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幕府將軍本紀

第二卷 新星之章 第四二二章 事預則立 文 / 戰國小丑

    第四二二章事預則立

    評定室中,在場的眾家臣見兩位軍師所寫內容竟然沒有半分差別,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也隨之再也不敢小瞧眼前這名主公剛招收為家臣,並直接認命為軍師的武士了。

    高山家的家臣們如今對本多正信十分信服,而真田昌幸所寫內容竟然和他一樣,這光是智謀可以說是與本多軍師不相上下,既然如此,自己還有什麼可不服氣的呢。

    而且他們更是對主公佩服的五體投地,真田昌幸可以說是毫無才名,而且還是武田信玄遺棄之臣,武田信玄的眼光可謂獨到,他竟然都能看走了眼,主公實在是太厲害了,可主公又是怎麼辦到的呢。

    待家臣們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之後,只聽本多正信開口說道:「主公,屬下認為,既然大殿沒有讓主公率軍前去匯合,所以不如直接率軍前去襲擊山城,如此一來,雖然南近江之戰本家無法獲得功勳,不過卻可以奪得山城國攻略的頭功。

    而且此次出陣看似凶凶險,但實際上卻是很安全,六角家軍勢如今已經被圍困在觀音寺等三城中動彈不得,本家軍勢出入南近江如入無人之境,只要再掌握三好家軍勢動向,那麼想要在山城國攻略中利下大功,應該並不困難,此乃屬下之愚見,還請主公定奪。」

    待他說完之後,只聽真田昌幸也隨即補充道:「主公,屬下和本多軍師的想法一樣,而且屬下認為,山城一國雖然已經被三好家奪取,不過據屬下所知,由於三好家奪此地不久,又加之其當時目標只在二條城,所以山城國中有不少勢力都是不得以才歸順的,對將軍家依然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懷,只要主公在出軍進攻的同時,派遣能言善辯之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恐怕其必會倒戈,如此一來,本家軍勢也不用再孤軍奮戰。

    屬下認為,攻下城池雖然容易,但想要在三好軍的進攻下守住成果卻是不易,如果山城國勢力皆叛的話,三好家便不得不分兵擊之,這樣的話,本家所攻下之地的壓力便會大減,一定可以守到大殿率軍前來,此乃屬下之愚見,還請主公明鑒。」

    氏宗聽完,也覺得他二人所說有理,本家想要在南近江攻略中有所作為顯然是不可能了,如今也只有在山城國攻略上多下些功夫了。

    要說起來,氏宗比任何人都急於獲得功勳,如今上杉家與武田家已經派軍進入飛驒,還好暫時雙方皆保持克制,並沒有互相攻伐,所以兩家在飛驒駐守的軍勢並不是很多,不過,氏宗知道,過不了幾年,兩家便會在飛驒一國中大打出手,正是因為如此,兩家派往此地的軍勢也會隨之越來越多。

    軍勢少,自己還能對付,如果那兩家軍勢增加,這可就不是自己可以對付的了的了,而且如今武田家已經與織田家結盟,且那隻老虎又在與北條家的戰爭中受了重創,需要休養生息,所以目前自己只需面對上杉一家,可如果等其軍勢得到恢復,並開始上洛與織田家翻臉之時,自己才得到飛驒一國作為封賞,要真是到了那時,本家軍勢就不得不面對上杉與武田家兩家的進攻了,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奪取飛驒,那便難上加難了。

    氏宗不由想到,歷史上,武田家是在一五七二年上洛的,也是在這一年和織田家翻臉的,而由於自己的出現,與織田家相關的歷史進程已經加快,以現在的發展來看,武田家肯定會在之一年之前上洛,所以,自己也要加快速度才行,留給自己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想到這裡,只聽氏宗開口說道:「蜂須賀正勝,你立刻調忍者前往山城國注意三好家的一舉一動,我每日都要得到最新情報。」

    在氏宗回到郡上八幡城之前,蜂須賀正勝在得知大殿下達命令,待主公回來就要率軍前去助陣之時,便已經派遣麾下一百名忍者前往南近江與山城兩國中探聽情報,他這樣做除了要為本家出陣做好準備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讓那百名忍者借此來進行歷練,蜂須賀正勝深知道,光是嚴格訓練那些忍者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還要讓他們知道該如何去運用那些學到的東西,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成為本家忍軍中的一員。

