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五卷 第七十三章 陷阱 文 / 諒言

    另:t唐念歌,看過……你想要精華嗎?嘿嘿,我就不給你。

    眾所周知,東南沿海的倭寇,倒也不是倭國人。雖然上前拚命的一多半是倭國的沒落武士和浪人沒錯,但是做老大的卻大多是明朝人。

    這些明朝人,甚至把持了東南沿海的大部分走私貿易,即便是歐洲人,也不得不主動和他們合作。當年大倭寇頭目徐海曾經屯住東瀛,即便是東瀛的諸侯,也常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回顧這一段歷史,真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痛。

    詔安縣山南村,正位詔安縣東北邊的烏山南面,故而得名。

    福建沿海一帶山巒極多,這國漫長的海岸線上都可以算是一個特例。位於詔安縣東北方向的烏山,因山體岩石多黑色,而得名烏山。烏山的海拔高達數丈,折算成現代的高,大約是一千零五十米。

    「海上來了倭賊……」幾個山南村的漁民,海邊靠了岸之後,也不做休停,立刻腳不沾地的朝村子裡跑去。

    寧靜的小村,頓時便就像滾開了的水一般的鬧騰了起來。

    山南村靠著海邊,並不是第一次遇見倭寇來襲。接到了警報,或田里的,或河邊的村民們立刻便就動了起來。

    收拾東西的收拾東西,攙扶老幼的攙扶老幼,紛紛朝著烏山裡頭避去。

    「呀……」數十條船剛一靠岸,上千名倭寇便從船上躍了下來,一個個高擎刀槍。朝著山南村撲去。

    山南村裡頭,大半村民已是走了個乾淨,還剩下少幾個,正想扛起幾袋糧食。

    遠遠的聽見從海邊傳來一陣陣嗥叫,頓時嚇得連剛搬出來地糧食也不敢要了,撒開了腿,也朝著山裡頭跑去。

    這一夥倭寇,從海邊馬不停蹄,直衝到山南村。看見後幾個村民奔了出去,倒也不追趕。而是立刻分散開來,鑽進了一間間屋子。

    再過一個月,就是入冬的時候了,緊跟著便就是除夕。眼下要緊的是掠得過冬的糧食和衣物,那幾個逃走的村民,倒是無關緊要了。

    「林把舵的。」幾個倭寇頭目,帶著一夥強盜四下尋了一圈以後,見林道乾也走進了村子,立刻迎了上來,「這幫兔崽子眼下也成了精。兄弟們忙活了半天,只找到兩三石糧食和幾隻雞。就連條狗都沒省下。」

