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幕府將軍本紀

第二卷 新星之章 第七零三章 看家本領 文 / 戰國小丑

    此一戰,加賀各寺出軍四千,而能夠幸運撤退的卻不足兩千五百人,這使得加賀各寺元氣大傷,短時間內已經沒有在出軍的能力了,而且這一戰,高山軍的戰力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就算是他們恢復過來,但也不敢輕易出軍飛驒了。

    而由於有數百未能及時撤退的僧兵阻擋,所以當高山軍將這數百人斬殺之後,敵人早就已經跑遠了,在確認肯定無法追上之後,眾武士只能怏怏不快的率軍返回歸雲城。

    在軍勢回城之後,原來只需要統計一下損失就算完事,而現在又加上了一項,那就是統計戰功,本來高山氏宗還沒有正式宣佈改革,這一戰足輕所獲得的功勞不應該計算,不過氏宗不想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所以還是決定,功勞從這一次開始計算。

    他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不由被麾下足輕的勇猛下了一跳,這一戰中獨自斬殺超過五名敵人的有十多名,其中更有一人,獨自幹掉了七名僧兵。

    如果對手是像江馬家麾下那樣的農兵,以一人之力斬殺七人到也不值得大驚小怪,而這一戰,對方可是戰力並不比本家軍勢差的加賀僧兵啊。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還能有如此收穫,那麼只有兩個可能,要麼是他深藏不露,要麼是他的運氣太好。

    本著為本家發掘人才的原則,氏宗立刻派渡邊守綱去試試他的武藝,一試之下才知道。這名足輕只是運氣太好,武藝卻和本家中的其他足輕沒什麼兩樣。

    不過即使是這樣,氏宗還是將這名叫做與助的足輕招為旗本武士,氏宗認為有些時候,好運氣比能力更加重要,而與助當然也是欣然接受。

    雖然自成為旗本武士後,將無法再享受勳爵的待遇。並且他已經離獲得爵位不遠,但他卻一點也不失落,反而興奮異常。這完全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就算是真有一天自己能夠獲得九級勳爵的爵位,也還只是一名足輕。而成為武士。哪怕是最下級的武士,也等於是轉換了身份。

    武士,那可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只要高山家不滅,自己又有子嗣的話,這身份就會永遠繼承下去,而足輕只是自己這一輩,以後如果子孫中沒有出色的人物,那麼永遠都不可能邁出這一步,說不定還會重新去與土地打交道。

    對于氏宗來說招收一名旗本武士實在是算不上什麼大事。所以這件事很快被揭過,他現在心中所想的是,下一步應該如何行動。

    既然已經將加賀僧兵擊敗,而且其更是損失嚴重,那麼現在擺在自己面前的路就從一條變成了兩條。除了可執行原來進攻信濃,奪取邊境之地外,還可以趁眾寺實力為恢復之際進攻加賀。

    據他瞭解,本願寺地處加賀的東北端,與飛驒臨近的皆是一些規模不到的小寺院,如果出軍加賀的話。那麼其以敗潰之軍,根本不可能擋住本家的進攻,只要自己去攻,那麼至少可以奪得七、八萬石之地,這可要比進攻信濃的收穫大得多。

    不過,要是比較起來,雖然進攻信濃所得利益不多,但是這一步卻極為重要,只要控制了兩國邊境,那麼自己不但可以禦敵於外,而且進出信濃也會方便很多,而如果去攻加賀,在沒有實力將本願寺滅掉的情況下,這麼做完全是自找苦吃。

    到時本家與其治下之地接壤,雙方又勢同水火,根本沒有調解的餘地,若是其趁自己率軍在外時率軍進攻,那麼連應對的時間都不會在有,否則就得長年派大軍在那裡防守,這將會對以後出軍造成很大的困擾。

    從這一點上看,就目前形勢而言,那些小寺院的存在還是有必要的,一但本願寺想要出軍,那麼必會像這次一樣糾集他們一起來攻,如果算上動員的時間,至少需要幾天,這足夠本家進行準備的了,所以在氏宗認真思考一番之後,最終還是決定出軍信濃,控制兩國邊境。

    在說七里賴周率領麾下僧兵沒有停留,直奔到本願寺這才停下,先不說這一戰讓他損失了多少軍勢,只說這一路掉隊的僧兵便有數百人之多,僥倖沒死的照蓮寺教義此刻被五花大綁推到大殿之中,若說七里賴周現在最恨誰,高山氏宗排第一,那麼這照蓮寺教義絕對能排的上第二。

    現在別說是美濃,就算是飛驒也沒能奪下,甚至這一戰下來還讓自己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根本沒有再出軍的可能,現在他只想將他千刀萬剮,以洩心頭之恨。

    所以只聽他冷冷的說道:「此敗皆是聽信你的計策才有此敗,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照蓮寺教義可不想現在就死,但他同樣知道,想要為自己開脫罪責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他清楚,現在不管在如何解釋都已無用,唯一能打動對方的辦法就是在失敗中求謀求勝利,只要能讓其獲得利益,那麼自己就還有活下去的希望,反之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這個問題自從飛驒撤退之後,他便一直在思考著,而且現在,他終於想到了保命的辦法。

    待七里賴周說完之後,照蓮寺教義並沒有為自己辯解什麼,而是直接開口說道:「稟首座,在下現想到一計,若用此計的話,雖然不能在奪美濃,但消滅高山家,奪得飛驒卻是易如反掌一般。」

    七里賴周聽完果然態度稍微改變了一些,雖然他現在還沒打算放過照蓮寺教義,但是就算要對方死,也樣先聽他把話說完。

    只見他依然板著臉說道:「你要知道,這已經是最後一次機會了,如果你接下來所說的話不能讓我滿意的話,你今日必死無疑,說吧!」

    「首座,在下認為高山氏宗新奪飛驒不久,民心未復,如果在這時派人在其領地中扇動,並送出少許糧食,這些愚民便很容易被大師所用。

    高山軍是精銳不假,但經過幾次大戰軍勢同樣損失不少,而飛驒之人有數萬,只要有兩成揭桿而起,就夠氏宗難受的了,其若是將這些人斬殺,那麼就等於是在削弱自己的實力,若是不殺,那麼大師就繼續煽動,高山氏宗為了領地不失,必會派麾下軍勢分守各處,而這些被分散的軍勢一但有暴民纏住,大師就可再集合軍勢對飛驒發起進攻。

    高山軍聚在一起,我們沒有辦法對付,但只要其一分散,還不是會被我們各個擊破,這樣一來不但高山可滅,飛驒也逃不出大師的手掌,不知大師以為如何?」(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