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燕人張飛在此

第三卷 稱霸河北 【050】得消息張飛皺眉 文 / 擇木

    【二更】

    從弘農回到安邑,張飛也徹底輕鬆下來。◆百度搜索:◆\\綠^色^小^說//◆

    所有的政務都可以交給程昱,讓他去煩惱如何安排這些遷徙而來的百姓,以及將他們分往何處。而張飛只需要關注軍隊即可,不僅僅要新招募士卒,以補充此時出征的損傷,更重要的是,他必須將此次出征的賞賜給發下去,對士卒的獎賞,已經拖沓很久了。

    麾下將領,幾乎都還只是個光光的中郎將,就張燕一人,有個朝廷給的平難中郎將。

    缺少文官,沒有一個功曹來幫助他整理戰功,張飛只得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裡,根據自己的歷史知識,來慢慢梳理,給予麾下什麼將領獎賞,比較合適。

    獨立統兵的大將,現在有關羽、張郃、典韋、徐晃、張遼、樂進、張燕。這些人,都是中郎將,張飛得考慮給他們一個什麼號,以示恩寵。

    還有於禁、廖化、張繡等人,張飛都得一一的封賞,至於他們以下的士卒,就讓他們各自去賞賜,最後報上來就行了,張飛可沒那麼多時間去關注。

    在書房裡煎熬了兩個時辰,張飛總算是將這些的封賞都給列了出來。關羽大哥,肯定是第一個封賞的,揚武中郎將,麾下忠義校尉於禁,行軍校尉周倉。周倉可是個大腳板,別看他壯,但是速度絲毫不慢,張飛覺得這個號很適合他。

    三弟張郃,振威中郎將,麾下先鋒校尉廖化,先登校尉胡車兒。廖化的封號很好理解,「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嘛。至於胡車兒,張飛考慮良久,覺得還是將他提起來吧,畢竟張郃的大戟士裡,需要這種人。

    典韋,雖然張飛自己也是猛將,但是侍衛還是不能少的。說萬人敵就萬人敵了?那不過是歷史誇張而已。張飛將典韋封為武衛中郎將,很適合他的職業。他的副手,張飛則將林凱、文覺掉了回來,畢竟這兩人都是從涿縣跟隨自己出來的,放在身邊也放心。林凱宣信校尉,文覺懷義校尉。

    徐晃,建忠中郎將。如此忠義之人,張飛實在是找不到什麼號來給他,只好用這兩個字來形容他的一生了。至於副將,張飛則給了他兩個有功,但是還需要調教一番之人,楊丑、王方。楊丑恭義校尉,王方建義校尉,希望這兩人都能義字當頭,忠心效力。

    張遼,立武中郎將。對於張遼,的確是有些年輕了,所以張飛希望他能戒驕戒躁,好好的發展。為此,張飛將一直漂泊在外的程光給叫了回來,並封為折衝校尉,當他的副手。雖然程光可能統帥不了大軍,但是對軍中事務卻是異常熟悉,有他在身邊,張飛也是希望張遼能盡快成長起來。

    樂進,武鋒中郎將。對於喜歡統帥騎兵的樂進,張飛希望他能武從鋒出,擔當自己手中最鋒利的一柄利劍。所以,張飛將張繡封為驍騎校尉,丟給了他,讓這兩個頗有衝勁兒的小將,統帥一部騎兵,相信定能有好效果。

    張燕本有一個朝廷封賞的平難中郎將,但是張飛覺得,還是自己重新封一個的好。雖然這次張燕沒有隨軍出征,但是上黨的發展,讓張飛不為糧草擔憂,張燕功不可沒。張飛封他為橫野中郎將,也是對他的竭力的表彰,對於他為了上黨的發展,長期生存於艱苦山野的肯定。而其麾下的於毒、楊鳳、杜長,張飛也沒吝嗇,分別封為揚武校尉、奮武校尉、奮威校尉。

    至於呼廚泉,張飛則未將他封為校尉之類的,而是給了他一個將兵從事,就跟隨在自己身邊,這樣安全一點兒。

    最後就剩下麾下的文官了。程昱作為長史,張飛暫時沒什麼可封的了,只得加些錢財絹帛賞賜;賈詡為軍事祭酒,又被張飛給加上了一個兵曹從事,他這一輩子,估計都會與兵事脫不開關係了;韓浩,曹操麾下屯田的發起人之一,張飛也將他放回了本位,典農從事,希望他能讓并州的糧食產量能再提升一點兒;程武,這個可以說是最早投奔張飛的文士,張飛封他為簿曹從事,主管軍隊後勤糧草等等,畢竟他對軍事也頗為瞭解。

    最後一個,是最近才投奔的衛凱。對於衛家,張飛也略有瞭解,並非現在盛行的經學世家,而是儒學世家。張飛沒辦法判斷經學好,還是儒學好,但是他知道歷史上衛凱當過什麼官。曹操當丞相後,封衛凱為典學從事,主管學府,張飛覺得這個很適合他,也就從順勢封給他了,畢竟此時的并州,還沒有一個健全的學院體系,張飛希望他能將其建起來,為并州提供更多的人才。不求高級人才,只要能處理一般的郡務就行。至於他的弟弟衛仲道那個病秧子,張飛壓根兒就沒考慮過。

