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194章 居於開封(下) 文 / 張建邦

    兩人閒談了一會,董遵誨又對王政忠說道:「我剛剛升任正六品武官,按制度是要去樞密院備選,等候統一分配。現郭帥還沒有回京,你幫我查查樞密院裡現誰說話管事,我也好心裡有底。」

    見王政忠點頭應諾,董遵誨又說道:「我這次估計要開封府住一段時間,可麾下還有三百精銳將士,也不能讓他們一直住驛站或者包客棧啊!花錢又多,又沒有訓練的地方。你手上有沒有城外的田莊?好交通比較便利。」

    王政忠疑惑地問道:「到城外住?大哥,你如果要經常去樞密院的話,還是城裡找個住處比較好。雖然能容納三百人的宅邸有些大,可是仔細找找也是能找到的。」

    董遵誨搖了搖頭,「三百人全城裡目標太大,再說了,也不能讓他們閒著,該有的訓練也得繼續。不過好是附近人比較少的地方,免得又生事端。」

    王政忠點了點頭,「大哥考慮的甚是,我手裡倒是有幾張地契,都是幾十畝的小田莊,還是前段時間人人自危的時候我趁機收購的,價錢也比較便宜。雖然是城外,可距離碼頭也比較近,交通比較方便,而且田地都臨著汴水,灌溉起來也比較方便。」

    董遵誨點了點頭,對王政忠說道:「這樣的田莊就很好,改天你幫我挑一個合適的。對了,從城裡也幫我找個小宅院吧,能容納四五十人的那種,好帶個小花園,方便你嫂子散心。」

    王政忠連連點頭,按照出資比例及事前約定,董遵誨享有賭坊的四分之一以上的利潤分紅,從裡面隨便拿出點錢來,就能購買一座不小的宅院。何況,作為董遵誨的二弟,王政忠也想為大哥準備一座上好的府邸,作為遲到的結婚禮物。

    三天之後,王政忠的手下就發現了一座符合要求的府邸。這座府邸也是個正六品官員居住,因為年紀較大準備回家養老,這才忍痛割愛。那人所要的價錢倒是十分公道,董遵誨稍微一看就拍板買下。

    從外面看這院落的面積倒不算很大,可走到裡面卻發現另有洞天。府邸大致分為前中後三個院落,前院為待客所用,除了居中的會客廳外,左右還有兩個小院子,可供幕僚、賓客居住。中院是家眷居住的地方,美觀大方,裡面還有一個小小的射箭場,可供日常訓練。後院是一個非常別緻的小花園,裡面有假山流水還有一條小河。那河道雖窄卻匯入汴水,乃是一條活水,近天比較熱,正是荷花盛開的時候,看上去分外漂亮。

    這府邸建築之初就考慮了安全與美觀,三個院落緊密連一起,外面有兩重又高又厚的院牆,將府邸保護的嚴嚴實實。附近又沒有什麼高大的建築,根本看不到院落中的虛實。

    開封府府衙過戶之後,董遵誨很快帶人搬了進來,前院左右兩個小院子分別送給了劉慶義和馬德海,至於張逸,這傢伙流連於開封府中的青樓花巷,哪裡願意安穩待一個地方?而劉大慶喜歡待田莊裡調戲農家碧玉,待大城市可不是他渴望達到的夢想。

    高桂英也很喜歡這個府邸,尤其是後院,成為她們一眾閨蜜聚集的好場所。因為天氣越來越熱,樂安幾乎天天泡後院的水池裡,就差後院樹立一塊牌子:「女生樂園,男士止步!」

    至於府邸的警衛力量,董遵誨從那三百名親衛中挑選了訓練刻苦的一隊士兵,然後對所有士兵吩咐道:「咱們每個月都田莊裡進行比武,比試成績好的一個隊就可以待開封府裡休整一個月。」

    董遵誨還托李重進買了不少大狗,每天晚上巡邏隊不定期牽著狗院牆內外巡邏,倒是抓住了三四個小偷,也算是給開封府的治安做了貢獻。

    安頓好府邸,董遵誨就攜帶著精心購置的禮品前往史弘肇府上探望。董遵誨的關係嚴格來說侍衛親軍馬軍都,只不過現他已經有虞候的差遣、六品邵武校尉的官職,而侍衛親軍中一直沒有相應的空缺,也就無法安排他。而且趙弘殷、趙匡胤父子護聖軍中的威望很高,大家都知道他們倆與董遵誨不對付,也就沒人提起董遵誨的安置問題。

    史弘肇這段時間忙於京城治安,也沒有心思關注這些外派的軍官。接到董遵誨拜訪的門帖之後,他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那個十分懂事又能幹的董遵誨啊,據說他西部建立了不少功績,現已經是正六品的官員了。而與他相近的解暉,現還從七品那裡晃悠。

    史弘肇立即召見董遵誨,兩人相談甚歡,但是礙於李洪義和趙弘殷的面子,史弘肇也無法對董遵誨立即安排。他對董遵誨說道:「道安,你多往樞密院跑跑,多接觸一下。因為郭大人還沒有回京,如今那裡說話管事的是同簽樞密院事陶谷。這個人很是沒趣,比較喜愛鑒定古代書畫,你多留意一下。」

    董遵誨連忙致謝,如果沒有史弘肇的點撥,誰知道那陶谷居然有如此能量。如今只要多買些古代字畫,想辦法打通那陶谷的門路,自己的前途就會有了保障。

    史弘肇沉吟了一下,低聲說道:「道安,其實有些事也不怨你,可是那姓趙的心裡總記恨著你,冤家宜解不宜結。前些日子我讓解暉去趙府陪個不是,可解暉這傢伙卻死強,愣是不去。你既然來了,有空的時候還是去一趟為好。畢竟你前途遠大,不要被這點小事所耽誤!」

    史弘肇說出這句話來,也算是將董遵誨看成自己的晚輩,有意提點,對此董遵誨很是感激。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自己雖然為人也算圓滑,但卻不願意卑躬屈膝去賠不是。何況即便自己主動低頭,趙匡胤、趙弘殷父子也不會輕易饒恕自己。畢竟他們看來,董遵誨不但毀了趙匡胤隨州的前程,還害死了趙匡濟和趙德秀兩人的性命!

    船到橋頭自然直,擔心這麼多幹什麼?董遵誨和解暉一樣,也是強脾氣,他謝過史弘肇的好意,恭敬地離開了史弘肇的府邸。

    ;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