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燕人張飛在此

第三卷 稱霸河北 【047】函谷告急董卓退 文 / 擇木

    戰場之上,董越、李傕、郭汜等人,此時已經到了危機時刻。

    張飛率領著近兩萬上黨士卒,還有數萬百姓跟隨著他,將西涼士卒一塊一塊的分割開來,盡數絞殺。

    見此情形,董越等人一邊命士卒死戰,一邊向著山坡上退去。

    這些百姓都瘋了,根本不在乎死活,只知道往前衝,抓到一個就殺死一個。他們哪裡還敢多待?紛紛向後退卻。

    董越等人雖然看起來危險,但是李儒卻一點兒都不擔心,只因他派出去支援的三萬步卒,此時已經繞道登山了這座小山。

    董卓似乎也幹完了事兒,掀開布簾,走到車駕前頭,對著李儒問道:「文優,戰況如何?可曾殺了張飛?」

    李儒拱手施禮,笑著說道:「丞相放心,張飛身死,不過片刻功夫而已。」

    李儒之所以有這個自信,是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張飛麾下只剩下萬餘疲憊之師,雖然有百姓相助,但是那些大多手無寸鐵之人,只要三萬援軍到達,肯定會被迅速的擊潰,還敢與西涼悍卒交手嗎?此時不過是仗著一絲血氣,敢拚殺一陣而已。

    身處董卓身邊的王允,恨不得一劍刺死李儒。

    聽到李儒的話,他心裡實在是擔心的緊,希望張飛能早一刻發現李儒派出的援兵,趕緊逃走,再晚就走不掉了。

    只是,王允的祈禱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

    此時的張飛,正與百姓們配合得十分的默契。數萬百姓,不要命的將西涼士卒分割出一部分來,待到張飛率領士卒到達,又紛紛散開,交予張飛麾下的士卒,將其絞殺。

    雖然這樣做會有很多百姓身死,但是他們卻無怨無悔。沿途的路上,幾乎所有人都有親人遭到這些西涼士卒的毒手,他們現在,只不過是想報仇,而後去與家人團聚而已。

    沒有絲毫的畏懼,沒有絲毫的後悔,數萬人義無反顧,盡情的廝殺。

    正當王允都急得想高聲呼喊,警告張飛危險之時,身後卻突然傳來了馬蹄之聲,頓時將所有的人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只見一匹快馬,正在山谷中疾馳而行,向著董卓所在的位置快速的跑來。

    待得近了,騎士翻身下馬,跪於董卓車駕之前,急切的說道:「丞相,張飛部將樂進、張遼率領兩萬大軍攻打函谷關,段煨將軍請求丞相即刻派發援兵,不然函谷關恐怕不保!」

    聽得這話,王允心中頓時一鬆,知道張飛恐怕要轉危為安了!

    未等董卓開口,李儒搶先問道:「呂布將軍與徐榮將軍還未到達函谷關?」

    李儒皺眉,自從他識破張飛的計謀後,就派出了斥候,去給呂布、徐榮報信,讓其不用在糾纏張飛,即刻前往函谷關,幫助段煨守衛函谷關。但是現在,守衛函谷關的段煨居然來求援,這讓他十分的疑惑,難道呂布、徐榮沒收到消息?或者根本就抗命不遵了?

    這卻是李儒錯怪了呂布、徐榮,他們兩人不是不想盡快趕到函谷關,而是實在是沒有力氣盡快的趕到。

    自從在新安紮下營地後,每天晚上的騷擾,張飛麾下的士卒就沒停過,讓兩人士卒們根本沒法休息。

    直到接到李儒的消息,二人才知道被張飛給騙了。

    徐榮攻上了自己圍堵的樹林,卻發現裡面早已是空空如也,觀其紮營之地,最多不過兩千人而已。呂布則更加的氣憤,本來以為馬上就可以找張飛報仇雪恨,但是前往攻打張飛營寨的時候,發現張飛早就跑了,只留下了五千騎兵而已。

    他想追上著五千人,出一口惡氣,但是卻發現自己又陷入了追擊張飛的怪圈,根本追不上這些并州騎兵,只得又回到大營休整,這才向著函谷關進發。

    只是,時間卻是過去不少,他們根本就來不及在李儒規定的時間內,到達函谷關。

    聽到李儒的問話,這斥候抬起頭來,奇怪的看著李儒,小心的問道:「丞相有派過呂將軍與徐將軍救援函谷關嗎?不過屬下趁夜出了函谷關後,一路東來,並未發現兩位將軍的身影。」

    見呂布、徐榮都未到達函谷關,董卓頓時坐不住了,對著李儒說道:「文優,趕緊鳴金收兵,大軍前往函谷關!」

    「丞相不可!」

    李儒趕緊阻止,焦急的說道:「丞相,此時正是剿滅張飛的好時機,不可錯過啊!如若讓張飛此時逃走,想再殺他,不知又要等到何年何月。」

    董卓卻不這麼想,他只知道現在函谷關受到了威脅,自己的後路正被張飛的人馬攻打。而且,聽這斥候的話,現在已經危矣!如果真讓張飛佔據了函谷關,那關東的諸侯還會袖手旁觀嗎?