    不然的話,本家忍軍的戰力便會越來越低,從而被其他軍勢超過,這是他絕不願意看到的,而派那百名忍者前去兩國探聽情報,只是剛剛開始,不過蜂須賀正勝相信,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為本家忍軍中合格的一員,而忍軍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自己立功的機會也會更多。

    而在將這一百名忍者派往山城與南近江兩國之後,蜂須賀正勝對他們的表現還是十分滿意的,如今兩國的形勢,以及三好家的動向,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所以待氏宗說完後,只聽他開口說道:「回主公,屬下在得知大殿對本家下達的命令之後,已經派遣百名忍者潛入南近江與山城兩國之中,並命其中二十名忍者密切關注三好家的動向,目前還在繼續,並且收集到了大量的情報。」

    氏宗聽完,不由對蜂須賀正勝的做法感到十分滿意,而氏宗只招募有能力的武士作為家臣的好處,從這件事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如果麾下能力一般,他們便很難在自己下達命令之前有所動作,如此一來,便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擾,尤其是忍軍統領,不但要忍術高超,而且還要有頭腦,否則自己只不過是又多了一支軍勢,根本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只有像蜂須賀正勝這樣既有頭腦,又有能力的家臣來擔任,才能發揮出忍軍的真正實力。

    而這實力,除了包括一眼可見的戰力之外,還包括很多東西。

    想到這裡,只聽氏宗滿意的說道:「好,南近江戰事基本已經結束,就不必多說了,現在我想知道關於三好家以及山國過的詳細情報。」

    雖然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的所提出的策略皆是在織田軍結束南近江攻略前,本家率先對山城過發起進攻。

    不過氏宗清楚,雖然說的容易,但真想要這麼去做的話,卻並不容易,本家除去新撰組之外,軍勢只有幾百,如果三好軍已在山城國嚴陣已待的話,本家軍勢雖然精銳,但畢竟人數太少,面對三好家大軍,別說想要建功,不全軍覆沒就算是萬幸了。

    而蜂須賀正勝早就知主公會在評定會上問起,所以早在前來之前,便已經將前方忍者傳來的情報歸納,匯總一番,所以當主公問起之時,只聽他不假思索的開口說道:「回主公,目前三好家已經開始集結軍勢,準備與織田軍進行決戰,不過由於其麾下軍勢太過分散,而且又是在大殿出軍幾日後才開始動員,所以,目前只集結到九千軍勢,雖然還有很多三好家家臣與豪族率領麾下軍勢正在趕去,不過屬下根據送來情報中的內容分析,三好家若想集結起足夠的軍勢,至少還需要七八日的時間。

    而在山城國內鎮守的三好家家臣與親三好家豪族在接到家主三好義繼的命令之後,也已經開始進行準備,加強了治下領地防禦。

    由於二條城已經殘破,不易防守,又加上此城是織田軍上洛目標所在,所以三好軍在此駐守的軍勢,已經撤出此城,前往離此處不願的伏見城佈置防禦。

    而還有幾家勢力卻將這一命令置若罔聞,具屬下猜測,這些人皆是對將軍家念念不忘,在等待上洛大軍攻下山城後,再投向將軍家的。」

    說到這裡,只見蜂須賀正勝從懷中抽出一本手扎,一邊恭敬的舉過頭頂,一邊又開口說道:「主公,這是山城國中,那些沒有動靜的豪族名單,還請主公御覽。」

    待氏宗使了個眼色之後,只見蜂須賀彥右衛門連忙上前,從父親手中將手札接過,呈於主公面前,氏宗在接過手札之後,連忙翻開一看,不由感到有些失望,他原本以為上面至少會出現七八個個名字,畢竟將軍家才被趕出山城不久,將軍家餘威尚在,且足利義輝在世之時,對麾下不管是家臣也好,豪族也罷,都還是很不錯的,如今又有織田家大軍壓境,別說有七八家勢力歸順,就算除三好家家臣之外,全部歸順,都不能讓氏宗感到驚訝。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手札上面只出現了三個名字,這三個名字分別是高崎城主一色籐長,鶴丘城城主池田勝正,與中尾城主京極高吉,而在他下面便就是一片空白了。

    氏宗不由對這份名單多少感到有些失望,可以說是非常失望,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至少這三人是不會與織田家大軍為敵的,而歷史早以證明了這一點。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