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燕人張飛在此

第三卷 稱霸河北 【001】回上黨張飛遇襲 文 / 擇木

    中平六年,四月,皇帝劉宏駕崩。

    本來張飛還想在太守府門前弄點兒白布,裝點下自己的哀傷。不過,在看到治下民眾一臉的歡欣鼓舞,讓他頓時打消了這個念頭,這時候與民眾唱反調可不好,被誤認為是與劉宏一般的人可就糟糕了。

    放棄了要給劉宏哀悼一番,張飛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太原的春耕之上。

    剿滅了匈奴人,張飛並沒有即刻返回上黨,因為太原還需要他這個主帥親自坐鎮。

    整個并州,唯一一塊大點兒的平原就在太原郡內,這裡將是他以後的重要產糧地,需要供給他初期出兵的絕大部分糧食。所以,張飛就必須將此地重視起來,讓太原能產出足夠多的糧食。

    只是,經歷了匈奴人的肆虐,太原郡內原有的二十五萬人,現在幾乎去掉了一半兒,只有上黨的六分之一。大量的土地被荒蕪著,張飛看著心焦,於是再一次給張燕下達了命令,讓其擄掠更多是人口前來。

    隨著通過上黨源源不斷運來的人口,張飛也變成了一個小老百姓,每日都前往各地,查看春耕的進行情況,並督促麾下的小吏們加快修建房屋,以安置更多的百姓。

    在外忙活了近半個月,張飛才稍微的感覺輕鬆下來,回到晉陽城。

    剛踏入太守府的大門,就有侍衛前來稟報,祁縣王允求見,已在太守府等候多日了。

    張飛也沒多想,心裡只是猜測應該是為王家而來。最近他送來大批的百姓,以充實太原,想必是佔據了不少王家因為沒人,而荒蕪下來的土地。中國古代的世家大族靠的是什麼?還不是家族裡有藏書,有良田萬頃?他們就是封建社會的一大毒瘤,趁著在太原的威望日高,張飛也沒理會王家的感受,逕直將無人耕種的土地給分發掉了。不能讓這些世家大族有機會佔據大量的土地,私藏人口。

    吩咐侍衛將王允請到正廳後,張飛就去洗漱了。在外奔波,多有不便,張飛身上已經髒得不行了。

    洗漱完畢,換了一套乾淨的衣服,張飛這才來到大廳。

    見張飛到來,王允站起身來,禮道:「王允見過張太守。」

    「先生多禮了,請坐!」邀請王允坐下,張飛也來到了案幾之後就坐,看著王允一臉的憂色,張飛不由得有些奇怪的問道:「先生此來,可是有要事?」

    看著張飛關切的神色,王允也頗感舒服,開口說道:「王允此來,是向張太守辭別,欲前往洛陽祭拜先皇。家中之事,還望張太守能照拂一二。」

    聽到王允要去洛陽,張飛心中頓時一愣,不由得思考起來。王允此去洛陽,將達到他人生的巔峰,然而,這也是他的死路。他有真才實幹,且願意腳踏實地,從郡中小吏一步一步做上來的,可謂政績豐富。

    而此時,張飛身邊正缺少這樣的幹吏,是不是要將王允留下來?

    腦中一瞬而過,張飛就放棄了這個想法,王允是厲害,但是他卻是影響整個漢末歷史的關鍵人物,如果改變他的命運,那就會改變整個漢末的命運,這樣做值不值得呢?當然不值得,那樣做張飛將失去他最大的優勢,失去對歷史走向的瞭解,以後將會發生什麼事,他都將兩眼一抹黑。

    「只要不禍害并州,不違法亂紀,不破壞國法,本太守都將一視同仁,都是太原治下的好百姓。」

    聽張飛如是說,王允也放心了,而且他也特別欣賞張飛這樣做,他也是將國法放於第一位的人,他也同樣堅持著張飛這樣的做法。

    「那就多謝張太守了,王允此來,還帶來了族長的書信。」隨即王允從腰間取下一個信套,內裡裝著一支小竹簡,遞給了張飛。

    張飛也沒什麼顧忌,逕直打開,在王允面前讀了起來。

    在漢末待了這麼多年了,讀書寫字對於張飛來說已經沒了絲毫的障礙。信中並未多說什麼,只是言明讓王允帶來了兩千人,並非流民,而是王家的佃戶。說太原荒地太多,張飛從其他地方收攏流民多有不便,於是就將這些人送來,以幫助他開墾荒地。最後提了一句,如果張飛在并州有何需要,王家必然會鼎力支持。

    「先生可知書信所言?」

    見王允點了點頭,張飛也瞭解了。王家是打算與他張飛綁在一起了,這是先期送來的一點兒好處。在三國立足,少了世家大族是不行的,這些大家族幾乎壟斷了整個人才網,寒門出生且有才之人雖也有,但是少得可憐,而且也幾乎都會被這些大家族給請去。

