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八卷 第二十八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 文 / 諒言

    蘇巴海一時間根本無法想明白,為什麼這個韃靼騎兵一直沿用了上年,屢試不爽的戰術突然之間就失去了效果,而且,他也沒有時間去想了。b

    一聲號角聲過後,巴林部騎兵的側翼,一陣沉悶而急促的聲音,像是巨石碾過地面,向著自己這裡壓來。

    那是重裝騎兵準備起衝鋒的信號,草原上摸抓滾打了數十年的蘇巴海又怎麼會聽不出。漢國的重裝騎兵一直都安靜的等待,他們一直等待著巴林部騎兵脆弱,混亂的時候,好乘機向他們起致命的衝擊,而此之前,從側翼用騎兵衝擊敵人,似乎一直是韃靼人引以為自豪的戰術。

    這些漢人不但神不知鬼不覺的摸到了草原上,還帶了這麼一支恐怖的重裝騎兵隊伍,難道他們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不成?所有的巴林部騎士幾乎這一瞬間都傻了。

    蘇巴海拿起了弓,想朝著三十步外,馬匹和羊群的掩護下探出頭來的漢軍射去,卻現自己竟然無力拉開手的這張用熟了的三石大弓,蘇巴海第一次感到了絕望。

    蘇巴海想到了逃,自己率領的這批騎士,雖然只有一千多人,卻是整個韃靼巴林部勇敢的戰士,而巴林部之所以韃靼左翼諸部,能享有和圖門親自率領的察哈爾部相等的地位,也正是因為蘇巴海手上的這支騎兵隊伍,如果失去了這支騎兵,整個巴林部韃靼左翼勢力的地位將會一落千丈。

    不過,那支從南邊直從過來的漢國騎兵,恐怕不會任由他們順利的逃離戰場,蘇巴海已經可以隱約看見那隊騎兵月光下閃耀的矛尖。正面的衝鋒,以騎射為主的韃靼騎兵,根本不可能是重騎兵的對手,而這麼些年下來,本就物資缺乏的韃靼人,已經完全喪失了組建一支重裝騎兵的力量。騎兵對步兵的優勢是巨大的,但是防禦重裝騎兵衝鋒的時候,有效卻又恰恰是由盾牌和長矛大刀組成的步兵戰陣。可是不管是可以相對衝鋒的重裝騎兵還是步兵戰陣,韃靼人的手都沒有。

    四步,漢騎開始整理戰陣,由散亂的陣形收縮成有利於衝鋒的梯次形戰陣,蘇巴海已經可以清晰的看見一層層的槍林。

    三步,漢軍已經開始全力催動馬力,蘇巴海已經無法完全看清楚漢軍重騎後陣的情形,那裡已經完全被一股漫天的煙塵所籠罩。

    兩步,漢軍開始將橫放或者豎立著的長矛放平,微微下斜的矛尖,月色下反射出攝人的寒光。

    一步,漢騎用來護身的皮盾也已經被放到身前,猶如身陷泥塘的韃靼騎兵,這些曾經被蘇巴海引以為自豪的巴林部勇士,已經從外圍開始潰逃。而身處間的人仍然奮力的催動跨下的馬匹,想要從這個深深的泥塘裡拖身而出。

    五十步,三十步,十步……

    「轟……」猶如一塊巨木撞到了敗革上的撕裂身,不知道是長矛刺穿馬匹還是人的身體所出的聲音,漢軍重騎猶如一把鋒利的匕一般,狠狠的扎入到巴林部騎兵的陣。明軍騎士頭頂上鮮紅的盔纓,猶如一團團熾熱的火焰,瘋狂灼燒著這支曾經馳騁草原數十年的騎兵隊伍,摧毀著他們所有的榮耀和自豪。

    敗了……敗了……巴林部完了……

    蘇巴海的兩隻眼裡幾乎要噴出火來,十多年的辛苦經營,這支自己一手帶出的心腹騎兵隊伍,竟然會自己一直鄙視的漢國騎兵的衝擊下,一敗塗地。

    明軍重騎從巴林部軍一路穿陣而過,像是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不可一世。草原上初生的嫩草,被馬蹄帶起,四散翻飛,渾厚的馬蹄聲,像是要震撼整個蒙古草原。只穿著簡易的皮甲和棉甲的韃靼騎兵,這支騎兵的衝擊下,四散破碎。巨龍一抖鱗爪,所有阻擋它面前的力量紛紛灰飛煙滅。