    肯定不會,本丞相被困在弘農這巴掌大的地方,麾下士卒又與張飛廝殺頗久,已然變成疲憊之師,如若關東聯軍攻來,拿什麼去抵抗?

    就算其他人不來,董卓知道,孫堅肯定會來的。弘農距離洛陽本就不遠,一旦讓孫堅探聽到消息,他肯定會兵進弘農,前來與張飛聯合攻打本丞相。

    到時前進無門,後退無路,糧草缺乏,士卒疲憊,士氣低落,怎麼可能戰勝孫堅與張飛?

    看了李儒一眼,董卓說道:「殺張飛難道比本丞相的命還重要嗎?比皇帝的命還重要嗎?」

    對於此時李儒,董卓隱隱的已經有了一些怒氣,殺張飛就那麼重要?只要本丞相到達長安,到時派上大軍進駐函谷關,關東諸侯能奈我何?

    見到董卓呵斥李儒,王允頓時笑著站了出來,對著董卓一禮,說道:「丞相此言大善!張飛不過一屠沽之輩而已,怎可與丞相相提並論?丞相萬金之軀,關乎天下社稷,怎可停留在這危險之境?王允請丞相早日啟程,到達長安,保全宗室,以安黎民之心!」

    「哈哈……」

    董卓頓時大笑起來,看著王允,說道:「王允此言,甚合吾心!文優,趕緊鳴金收兵,率領大軍,救援函谷關!」

    聽得董卓的話,李儒抱著最後嘗試一番的心態,開口說道:「丞相,如若此時急匆匆的退兵,那些從洛陽收刮的財貨怎麼辦?此時這些東西可都被張飛砍倒的大樹阻擋在山谷裡。」

    看了眼山谷裡橫七豎八倒著的大樹,董卓的確猶豫了,這可是上千車財貨,難道就這樣丟棄在這裡,便宜了張飛?

    看見董卓那肉痛的樣子,王允知道,董卓捨不得了。心裡思索一番,頓時一狠心,說道:「丞相,此間財貨,既然我等取不走,也不能便宜了張飛,何不一把火將之燒得一乾二淨?」

    王允心裡也知道這些財貨對於張飛肯定有大用,但是與張飛的性命比起來,王允覺得還是燒了的好,至少可以讓董卓心中覺得舒爽,不會留下大軍繼續攻打張飛了。

    聽見王允的話,董卓心中頓時計較起來。這裡的財貨雖然多,但是卻都是搶來的,董卓心裡並不怎麼心痛,天下財貨何其多?沒了再搶就是。只是因為看見這麼多的財貨從自己手中溜走,才有些不捨。

    想了一會兒,董卓點了點頭,說道:「好,就這麼辦。文優,即刻命士卒將這千餘車給本丞相燒了,然後咱們即刻趕往函谷關!」

    見丞相連財貨都不要了,李儒也不敢再說什麼。他雖然是董卓身邊最親近之人,但是也不敢逆了董卓的意,董卓最在乎的,只是他自己的安全能不能保證,自己的享受能不能繼續,至於其他的,只能隨他的興趣。

    命士卒放火之後,李儒親手敲響了鉦(鳴金用的一種樂器)。「既然不能再打下去了,就讓自己親!」李儒心情頗為沮喪的感歎道。

    一陣鳴金之聲響起,董越、李傕、郭汜等人盡皆鬆了一口氣,總算是不用再打了。幾人根本不管麾下士卒的死活,紛紛向著小山上跑去。山谷內倒著無數樹木,根本無法通過。

    而張飛麾下的士卒以及百姓們見狀,則立馬歡欣鼓舞起來,奮力的吶喊著,開始追殺這些亡命逃奔的西涼士卒。

    ----------

    函谷關外,本來只是佯裝攻擊的樂進、張遼二人,之所以不顧騎兵的生死,猛攻函谷關,是因為他們已經得到了呼廚泉帶來的消息——呂布、徐榮並沒有如他們所想的那樣,被迷惑住了,而是對他們的疑兵發動了攻擊,發現了他們的計策。此時,正急速的向著函谷關而來。

    樂進、張遼二人商議一番,立刻就警覺起來,心裡都不約而同的想到,肯定是他們的謀劃被董卓給識破了。

    稍微再深想一點兒,頓時將他二人都嚇住了。

    要是被董卓識破了計謀,那麼主公帶著士卒去埋伏董卓,那不是就危險了嗎?是不是會陷入董卓設置的陷阱中?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他們不敢繼續想下去了,而唯一的解決之道,就在他二人身上,必須猛攻函谷關,讓守衛函谷關的段煨,前去想董卓求援,這樣才能讓主公從董卓的陷阱中逃脫出來。

    於是,樂進、張遼二人紛紛讓騎兵下馬,砍伐樹木製作雲梯,猛烈的攻打函谷關,做出一副不破關,誓不罷休的姿態。

    ------------

    小山谷內,戰鬥已經停了下來,看著山谷裡剛剛熄滅的灰燼,張飛心裡別提有多心痛了。雖然裡面的錢財不會被燒掉,但是很多絹帛卻是被焚燬一空啊!那可也是錢呢!

    賈詡卻是笑瞇瞇的站在張飛身邊,他現在總算是輕鬆了下來,這一仗終於打完了。而且,還是以主公勝利而終結。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