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美好生活

卷三 風起雲湧 第200章 納采,問名 文 / 方景

    第200章納采,問名

    惡狗攔路,哦是英國公擋道,朱佑桓有些傻眼,混在人群中的周大人忙湊到近前,小聲道:「老大人乃是媒人,我朝規矩向來如此。」

    「哦原來是女方的靠山」朱佑桓一邊陪著笑臉,一邊低聲問道:「咱們這邊呢?誰是媒人?」

    周大人神秘一笑,低聲道:「以前是成國公,可人都去了,現今滿京城尋不到能和英國公旗鼓相當的老輩,本官就私自做主,把王恕大人請來了。」

    「妙」朱佑桓頓時眼睛一亮,拍案叫絕,賊兮兮的嗤笑道:「有油鹽不進的王大人,看他能把咱們怎麼著,等我成親時,還找王大人當擋箭牌」

    果然隨著吏部尚書王恕緩緩下轎,這回輪到英國公為之傻眼,敢情王大人一聽說此事,當即應允,鐵了心要和女方媒人大戰一場,好讓天下百姓為之效仿,摒棄奢華。

    無數百姓眼睜睜的瞅著,英國公心中暗叫不妙,還是冷哼道:「拎著一隻雞上門,算是什麼禮節?」

    王恕手捋白鬚,朗聲道:「出自周禮,可惜這時節尋不到大雁,再說上天有好生之德,自從晚唐後,人們大多以雞鴨代替此節,現今有樣學樣,未嘗不可。」

    「哼狡辯」英國公冷笑道:「早就沒有人家,僅僅拿著一隻雞來企圖蒙事兒,就算陛下力行節省,但幾樣小點心,幾件金銀首飾,也該送上些吧?」

    此話不假,別說堂堂帝王,百姓平日串個門,登門拜訪還得送些禮物呢,皇族也未免太摳門了,周圍百姓紛紛附和,大有替娘娘感到委屈的架勢。

    王恕依然不慌不忙,笑道:「今日不過是納采,採用古禮行君子之風,乃是一樁美談大家還請稍安勿躁,我等豈敢委屈新娘子?等問名之後,自當鄭重其事」

    英國公不為所動,恥笑道:「那就是說,納吉之後就會大操大辦了?」

    王恕馬上睜著眼說瞎話,信誓旦旦的保證:「那是自然,假如國公大人不信,可以隨本官去吏部瞧瞧,到時一目瞭然。」

    「這老傢伙,不是個好東西」

    英國公心中一跳,暗罵對方竟敢出言威脅,他還真不敢得罪六親不認的王恕,張家不肖子孫多了,將來保不準誰撞到人家手裡,今日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隨著老大人主動退讓,朱佑桓鬆了口氣,要是沒有王恕在,保不準連門都進不去,失策啊失策

    其實納采無非就是上門打聽一下,你家是否有合適的閨女等著出嫁,拎著大雁登門,乃是採用雁兒一生相隨的寓意,誰知道後來怎麼就演變成非得送禮了。

    張府門前依舊,還未張燈結綵,但是人很多,朱佑桓瞅見站在一邊直撇嘴的張氏兄弟,不禁狠狠瞪了眼過去,唬的兄弟倆忙正經顏色,露出笑臉。

    親手把大公雞遞給張母,算是禮成,當著一干張家親戚的面前,朱佑桓突然扯著嗓子問道:「敢問您家姑娘今年芳齡幾何?好不好看,是賢惠還是頑皮?許配了人家不曾?」

    得不管一干親戚還是外面探頭瞧熱鬧的百姓,人人立時一臉黑線,敢情這位爺是拿帝王大婚當成鄉下村裡娶媳婦了,哪有這麼大喊大叫的?鬧得身後貴族少年全都無地自容,恨不得尋個地縫鑽進去。

    要說張母倒也有趣,幾年來辛苦伺候丈夫,好不容易盼到了今日,難得輕鬆一回,大笑道:「俺家姑娘今年十六歲了,長得可俊了,性子也好,溫柔著呢,還未訂過親」

    倒躲在屋裡偷聽的觀音兒瞬間鬧個大紅臉,無地自容的趴在炕上,把頭深深埋進被子裡,小手使勁亂捶,就差哭出來了,心裡直埋怨親娘,這今後可怎麼見人啊?

    周圍人們頓時爆笑,朱佑桓樂不可支的又問道:「真是巧了,您家閨女和俺家哥哥正般配,俺哥哥那是天底下獨一無二的正人君子,最疼媳婦的大好人,咱兩家就乾脆結成親家得了?要不夫人您先給留個電話號,啊不對,您給留個生辰八字好不好?俺拿回家去請江湖騙子瞅瞅,看看合不合。」

    哄周圍爆發出一陣陣哄笑,鬧得無數人捧著肚子笑的前仰後合,笑聲直衝雲霄,人人笑道,今日算是開了眼界。

    英國公氣的罵道:「不學無術的混賬東西,給老夫丟人現眼」

    王恕笑瞇瞇的悠然道:「拿皇帝取笑,六爺當真好膽量,本官遠遠不如」

    「朱佑桓,我,我跟你沒完,你等著,此仇一定要報我發誓」屋裡的觀音兒氣的俏臉通紅,狠狠撕扯著被單,咬牙切齒的小聲咒罵。

    張母也看出這小子是在故意搞怪,合著滿天下,就這位敢拿一國之君開玩笑了,忙苦笑著遞上預備好的帖子,說道:「這納采和問名都完事了,你們快走吧。」

    張家親戚有志一同的大點其頭,都恨不得馬上把瘟神攆走,今日算是丟人丟到家了。

    不想朱佑桓大搖其頭,不滿的道:「總該吃杯茶,用頓飯再走吧?這也不和禮法啊」

    此言一出,張家人險些暴走,紛紛在心裡大罵,合著你還知道禮法?遠道而來的觀音兒她大伯,索性代替弟妹當家作主,催促道:「今日初次見面,不好請客人留下用飯,來人,給諸位貴人每人五兩銀子的賞錢,大傢伙這就回去吧,老朽求求你們了」

