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美好生活

卷三 風起雲湧 第299章 大航海時代 文 / 方景

    :小說罓∷

    第299章大航海時代

    蔚藍色的海洋上,一支由三艘遠洋海船組成的船隊順流而來,污漬斑斑的白色帆布上描繪著碩大的紅十字標誌。4∴8065[.]

    船隊隨

    o逐流,一點點緩慢接近陸地,身穿亞麻布衣衫的水手們歡聲雷動,因為他們完成了偉大使命,尋找到那傳說中黃金遍地的亞洲。

    這是一支隸屬於西班牙王室的探險船隊,歷經七十多天不見陸地的連續航行,途中絕大多數船隻因糧食漸漸用盡而返航,以至於出航時十七艘海船,一千五百人變成現在的三艘船,不到二百人。

    這一日在後世被譽為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因為白人第一次踏足西半球,把所謂的文明帶入了美洲,並正式開啟了大海航時代,這一日就是後世的節日—美洲發現日。

    領頭之人自然就是大航海家哥倫布了,按照歷史走向,這一天確實是歐洲的幸運日,同時也意味著無數南美土著人,非洲黑人的末日來臨。

    此時此刻,哥倫布等一行人錯誤的認為這裡乃是亞洲邊緣,把這一帶稱為西印度群島,把島上的土著人誤認為印度人,這也是印第安名稱的由來。

    即使隨船帶有西班牙君主遞jiāo印度和大明君主的國書,而這裡被認為是亞洲,島上明明世代住著亞洲人,可白人的強盜習性依然暴lu無遺,絲毫沒有來者是客的自我約束。

    登上陸地的第一件事,當即舉行了一個佔有儀式,宣佈以國王和女王的名義把土地佔為己有,更無恥的是讓隨行人員進行公證和記錄。

    為了尋找黃金和寶石,把小島搜了個底朝天而一無所獲的西班牙殖民者們,不甘不願的乘船離去,一路上不停發現新的島嶼,自是挨個佔領挨個重新命名,結果財寶沒找到,反而為了填飽肚皮,從土著人手裡以物易物換來了幾樣食物。

    要是朱佑桓在場的話,一定會震驚的跳起來,他朝思暮想的土豆,地瓜還有煙草等等,竟然這麼輕易就被白人得到了。

    可惜白人嘴裡吃著堪稱最珍貴的絕世珍寶,心裡面卻失望的一塌糊塗,因為這所謂的倭國主島,委實太貧窮了些,當地人過著與世無爭的原始生活,好似野人,水手們無聊之餘學著土人chou起了煙葉,發覺這玩意比較提神,誰都沒想到僅僅四十年後,煙草即風靡世界。~~

    !-

    !——

    哥倫布帶著三位船長被土著酋長熱情款待,雙方連比劃帶猜測,聰明的哥倫布取出一塊金子和寶石,不甘心的打聽,不想島上的土著人酋長一見笑了,指著遠方為客人們解憂,茫然不知這些所謂的客人,實乃徹頭徹尾的強盜。

    哥倫布大喜,猜測出東南方向或許有個大島,那裡盛產珍珠,黃金和香料,為了財富果斷綁架了十幾個土著人做嚮導,半夜乘著海船逃之夭夭。

    正當歐洲白人自以為發現新世界的同時,數千里地之外的海岸線上,同樣迎來一支劈

    o斬lang的遠洋船隊,規模比起西班牙來足足大了十幾倍,一百多艘戰艦浩浩蕩蕩。

    旗艦鄭和號上,已為人fu的張夢兒神色雀躍,靜靜依偎在丈夫李慎懷裡,問道:「這北明洲真的大得不可想像麼?去年你險些葬身大海,想想都令奴家後怕萬分。」

    李慎神色溫柔,昔日的文弱書生,早已被海風洗滌的褪去斯文,變得氣度沉凝,古銅色的面孔更加富有男兒魅力。

    有意安撫妻子,李慎毫不在意的笑道:「mo透了這海底龍王的脾氣,航行就會變得一帆風順,我真是佩服陛下,千叮嚀萬囑咐要提前摸清海洋季風,風暴和洋流走向,切忌不可草率行事,好像一切萬歲爺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因此我不敢貿然行事,一路修建補給據點,步步為營,躲過了好幾次覆滅之禍,要不然,我豈敢帶著你過來?」

    張夢兒立時想起了遠在京城的姐姐和親人,悵然道:「好幸運有了這位姐夫,一直在護著奴家的任性要不是有姐夫撐腰,奴家真不敢想像,還能陪著夫君遠赴萬里異域。求老天爺保佑,祝願姐夫龍體安康,姐姐早日誕下龍子。」

    李慎欣然點頭,一樣在心裡默默為陛下和娘娘祈福,望著目光盡頭那聳立在懸崖峭壁上的大明龍旗,說道:「等上了岸,為夫就派當地百姓帶你四處遊覽,他們都是黃皮膚,黑眼睛的先民,性情和善,沒什麼可怕的。這一年在教導他們說漢話,溝通不成問題,此次來我身負重任,恐怕沒時間陪著你。」