    還有一些堪用之才,就是王允留下的了。他的三個兒子,王蓋、王景、王定,以及他的兩個侄子,王晨、王凌。

    三個兒子歷史上死得早,只有王蓋一人有一個官職,侍中。而張飛對於這三人也不熟悉,根本不知道他們適合做什麼。至於兩個侄子,王晨歷史上幾乎沒記載,王凌卻是一個猛人,在曹魏集團一直當到了太尉,也是張飛寄予厚望最高的一個。但是,此時卻只有十九歲,根本未成熟。

    於是,張飛打算將王允留下的五個小的,都盡數交給了程昱。讓程昱有時間就調教調教他們,讓這幾人能有時間好好的學習學習,爭取早日成才,讓張飛能早日從文士缺少的窘境中擺脫出來。

    將列好的封賞交給侍衛,讓他們帶去給程昱、賈詡看看後,張飛邁步走出了書房。院子裡的花草、樹木,都冒出了綠油油的嫩芽,似乎預示著,春天即將來臨。

    張飛現在居住的地方,乃是董卓在河東時所建,相當的奢華。上輩子窮人出生的張飛,還是第一次居住如此豪華的房子,忍不住想轉轉,、小橋流水是如何的讓人賞心悅目。

    放鬆全部身心,張飛邁著慵懶的步子,向著後院走去。他記得那裡有一個花園,假山、流水、廊道等等鑲嵌其間,景色應該不錯。

    剛走入後院的月門,張飛就聽到一陣歡快、輕靈的歌聲傳了過來,讓他頓時覺得奇怪,自己家裡什麼時候有女人了?有也只有一個張寧,此時還在壺關呢。

    沒有想通,但是張飛卻停下了步子,仔細的聽了起來。來到三國這麼多年,張飛還從來沒有聽過古代的歌聲,也沒看過古代的舞蹈。與將士們在一起,最多的就是酒宴,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就很是快樂了。

    但是此時的歌聲,卻讓張飛覺得心靈沉寂了下來,沒有了浮躁,忘記了爭霸。只感覺如一隻快樂的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自由、暢快的飛舞在百花叢中,享受著暖洋洋的日光,聞著甜絲絲的花香。

    張飛能聽出來,對於自由,她是多麼的嚮往,但是歌聲中卻也有一絲絲隱隱的悲痛,似乎這一切都只是一個夢,只不過是她的幻想而已。

    果然如此,歌聲緊接著就轉入了婉轉的憂傷,似是一個花季少女,憑欄而望,看著外面自由的天空,心中極度的渴望,希望自己能生出一對翅膀,飛離這孤寂的牢籠。只是,一切都只是渴望,事情並沒有絲毫的轉機,少女只能帶著淡淡的哀傷,被這牢籠重新收攏回去。

    張飛也不由得歎了一口氣,對於這些大門不敢出,二門不敢邁的古代女人,他也有些同情。只是,時代如此,張飛也沒那個能力在短時間內將他改變,這是在與全社會的人為敵。

    但是讓張飛驚喜的是,歌聲突然又是一轉。而這次,不再是空洞的幻想,似是她以夢想成真,她逃出了牢籠,她來到了外面的世界,她張開雙臂擁抱大地,她閉上雙眼,感受自由的氣息,她快樂的生活,她自由的歡笑。

    似是嬌弱的小姐,突然來到百花山谷一般,邁動著細碎的腳步,遊走於花叢,用那晶瑩剔透而微翹的小鼻,嗅著小花的芬芳,讓她分外滿足。

    「主公!」

    「嗯?」張飛正帶著淡淡的微笑,替她高興之時,突然聽到有人叫自己,皺著眉回過頭來,見是賈詡,又笑著說道:「文和怎麼跑到這裡來了?有什麼事嗎?」

    「呵呵!」賈詡笑了笑,說道:「侍衛們說主公在後院,都不敢過來,我就只好親自過來尋找主公了。」

    張飛尷尬的笑笑,心裡不由嘀咕,「難道麾下人都知道後院裡有個女人,自己是最後一個知曉的?是誰那麼大膽子,敢往本將軍家裡塞女人?逮住了一定好好收拾收拾!」

    見賈詡看了自己一眼,又向著歌聲傳來的方向看去,張飛立馬將賈詡給拉了過來,「走走走,咱們到書房裡談。」

    進入書房,看過賈詡送來的消息,張飛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這件事,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賈詡是軍師祭酒,軍中已經沒有他不知道的事,就連張燕的事,張飛也都與他溝通過了。

    此時賈詡送過來的這封密信,就是通過黑山軍,從冀州送過來的。

    張耳報告:「袁紹謀冀州,韓馥尚躊躇。」

    張飛根本沒想到這件事會這麼快發生,這可是比歷史上袁紹佔據冀州快了近一年,是什麼導致這件事的發生?

    沉吟半晌,張飛總算是理出了頭緒,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因為董卓也提前了很長時間離開洛陽,這讓不願再進兵的關東諸侯都開始無所事事,目標也從董卓身上,漸漸的轉到了同為諸侯的其他人身上。

    而現在沒有根據地,沒有糧草的袁紹,當然是最急的一個,他謀奪冀州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而已。

    「怎麼辦?」此時身處河東的張飛,頓時陷入了矛盾之中,因為本以為會有的一年平靜時間,似乎就要沒了。@ya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