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幕府將軍本紀

第二卷 新星之章 第一九二章 身不由己 文 / 戰國小丑

    第一九二章身不由己

    坐在安養寺世經對面的氏宗卻想到了另外一個方面,他在心中不停大罵,靠,淺井長政小兒真是不知好歹,織田信長那麼果斷的人,都猶豫了很長時間,才最終決定將妹妹嫁給你,可你到好,居然還推三阻四的的跟老子面前假清高,為了此事,老子差點成了織田家的公敵,你若是不願意娶,尾張有的是人想娶,到時候可別後悔。

    不過,氏宗雖然憤憤不平,但也不敢同意他的建議,畢竟信長想要的是像與松平家那樣穩固的同盟,若是想穩固,那也只有聯姻一途了,至少信長沒想到其他的辦法。

    氏宗暗暗發洩了一番之後,開口說道:「安養寺大人,在下出門之前,主公便以千叮萬囑,一定要促成此事,況且市姬公主不但年齡與淺井大殿相當,且有落雁之容,閉月之花之貌,與名聲顯赫,英明睿智的淺井大殿正相的配,並且,若兩家聯姻,同盟便更加穩固,兩家的關係堅若磐石,牢不可破,這不正是織田與淺井兩家都願意看到的結果嗎?」

    「這……」安養寺世經頓時有些語塞了。他不由心中暗歎,高山氏宗此話實在是高明的很啊,此番話語一出口,便已經把自己所有的路都堵死了,若是自己繼續推脫的話,那到顯得淺井家沒有誠意了。

    想到這裡,只聽安養寺世經說道:「高山大人見諒,主公婚姻大事,在下不敢隨意做主,此事在下還需報給主公親自定奪,所以還請大人在小谷城中多盤桓幾日,待在下向主公匯報完,在報與大人,不知高山大人以為如何?」

    「大人一去一回恐怕要耽誤不少時日,不知大人可否同意在下一同前往呢?如此一來,也能省下不少時間,氏宗也好早些返回尾張向主公匯報,盡早準備此事。」

    安養寺世經聽完,不由心中暗想,盟約上的條款並無爭議之處,而這聯姻之事又是織田家送女前來,對本家極為有利,就算主公與織田家結盟,只是為了利益,也沒有拒絕的道理,可以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兩家同盟之勢已成,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安養寺世經還是覺得應該帶高山氏宗前去佐和山城面見主公,若是能直接簽署盟約的話,淺井家後顧無憂,便可集中軍勢,一句將六角家蕩平。

    到那時,淺井家坐擁近江近九十萬石領地,帶甲之眾數萬,就算織田信長一統尾濃後與淺井家翻臉,那本家也有了與其抗衡的資本。

    想到這裡,安養寺世經不由自主的開始激動起來,不過現在高山氏宗還在對面,他只好強壓心中激動,還算平靜的說道:「既然高山大人為兩家結盟之事,不辭辛苦遠道而來,那在下也不再推脫,不過現在天色已然不早,且大人恐怕早已疲憊,在下以為,不如大人在此休息一夜,明日清晨出發,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氏宗連日來的奔波,在加上昨晚又折騰了一宿,還真向他所說的那樣,早已是疲憊不堪了,反正早一日晚一日也沒什麼關係,所以氏宗還是很乾脆的答應了安養寺世經的提議,明日在出發前往佐和山城。

    佐和山城內,淺井長政率領家中大部分家臣以及緊急動員起來的足輕正在這裡進行休整,剛剛的成外合戰,以淺井家的敗北而告終。

    這到不是淺井軍的戰力不如六角家精銳,而正好恰恰相反,淺井家足輕的戰力要比六角家高出很多,淺井家之所以會首戰告負,完全是因為六角家本次並非出動了四千五百名足輕,而是六千五百名足輕,其中剩下的那兩千名足輕則一直埋伏在佐和山城西南面的密林之中,當淺井軍剛要獲勝之時,六角家重臣平井定武率領這兩千名足輕,突然從淺井軍一側殺出,在夾擊之下,殺的淺井軍大敗,也就是仗著淺井長政對領內之民廣施仁政,軍勢才沒有直接崩潰,而是退入了城中,還有再戰之力,不然的話,若是像其他大名麾下足輕那樣潰散,在想要保住佐和山城,無異於癡人說夢。

