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250章 誰為皇帝(2) 文 / 張建邦

    第250章誰為皇帝

    眾人一同求見,李太后也不敢怠慢,雖然昨夜扶著兒子的屍身哭了一夜,卻還是揉揉紅腫的眼睛,命人大開宮門,迎接眾位大臣入宮議事。

    昨日宮中侍衛已經被李業抽調一空,剩下的侍衛又郭威入城的時候被繳械囚禁,如今宮中只有數十名手無縛雞之力的宮女,就連稍微有些氣力的內侍也已經被士兵們看押起來,進宮毫無危險。而且明德門這裡由郭威的親信何福進駐守,隨時能夠入宮救援。郭威為了保險起見,自己還披掛上全副甲冑,並帶上了天生神力的董遵誨。

    於是郭威昂首闊步,走了前方。大家見他坦蕩入宮的樣子,不由得暗自佩服。馮道、竇貞固、蘇禹珪等人的帶領下,文武百官位列郭威身後,有序入宮,太后面前行禮參拜。

    李太后見眼前黑壓壓一片人頭,還以為文武百官已經全數投向了郭威,她顫抖著問道:「卿等入宮所為何事?」

    這個問題郭威回答有些不方便,而郭威已經與太師馮道達成了初步協議,馮道便體貼地代言道:「太后,如今軍國事物過於繁多,亟需處理,還請您趕緊指定君」

    馮道一開口,他的那些個徒子徒孫趕緊附和上奏,郭威麾下眾將也都紛紛進言。兩伙人一同上奏後,剩下的竇貞固、蘇禹珪等人也連忙進言,這樣一來,場的文武百官紛紛符合,對李太后形成了強大的壓力。

    李太后對群臣說道:「決定天子歸屬這樣的大事,怎麼能靠老身這樣的深宮之人決定,再說了皇帝喪,老身倉皇之間根本沒有任何主意,一切還請眾位卿家商議。」

    李太后又將皮球踢了回來,她現還摸不清大家的態度,不知道郭威如今的打算,也只能夠裝糊塗。

    郭威看到這裡,知道不能心急,便悄悄給王峻使了一個眼色,讓他按照事先的商量,為本次「清君側」活動正名。

    王峻上前行禮說道:「先前陛下被佞臣李業、閻晉卿、聶文進、後匡贊、趙弘殷、趙匡胤、郭允明等人所蒙蔽,誅殺楊邠、史弘肇、王章等忠貞臣子,使親者痛、仇者快幸有王殷、李洪義等人申明事理,主動向郭帥示警。大家為了匡扶社稷,南下清君側。如今大局初定,還請太后頒下詔書,以慰仁人志士的天之靈」

    他的這番話深得大家贊同,就算先前對楊邠等人把持朝政有所不滿的臣子,也對皇帝以暴力干涉朝政很是不滿。別說前段日子那廣政殿、崇元殿血流成河,讓大家很是兔死狐悲。

    李太后也知道皇帝的那番政變很是讓大臣們不滿,見大家並沒有對劉承祐秋後算賬的意思,而是將責任全都推給了李業等大臣,也就知道劉家江山暫時能夠保住。她這才大鬆了一口氣,身上的一身冷汗終於落下。

    李太后對大家說道:「先前老身也曾勸解過皇帝,當時他卻被郭允明等佞臣們所蒙蔽,終釀成慘禍。事到如今,確實該撥亂反正,還楊邠等人以清名。太師,您經歷了事變的整個過程,還請您以老身的名義寫下一篇詔書,老身馬上用印,頒布天下。」

    馮道歷經數代,徒子徒孫遍及天下,確實有代立詔書的資格。而且馮道一直待開封府中,應該與郭威等人沒有過多牽扯,由他這個中立的人來書寫這篇文告,應該不會過於偏向郭威,也能多少遮蓋下皇家的顏面。

    馮道目視郭威,見他並無異議,於是點頭領命。李太后馬上命人取來筆墨紙硯、几案座椅,並親自為馮道研墨。

    馮道坐座位上,稍一沉思,便提筆寫來。眾臣旁圍觀,內裡之人大聲讀道:

    「懿維高祖皇帝,翦亂除凶,變家為國,救生民於塗炭,創王業於艱難,甫立寰區,遽遺弓劍

    樞密使郭威、楊邠,侍衛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親承顧命,輔立少君,協力同心,安邦定國。

    旋屬四方多事,三叛連橫,吳、蜀內侵,契丹啟釁,烝黎恐懼,總社阽危。郭威授任專征,提戈進討,躬當矢石,掃煙塵,外寇蕩平,中原寧謐。復以強敵未殄,邊塞多艱,允賴寶臣,往臨大鄴,疆場有藩籬之固,朝廷寬曉旰之憂。

    不謂凶豎連謀,群小得志,迷藏鋒刃,竊發殿廷,已殺害其忠良,方奏聞於少主,無辜受戮,有口稱冤。而又潛差使臣,矯繼宣命,謀害樞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王殷等。

    人知無罪,天不助奸。今者郭威、王峻,前曹州防禦使何福進,前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王殷,澶州節度使李洪義,前復州防禦使王彥超,前博州刺史李筠,游騎將軍董遵誨,北面行營馬步都指揮使郭崇威,步軍都指揮使曹威,護聖都指揮使白重贊、萬進、田景鹹、樊愛能、李萬全、史彥超,奉國都指揮使張鐸、王暉、胡立,弩手指揮使何贇等,逕領兵師,來安社稷。

