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103章 甲具騎兵 文 / 張建邦

    當夜,皇帝便派出信使急速前往鄴都,悄悄訓斥慕容彥超。慕容彥超本來死不承認曹州之事,但是信使出示了曹建仁親筆簽名的供詞,慕容彥超也只能紅著臉連連請罪。他自己心裡也清楚,高行周之所以將曹州之事秘而不宣,不過是看自己是皇帝弟弟的身份上,可是這皇帝親弟弟的身份有時就是個禍患,如果真的失去了聖眷,那自己離死就不遠了。

    輸了就得承認,反正已經被人抓住把柄,慕容彥超立即命令澶州的糧倉向歸德軍提供軍需補給。澶州,鎮寧軍的倉庫一一打開,堆積如山的糧草輜重讓歸德軍的聯絡官們看花了眼。不過,私下裡慕容彥超還是覺得憤憤不平,後來他悄悄吩咐手下買通曹州獄卒,將曹建仁偷偷殺死,以洩心頭之恨。

    董遵誨和李濤等人曹州又待了兩日,也收到了不少賀喜的禮物,尤其是他們接到了快馬送來的聖旨,這開始董遵誨轉世以來頭一回啊!這聖旨要是能保存下來,留給後代,那不得換個數十萬人民幣啊!

    董遵誨傻乎乎樂了好幾天,沒事就看著那聖旨發呆,讓李濤很是鄙夷,暗道一聲土包子。後來李濤還將此事說與他的好友,他的好友又將這事說給好友的好友,一來二去,董遵誨還沒進入開封,便有了「土包子」名聲。不過皇帝得知此事後倒是稱讚了董遵誨一次,說他是忠厚老實、本份人家。

    除了陞官的消息外,傳旨的衛士還帶來了對董遵誨和李濤的賞銀,這個董遵誨就捨不得花了,反正百兩紋銀又不算太重,董遵誨將它們放馬鞍旁邊的錦囊中,每天都會高高興興地摸上一把。

    之所以說放馬鞍旁,是因為董遵誨他們現已經離開曹州,正前往澶州。

    有了皇帝的一番斥責,慕容彥超已經老實了許多,留守澶州的官員是小心翼翼地招待過境的歸德軍,免得他們再生怨言。

    當然,澶州作為慕容彥超的大本營所,自然有著他們的傲氣,城門口的甲具騎兵讓歸德軍上下很是震驚。雖然只有區區五百騎,但卻讓所有經過城門的士兵們為之而震驚,甚至被震懾,其中就包括董遵誨他們。

    本來董遵誨他們從襄州拐騙來鐵甲,從白延遇手中坑蒙來戰馬,還以為自己所部裝備已經十分精良,頗有些沾沾自喜的味道。前些日子,歸德軍送來都頭的號牌,董遵誨雖然接收卻沒有立即加入歸德軍的意思,就是想憑借自己手中的鐵刀、胯下的戰馬,鄴都取得的功績。可是現看看人家的裝備,再看看自己,大家也都沒有了炫耀的心情。

    甲具騎兵身上的武器裝備可以分為四類:一是完整的馬具,這也是董遵誨他們唯一能跟上甲具騎兵的地方;二是戰鬥兵器,比如戰刀、長戟;三是騎兵鎧甲,董遵誨他們只能勉強湊合一二;四是具裝,也就是馬甲,這方面董遵誨他們可就對甲具騎兵們羨慕至極。

    同樣是馬刀,同樣都是無環首短柄鐵刀,董遵誨他們拿的是百煉鐵刀,人家甲具騎兵肩上扛著的卻是用灌鋼法精心鍛打的鋼刀。

    所謂灌鋼法就是將生鐵融化,澆灌到熟鐵,一邊澆灌一邊用木炭灼燒鍛打,然後用牲畜的尿和脂肪來淬火。說起來簡單,可是坐起來很難,連年戰火,熟練的鐵匠那可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也就鎮寧軍這樣的大軍鎮,才能有這樣的大手筆。像董遵誨所的隨州,根本就找不出一個這樣的鐵匠來。就連山南東道的首府襄州,據細作報告,也沒有這樣的鐵匠。

    騎兵們使用的兵器,除了戰刀,還有弓弩、長戟、鐵槊。遠射用弓和弩,董遵誨遍整個隨州,只找到步兵用的鐵弓,根本就沒有騎兵用的短弓,士兵們站地上還能射中目標,要是騎馬背上,誰知道能把箭射到什麼地方去!

    戰刀一般陷入混戰害怕誤傷的情況下使用,甲具騎兵們格鬥用的是長戟、鐵槊、長槍。不過長戟、鐵槊都需要長時間的反覆練習,連年征戰,懂得使用它們的士兵越來越少,如今士兵們常用的還是長槍。比如現,澶州城前的甲具騎兵們馬鞍旁得勝鉤處掛的就是一柄柄長槍。

    鎧甲方面,董遵誨他們身上穿得都是從襄州武庫中刮的上好貨色,無論是護膊還是護肩,無論是胸背甲還是護腿,都是精鐵打造。不過比起人家澶州甲具騎兵們閃亮又輕便結實的鎧甲來,董遵誨他們身上的鎧甲未免顯得有些暗淡無光、粗老笨壯。畢竟人家身上的鎧甲都是鐵匠們與時俱進、不斷改進的,而董遵誨他們身上的式樣,居然還有魏晉時期的遺風!

    至於具裝,為了顯示威風,澶州的甲具騎兵們故意全副武裝,無論是保護馬頭的「面簾」、保護馬頸的「雞頸」,還是保護馬胸的「當胸」、保護馬軀的「馬身甲」,全都一應俱全。

    看著他們充滿威懾力的裝備,董遵誨一行都被深深地震懾,大家自覺地跳下馬來,耷拉著腦袋牽馬入城。

    眼見著士氣不高,董遵誨連忙鼓勵道:「大家不要灰心,人家鎮寧軍發展了多長時間,咱們隨州這才發展了多長時間?再說了,他們是咱們的友軍,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才對。何況甲具騎兵雖然威力巨大,但是對於攻城戰,不也是沒用處嘛!要不然慕容彥超能把這樣的主力部隊遺漏?真正攻城戰,還得看步兵!」

    經過他這一番勸說,士兵們好歹才恢復過精神來,等到中午歇息的時候,董遵誨又召集劉慶義、張逸等人,商量一二。

    張逸前段時間發揮他的優勢,與歸德軍上下關係很好。經劉慶義建議,董遵誨就給張逸加了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從鎮寧軍或者歸德軍,想方設法拐騙個幾個技藝精湛的鐵匠過來。張逸皺著眉頭,咬牙答應。看看人家甲具騎兵的威風,大家其實都眼饞了……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