    佐和山城評定室內,淺井長政坐在主位之上,他顯得有些無精打采,而下手的家臣們也是愁眉不展的低頭思索,氣氛顯得十分沉悶。

    見半天沒有人開口,只聽淺井長政先說道:「諸位,如今敵軍勢大,而我軍又剛剛敗北,不知諸位可有退敵之策,不妨直說。」

    「主公,屬下認為,此次合戰之所以本家會敗,這完全是因為中了敵人的埋伏所致,如若不然,憑本家精銳之軍,定能輕而易舉的將其擊退,而現在,敵人伏兵已經由暗轉明,我軍正可與其一決勝負,此乃屬下愚見,還請主公定奪。」

    赤尾清綱剛一說完,遠籐直經便連忙開口說道:「主公,此時切不可率軍出陣與敵人對決,主公,目前敵軍軍勢大約六6500人,而再看本家,在此戰中雖然未傷筋動骨,但也損失不小,就算加上城中八百守軍,也在只有三千餘足輕,不但數量是敵方的一半,而且本家新敗,士氣低落,出軍必敗,如此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而再看這佐和山城,城防堅固,本家想要借此擋住六角之軍,並非難事,所以屬下認為,還是壟城拒敵為好,還請主公三思。」

    遠籐直經作為家中第一重臣,筆頭家老,擁有阪田郡五萬三千石知行,而且,他的智勇雙全,已經得到了家中之臣的認可,所以他的話份量還是很重的,除了少數幾名身份、知行與他相差不多的武士,還在與其在出城野戰,還是壟城拒敵的事情上爭論不休外,其他家臣已經全部啞火,坐在那裡安靜的聽他們爭吵的同時,不由也開始羨慕起來,自己什麼時候才能獲得與他們爭論的資格呢?

    「在下贊同遠籐直經大人的提議,不過,在下認為,在壟城拒敵的同時,應派人返回北近江繼續動員足輕,不出三日,便能又集結其一只三千人的軍勢,到時,只要約定好時間,給城外之敵來個裡應外合,敵人豈有不敗之理?如此不但能解佐和山城之危,還可率領六千大軍順勢攻入南近江,而想那六角家大軍已敗,在集結軍勢不易,本家正可趁此天賜良機,一句奪得近江全境,滅亡六角,就算不能,也可在此戰中奪其城砦,削弱六角家實力,壯大自己,為下次作戰做好準備,還請主公定奪。」

    磯野員昌作為佐和山城城主,由於常年在本家的最前沿,所以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待他剛一說完後,家臣們也不再爭論,而是隨聲附和道:「好,真是好辦法。」

    過了片刻之後,再沒有反對意見,只聽家臣們齊聲說道:「主公,如照此方略行事,本家定能有所斬獲,還請主公批准。」

    淺井長政一直在主位上聽著重臣們的商議,且一直並未插話。在淺井家,由於家臣們的實力超過了主公,所以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每當家中軍議之時,家臣們在下面自行商討,等有了結果之後,再呈報主公,而作為家督的淺井長政,對家臣們提出的建議,只能選擇同意或是拒絕,同意就不用說了,如果是拒絕的話,那就必須有壓倒眾人的理由,否則,就算就算他是家督,也不得不考慮家中的穩定。

    淺井長政幾乎時時刻刻都想改變家中這一現狀,但他也清楚,若是想又所轉變,又不至家中發生內亂,除了大量獲得之下領地,在整體實力上超過家中之臣外,那就只有獲得外力支持了,第一個辦法,不易實施,況且需要時日甚久,所以不被淺井長政看好,而獲得強勢支持,迫使本家家臣不敢輕舉妄動,才是他最想要的結果,所以他才決定與織田家結盟,從而獲得織田家的支持,不過日後具體怎麼操作,由於時間太短,他還並沒有想好。

    而如今,結盟還未成功,那他也只有繼續忍耐,在淺井長政看來,剛才磯野員昌所說的方略到也還算忠懇,並非是為了自身利益,所以自己也沒有理由拒絕,想到這裡,只聽淺井長政鄭重的開口說道:「磯野員昌所提出的建議正合我心,不知你們誰願前往北近江,動員足輕呢?」

    話音一落,家臣們不由雙眼放光,這可是獲得大功的機會,只要自己能返回北近江的話,等率領援軍前來之時,就算不能將六角義治討取,也能將地方大軍擊潰,整次戰爭,自己至少能獲得一般功勳,這可是天大的好事,說什麼也要爭取到手。

    而他們有所不知,淺井長政之所以會這麼說,就是想讓家臣們去爭、去搶,按他以往的經驗來看,越是可以獲得大功的任務,最後都會因為家臣們之間互不相讓,最終由自己派遣親信去完成,如此一來,家臣們便得不到任何好處了。而淺井長政便成了最大的獲利者。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