    逆黨皇城使李業、內客省使閻晉卿、樞密都承旨聶文進、護聖軍指揮使趙弘殷、飛龍使後匡贊、茶酒使郭允明、寧遠將軍趙匡胤等人,脅君於大內,出戰於近郊,及至力窮,遂行弒逆,冤憤至極,今古未聞。」

    眾人顧不得朝臣威嚴,紛紛叫好。李太后也趁著碾墨的機會冷靜下來。現全國各地尚有不少忠貞之士,都是先帝親自挑選,如果中樞有人篡漢而立,政令根本不能通行。而且河東節度使劉崇、許州節度使劉信等人手握重兵,郭威等人也不得不有所忌憚。

    想到這裡,李太后便俯下身子,對馮道低聲說了幾個人名。馮道聽到耳中,眼裡不由得精光一閃,這李太后果然是巾幗不讓鬚眉,真有一番本事。

    馮道提筆又繼續寫道:「今則凶黨既除,群情共悅,神器不可以無主,萬機不可以久曠,宜擇賢君以安天下。河東節度使崇、許州節度使信,皆高祖之弟,徐州節度使贇、開封府尹承勳,皆高祖之男,俱列磐維,皆居屏翰,宜令文武百辟,議擇所宜,嗣承大統,毋再遷延特此諭知。」

    郭威看到了李太后剛剛的小動作,他心中暗自尋思:劉崇、劉信兩人全都手握兵權,如果讓他們登基稱帝,自己將很難控制他們,日後必有不測之禍。而劉贇是劉崇的兒子,如果讓他登基稱帝,很容易得到劉贇的武力支持,自己也難保權臣的位子。只有劉承勳年紀尚幼,所依仗的武力也全被自己消滅,容易控制,日後廢黜起來也很是簡單。

    李太后對馮道寫的諭令很是滿意,立即從懷中取出自己的印信,一字未改,就蓋上大印。接下來便是群臣推舉,李太后自覺離開。不過等到脫離群臣視線,坐肩輿上的李太后立即吩咐道:「馬上去承勳的住處,快,快」

    抬著肩輿的宮女們連忙加快步伐,很快就來到了劉承勳所住的宮門前。李太后顧不得命人通稟,大踏步上前,很快就來到了劉承勳的臥室門口,大聲叫道:「承勳,母后來了」

    一邊說著,李太后一邊掀開門上的厚簾子,大踏步走了進來。一進來就覺得滿室皆春,屋子的四角各擺了一個大大的火盆。而劉承勳正與一妙齡女子抱一起,兩個人一共穿了一件肚兜就見劉承勳上下其手,醜態百出

    李太后大怒,上前衝著劉承勳的臉頰就是狠狠地一耳光,又怒聲說道:「來人啊,將那賤人拖出去,杖斃」

    聽到李太后的命令,馬上有兩個健壯女子從外面衝了進來,拽著那艷麗女子的頭髮就往外拖去。那女子身上幾無寸縷,一手護上,一手護下,拚命地求饒。

    李太后怒聲說道:「你如果再說出一個字,我就將你族誅」

    那女子自知不能倖免,破口大罵:「老娘孤身一人,還怕你的威脅?姓李的臭*子,你不過是找了一個好男人,現得意個什麼勁?郭威的大軍攻進城裡,你的兒子不明不白地被殺死,你卻搖著尾巴向郭威獻媚,是不是看上他的精壯身子了顧命大臣嫖太后,日後也是一段大大的佳話」

    李太后怒極,獰笑著說道:「給哀家撕裂她的嘴,斬下她的四肢,做成人彘」

    那女子依舊破口大罵,被那兩個健壯女子面朝下拖了出去,白花花的身子地上拖出一條長長的血跡來,血泊裡還有磕下來的幾顆門牙

    劉承勳嚇得瑟瑟發抖,自小養尊處優的他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就見他肚兜上出現了一灘水跡,居然嚇尿了

    李太后繃著臉說道:「哀家不過是處置了一個狐媚女子,你居然嚇成了這樣?真是給老劉家丟人啊你的兄長雖然急躁無謀,可他畢竟死於戰場,而你不思為你的兄長報仇雪恨,卻這裡沒心沒肺地與宮女嬉戲,哀家怎麼有你這樣不成器的兒子?」

    也許是被李太后激起了幾分血氣,劉承勳冷笑一聲,怒聲說道:「報仇雪恨?母后,你做夢嗎?城裡到處都是郭威的大軍,宮門處有何福進的精銳部隊隨時監視咱們的舉動,一旦發現異動,他們就會殺進宮來指著什麼報仇雪恨,就靠那些個健壯的宮女?母后,別做夢了」

    聽到劉承勳的反駁,李太后卻有些高興,自己的這個兒子還有些頭腦,不是個徹頭徹底的廢物。她就將今天的事情向劉承勳大致說了一遍,重點提了下那諭令。

    李太后低聲說道:「哀家剛剛命那馮道那諭令裡寫了四個皇位的繼承人,有你的兩個叔叔劉崇、劉信,還有你的兄弟劉贇。郭威要想掌控朝政,就一定不會選擇手握兵權的劉崇和劉信,而劉贇身後就是他的生身父親劉崇,郭威應該也不會選擇他。這樣一來,四個候選人中只有你可能讓郭威看重」

    劉承勳大驚,他詫異地問道:「母后,難道你想讓兒臣這火爐上燒烤不成?就算是坐上了皇位,也只能成為郭威的傀儡。一旦反抗,就會性命不保啊」

    李太后大笑,說出一番話來……

    第250章誰為皇帝

    第250章誰為皇帝(2,到網址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