    「怪不得兄弟們。」林道乾微微一笑,似乎並不放心上,「這山南村緊靠著海,雖是劫掠便宜,可是他們得信也快。適才海上那幾條漁船,想是早回來報過信了。」

    「實就該把那幾條船都給打沉了。」幾個賊人罵罵咧咧的拿起手裡的刀,一根木樑上洩似的砍了幾刀。

    「眼下風頭正緊著。」林道乾從背上摘下披風,「糾纏的時候長了,對我們才是不利。」

    「詔安縣裡,又不是只有這山南一個村子。」林道乾伸出手去。幾人肩膀上頭各拍了幾下,「斷不可給官軍地眼線尋到我們的蹤跡才是。」

    「哎。」聽林道乾這麼一說,幾個人的臉上才又露出了笑來。

    「讓兄弟們收拾下。」林道乾轉過身來,朝著四邊叫道。「趕下個場子嘍。」

    大半個時辰前,還是熱熱鬧鬧的山南村,一番劫掠之後。已是一片破敗。

    有幾戶人家的大門都被拆了下來,做成了抬板。屋頂上蓋著得茅草,也全被擼了下來,搬回船上,好做過冬的柴禾。

    稍作停留之後,大批倭寇又繼續朝著詔安縣城的方向撲了過去。

    詔安縣城東五十里,烏山南,廄下村。

    「俞將軍。」一名探子從馬背上翻身而下,「倭寇把船停了海邊,劫掠了山南村。」

    「那山南村的姓可都安好?」被稱為俞將軍的,正是抗倭名將俞大猷。

    上個月的初七,俞大猷剛接到了調令,領取了五千士兵,奉調赴閩邊境剿倭。

    自從幾股較大地倭寇被剿滅之後,剩下的兩股大地勢力,橫嶼島的吳平和南澳島的林道乾,都漳州和潮州一帶的海面上。

    所以俞大猷也並不走遠,而是駐紮潮州頭島一帶,方便兩相接應。

    另外一個原因,俞大猷也希望可以尋著機會,一舉攻上那兩個被倭寇佔據的島嶼。

    整頓軍備的同時,俞

    放出了探子裝扮成漁民,時刻監視著兩股倭寇的舉動

    林道乾剛出海的時候,俞大猷便就收到了線報。

    「依著將軍的吩咐。」探子立刻回道,「沿海各村莊的姓早就把糧食藏進了山裡,山裡樹木茂盛,想是倭寇也不敢貿然進入。」

    多山地地形,此時倒是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庇護所,行了莫大的方便。

    「上岸的倭寇數目眾多,小地不敢靠近。」探子繼續說道,「只山頭上看了一會兒,沒見著打殺的場面。一路回來的時候,小地又通報了沿途的村莊。」

    「嗯。」俞大猷滿意的點了點頭,又立刻揮了下手,「再探。」

    「將軍。」一名副將想扶著俞大猷坐下,卻被俞大猷推到了一邊。

    「將軍,我等這裡守株待兔,那隻兔子可是會乖乖的送上門來?」副將小心翼翼的問道。

    「呵呵。」俞大猷不急不忙的笑了一聲,看了身邊的眾人一眼,「這裡是進詔安縣城的必經之路。他林道乾若是想進縣城,必定要打這裡經過。」

    「那若是倭寇不進縣城呢?」副將仍是有些不無擔憂的問道。

    「這幾個月來,這兩股倭寇都龜縮島上。」俞大猷略皺了下眉頭,「若是我等估算不錯的話,島上的糧草當已是消耗怠。」

    「海邊的幾個村子,都已經把糧食藏進了山裡。」俞大猷繼續說道,「倭寇搶不夠足夠過冬的糧食,必定要打縣城的主意。他們這一番舉動,已是驚動了潮州和漳州兩府,他們若是要退回去重選地方,只怕是難以得逞。況且,我等一路輕裝簡行,又頭設下陣勢,倭寇絕想不到我等會到了這裡。」

    詔安,南村。

    繼山南村之後,林道乾一行一路上已是洗劫了三四個村子。

    「娘的。」一個小頭目把一袋麵粉重重的拋到了板車上頭,「這都是第四個村子了,得手的糧食卻連十石都不到,真他媽見鬼了。就這麼點糧食,就是連餵魚都不夠。」

    幾個倭國的浪人,拿著倭刀地上比畫著,似乎也很是不滿。

    本來還有些毫不意的林道乾,此時卻也是禁不住皺起了眉頭。

    「把舵的。」一群頭目,一起朝著林道乾這裡圍了過來。這時候,該是聽他下決定的時候了。若是就這麼回去,簡直和空手而回沒什麼兩樣。

    「那些兔崽子定是把秋後收的糧食藏進了山裡。」一剛扛著麵粉的小頭目嚷道,「要依我看,就帶著弟兄們衝進山裡頭去,他們拖家帶口的,定是走不遠。」

    「不可。」林道乾連忙擺了擺手,「這些人常年住這裡,山裡頭的情形比我們清楚許多。貿然進山,想尋他們也是不容易。若是再等到官軍趕來,只怕我等連山都出不來,要被圍死裡頭。」

    「那眼下卻是該如何辦?」眾人紛紛一籌莫展。這回上岸,無論如何也要湊集到足夠過冬的糧食。

    林道乾撇了撇嘴,遲疑著把目光轉向了西邊。

    詔安縣城?林道乾身邊的眾人立刻從林道乾的眼神裡頭看出了端倪。

    「聽說……」有人頓時就猶豫了起來,「聽說浙江總兵俞大猷,也已是到了這裡。」

    俞大猷,這個名字對於倭寇來說,簡直無異與「魔王」二字。他和戚繼光兩個,浙江大開殺戒。浙江諸倭,倒這兩人刀下的多不勝數。

    即便是南澳島和橫嶼島上,也多有人是從浙江海道逃了出來的,只聽見這兩個人的名字就兩條腿不禁要抖。

    此時見有人提起俞大猷的名字,就連林道乾也不禁為之變色。

    「那俞大猷駐軍頭島,離這裡遠裡之外。」當然也有人不想賣俞大猷的帳,「況且昨天我等出海之後,也派人去頭島附近探過,島上的人數並不見少。」

    俞大猷能派人監視南澳島和橫嶼島,這兩個島上的倭寇自然也能監視頭島。

    林道乾雖然沒有和俞大猷照過面,可是名聲也早就是聽到過的,也忌憚的緊。所以出海之後,又專門派了輕船去探了一下。

    「把舵的。」兩邊爭執不下,又一起把目光投向了林道乾,希望他能拿個決定。

    林道乾能把南澳島經營成眼下僅次於橫嶼島的海上勢力,自然也有他的手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