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164章 郭威出征 文 / 張建邦

    白文珂、王峻雖然佔據西關城,但郭從義所部並無進展,白文珂害怕側翼被敵軍攻擊,不敢繼續前進,便黃河西岸紮下營寨。此時,征討叛逆的戰爭已經進行了三個來月,後漢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全都困頓不堪。

    三司使王章絞腦汁,這才保證了朝廷的基本用度和平叛軍的各種消耗。不過他徵收賦稅的手段,越發刻薄峻極:過去民間繳納田賦,每斛之外,要多繳納兩升,稱為「雀鼠耗」;而王章命令再這基礎上繳納兩斗,稱為「省耗」。過去唐朝的時候,政府兌換貨幣為一百錢一串,現戰亂不止,一串錢嚴重不足數,通常也就八十餘枚,可王章還嫌不夠,他下令政府以七十七錢為一串向百姓兌換,稱之為「省陌」。

    除此之外,王章嚴令禁止販賣私鹽、私礬、私酒,即便販賣一粒鹽、一塊礬、一滴酒,只要被官府逮住,那就要斬首!百姓們深受其害、人人愁苦怨恨。

    朝廷也知道這是飲鴆止渴,可是苦於沒有好的辦法,也只能維持這樣。劉承祐雖然近老是四位輔政大臣背後搞些個小動作,但也知道這樣下去,對他的統治不利。隨著時局的動盪,劉承祐的威信可謂是明顯下降,要想迅速平定三地的叛亂,必須派出高階層、重量級的官員到前方去督戰!

    劉承祐看來,楊邠如今已有尾大不掉的趨勢,肯定不能派他出戰;蘇逢吉動動嘴皮子還可以,真要他打仗,那就是對大漢的天下不負責任。史弘肇這個人凶暴殘忍,如果讓他前去主持平叛,三個地區非得燒成空地!而且史弘肇還要負責京城防務,有他坐鎮雖然有些殘暴,可宵小之輩皆不敢作亂。相對而言,一向恭謹的郭威為合適,何況他精通韜率、熟悉軍旅,可快凝聚軍心平定叛亂。重要的是據密探打探,那郭威對家人十分重視,而他自己又體弱多病,只要以他的家人為人質,郭威一定不敢有別的心思!

    劉承祐打定主意,於是放下身段,親自前往郭威府中探望。屏退侍從之後,劉承祐將目前朝廷上的困境全盤托出,而後對郭威說道:「朕欲煩公可乎?」

    郭威的回答不卑不亢,很符合他一向的脾性:「臣不敢請,亦不敢辭,唯陛下命!」

    劉承祐對他的回答很是滿意,於是任命郭威為河中四面招討使,節度諸軍,總督平叛!

    三地的叛亂已經嚴重影響到後漢的安危,大家都是後漢這條船上混飯吃,又豈能看著船底出現個大口子?!剩餘的三位輔政大臣並無異議,就連一向與郭威不和的蘇逢吉也欣然同意,皇帝的詔書上副署。

    郭威接到正式命令之後,並沒有立即出征,而是來到了馮道府上,向他問計。馮道可是混跡官場多年的重臣,對百姓生計很是重視,年前只有他奏請修繕河堤就是明證。郭威看來,平定叛亂,不光是消滅李守貞等人的放抗力量,是要震懾各地節度使,收攏民心。

    馮道對郭威前來問計也很是高興,熱情招待。董遵誨開封的時候,有兩個地方是愛去的,一是姑父馮道的府邸,可以閒談間就能學習從政的經驗;另一個就是郭威的廳堂,坐那裡聽著郭威處理事情就能學習軍事知識。恰巧馮道和郭威都好為人師,董遵誨也投了他們的緣分。一來二去,馮道和郭威的關係也很是融洽,有著忘年交的傾向。

    見郭威向自己求教,馮道沉吟片刻,慢慢說道:「李守貞自認是沙場的宿將、又統帥過禁軍,以為自己一定能得到士卒們的擁護,只要禁軍到了城下,就會倒戈相向,投靠於他,所以坐守河中府,絲毫不慌張。你既然領命出征,希望你不要吝惜國家的財物,對士卒、將官大肆封賞,收買軍心!這樣一來,禁軍上下對你的命令無不樂從,而李守貞也沒了依仗,對禁軍無能為力!只有這樣,你才能順利擊敗李守貞!」

    郭威連連致謝,滿意地離開。一路上果然聽從了馮道的建議,與士卒同甘共苦,小功必賞、微過不責,而且郭威也真能放下身段,時常去傷兵營探望,對於水土不服的士兵噓寒問暖,又為他們延醫診治。對於麾下的將官,郭威不管他們是誰的舊部,全都一視同仁。只要是他們提出的問題,都耐心解答。對將官們提出的合理請求與建議,郭威也都耐心聽取。不久,禁軍人人喜悅、個個歡騰,郭威得禁軍軍心!

    很快,郭威就率領數萬禁軍來到了虢州,此承製傳檄,召集各路人馬統帥,召開軍事會議。收到命令之後,郭從義、白文珂、王峻等諸位大佬立即齊聚虢州。因此,當董遵誨到達西關城的時候,西關城軍營裡的主將都已離去,營裡大的官員就是侍衛親軍步兵都指揮使、寧江軍節度使劉詞。

    董遵誨呈上調令,劉詞展開一看,很是詫異。不過他沒有多講話,只是說道:「剛剛我正打熬筋骨,你有沒有興趣,咱們較量一番?」

    見董遵誨有些詫異,劉詞也不奇怪,過於有很多人也是這般,於是他笑著解釋道:「你是不是覺得我這老頭子都升任節度使高位了,幹嘛還要打熬筋骨、苦練氣力?!我是憑借勇武獲取的富貴,豈能一做了官就拋下這看家本事?而且人性本惰,如果我放鬆了鍛煉,失去了這番氣力,等到國家有事需要我的時候,我又拿什麼來報效國家、贏取前途呢?」

    董遵誨肅然起敬,便脫下外袍,站了校場上。劉詞見董遵誨沒有客氣,很是滿意,也來到校場上與之角力。反正士兵們閒著沒事,見有人比試,全都湧到校場上看熱鬧。兩人比試了三四個來回,董遵誨年輕氣盛,劉詞經驗老到,兩人勢均力敵,分不出高下,便以平手結束。周圍將士紛紛喝彩,熱情歡呼。

    劉詞卻知道董遵誨手下留情,他對董遵誨很是欣賞,既有實力又懂得做人,這樣的小伙子值得培養!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