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幕府將軍本紀

第二卷 新星之章 第六六六章 被困城中 文 / 戰國小丑

    高山城中,氏宗待進得城來,便一直在第一線觀戰,直到敵人的忍軍撤退之後,等了一會兒不在見有敵人來攻,這才放心下來。

    只聽他開口說道:「各軍馬上統計傷亡,稍後報給我聽。」說完這才向山上的本丸走去。

    而兩位軍師在安排好防禦之後,也快步跟了上去。

    當氏宗與兩位軍師剛進入天守閣沒過多久,彥右衛門就將此戰的戰損失報告遞了上來。

    氏宗翻開一看,本就不太好看的臉色,現在變的更加難看了。

    這一戰麾下軍勢傷亡達到了近九百之眾,如果再加上益田城損失的二百八十名新撰組足輕的話,那麼損失已經達到了一千二百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付出如此代價下,不但沒能將武田軍擊潰,反而卻被其圍困在高山城中,益田城丟了,恐怕小島城也很難擋住江馬家與國分寺僧兵的進攻,可以說自己定下的戰略完全失敗了。

    只聽氏宗長歎一聲說道:「二位軍師如今不得不承認,是本家敗了,不知二位可有何辦法扭轉局勢?」

    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聽完,皆沒有開口,現在的形勢對本家極為不利,雖然城外的武田軍很難將高山城攻陷,但隨著益田城失守,小島城也難以保住,這等於敵人已經打通了兩條通往西面的道路,就算武田軍怕本家軍勢襲其後路不敢輕動,但本家現在已經無法限制江馬家的行動了,除松倉城外,本家各座城池中只有守軍數十,根本無法抵抗江馬家與國分寺僧兵的進攻,這一點是目前最難解決的,所以就算是足智多謀的兩位軍師也是感到十分為難,這麼短的時間,他們根本想不出什麼有效的辦法來。

    過了一會。只聽本多正信才開口說道:「主公,除了松倉城外,分散在各城砦之中的軍勢一共才只有二百,一但江馬軍與國分寺僧兵發起進攻。只憑這些軍勢根本抵擋敵人的進攻,城池還是會丟的。

    既然如此,那到不如立刻命令分守各城的軍勢前往松倉城,如此的話,松倉城中軍勢便會達到七百之眾,城中又有高山氏長大人與田中大人座鎮,就算江馬家與國分寺僧兵去攻。在短時間內,也別想將松倉城攻下,只要松倉與高山城在手,那麼屬下相信,敵人絕不敢攻入美濃,只要將敵人限制在飛驒之內,那麼就還有翻盤的機會,此乃屬下之愚見。還請主公定奪。」

    氏宗雖然不想去做那壯士斷腕之事,但如果不這麼作的話,那麼別說治下其他城池不保。就算是松倉城恐怕也很難保住,到時整個飛驒國中,只剩下這孤城一座,周圍又儘是敵軍,等待高山家的恐怕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就算他不想,也不得不這麼做。

    想到這裡,只聽他立刻吩咐道:「來人!命水瀨右衛門速派忍者前往治下各城,命守城軍勢放棄城池,前往松倉城防禦。不得有誤。」

    氏宗這道命令很快便傳了下去,當水瀨右衛門在向十名忍者交代一番之後,只見他們立刻向城外奔去。

    高山城頗為宏大,武田軍與風魔裡忍軍加在一起也只有不到四千人,想要將高山城圍住,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山縣昌景在戰鬥一結束之後,便在離高山城正門數百米外紮營,根本沒有要圍城的打算。

    他這樣做一是知道高山軍不可能放棄高山城,所以根本不會率全軍離開,他麾下軍勢在營中休整,但風魔裡忍軍可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在他們攻擊結束之後,還未休息一下,便被山縣昌景派往高山城周圍,他這麼做完全是想要斷了高山城與外界的聯繫。

    這高山氏宗畢竟是織田家的家臣,如果其派人向織田信長求援的話,那就有些不好辦了,所以他是不會有半分馬虎的。

    有一千多名忍者盯著高山城,足夠斷了高山家求援之路了,果然當十名高山家忍者剛一出城,還沒脫離水瀨右衛門的視線,他們便被不知從何處射來的手裡劍射殺了。

    見到這樣的情況,水瀨又衛門立刻向天守閣飛奔而去,將這一情況報與主公知曉。

    氏宗聽完不由勃然大怒,只聽他大吼道:「水瀨右衛門,我命你率領城中忍軍將城外那些監視高山城的忍者消滅。」

    「是主公,屬下這就去辦。」

    當水瀨右衛們說完,剛要起身離開,只聽真田昌幸連忙說道:「主公不可,主公水瀨大人率忍軍出城在明,而敵人在暗,一但出城,先不說能不能將敵人消滅,就全能,本家忍軍也必然會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也是有可能的。