    橫穿過戰陣的重騎兵,一直衝到了距離全寧城的城牆不到一里地的地方,才停了下來,又開始整頓隊形,準備再次橫衝而過。

    蘇巴海終於意識到,眼下已經是自己的後一個機會。

    如果讓這支騎兵再次衝陣而過,那麼接下來的,很可能自己要再次承受一直以逸待勞的漢國輕騎的掩殺。

    蘇巴海已經完全弄不明白,到底有多少明軍潛伏到了全寧城的四周。他向四周看著,想尋找一條可以安全的撤離戰場的路。

    可是雖然天上的月光仍然照耀著大草原,但是視野卻無法像白天那樣寬廣。何況,他根本不相信南方那個龐大的大明帝國只派出兩三千人就來攻擊一個駐紮著上萬韃靼精騎的全寧城。

    雖然戰場上的形勢已經持續朝著不利於韃靼人的方向展著,可是蘇巴海仍然不相信這些漢人會有這麼大的膽量,只有兩三千人就敢對著數千韃靼勇士起衝鋒。

    他下意識的朝著西邊漆黑的草原深處望去,他已經無法去想著圖門那裡現情形如何,他唯一的念頭就是帶著自己剩下的人馬逃出這片戰場,逃回巴林部的營地去。

    只是,西北方向而逃路已經完全被那支漢國的重裝騎兵所封鎖,雖然看上去他們的人數只有兩三人,但是蘇巴海已經冒不起這個險。拿輕裝的騎射兵向重裝騎兵突擊,結果只能是一個字-「死」!

    何況,已經被嚇了膽的巴林部騎兵,紛紛亂亂的,能不能組織起有效的突圍,也是一個大的變數。

    向南逃竄,蘇巴海此時是想都不敢去想,漢人向來多詭計,他堅信漢人一定南邊埋伏下了輕裝的游騎準備對自己的這支騎兵進行後的掩殺。

    雖然韃靼人已經無力武裝起一支重裝騎兵,但是用重裝騎兵從側翼衝擊,然後派出輕騎掩殺,是當年大元帝國顛峰時期常用的戰術。漢人既然已經學會了其一,又怎麼會不把握住第二。

    已經衝到了西北面的明軍重騎已經逐漸重整頓好了隊列,準備衝鋒的號角聲,漆黑的夜裡顯得無比淒厲而一無反顧;一叢叢的長矛直指天空,似乎想要宣告著自己即將成為草原的主人,留給蘇巴海和巴林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逃,逃進全寧城去,一個蘇巴海之前想都沒有想過的念頭,從腦海裡蹦了出來。

    雖然巴林部的馬隊已經人心惶惶,但是相比重裝騎兵,靈活仍然是輕騎兵大的優勢。不知道有有意還是無意,或者是為了有效的衝鋒,明軍的重騎東北方向留出了很大的一塊空當。

    只要能漢軍動下一次衝鋒前過這塊空當,就能逃到全寧城的南門下。重騎兵想要調轉衝鋒的方向可沒有輕騎兵這麼靈活。

    如果正自己北面徘徊的察哈爾部騎兵能夠反應過來,從明軍重騎的側翼反衝擊當然是好的結果,那麼也許這回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即使他們做不到,那麼起碼也可以阻攔上一段時間,讓自己安全的撤到全寧城下。

    老子為圖門做的夠多了,這回也該他幫我一次,巴林部絕對不能失去這群精銳的勇士,蘇巴海狠狠的自己的拳頭上咬了一口,下定了決心。

    一陣陣鼓聲和號角聲,相繼空曠的草原上響起。

    剛才的那一陣突然的變故,讓圖門率領的察哈爾部騎兵幾乎有些不明所以然,看著從煙塵突陣而出的明軍重騎,他們幾乎忘記了自己正處一場激烈的廝殺心。

    雖然他們很快就弄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但是卻又現自己根本無能為力。衝鋒後的重騎兵是脆弱的,如果這時候察哈爾部騎兵能夠從明軍重騎兵側翼也來一次突擊,摧毀這支明軍重騎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也別忘了,察哈爾部騎兵的後頭,也吊著一支剛才從明軍右翼分出的騎兵隊伍。雖然眼下看起來察哈爾部的騎兵形勢上有些佔優,可是如果察哈爾部騎兵貿然變換方向,向西衝擊明軍重騎,那麼即使能夠摧毀那支剛剛擊敗了巴林部騎兵的明軍重騎,卻又要把自己的側翼卻完全暴u了後面那支明軍的面前。巴林部,似乎已經劫難逃。

    西北面的明軍重騎已經重整理好隊形,看起來隨時都會再次動衝鋒。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卻又遲遲沒有動了起來。

    漢軍重騎兵一定是等後面的輕騎兵跟上,好衝鋒後進行後的掩殺。蘇巴海心裡開始有些隱隱的慶幸起來。明軍的騎兵戰術畢竟還不是那麼嫻熟,居然留下了這麼大一個空當給自己。

    韃靼人不愧是天生的騎手,雖然已經驚慌失措,可是頭人的約束和下意識的舉動下,巴林部騎兵冒著不斷從東邊射來的彈雨,極速的向東北方向湧去。

    看著巴林部向東北方向游動,那支停留西北面的明軍重騎也開始一邊進行短暫的休息,一邊慢慢調整方向,始終保持著對巴林部的壓力。

    誰言漢兒不善馬,看這支身著重甲,卻仍然能夠輕鬆的變換著方向的明軍重騎,蘇巴海竟然感到有些絕望,無論自己怎麼逃,漢軍的矛尖似乎都是對著自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