    想到此處,張飛心中牴觸也慢慢的減弱了。雖有心建立後世那樣的社會,但是在這個年代,根本就是不現實的,只得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改變。

    而現在王家這個,在并州一家獨大的世家大族投靠自己,張飛更不能一手將他們推開,他現在還沒有那個能力,可以不理會這樣的世家大族。畢竟,在并州有了這樣的大家族的支持,會讓他更輕鬆的掌控整個并州,不用他在耗費力氣,動用大軍,一郡一郡的攻打下來。

    既然決定接納王家,張飛對於王允的命運又有了新的想法。雖然不能將王允留在并州,但是卻可以將他的家人救下來。

    王允有三子,王蓋、王景、王定,歷史上都與王允一起,在洛陽被李傕、郭汜給誅殺了。王允有這樣的才華,他的三個兒子定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正可以讓張飛麾下捉襟見肘的文官體系能緩解一下。

    「先生此去洛陽,恐有不測!」

    聽張飛這麼說,王允先是一愣,隨後笑道:「精忠報國,死有何懼?」

    王允知道張飛說的是張讓恐怕會陷害他,甚至可能將他殺死,但是他卻怡然不懼。此去洛陽,正是剷除閹黨的好時機,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錯過的。

    「先生不懼,張飛亦欽佩。只是,孝書中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先生大可將子嗣都留於并州,張飛願將其闢為郡吏,協助處理政務。」

    看著張飛,王允也不禁陷入了沉思。他的確想將三個兒子都一同帶往洛陽,好為他們謀一條出路。因為據他猜測,這次閹黨必然會被撲滅,再無反抗機會,以後的朝堂,當是黨人的天下,而將三子帶上,必然會獲得一官半職,那也算是有了個出身了。

    但是從張飛的言語中看來,他似乎不看好洛陽的局勢,這讓他也有些擔心起來。再想想族長的交代,王允心中頓時有了打算,起身對著張飛施了一禮,說道:「王允謝過張太守,膝下三子,如若有用,太守盡可辟之。」

    王允也想通了,此時的洛陽,局勢的確如張太守所說,還不明朗,如果將家人一起帶去,必然會讓他們陷入危險之中。如此,何不讓他們先在并州謀個出路呢?鍛煉一番,在入朝廷亦未嘗不可。

    送走王允,張飛考慮著,也是時候回上黨了。畢竟那裡才是自己的根本,幾年的經營下來,固若金湯。而且,屯兵上黨,冀州、洛陽盡皆在自己的俯瞰之下,進可攻退可守,乃極佳的戰略要地。

    待侍衛去將王蓋、王定、王景三人從祁縣帶來之後,張飛將麾下文武全都召集了起來,做了安排。

    太原剛恢復過來,還需要大軍駐守,張飛將張郃與樂進留在了晉陽,五千步卒加上五千騎兵,應該能將太原穩穩的握在手中。而文官方面,張飛則將韓浩留了下來,這也是沒辦法,文官太少。再將剛剛到來的王允三子也留給了他,有這熟悉太原的三人輔助,相信韓浩定能將太原牢牢的掌控住。

    將太原的事安排妥當,張飛就不想再多待下去了。上黨雖無嬌妻,但整個上黨確如張飛的孩子,是他一刀一槍的拚殺出來的,是他萬分小心的呵護才成長起來的。離開上黨已逾半年多,張飛頗有些歸心似箭。

    讓徐晃、程昱、呼廚泉率領大軍在後緩行,張飛則徑直帶著典韋以及兩千侍衛,騎上戰馬,向著上黨飛奔而去。

    「吁……」

    看著熟悉的山峰,張飛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看到這些山,就知道快到家了。平原地帶已經走完,他們即將進入上黨境內,此後大都是山路,張飛也就放慢了馬速,緩緩的向著壺關城而去。

    「殺!」

    「保護主公!」

    一瞬的功夫,張飛有點兒懵,這真是到了自己治下嗎?上黨什麼時候冒出一股山賊了?

    「放箭!」

    又聽一聲猛喝傳來,張飛頓時火冒三丈,抽出佩劍將射向自己的箭矢打落下來。看著那插在地上猶自搖晃著的尾羽,不由讓他瞳孔緊縮,這是軍中制式用箭,怎麼會出現在山賊的手中?

    「主公,賊人眾多,咱們先跑過這一陣。」

    聽到典韋的呼喊,張飛從箭矢上收回目光,看向兩邊的山峰,的確可見大批的人馬正列於山邊,瘋狂的向下傾瀉著箭矢,而侍衛們只得用隨身攜帶的小盾,進行抵抗,如若這些侍衛不是精挑細選的精銳,恐怕此時已經死傷慘重。

    「加速,咱們先衝出這個小峽谷再說!」雖有兩千侍衛,但是賊人佔據地利,張飛就算想攻擊也無法,只得下令,趕緊衝出這危險之地。

    ----------

    【新卷!以後的章節都是將是三千以上的,明天三更!求收藏、推薦、點擊、打賞,嘿嘿!】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