兵肆虐」

    董遵誨也有些凍得慘了,雖然有些不甘心,卻郭威的耐心說服下後同意。兩人領著衛士,很快就來到了范質的府邸。就見大門虛掩,過去此守門的老頭子也不見蹤影,很可能已經逃亡鄉下。

    董遵誨做了一個戒備的手勢,他手下的士兵紛紛上前,結成戒備陣型。董遵誨是手握刀柄,擋了郭威前面。

    有人推開了屋門,卻發現屋子裡只有一盞小油燈,就見范質坐油燈之下,漫不經心地說道:「屋子裡沒錢沒米,麻煩您出門的時候幫我關上門。另外,我是翰林學士,無故誅殺官吏是會被郭帥追究責任的」

    董遵誨不由得失笑,郭威也很有興趣,兩人一同走進屋子,卻發現沒有點火盆的屋子甚至比大雪紛飛的屋外為寒冷,凍得人瑟瑟發抖。這樣惡劣的條件之下,范質居然還認真讀書,實是頗為難得。

    郭威上前幾步,脫下身上的紫貂大衣,輕輕披了范質身上。范質就覺得身上一暖,他抬起頭來,發現為自己披上大衣的居然是樞密使郭威而且郭威是脫下了自己的大衣,自己卻凍得瑟瑟發抖,忍不住連連跺腳。

    范質連忙拜倒地,輕撫手中的貂皮大衣:「侍中大人,這如何使得?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郭威笑著說道:「我為朝廷愛惜人才,這是我作為侍中的責任」

    郭威笑著說了幾句慰問的話語,讓窮困潦倒的范質為感激,他重重頓首:「微臣願意效忠侍中,鞠躬瘁死而後已」

    郭威滿意地大笑,命令董遵誨派人找來乾柴,點起火盆一起取暖。大家圍坐一處,喝了幾盞剛燙好的熱酒,郭威便說明來意,請范質寫一篇諭令,公示天下,宣告劉贇繼位為帝。

    范質輕輕皺了一下眉頭,向郭威問道:「侍中大人,過去太上、皇帝頒布命令是為誥書,皇太后頒布命令,是為諭令。如今皇太后以諭令形式昭示皇帝歸屬,未免不合古制。」

    郭威想了想,對范質說道:「如今國家無主,凡事須憑太后裁斷,不妨將此諭令稱之為誥。」

    范質點頭,又喝了一盞酒,搓了搓凍得發麻的手,走到了案前。稍一沉吟,便提筆寫道:

    「天未悔禍,喪亂弘多。嗣王幼沖,群凶蔽惑,構奸謀與造次,縱毒蠆於斯須,將相大臣,連頸受戮,股肱良佐,無辜見屠,行路咨嗟,群情扼腕。我高祖之弘烈,將墜於地,賴大臣郭威等,激揚忠義,拯救顛危,除惡蔓以無遺,俾輟旒之不絕。宗祧事重,瓚繼才難,既聞將相之謀,復考蓍龜之兆,天人協贊,社稷是依。徐州節度使贇,秉上聖之賢,抑中和之德,先皇視之如子,鍾愛特深,固可以子育兆民,君臨萬國,宜令所司擇日備法駕奉迎,即皇帝位。於戲神器至重,天步方艱,至理保邦,不可以不敬,貽謀聽政,不可以不勤,允執厥中,只膺景命」

    郭威拿到這詔書,連連稱讚,此文緣古輪今,將大家所有的意思全都表達出來。

    董遵誨站身側,也很是佩服。不過他接著就發現了牆角暗處團著幾卷廢紙,董遵誨悄悄將那廢紙踢到腳下,偷偷放進了懷中。不久,接著外出巡視的機會,董遵誨悄悄出來,打開一看,卻是那詔書的草稿。他不由得啞然失笑,原來這范質早有預備,卻也真是個有心人。

    郭威與那范質相談甚歡,不久攜手回府,董遵誨自旁護衛。稍後來到郭威的府邸,將那范質安排妥當後,董遵誨稍微一想,卻又來到了郭威的帳中,將今日之事和盤托出。

    郭威微微一笑,「怪不得你剛剛突然彎腰,原來是因為此事。范質倒也是個有心人,怪不得坐那裡『認真』讀書,腳凍得瑟瑟發抖,范質卻一直忍著不動,還『義正言辭』地訓斥咱們。而且進屋之前,我就看到有人窗口偷窺,應該就是此人。此人有才,德行卻略有所失,不過日前正是用人之際,老夫也只能將其重用。再說了,他畢竟是首個投入我幕府的才士,就算是千金買馬骨,也得重用」

    董遵誨連連點頭,只要郭威心中有數就行。人家畢竟是後周的開國皇帝,豈能沒有本事?

    第二天一早,郭威就將范質所寫的誥書宣誓群臣,大家對此很是滿意,對誥書的內容一字未改

    郭威於是將此誥書上奏李太后,李太后對此也很是滿意,很快蓋上印章,以自己的命令頒布這一詔令。李太后還命令太師馮道、樞密直學士王度、秘書監趙上交,一同趕赴徐州,迎接劉贇入朝。

    馮道得到消息,很是吃驚,沉思良久,主動來到了郭威的府邸,命令董遵誨入內通報。很快郭威就親自來到了馮道面前,請他入府。馮道對他說道:「我已經年紀大了,怎麼還能夠前往徐州呢?」

    郭威微笑著說道:「太師素有威望,比眾不同,此次出迎嗣君,如果不是太師作為領袖,又有何人能夠勝任?」

    馮道微微一笑,上前一步,低聲問道:「侍中此舉,果真是出於真心嗎?」

    郭威不能言……

    【媳婦今日剖腹產,順利產下一男嬰,七斤八兩,母子平安剛剛給我家小寶寶餵下奶粉,現匆匆碼下一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