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美好生活

卷三 風起雲湧 第232章 東察合台汗國 文 / 方景

    第232章東察合台汗國

    還未等朱佑桓參觀下哈密城這做千年古城,忽然驚聞噩耗,忠順王罕慎迎娶吐魯番王速檀阿麻黑的女兒時,滿以為做了人家的女婿,從此大家就能相安無事了,結果吃醉了酒,那公主搖身一變,變成拎著尖刀的彪形大漢。

    看著城外載歌載舞歡慶勝利的吐魯番人,朱佑桓氣的笑了,哈密衛總共八座城池,一下被人家佔據了六座,難怪以能歌善舞聞名於世的維吾爾們,唱的那麼開心。

    要不是為了腳下這塊土地,為了打通陸路通道,朱佑桓都懶得理會吐魯番人,只要下令禁止通商,保管整個西域都得把吐魯番生吞活剝了,起碼近幾十年如此。

    如今西域諸國的日子不好過,絲綢之路阻絕,又面臨佔據了中亞的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的敵視,夾在強敵環視之下,誰敢輕易得罪東方的禮儀之邦?

    遠處唱啊笑啊好半天,在番王速檀阿麻黑的催促下,五千多騎兵這才翻身上馬,人人耀武揚威,隊形散亂的緩緩靠近城牆矮小的哈密城。

    哈密向來被視為西域魚腩,城小力弱,前年才被罕慎帶領族人收復,邀請的兩個部族離去後,總人口不到兩萬人,分佈在方圓幾百兩的綠洲上,而哈密城內,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不過四千多人,戰士少的可憐。

    按照當年***人縱橫世界的慣例,此時依然通行於中亞的潛規則,抵抗就意味著全城人要被屠殺,因此眼見首領被殺,哈密三衛紛紛舉城投降。

    連續佔領六座小城,一路上未遭到任何抵抗,是以吐魯番人神色輕鬆,說說笑笑,連彎刀都未抽出。

    誰知城裡來了一群狼,正張牙舞爪的等著他們,一千蹲在牆根下的明軍瞧得目瞪口呆,還從未見過這麼浪漫的敵人。

    燧發槍製作不易,士兵端在手裡的,都是兵部趕製出的新式火繩槍,比起火統來,射程和威力何止大了一倍,最陰狠的就是裡面的鉛彈,只要被射中,不管什麼部位受傷,幾乎都是百分之八十的死亡率。

    每人四支火槍,統統打完也不需要再次添加火藥了,活著的都知道轉身就跑,以馬匹的爆發力,不等這邊裝填完畢,那邊早就跑出射程。

    面對一群步步逼近的活靶子,還是騎在馬上目標醒目的異族人,朱佑桓輕輕吐出一個字。

    「殺!」

    頃刻間,好似爆豆一樣的爆炸聲,綿延不絕的連續響起,滾滾青煙從牆頭上漫出,吐魯番人成排成排的仰面倒下,人喊馬嘶,人仰馬翻!

    還未等貴族們回過神來,接連十數聲震耳欲絕的轟雷爆炸,埋在沙地下的特質地雷被觸響,斷肢被炸得漫天亂飛,硝煙散盡,土坑周圍躺滿了痛苦***之人。

    僅僅一個照面,吐魯番人死傷多達一千多人,誰讓他們非要排著密集隊形,唬的最中間的速檀阿麻黑臉都綠了,還未等調轉馬頭,就被一顆鉛彈擊中額頭,當即命喪。

    轟隆隆的馬蹄上由遠而近,朱輔率領兩千騎兵從側面迂迴包抄,還未等他下令阻擊,嚇破膽的吐魯番人,紛紛大叫著投降。

    幸虧吐魯番人和漢人沒什麼太大的仇恨,朱佑桓並不想趕盡殺絕,他並不知這些傢伙打劫過河套,何況他還打算以夷制夷,遂命令全軍停止射擊。

    吩咐城裡的一千明軍收容俘虜,受傷的唯有自求多福了,朱佑桓親自率領兩千鐵騎,押著十幾位吐魯番貴族,高舉***人的霸道口號,抵抗即屠城,偏偏又打著大明旗號,所到之處望風披靡,很輕易的佔領整個吐魯番。

    吐魯番和哈密都位於***東部,都屬於吐魯番盆地之中,城池低矮,總人口還不到二十萬,多民族混雜,其中祖上有漢人血統的,竟然佔了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能夠這麼容易的佔領整個吐魯番,朱佑桓大感意外,比起西域各國的彪悍風氣,吐魯番人好似缺少了點血性。

    為了盡快穩定民心,減少一些無謂損傷,朱佑桓準備扶持速檀阿麻黑的長子速檀滿速兒為王,又找到城裡的阿訇,喇嘛,和卓等亂七八糟的宗教人士來瞭解詳情,他太急於瞭解西域乃至中亞的消息了。

    有哈桑為翻譯,朱佑桓換上一身鮮艷耀目的王族蟒袍,高坐王位之上,皺著眉頭聽講。

    結果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敢情死掉的速檀阿麻黑哪裡是什麼番王?人家竟然是東察合台汗國的大汗。這西域和朝廷記載的完全不一樣。

