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六卷 第二十九章 裕王入宮 文 / 諒言

    王府,正廳。

    正廳的四角雖是都放上了鑄銅的蟠龍火盆,可是前後門都是開著。後門邊的冷風,不時的捲著雪花灌了進來。站蕭墨軒身邊的馬森一個冷戰,連忙伸手扶了下一邊的椅把。

    「恭迎王爺。」隨著後門邊王府儀衛一聲響亮的號子,馬森連忙挺了挺胸,站定了身子。略瞥著看著一邊的蕭墨軒,卻見臉上仍是掛著淡淡的笑,連看都不看自個一眼,突然間忽得覺得有些氣短。

    「嗯!」裕王爺剛換上了一件金絲繡邊的蟠龍錦袍,裡頭襯著一件夾心皮祅,頂著一麾大紅的披風邁步從後間轉了進來。

    未及站定,便是從肩上解下披風,順勢一抖,扔給了後頭跟著的李芳。屑落的雪花,散散落落的掉地上,立刻融化。李芳接過披風,又是回身使了一個眼色,立刻又有人掩上了正廳的後門。

    「王……王爺。」猛然間,蕭墨軒似乎也有些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好,略上前一步拜倒,「下官蕭墨軒參見王爺。」

    「嗯?哦……」裕王條件反射似的一愣,眼裡略閃了一下,一隻手掌略抬了下,「起身。」

    「兩位大人今個前來,緣何竟是不事先招呼一聲,本王也好準備停當。」裕王呵呵一笑,上坐了下來。

    「來人,給兩位大人看座,上茶。」裕王臉上浮著笑,並不看著蕭墨軒,卻是盯住了馬森。

    「蕭大人……」不知怎的,馬森竟是不敢抬頭去看裕王,只是背過了手,輕輕拉了拉蕭墨軒。

    「王爺。」蕭墨軒畢竟也知道大體。明白此時不是閒聊的時候,況且身邊還跟著一個馬森「下官等人這回前來,倒不是來喝茶的。」

    「哦。」裕王輕應一聲,自顧著展了展袖子,「兩位大人都是二三品的大員,我這王府又豈是議事地地方。」

    「王爺,下官這回來,正是請王爺進宮議事。」蕭墨軒略停片刻,開口說道。

    「進宮?」裕王坐下的鐵力木椅,「吱」的一聲地下留下一條滑痕。

    「子……蕭大人。」裕王抬起袖子。額頭上略了一下,「此事……」

    剛才心裡頭隱隱擔心的事兒,似乎真的像是要變成了現實。

    「王爺。」蕭墨軒拱手向前,目光直直的盯著裕王的眼睛。

    「唉……」裕王輕歎一口氣,站起身來。只是也並不是向外走去,而是朝著正廳的後間轉去走過李芳身邊的時候,卻又略停了一下。

    「蕭大人。」李芳回過身來,朝著蕭墨軒微微欠身,蕭墨軒也立刻會意,跟著李芳轉了進去。

    「子謙。」蕭墨軒剛走進後間。就被裕王一把扯住,「你們且到底意圖何為?」

    蕭墨軒從來沒見過裕王臉色如此嚴肅過。頓時也只能尷尬的笑了笑。

    「王爺,子謙是從家裡趕了過來地。」蕭墨軒雖然沒有明說,可是裕王也聽出了些端倪。

    那就是蕭墨軒自個也有些弄不明白狀況,興許不是直接裹到了一起去。

    「眼下父皇何?」裕王的話語間,甚是有些急切。

    「適才據馬森所言,皇上已下旨傳位於王爺。」蕭墨軒心裡雖是有些忐忑,可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直說出來,「只等王爺進宮,便官面前宣旨。」

    「父皇若是安好,如何會思起這傳位的事兒?」裕王心裡猛得一驚。手裡抓的蕭墨軒緊,「子謙你且是告訴我,父皇眼下究竟如何?」

    「若是父皇傳位於我,如何不見聖旨前來?」裕王的手。已是開始有些微微抖。

    其實也難怪裕王如此心急,根據大明祖制,只有皇帝駕崩的時候。儲君才會沒有聖旨的情況下繼位。而所謂的遺詔,也只不過是內閣大臣們根據其一生所為而撰。

    眼下若是嘉靖帝安好,蕭墨軒等人應該是奉旨前來才是。況且來裕王府的,只有蕭墨軒和馬森兩個,未必有些怪異,按理說,這麼大的事兒,作為元輔地徐階該是當仁不讓才是。即便是徐階要留宮主持大局,那麼其他的幾位閣老又何?黃錦又何

