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幕府將軍本紀

第二卷 新星之章 第六六零章 血戰宮川(三) 文 / 戰國小丑

    只聽真田昌幸開口說道:「雖然主公也想與武田軍進行決戰,但這戰書畢竟是山縣昌景下的,既然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那麼這一戰應該會主動進攻才是,可現在其根本沒有進攻的意思,而是完全採取防禦的打法,尤其是中,南兩線,完全是我不動他不動,連最基本的試探性進攻都沒有發起,看起來完全像是在拖延時間,主公難道不覺得有問題嗎?」

    「說的不錯,剛才我也覺得有問題,不過敵人拖延時間,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他們拖延的時間越長,戰局對他們越是不利,畢竟本家軍勢的戰力比他們還是要高出一些的,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那麼完全有把握將他們擊潰,這一點山縣昌景應該十分清楚,可他還是這麼做了,那麼其中一定有什麼依仗。」

    聽到這裡,只見本多正信猛的抬起頭來,開口說道:「主公,敵人會不會是在等待援軍到來。」

    當他說完之後,連自己都有些懷疑所說出的話,別說武田家根本沒有多餘的軍勢再派往飛驒,就算是有,以本家強大的情報系統又怎麼發現不了,再說戰鬥已經持續了一會兒了,敵人要是真有援軍也應該自己在戰場上出現才對。

    氏宗聽完,不由搖了搖頭,他雖然現在還沒有想清楚敵人為何要這樣做,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眼前的這支武田軍外,高山盆地內,或者說整個飛驒國中都不會再有任何一支武田軍存在。

    如果說援軍的話,只可能是國分寺的那三百僧兵,他們不去小島城支援江馬家,而是來此支援武田軍,可他們只有區區三百人而已,就算來了能起到什麼作用,而且只要他們一動,山內一豐麾下的三百新撰組也會尾隨而來。只憑他們就可纏主僧兵眾了。

    山縣昌景可是武田家四大名臣之一啊,就算其智比不上勇武,但也應該不會走這步臭棋才對。

    想到這裡,只見氏宗搖了搖頭說道:「按照現在的形勢來看。敵人應該沒有援軍前來了。」

    當氏宗說完之後,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皆陷入了沉默當中。

    前田慶次見狀,到是輕鬆的說道:「兩位軍師是不是想的太多了,依在下之見,肯定是那山縣昌景畏懼本家軍勢戰力,所以才會採取被動防禦,這樣做想憑借地形將本家軍勢困住。說不定還有勝利的希望,如果主動進攻,那麼其麾下軍勢死的更快。」

    氏宗等三人,完全把前田慶次這番話當成了耳旁風,如果是這樣的話,敵人為何還要主動與本家決戰?所以當他說完後,依然在各子思考著,沒有人和解釋什麼。

    在接到命令之後。中線的二百名忍者立刻向南線靠攏,此時南線忍軍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四百五十人。

    水瀨右衛門見忍軍集結完畢,毫不遲疑的率軍衝殺到對岸。宮川東岸的武田軍只有五百人,面對即可遠攻,又可近戰的忍軍根本就是毫無辦法,他們的槍陣在鋪天蓋地的手裡劍的襲擊下,是那麼的脆弱,只剛一交戰,陣亡重傷的武田家足輕便達到了近百人之多。

    高山家領軍武士間敵人根本不按章法出牌,如果在這樣下去的話,恐怕還沒有碰到敵人,自己這邊就要全軍覆沒了。所以無奈之下,只得改變戰法,讓麾下足輕與其近戰。

    雖然這樣一來麾下足輕將無法發揮全部實力,但也總比只挨打不還手要強多了,並且在與敵方忍軍交手之時,他還不忘速派麾下足輕前往本陣向匯報。希望主公能將援軍調來。

    山縣昌景接到報告之後,開口問道:「中路敵軍有何動向。」

    「回主公,高山軍中路只剩下三百重籐弓足輕,他們依然採取守勢,還請主公定奪。」

    重籐弓足輕的遠戰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不過這近戰的能力就實在是太不堪了,如果他們敢攻過來的話,別說五百足輕,就算是有二百人也能將他們輕易擋住,所以山縣昌景不但將兩軍之間的三百軍勢全部調到了南線作戰,而且將中線五百足輕中的二百人也調了過去,反正現在高山軍也沒有備隊了,有三百人在中線防禦,已經足夠了。

    自山縣昌景下達命令之後,五百武田家足輕立刻趕往南線助戰,這樣一來,除去陣亡的足輕外,武田家南線軍勢也已經達到八百多人,在人數上是高山家忍軍的近兩倍之多。

    看著敵人援軍的到來,水賴右衛門頓時感到壓力大增,如果主公不讓鐵炮足輕壓上用鐵刺近戰的話,那麼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會被重新趕回到西岸去。

    「報主公,敵人調五百軍勢援助南線,如今南線敵軍已經達到八百餘眾,水瀨大人陷入苦戰之中,還請主公定奪。」

    對於這樣的消息氏宗沒感到有什麼驚訝之處,只聽他淡淡的說道:「知道了,速命杉谷善率三百鐵炮足輕渡河作戰,就算不勝,也樣將敵人這支軍勢給我拖住!」

    「是主公,屬下這就去辦。」

    當那名忍者答了一聲後,剛要離開,只聽氏宗又將他叫住,開口問道:「現在中線情況如何?」

    「回主公,中線本家與武田軍依然在對峙之中,由於敵人已經從中線抽調二百軍勢援助南線戰場,所以目前中線只有三百人。」

    「好,我知道了,你速去傳令吧。」

    只見氏宗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認真的看了看敵人的佈陣情況,敵人的本陣就設立在中間那座浮橋的正東方,距離不過一千五百米,如果能將中路的守軍擊潰的話,那麼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攻到敵人本陣外,這樣的話,敵人在前方作戰的軍勢為了保住本陣不失去,必然會回軍援住,而本家足輕就可隨後掩殺,敵人想要再挽回頹勢,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只見氏宗微微一笑,一個大膽的計劃立刻呈現在他的腦海之中。這個計劃看似大膽,可是從目前戰局上來看,還是有這些把握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