    一但忍軍有失,那麼本家近戰軍勢就只剩下不到七百人,如果反攻只憑這些軍勢很難有勝算,所以還請主公三思。」

    「真田大人說的有理,雖然鐵炮足輕也可近戰,但畢竟並非其所長,戰力比武田家足輕還略有不如,重籐弓足輕就更不用說了,忍軍在有所損失的話,那麼本家想要反攻就真有些力不從心了。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風魔裡忍者雖然不如本家忍軍,但其畢竟也是忍者,攻擊手斷防不勝防,若有忍軍在城中,量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一但本家忍軍傷亡待盡,那麼敵人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偷襲城池了,所以屬下認為現在只宜堅守,等待時機,切不可讓任何軍勢,尤其是忍軍出城,還請主公息滅怒火,耐心等待。」

    氏宗聽完兩位軍師只言後,也冷靜下來,只見他揮了揮手,無耐的讓水瀨右衛門先行退下,而隨著水瀨右衛門的離開,評定室中三人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在高山軍堅守城池的同時,在小島城佈防的內內島氏理也已經率領麾下不到二百殘兵敗將放棄了城池,投松倉城而去。

    開始時他還能憑借堅城,抵擋住江馬家的進攻,可好景不長,當國分寺近三百僧兵趕到之後,想到再擋住敵人的進攻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要說起來,僧兵在人數上,與麾下軍勢相當,不過戰力卻要高過內內島新招募的旗本一籌,且又有江馬家九百軍勢相輔,小島城失手只是時間的問題。

    開始內內島氏理本以為山內一豐所率領的新撰組很快就會趕到,所以並沒有太過擔心,可他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便知道,似乎是情況有變,他不由想到與其被敵人攻破城池後,麾下軍勢被全部殲滅,到不如率領他們去松倉城助高山氏長與田中勝介防守,在想到這裡後,他當機立斷率領麾下撤出。

    值得慶幸的是,江馬軍與國分寺僧兵在奪得小島城後,並沒有追趕。

    江馬時盛之所以沒有率軍追機,還不是想要保存實力,在與山縣昌景定下的協議中,小島城被劃給了將馬家,而高山家的其他城池卻全是武田家的才產,只要利益到手,誰還會去和敵人拚命,再說他當時山縣昌景在佈置任務的實話告訴你只是讓他進攻小島城,至於在奪得城池之後該做什麼,山縣昌景並沒有說明,所以就算他停滯不前,也不怕對方怪罪。

    可雖然他想保存實力,但山縣昌景又豈能讓他如願,只過了一天,山縣昌景的命令就送到了小島城之中。

    命令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讓江馬軍與國分寺僧眾一同去進攻松倉城。

    江馬時盛在接到命令後,並沒有馬上出軍,這到不是他有意拖延,進攻小島城時,江馬軍的損失達到了二百之多,如果在留下守城軍勢的話,那麼用於進攻松倉城的軍勢就只有四五百人了,就算再加上國分寺僧兵也才只有七八百。

    而據情報上講,松倉城中有高山家軍勢五百,這五百人可是真正的精銳,其戰力不但高過自己麾下太多,就算和國分寺僧兵相比也一樣高出一些,而且還有逃往松倉城的內內島軍,別說對方還有松倉城可守,就算是與敵人進行野戰,他們同樣不是對手,所以他只能將這情況派人匯報給山縣昌景,請求援軍。

    現在武田軍進攻高山城還嫌人手不夠,又哪有多餘的軍勢派往北面助江馬家一臂之力,山縣昌景在深思熟率一番之後,立刻派人通知江馬時盛,讓他在三日之內最大限度的招募軍勢,然後在對松倉城發起進攻。

    他知道以江馬家所控之地,如果是極限招募的話,至少可以在短時間內募得一千八百名農兵,現在其以出軍九百,再加上在領地中防禦的軍勢,也才一千人,所以進攻松倉城的軍勢還可擴充八百人,加在一起,就是敵軍的三倍,就算是是用人去堆,也足可以將松倉城攻下了,這也正是他不派遣軍勢前去援助的原因。

    他完全就是報著一種不用白不用的心態,至於那些農兵是否會損失慘重,根本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雖然江馬家暫時也歸他調遣,不過山縣昌景只為麾下武田家旗本負責。(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