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202章 將相失和(上) 文 / 張建邦

    昨天郭威就向董遵誨吩咐過,今天要去竇貞固家赴宴,這是漢朝所有高層官員的公開聚會,一定不能耽誤。

    第二天一早,董遵誨就命人將馬車擦拭乾淨,尤其是拉車的那三匹黑馬,是被刷洗地一塵不染。樂安也曾疑惑地問他,為何選擇這焉不拉幾的黑馬,而不是那浪漫美麗的白馬?董遵誨只是微笑不語,低調是王道,囂張會早死,這可是真理。

    果然,等到中午郭威出門的時候,看到拉車的馬匹後他連連點頭,處於他現這個位置,一舉一動都要注意影響,千萬不要被人從禮制上找到漏洞,要保持低調。郭威上了馬車,董遵誨、石守信率領十餘衛士周圍護送,便往竇貞固家而去。

    很快就到了竇府門前,董遵誨上前遞交門帖,接著竇府就中門大開,竇貞固親自迎了出來。郭威與竇貞固把臂而行,率先走進府中。

    董遵誨只是正五品的官員,根本沒有資格從竇府中門進去,不過他作為郭威的侍衛副將,也得以跟隨郭威左右。董遵誨立即安排石守信守護馬車,自己則小跑著來到了郭威身後。

    郭威到了不久,史弘肇、蘇逢吉等人也來到了竇府,竇貞固連忙出門,將他們也迎了進來。眾人寒暄幾句,就開始飲宴。反正大家近官職都有所提升,也算是集體慶祝一下。

    很快眾人就喝了十餘杯酒,都有些醉意上頭。董遵誨連忙從荷包裡取了一塊醒酒石,悄悄遞給郭威。郭威含嘴裡,頓時覺得清爽了許多,對董遵誨的細心很是滿意。

    這時史弘肇舉起大杯向郭威敬酒,就聽他大聲說道:「昨天廷議的時候,居然有人大唱反調,反對老弟兼任樞密使的職務,真是豈有此理!」說罷史弘肇瞪了蘇逢吉一眼,而後一飲而,將空空的酒杯高舉。

    旁邊的蘇逢吉聽著就有些個刺耳,他也忍耐不住,舉起酒杯來大聲說道:「大家都是為了國事,廷議上就應該允許有不同的意見,幹嘛如此介意?!」

    旁邊的楊邠也大聲說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廷議嘛,就是讓大家各抒己見,免得有疏漏的地方。來來來,蘇公,咱們共飲一杯。」

    見楊邠和蘇逢吉共飲一杯,郭威害怕史弘肇發飆,連忙說了幾句勸解的話,與大家共飲了一杯。

    史弘肇酒意上頭,還是有些氣憤,就聽他大聲嘟囔道:「捍衛國家、保護人民,都靠咱們長槍大劍,只有武將才是定國安邦的依仗所!你們這些個書生,筆桿子有什麼用處?!」

    他這句話的打擊面太廣,一向低調的王章也按捺不住,就聽他舉杯抗議道:「史公這話有些過了,如果沒有筆桿子運籌帷幄,徵集錢財,那軍隊的後勤輜重、封賞軍餉,又從哪裡出來呢?!」

    史弘肇這才閉上了嘴,只是大口喝酒。大家都有些尷尬,好好的一場酒宴竟然成了辯論會,太影響彼此間的感情嘍!王章見大家默默無言,感覺也過於沉默,就笑著說道:「中午咱們少喝點酒,等晚上的時候,大家都去我家聚一聚。我女兒剛為我添了一個外孫,快要抓周嘍!」

    眾人連忙恭喜,郭威知道董遵誨隨身經常帶些小物件,就悄悄往後一伸手。董遵誨連忙翻了翻袖筒,將前段時間漏那裡的金壽桃遞給了他。

    郭威見是壽桃,滿意地點了點頭,站起身來說道:「我郭威只是一介武夫,如果沒有楊公居中調度,沒有史公安撫京師,沒有王公充實庫藏,豈能平定三地叛亂。如今王公添外孫,我先送個壽桃祝賀,願王公長壽健康,將來看著外孫開枝散葉!」

    王章很是高興,樂呵呵地接過這壽桃。史弘肇也悄悄暗笑,他剛剛看到了董遵誨和郭威的小動作,而且這金壽桃他也認識,正是董遵誨前不久送給他、卻被他婉拒的那個。不過史弘肇倒是很羨慕郭威有一個機靈的部下,哪像自己身後的解暉,就知道埋頭喝酒,一點也不看眼色。

    郭威送上禮品之後,主人竇貞固立即也命人獻上禮物,至於蘇逢吉等人,倉促之間雖然拿不出什麼賀禮,可是祝賀的話語倒是說了幾籮筐。宴會一下子熱鬧起來,大家觥籌交錯、一醉方休……

    等過一個多時辰以後,雖然有著醒酒石的幫助,郭威也有些喝多了。不過這並不丟人,大家都是東歪西倒,誰也笑話不了旁人。

    董遵誨將郭威慢慢攙到馬車上,馬上從壁櫥的下方取出一個銅壺來。打開蓋子,從裡面又取出一個小的銅壺,兩側銅壺之間有微燃的木炭保溫。董遵誨將銅壺打開,倒出一杯溫水來,遞給了郭威。

    郭威一飲而,舒服之極。他笑著對董遵誨說道:「道安,讓你幹這個伺候人的活,實是委屈你了!等到了鄴都,你還是獨領一軍,要不也太浪費你的才華!」

    董遵誨憨笑著說道:「您也算是我的半個師父,伺候師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哪裡能說上委屈?反正只要待您身邊學習,幹啥都行!」

    董遵誨的這幾句話讓郭威很是舒服,他笑著說道:「你有這個心就成,咱們馬上就要去鄴都了,老夫還等著你沙場上建功立業呢!」

    兩人閒聊幾句,郭威又說道:「馬上咱們都要出征了,朝廷有著制度,武將上陣不可攜帶家眷。而且咱們出陣鄴都後要執掌大軍,雖然朝廷沒有明確命令,可是咱們的家眷按慣例也得留京中。你抽空將桂英接到我的府上,找一個單獨的院子住,有樂安和她作伴,應該不會太寂寞。」

    董遵誨恍然大悟,怪不得郭威的家眷後來會被朝廷屠戮一空,原來還有這等留著家眷做人質的慣例。他有心拒絕,可是這畢竟是郭威對自己的看重與關心,再說自己現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只好裝出欣然的樣子答應下來。

    看著沉沉睡去的郭威,董遵誨暗自盤算:他隱約記得劉承祐斬殺群臣的日期是十一月,反正現是五月,還有大筆的時間。只要自己提前十月份派出得力人手,就能有驚無險地救出桂英,甚至還能挽救郭威全家,只不過到時候解釋自己未卜先知也是個難題。算了,到時候再頭疼吧!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