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幕府將軍本紀

第二卷 新星之章 第四八四章 申明大義 文 / 戰國小丑

    第四八四章

    申明大義

    而就在渡邊守綱一槍將田中勝正與中川清秀被分開之後,氏宗在另外幾名家臣與精銳旗本的保護下也已來到近前。

    只聽氏宗開口說道:「雖然你二人沒有較量完,但我不得不承認,你的武藝要高出一些,既然你已勝,那麼你走吧。能勝得過我高山氏宗麾下家臣的人,有資格離開。」

    「主公……」蜂須賀見主公費了這麼大勁,現在連招募的話都沒說,就要放對方離開,他是在有些不明白,所以當氏宗剛一說完,他便想要勸阻。

    不過當他剛一開口,只見氏宗擺了擺手,用不容質疑的口氣說道:「讓出道路,讓他離開。」

    見主公如此口氣,家臣們不敢再勸,而且立刻執行命令,指揮麾下軍勢為中川清秀讓開了一條道路,不過蜂須賀正勝卻一直在其一米左右的距離戒備著,免得其突然想要對主公不利。

    中川清秀見狀,也不跟高山氏宗客氣,信步來到坐騎旁邊,翻身上馬,轉身就走,不過剛走了幾步,便又停了下來,他不由想到,現在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自己之所以會死戰到底,還不是因為,向主公保證過,此戰不殺高山氏宗,那麼自己便切腹謝罪,如今不但高山氏宗沒有被討取,還好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可自己不但戰敗,而且麾下軍勢全部逃散一空,他實在是再沒臉回去了。

    而高山氏宗見狀不由微微一笑,他之所以敢放中川清秀離開,還不是早就已經得到情報,當時三好義繼與其在長良川本陣中的談話他早就已經知道的一清二楚,如果說開始中川清秀還能抱著必死決心與本家軍勢戰鬥的話,那麼現在他已經冷靜下來,就不得要重新考慮一下了。

    氏宗雖然對他不甚瞭解,不過他卻知道,越是這樣文武雙全的武士,越會多加考慮,如果換是一員猛將的話,那麼氏宗也絕對不敢放他離開,免得與其失之交臂。

    現在見中川清秀果然像自己想的那樣開始猶豫起來,他也宗算是鬆了口氣。

    只見氏宗向前邁了幾步開口說道:「中川大人請放心離去便是,在下絕不阻攔。」

    而中川清秀非但沒走,反而有撥轉馬頭,轉過身來,開口說道:「哼,高山氏宗,我們之間的戰鬥還未結束,我為何要走,剛才他突然叫停,算不得數,快快換人來與我一決高下。」說完只見他將手中長槍一挺,還要在戰,而他長槍所指的方向,正是渡邊守綱所在的位置。

    「放肆,我家主公念你忠義,不願殺你,你卻如此不知好歹,那就讓我渡邊守綱來成全你吧。」渡邊守綱見其竟然敢公然挑釁,不由大怒,只見他一邊憤怒的說道,一邊跨上戰馬,準備將眼前這名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士斬於馬下。

    中川清秀之所以會挑戰自己肯定敵不過的渡邊守綱,那是因為他不想在回去面見主公,死他到是不怕,不過他寧願死在敵人的槍下,也不願意死在主公的面前。

    雖然渡邊守綱不明白他的心意,不過氏宗卻是能猜的出來。開始他還以為中川清秀不想死,所以才會停住腳步,這樣一來,自己將他招募的可能還會大上一些,可誰知道,他竟然還敢向渡邊守綱挑戰,這便能證明,他根本不怕死,恐怕是不想死在三好家陣中罷了。

    而他的這一作法,讓氏宗感到十分欽佩,在他看來,這才是一名真正的武士,像這樣的人,自己一定要將他招至麾下才行。

    眼看兩人就要動手,氏宗連忙喊住,免的渡邊守綱一怒之下失手將對方討取。

    渡邊守綱見主公下令,雖然不願就這樣放過,但卻不敢違抗命令,所以只是哼了一聲,收了架式,戒備著回到氏宗身邊。

    「高山氏宗,你還有何話要說!」見渡邊守綱又退了回去,中川輕秀不由開口問道。

    氏宗也不想和他兜什麼圈子,直接了當的說道:「中川大人,在下對大人仰慕以久,以大人的能力在三好家只不過是個城代的身份,身無寸地,而身份也只不過是足輕大將而已,以在下看來,這實在是太過屈才了,所以,現在誠心邀請大人轉仕高山家,氏宗保證絕對會重用大人,不知中川大人以為如何?」

    只聽中川清秀義正言辭的說道:「忠臣不仕二主,我又怎能向你投誠!」

    氏宗剛見他還想死戰,便已經猜出他會這麼說,所以早就已經想好了說辭,他心中清楚,向對方這樣的忠義武士,恐怕利誘是行不通的,所以還只能用大義來打動他。

    想到這裡,只聽氏宗開口說道:「中川大人真乃忠義之士,不過大人何不想想大人所效忠之人也是否如此?

    三好家用詭計斬殺將軍使得人神共憤,天下之大惡不過如此,而現任將軍大人輾轉流離無人肯助其一臂之力,只有我織田家肯為其深張大義,奉昭以討不臣,大人若是在如此執迷不悟,恐怕百年之後,留給後人的不是忠義無雙,而是助紂為虐的惡名,在下不願讓大人身背如此惡名,所以才會有此一勸,大人何不就此懸崖勒馬,棄暗投明呢。」

    氏宗這番話一出口,果然有些效果,中川清秀乃是重名之人,只前他認為只要忠心不二的忠於主公,那麼就符合武士道精神,所以在之前,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什麼天下大義,而他的這種想法在當今時代並沒有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誰給的奉祿就忠於誰,是正常的想法,所以別看幕府將軍高高在上,不過卻和自己沒有絲毫關係。

    不過,當他聽完氏宗這番話後,不由開始有些猶豫了,他似乎說的也沒有錯,但為什麼,他一時半會兒確答不上來,畢竟在之前自己根本就沒有去考慮過這個問題。

    而且就算他已經有些動搖,但卻並不想就此承認高山氏宗所說的是正確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