    「嗯」張夢兒乖乖點頭,嬌聲道:「尋找糧食作物的任務就交給奴家好了,夫君只管去做大事吧。」

    李慎目光變得凝重,自從他去年初登陸北明洲開始,yu米已經帶回了中土,根據陛下未卜先知的世界地圖,他清楚沿著漫長海岸線即可抵達南明州,陛下明言白人就要展開大規模的侵略移民,無數土著人將遭到屠殺滅絕,因此必須抓緊時間征服整個北明洲,準備對白人展開一戰,並且委派他在適當的時候,乘船跨越大西洋直抵歐洲諸國,摸清對方虛實。

    安南國位於南方的金蘭灣,將近三百艘各式海船安安靜靜的停泊碼頭邊,整個海灣四面被群山環繞,一年四季風平lang靜,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

    大明駐安南總督府裡,汪羽後背著手,對著一干武將,沉聲道:「近日安南人可有動靜?」

    「啟稟都督,安南人對我朝向來深有戒心,四周都有軍營駐紮,大約八千人左右。」一位將領拱手說道。

    汪羽皺眉道:「安南自秦朝即為我朝所有,五代十國時反叛分裂,自成一國,此後時降時叛,民風jiān狡。太宗朝恢復舊地,宣宗朝又棄之,其中緣由就不說了。本都督不遠萬里從琉球率兵而來,乃是受命於聖上,陛下對安南人的反覆無常深惡痛絕,因此當與之一戰,迫使黎氏王室徹底臣服,割讓北方占城和金蘭灣等地,接受我朝統管,此乃聖旨」

    諸位將領當即抱拳轟然應諾,對此都早有準備,一年來陸陸續續通過海運,整個金蘭灣的明軍多達萬人,日夜習練火槍射擊,就等朝廷一聲令下,對那武器落後的安南人展開徵討了。

    安南就是後世的越南,盛產一年三季的水稻,此時人口多達數百萬,是以汪羽不擔心糧食問題,關於越南人的性格無需多說。

    朱佑桓不準備學太宗朝英國公朱輔那樣,一戰而征服安南,然後派官員設置官府,好像泰山壓頂般一氣呵成,壯哉是壯哉了,可接下來將面對永無止息的叛亂和征討。

    沒有官員願意跑到邊遠之地做官,宋朝時安南屬於發配之地,因此來這裡做官的心情可想而知,本來官員就廉潔的少,貪婪的多。天高皇帝遠,一來就對蠻夷橫徵暴斂的人太多了。朱佑桓乾脆改變方式,讓這些傢伙發揮長處。

    一點點的分化蠶食,溫水煮青蛙一樣的吞併其地,貪官們心眼多,心思壞,行事不擇手段,很擅長扶持忠於大明的王室傀儡,分化打擊本地權貴,藉著他們的手為國家『創造外匯』通過大肆挑撥離間當地各族間的關係,移民充實漢族人口。總之一句話概括,收其心,毀其人,滅其族,佔其國。

    和默許官吏大肆搜刮外國錢財一樣,窮兵黷武也不一定是滅亡之道,朱佑桓打仗是必須要收回成本的,絕不會像以往一樣,朝廷就好似那冤大頭,做什麼都得自個出錢。

    汪羽就深知陛下此等惡習,他經營琉球和倭國時,每日每刻都在盤算著如何賺錢,倒賣武器糧食,挑撥各地大名,甚至派兵扮作海盜,劫掠城鎮,幾乎是無惡不作那經略安南也一樣,朝廷先期投入了數百萬兩銀子,那未來必須要十倍以還之。

    汪羽暗歎一聲自己變壞了,問道:「最近下面有無糾紛?」

    身邊一位中年文官馬上回道:「有,前日下面幾位丘八搶了臨近村子裡的雞鴨,當地人敢怒不敢言,誰知這幾個畜生食髓知味,深夜裡又跑去侮辱了一位姑娘,結果當地人不幹了,把這三個畜生抓住好一通暴打,官府趕去的及時,未鬧出人命,現在都被關在本地官府大牢裡。依我朝慣例,此等事當尊重本地律法。」

    「混賬」

    突然汪羽翻了臉,罵道:「堂堂上**人,豈能任由屬國羞辱?就算殺了人,那也得本都督處置,豈有此理來人,給老子炮轟附近的藩郎城,不把人交出來,所有沿海城鎮統統夷為平地。」

    那文官大驚失色,趕忙勸道:「大人不可,如此行事又與禽獸何異?我堂堂天朝的名聲要毀於一旦啊。」

    汪羽搖頭道:「你不用多說廢話,陛下說過,國與國之間沒有正義可言,我朝強大則四海臣服,而我朝虛弱則四鄰入侵,可見自身不強大如何談其它?沒有數百萬的軍隊,你真以為提倡禮儀道德就可使得萬國來朝了?真要是那樣的話,昔日魯國早就稱雄宇內,何必輪到一味尚武的西秦來征服六國?此事毋庸再議,我心裡有數。」

    「屬下不敢,不過此事非同小可,大人理當先上奏朝廷,不然恐怕」

    文官當下好心提醒,即使不服氣,心裡頗為感歎此一時彼一時,現今武將權利變得越來越大,再不是以前唯唯諾諾,凡事不敢擅自做主的窩囊時候了。

    汪羽笑了笑,他敢下令自是有恃無恐,來時萬歲已經賦予他全權。

    這越南距離京城十萬八千里,朱佑桓豈會和滿清皇帝一樣,什麼事都要親自過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