    速檀在阿拉怕語中的意思就是蘇丹,翻譯成***語就成了速檀,整個汗國乃至中亞都已經伊斯蘭化了。難怪就連朝廷都誤認為西域不屬於***人,實際上二者之間大有關聯。

    察合台汗國乃是蒙元時的四大汗國之一,疆域最大時,擁有東起嘉峪關,西至中亞,包括整個***在內,天山南北的龐大領土,不過大明立國後,整個汗國已經是名存實亡。

    哈密衛的祖上就是汗國的一位總督,後來察合台汗國分裂,總督投靠了大明。很快西察合台被歷史上著名的帖木兒所滅,東察合台汗國存活至今,不過一樣被崛起的烏茲別克汗國和瓦剌人打的奄奄一息,如今汗國分為三大疆域,吐魯番盆地屬於名義上的大汗所在地,此外還有阿麻黑的哥哥佔據的塔里木盆地以及塔什干到北塔山方圓千里

    看著一干神棍老頭眉飛色舞的表情,大講特講察合台汗國的昔日輝煌,歷代汗王的戰功,宗教習俗等等,朱佑桓漸漸聽明白了,敢情立國之初,這汗國就與元朝交戰,此乃***人的傳統。

    直到***貴族被當地豪強架空,以至於某一代大汗失去權勢,遂被迫皈依了伊斯蘭,以贏得本地貴族和宗教權貴的擁戴,從此幾代大汗都信仰伊斯蘭,伊斯蘭教漸漸成為大大小小汗國的國教,

    阿麻黑雖然貴為大汗,實際上權利不出吐魯番,並且西域垂涎來自明朝的茶葉瓷器絲綢等,承認大明為宗主國,這也是為何很輕易佔領這裡的緣故。

    歷史上,明朝幾次佔領吐魯番,可惜最終都任命部族首領為王,退兵了事。

    朱佑桓聽的頭暈眼花,幸好他來自後世,還不至於聽的稀里糊塗,抬手阻止神棍們繼續嘮叨下去。

    「諸位,速檀阿麻黑擅自誘殺我大明忠順王,聖天子震怒,命本王率軍復仇,你等可有異議?」

    一干貴族頓時心中震撼,罕慎才死了多久?這大明反應速度未免太快了,哪裡還有往年那般緩慢?

    朱佑桓繼續笑道:「實不相瞞,先帝爺去年駕崩,當今聖天子乃是天神轉世,用你們的話說,嗯!就是默罕默德先知復活了。」

    「哦!」

    崇信古蘭經的貴族們立時恍然大悟,敢情大明皇帝乃是真神臨凡,怪不得能看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事呢,伊斯蘭世界向來政教一體,人人都視國君為聖,此刻倒也不以為怪。

    朱佑桓心中冷笑,面上笑道:「諸位乃是我大明臣子,和那倒行逆施的阿麻黑不同,我朝向來尊重各屬國的宗教信仰,本王有意舉辦一次***體面的伊斯蘭大會,邀請各地貴族,宗教領袖齊聚吐魯番城,一同商議冊立大汗之事,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貴族和神棍們一聽,立時喜上眉梢,已然聽出大明不打算逗留不去的意思,可隨即為難起來,其中本地權勢最大的家族,黑衣和卓邁哈邁德,恭敬的道:「不瞞王爺,因邊境飽受其他國家侵擾,恐怕很多貴族無法趕來。」

    朱佑桓瞇起眼眸,心說你們被人欺負,受了氣就跑來欺負我大明,這他媽的是什麼世道?

    「原來如此。」朱佑桓起身背著手,慷慨激昂的道:「以前我大明和***人征戰不休,沒有精力關注西域,實在是愧對爾等,現在不同了,我大明兵強馬壯,當出兵為爾等出頭,非要把那些侵略者打回老家不可。」

    大傢伙都愣住了,邁哈邁德忙搖手道:「不可不可,王爺您有所不知,此乃是我教民的內鬥,絕不能被異教徒插手,不然我等就將淪為公敵了。」

    朱佑桓滿不在乎的走過去拍了拍他肩膀,朗聲道:「那好辦,本王一直有心加入貴教,既然***人都被允許皈依,那我大明子民一樣可以,那回回不就是個先例?這樣,本王就和三軍將士,一起宣誓入教好了。」

    在場之人全都喜出望外,近百年來,為了使伊斯蘭教遍佈整個西域,神職人員可謂是絞盡腦汁,燒殺佛寺,驅逐僧侶,強迫各族百姓信仰古蘭經,不然就是犯法,直到明末清初時,終於同化成了信仰共同伊斯蘭的維吾爾族。

    伊斯蘭教和***教一樣,非常具有攻擊性和排他性,為此歐洲和伊斯蘭打了上千年的仗,自從唐朝以來,伊斯蘭教持續不斷的入侵中亞,天竺,西域,要是能夠使億兆明朝百姓皈依過來,其功績之大可想而知?

    邁哈邁德盯著信誓旦旦的朱佑桓,心中覺得匪夷所思,如此甘美的泉水近在眼前,總覺得裡面有詐。

    朱佑桓神色如常,一臉莊重的說道:「你不信?不信本王馬上就當眾入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