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60章 告別與行軍 文 / 張建邦

    董遵誨剩下的幾天忙著整頓人馬,籌備出征事宜,就沒有再去內院見高桂英。雖然這次董遵誨只帶領區區五百名士兵前往郢州,但是需要準備的事情卻不少。

    從隨州到郢州雖然只有二百里路,不過道路年久失修,或者說兩城之間並沒有真正的官道,只有商旅們走出來的羊腸小道,道路崎嶇不平,五百人至少要走五天左右,才能抵達郢州。

    五百人,每人一天要吃兩斤糧食,一天的消耗量就是一千斤。五天就是五千斤糧食,何況郢州軍中也要有些個存糧,至少要多備齊五天之用,不能全指望郢州的補給。那郢州畢竟是個小城,突然湧入這麼多軍隊,糧食很可能出現不足。

    也就是說,此次前往郢州,軍隊要帶一萬斤糧食,一蒲包糧食約為一百斤,足足需要一百袋。以郢州到隨州的道路情況,又走不得大車,只能靠士兵們推拉獨輪手推車,而一輛手推車也就放五袋子糧食,光手推車就得需要二十輛。

    四營有五百名士兵,其中有三百名戰兵,一百名輔兵,外加一百名輜重兵。都頭、隊正每人一身鐵甲,每名伍長髮一身皮甲,士兵們也有防護措施。每人發一小張皮革,是由五層牛皮壓制而成,可以綁胸前,抵擋弓箭的攻擊。

    鐵甲重量三十斤左右,皮甲重量二十斤左右,皮革的重量八到九斤之間,也就是說,光甲具就有:鐵甲三百斤,皮甲兩千斤,皮革約為三千五百斤,總計五千八百斤,需要手推車十二輛左右。

    軍隊中每十人一頂小帳,一頂帳篷約合三十斤左右,五十頂帳篷就得一千五百斤,也得需要手推車三輛。還有做飯用的鐵鍋、夜間巡視用的火把、各種油脂以及其他零碎事物,也需要五輛手推車。這樣加起來,此次行軍,營中至少需要四十輛手推車。

    這次出兵,王政忠、楊光義等人留守隨州,董遵誨抽調劉慶義、楊偉和王政義等人隨同前往。董遵誨籌備了幾天,實是被這些零碎事務給打敗了,就將營中的輜重事宜交給做事仔細的楊偉來處理,這才輕鬆了不少。

    初七,大吉,易出行。

    天還沒亮,趁著街上還沒有行人的時候,早就收拾好的四營就走出軍營,向南行進。

    城門口,董遵誨見到了匆匆趕來的高桂英,士兵們善意的笑聲中,董遵誨紅著臉跟落落大方的高桂英走到一邊。士兵們也都非常知趣,全部扭過臉來,不往那邊看去。

    高桂英其實早就紅了臉,不過今天一早她就起來塗脂抹粉,將臉色遮擋了起來。

    她有些忸怩,但還是張開口,對董遵誨低聲說道:「別人告訴我,我剛出生的時候,遼人犯邊,我爺爺、我父親率軍出征。結果他們戚城被遼軍重重包圍,苦戰三天,援兵不至,十分危急!加上突圍失敗,有人提議堅守下去,為朝廷忠,我爺爺非常贊同。可是我父親卻不願意等死,他精選士卒,愣是萬軍叢中護送我爺爺突出重圍!我父親本以為自己拋下部隊,會被重責,可是卻被任命為羅州刺史,而且他見到了出生後不久的我。我想說,活著比什麼都重要!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如果那郢州城保不住,你也不要犯傻,馬上突圍!隨州有父母等著你……還有我……」

    董遵誨上前一步,貼近高桂英,雙手一摟,將高桂英攬懷裡。高桂英有些個緊張,不過她還是沒有反抗,董遵誨親了親她的額頭:「放心好了,你也保重!」他接著鬆開了手,就要離開。

    高桂英羞澀地問道:「我會不會懷孕啊?」

    董遵誨一個踉蹌,差點栽倒地,他轉過身來,低聲說道:「拜託大姐,你聽說過親一下額頭就能懷孕的嘛?唉,沒有母親的小女孩,實是可憐啊,等我回來後給你補習下生理知識!嘿嘿……」

    高桂英見他一臉賤笑,知道他不是說的好話,啐了他一口,捂著臉離開。

    董遵誨笑著走回隊伍,發現士兵們個個聚精會神地看著他,八卦之火熊熊燃燒。董遵誨笑罵道:「看什麼看,抓緊時間行軍!」得意洋洋地牽著自己的戰馬,走到了隊伍的前方。

    臨近中午,四營抵達了溳水營地,那裡稍事休整,排隊吃午飯。輜重兵們推著手推車,王老實等人的協助下,乘船陸續渡過溳水。

    董遵誨那裡會見了從襄州、安州趕過來的密探。據他們稟告:襄州安審琦得到尹實的求援後非常重視,特意命令自己的長子安守忠親率一營兵力,前往郢州救援,隨行尚有百餘大車,皆是支援郢州的物資。而安州王令溫收到尹實的求救信後,本打算隨便派些輔兵前去應付一下,直到他聽說安守忠親自領軍增援,這才命令王西昌率領一千士兵出發,前往郢州救援。

    董遵誨本想知道些復州的消息,不過王政忠剛剛開始鋪設情報網,派往復州的細作剛剛立足,並沒有打探到什麼有價值的消息,何況復州距離此地甚遠,兩倍於其他細作,就算得到消息也來不及傳達。

    董遵誨這裡忙碌了一個多時辰,這才率領部隊順利渡過溳水。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他命令王政義率領五十名士兵輕裝前行,偵察道路情況,並提前抵達今天的宿營地,那裡砍伐柴禾,做好準備工作。

    等到部隊到達規劃的宿營地後,立即卸下鐵鍋,開始燒水。根據董遵誨的命令,行軍過程中一律喝開水。雖然古代河流並不像現那樣遭受化工廠的污染,但是郢州臨近血吸蟲病的高發地,董遵誨不得不多加重視。

    雖然是簡單的宿營,可是按照條例規定,還是劃定夜間巡邏路線,安排好夜間巡防士卒。董遵誨等到士兵們全都睡下,還要領著劉慶義等人巡視營地,檢查疏漏的地方,規劃明天的行軍路線。直到半夜,這才放心睡去。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