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146章 第一次較量 文 / 張建邦

    正月二十七日,劉暠走到了生命的頭,萬歲殿逝世,享年五十四歲。

    正月二十八日,劉承祐舉哀治大喪,選拔民夫修建睿陵,並選擇吉日安排下葬。尊母親李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並對文武官員加以封賞。

    正月二十九日,劉承祐任命侯益擔任開封府尹,去掉「代理」兩字;將鄴都改稱大名府,將晉昌軍改稱為永興軍。這些都是與眾位輔政大臣商議好的決斷,大家並無異議。

    正月三十日,正如馮道的預測,蘇逢吉和楊邠展開了第一次碰撞。剛剛上任的戶部尚書、原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濤上奏建議道:「陛下,如今潼關以西,烽火連天。蜀國、吐蕃亡我之心未死,遼國也時常進犯,而先帝近去世,當地文武官員全都惴惴不安,安定軍心、抵抗侵犯乃是目前要緊的事情!

    樞密院樞密使楊邠、樞密副使郭威,都是協助先帝開創基業的元老重臣,他們地位尊崇,如果能外出鎮守,一定能安撫民心軍心。何況他們雖然歷任高官,但是清廉自守,家庭並不富裕,如果擔任一方節度使也能填補家用,體現陛下對他們的愛護之心。

    反正中原腹地相對太平,樞密院的事情大為減少,即便有事情發生,以陛下的英明果敢,也能夠從容料理。而且蘇逢吉、蘇禹珪兩位大人,侍從先帝多年,經驗豐富,足以信賴並協助陛下處理政事。」

    李濤的奏章一上,劉承祐就有些心動,但他剛剛登基,知道自己沒什麼經驗,不敢妄下結論。而且前些天,李濤正是蘇逢吉的大力推薦下,這才擔任戶部尚書的職位,他如今的奏章究竟是出於公心還是出於蘇逢吉的授意,這還要兩說呢!於是劉承祐將奏章留中不發,準備多考慮幾天。

    不過先帝劉知遠喪,宮中哪有秘密可言?不久楊邠和郭威就聽到了消息。如果自己真得以出鎮一方,也未嘗不可,但是有蘇逢吉身後搗鬼、陷害,兩人哪裡敢貿然離開?!

    兩人略一商議,便入宮求見李太后,哭泣著說道:「我們追隨先帝多年,艱苦奮鬥從不埋怨。如今陛下聽信了別人的讒言,先帝屍骨未寒,陛下就打算將我們拋棄到異地!何況,關西雖然大仗沒有,但是小仗不斷,正需要我們樞密院居中調度,統籌安排。這樣的話,我們又怎能忍心出鎮一方,只圖自己的享樂而不管帝國的安危呢?!如果陛下認為我們才能有限,確實不能勝任如今的官職,那也請陛下允許我們留到先帝下葬之日,完成臣子的本分後再行辭退!」

    兩人的哭泣有理有利有節,很是打動了李太后。何況李太后也知道楊邠、郭威兩人軍中的地位,還要仰仗他們兩人壓制各地割據勢力,豈能將他們罷免並趕出中央?!

    李太后立即加以挽留,並命人招來劉承祐,怒聲斥責道:「先帝屍骨未寒,你就要逼迫元老重臣,你這對得起你父皇的教誨、對得起你父皇的囑咐嗎?」她向劉承祐悄悄施了一個眼色,大聲追問道:「哀家這裡問你,楊邠和郭威都是對咱們大漢有功之臣,你怎麼可以輕易聽取別人的讒言,將他們逐出中央呢?!」

    劉承祐連忙解釋道:「母后,這都是同平章事李濤的主張,兒臣也沒有妄下決斷,而是留中不發。楊愛卿、郭愛卿都是父皇的托孤重臣,是兒臣的股肱大臣,兒子豈能自斷臂膀?!之所以留中不發,兒臣是想看看這李濤沒有同黨,也好一網打!」

    李太后聽到這裡,面色才緩和過來。她對一旁旁聽的楊邠、郭威說道:「事情搞清楚了,這都是那李濤進的讒言,並不是我兒的注意。這樣吧,將這李濤解除同平章事、中書侍郎的職務,並下獄懲戒,你們以為如何?」

    楊邠、郭威叩首,感謝李太后為他們主持正義。兩人再拜說道:「太后,陛下,這李濤的本意也許是好的,只是被某些人利用了而已,妄圖通過他來影響陛下。如今他的奏章並沒有造成實際危害,陛下剛剛登基,朝堂上好還是安穩為上,臣等建議將這李濤罷免同平章事、戶部尚書的職位,回家閉門思過,不必入獄!」

    李太后連連點頭,對劉承祐說道:「聽到沒有,這才是老成謀國之言,你還是要向兩位老大人多多學習才是!就依他們兩人的建議,削去李濤同平章事的職位,讓他回家閉門思過,一月之內不得外出!」

    楊邠、郭威拜謝離開,李太后看著鬱鬱寡歡的劉承祐,搖了搖頭,命令所有人退下,她們娘倆說些知心話。

    李太后對劉承祐說道:「我兒,你還是心太急了一點,你父皇世的時候就跟你說過,等你登基四五年的時候,熟悉軍政大事的處置方略,那時才能安排裁撤這些輔政大臣。而且他們四人正好相互牽制,誰也不能獨享大權,這正是你父皇生前為你做下的好安排!我知道你想要親政,但是這軍政事務是如今的你能夠輕鬆處理的嗎?!就像今天,這其中處理的學問,你學會了沒有?

    前幾天蘇逢吉竭力推薦李濤,這才讓他當上了戶部尚書的寶座。今天李濤的上書,其中沒有蘇逢吉的授意,打死我也不信!如果趕走了楊邠、郭威,那蘇逢吉豈不是獨攬大權,這可不行,這可是我大漢劉家的朝廷,不是他蘇家的!所以我才做出發怒的樣子來,斷然拒絕李濤的提議,並假意要將這李濤下獄。

    楊邠兩人顧忌到他們的名聲,自然反對將李濤下獄。不過你聽聽他們的處置方案,想要罷免李濤同平章事、戶部尚書的職位,並將他軟禁起來!同平章事只是一個加銜罷了,戶部尚書可是有實權,而且李濤剛剛上任,也代表了蘇逢吉的臉面!

    如果我同意楊邠兩人的建議,那蘇逢吉就會惴惴不安,朝中群臣也會胡亂猜測,不利於穩定。而罷免李濤同平章事的加銜,卻保留他戶部尚書的職權,雖然軟禁卻僅限一個月,也就意味著蘇逢吉、李濤並未失去朝廷的恩寵!等一個月期限一過,李濤取消禁足後自然會與楊邠等人計較。而朝臣們鬥來鬥去,咱們才能坐穩這江山!這些,你明白嗎?!」

    看著劉承祐驚訝地張大了嘴,李太后歎了一口氣,「我兒,我也只是歷練了多年,才有了這些心得,你的路還長著呢!聽我說,日後你要多聽多學,這樣才能靈活處理軍政事情。而且,如果你不能掌控軍隊,那就千萬不要動楊邠、郭威兩人!先帝過去也不過是個臣子罷了,你一定要記得!」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