    這一切地一切,似乎也太過詭異了些。

    「王爺,適才鐘樓上的鐘聲,子謙也是聽得明白,當是和皇上無關。」蕭墨軒略思片刻回道,「眼下看來,興許也只有等王爺進宮才能知道個真切。」

    「那若是父皇安好……」裕王仍是有些猶豫,「本王斷不想做了不忠不孝之人。」

    裕王后擔心的,無非也是怕眼下的事情並不是嘉靖帝的本意。這其的利害,只略想一下,也是明白。

    「那王爺就是非進宮不可了。」蕭墨軒握了下拳頭說道。

    「確是非去不可了。」裕王聽到這裡,才是鬆開了抓緊蕭墨軒的手,重重的點了點頭。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初,酉時。

    「吱……嘎嘎……」已是塵封多年的午門正門一片不安的平靜,緩緩打開。

    午門內,以徐階為地上千名京城武官立御道兩旁,忐忑不安的看著白茫茫一片大雪,一行車駕穿過正門,遠遠行了過來。

    當午門的正門打開的那一瞬間,幾乎所有地人頓時便就意會到了些什麼。見著車駕行到跟前,兩邊的人群頓時也像波浪一般一個個伏下身來,跪倒青石板上的積雪上。

    「裕王朱載垕接旨。」

    裕王剛走下車駕,行到玉階前,便見徐階一抖精神,從一邊地司禮監隨堂太監手上接過一份黃卷。

    「兒臣朱載垕聆聽聖意。」裕王定了定神,領著身後的蕭墨軒等人跪倒階前。

    幾乎是同一時間,從皇極殿到午門前的三千餘名禁軍,也手杵長矛,單膝拜倒。

    「朕即位至今,已是有四十一年有餘。四十一年來,常以為可以德而被天下……然,以疲憊之軀,如何謀天下之福,謀萬民之福。

    今朕意傳位於裕王朱載垕……古語有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望吾兒之德甚於朕,則朕於清幽之,甚慰也……」

    徐階宣旨完畢,趕下玉階,待裕王起身之後,雙手擎旨奉於裕王面前。官士卒,不敢起身,皆山呼萬歲。

    「徐閣老,眼下父皇安?」裕王並不急著接旨,只是追問著。

    嘉靖帝雖是已頒下聖旨,可是裕王眼下並未舉行登基大典,尚且是無名號。

    「皇上眼下正萬壽宮清修,王爺領旨之後,自當可親往拜見。」徐階只奉著聖旨,並不站起身來。

    「立刻隨我去見。」裕王竟是不管徐階仍跪著,急切的就要折過身去。

    「請王爺接旨。」徐階跪地上,紋絲不動,殿前武官,也無一人敢起身。

    裕王四下略掃一眼,握了握拳頭,又轉回身來,從徐階手上接過聖旨。

    「子謙,你陪我前往萬壽宮見駕。」裕王將聖旨遞於李芳收好,見蕭墨軒也仍跪御道邊,上前一把拖起。

    「臣……臣遵旨。」蕭墨軒愣了好一會,才冒出句話來。

    其實倒也不是蕭墨軒被裕王給嚇到了,而是蕭墨軒實有些不知道眼下該怎麼和裕王說話才好。裕王既然已經接了聖旨,那麼按理說,他已經是皇上了。可眼下他卻又沒即位,萬壽宮裡又還住著一個皇帝老兒。

    自從得知海瑞上疏之後,即便是蕭墨軒,也無論如何沒想到,居然會成了這麼一個情況。

    嘉靖帝老人家既沒被氣得掛過去,也沒想去奮圖強,重頭再來,而是直接傳位給裕王。

    「做太上皇……虧他想的起來。」蕭墨軒心裡暗暗的嘀咕著,一時間也覺得有些措手不及。這一個主子都已經甚是難伺候了,日後還有兩個,這朝的大臣們,究竟該如何去做的好?興許……去萬壽宮見上他一回,也是不錯的選擇,只是不知道,他老人家是肯見裕王不肯。那個「二龍不相見」的魔咒,嘉靖帝老人家可以一直惦記著呢。

    跟著裕王轉過身來,蕭墨軒卻是陡然迎上了幾道冰冷的目光,頓時也是不禁全身打了一個冷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