    最後連哄帶勸的把不甘心的某人趕到大街上,光鐺一聲,張府大門被狠狠關上,要不是附近百姓都深知虛實,不知情的還以為,人家女方拒絕親事了呢

    「唉」

    朱佑桓站在街口長歎一聲,失望的道:「這就算完事了?」

    「唉。」「唉」

    眾貴族子弟跟著長歎,隨即無言的拱拱手,扭頭就走,周大人和王大人一早就坐轎閃人了,丟不起這人。

    按理說,現在是該進宮交差的,可朱佑桓哪敢這關口自投羅網?給了帝王夫婦一個終身難忘的記憶也就是了,等今後回憶起來,無疑比羅裡吧嗦,規規矩矩的禮儀有紀念價值。

    朱家四兄弟紅著臉站在一邊,被百姓笑著指指點點,老2朱佑林無力的揮手,招呼下人牽馬過來,好離開這個傷心地。

    朱佑桓一時間沒地方可去,笑道:「哥哥們去哪快活?也帶著我見識見識。」

    要說最近大家都各忙各的,好久不曾聚在一起吃酒,老五朱佑桪一直住在城裡,聞言說道:「對,天色還早,尋個好地方好生聚聚。」

    老三朱佑森和老四朱佑榛都沒意見,不約而同把目光對準正待離去的老2朱佑林身上,作為長兄,朱佑林略作沉吟,說道:「我正待去通州,你們要是想去的話,就一起同去吃花酒。如何?」

    其他三位頓時喜笑顏開,連連點頭,又把目光轉向老六,朱佑桓笑道:「好吃花酒也不錯。」

    書說簡短,當五兄弟策馬一起趕到通州時,已經過了正午,沿途休息了幾次,都不覺得疲憊,跟著朱佑林在縣城裡七拐八繞,來到一處巷子裡,家家門前懸掛著大紅燈籠,顯然都是勾欄家。

    此行目的地是李家,但見門前貼著一張招牌,上寫:買俏金,哥哥休扯;纏頭綿,婆婆自接,賣花錢,姐姐不賒鬧得兄弟幾個大笑。

    眼見一群富家公子騎馬而來,樂得老鴇滿臉堆笑的迎出來,一見領頭的赫然是林二爺,哎呦一聲,上前沒口子的恭維。

    朱佑林很矜持的笑笑,說道:「桂姐兒呢?喊出來見見我幾位兄弟。」

    「天麼,天麼姐夫貴人,哪陣風把您吹到俺家?這就喚女兒出來。」老鴇越發開懷,請朱家五子進門,接到家裡最好的堂裡,讓到上首坐了。

    老鴇親自伺候,一面點茶,一面打抹春台,收拾酒菜,又命小丫頭去喊人,忙的不亦樂乎。

    朱佑桓坐在最下首冷眼旁觀,察覺到二哥對這裡很熟悉,不過有一段日子沒來了。身邊三哥朱佑森低聲道:「上個月老2娶了李家的女兒回家,嫂子一連多日冷著臉。」

    「哦」朱佑桓聽說過此事,那時他在京城,懶得去吃二哥納妾的喜酒,人未到,而是送了一份賀禮。

    有些奇怪的問道:「都是親戚了,怎麼還這麼見外?對了,跑到這吃什麼花酒?還有那什麼桂姐,是什麼人?」

    朱佑森無語的搖搖頭,歎道:「也就是你從不踏足風月場,勾欄家哪有身份和尋常人家結親?更別說咱家了。這裡面講究的是丁是丁,卯是卯,娶了你家的閨女,但和你家不是親戚,再來還是恩客,至於嫁出去的女兒怎麼對待娘家,那是女方的事。那桂姐兒?呵呵是二哥的小姨子,懂了吧?」

    說完朝朱佑桓眨了眨眼,一臉曖昧笑容,朱佑桓皺起眉頭,暗歎娼戶竟是世代為娼,沒有任何翻身的機會,不就是祖上犯了事嘛?

    他心裡遂暗暗記下此事,至於老2娶了姐姐還惦記妹妹,人家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懶得理會。

    少頃,屋裡掌上燈燭,酒餚羅列,李桂姐從房子打扮出來,花枝招展的頗有幾位動人姿色,又有大姐李杏姐和三位少女含笑走來,據說都是李家親戚家閨女,旁邊側坐,免不了姐妹五個金樽滿泛,玉阮同調,歌唱遞酒,伺候張家五個爺們。

    李家就是普通的勾欄家族,和尋常百姓家差不離,比不得青樓楚坊,來了這麼多人,已然是沒有閨女招待外客了,於是老鴇吩咐男丁關上大門,落了鎖,而朱家下人都去了隔壁,大碗喝酒吃肉自不必說。

    論起流連此種地方,朱佑桓拍馬也不及幾位哥哥風流,看著眾兄長摟著美人快活,漸漸放浪形骸,總是覺得彆扭。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