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美好生活

卷一 閒散王族 第003章 活色生香 文 / 方景

    第003章活色生香()

    心裡幽幽歎息,說到底嫡孫永遠是嫡孫,潘氏很清楚關於爵位的難題,始終是橫亙在老太太心裡的一根刺,要不是老六的輩分最小,小時候又太過木訥,恐怕任憑自己的兒子再出色,這爵位也不會落到自家頭上。

    眼珠一轉,潘氏為人極有心計,知曉此刻該如何表態,才能換回老太太的讚許,其實這些年都是她照顧朱祐桓兄弟長大成人的,多少也有份母子情誼。

    當年夫人病逝得早,兩人之間也沒有任何齷齪,反而朱家一直受到監視,這類似寒門的悲慘氛圍,往往會使得整個家族擰成一股繩,最能體會出親人相互依靠的重要性。

    除非必要,潘氏還是很看重家和萬事興的,揮手吩咐道:「都退下。」

    「是。」

    隨著幾個丫鬟魚貫退出,涼亭內只剩下老太君和兩位姿色一般的中年婦人,如今家裡潘氏佔據著太太寶座,兩位婦人都是丫鬟出身,因為生養過兒子而升格為了寡婦姨娘。

    出身寒微,自然不敢於出身顯赫的潘氏爭鋒,全都好奇的靜等下文。

    「母親,媳婦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潘氏慢慢走至老太太身邊,也不敢坐著說話。

    杭氏很有氣勢的揮揮手,沉聲道:「說。」

    「是。」潘氏先是在心中打好腹稿,然後緩緩說道:「母親,聽說太子殿下性子極為仁孝,今次不但對咱家網開一面,話裡話外都大有維護的深意在內,是否?」

    老太君一愣,皺眉問道:「是否什麼?難道你打算討要王爵?萬萬不可,太子哪敢拂逆皇帝?」

    「赫赫,孩兒豈敢有此妄念?」

    潘氏嘻嘻一笑,低聲解釋道:「這畢竟都是嫡親的本家兄弟,難道還真要堂兄弟們一輩子沒個宗室名分怎地?上一代的恩恩怨怨都已經過去了。孩兒心裡想著,是否把孩子們送到京城讀書,太子時常去那宗人府的學堂,或許能時時見面,時日久了,總會結下些兄弟情分,想必太子將來有朝一日,會記得給咱家封賞爵位,如今的窘迫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嘛?」

    好似一言驚醒夢中人,老太君杭氏如夢方醒,大喜道:「好計策,對,他們幾個都未成年,按規矩都可以進京的,太子今年不過十五歲,最好能送一個進宮伴讀,這才能日日得近天顏,此計大善。」

    立著伺候的兩位姨娘暗道二太太心思靈活,自愧不如。跟著歡喜的急忙附和,這親近龍顏的大好事,自然都不想憑空放過,七嘴八舌的討論半天,老太君最後定奪道:

    「不能都去,去的多了會遭到朝臣猜忌,就讓老二,老四,老五三人趕赴京城,留下老三打理家業,老六身為嫡孫,去了反而不美,也留在家裡。」

    三位媳婦當即含笑應承,老二朱祐林不必多說,乃是太太潘氏的親生兒子,而老四老五分別是兩位姨娘的骨肉,老三同樣是王氏所生,留在家裡打理家業,乃是題中應有之意,至於老六朱祐桓,嫡子進京倒也確實招人側目,不算幾位長輩有心厚此薄彼。

    不提幾位女眷興高采烈的商量此事,單說朱祐桓一行兄弟結伴去了玉皇頂,其實真正的岱岳廟指的是建於玉皇頂上的巍峨建築群,而民間百姓去的,則是專為各地遊人營建的替代品。

    廟居岱岳,山鎮乾坤!朱祐桓注視著眼前巍峨壯觀的岱岳廟,並未像幾位兄弟那樣第一眼就被震住,但是泰山的雄渾,確實是令人歎為觀止,使人心中升起高山仰止般的感慨,這裡乃累朝禮典,歷代封禪之處,被譽為天下第一廟的聖地。

    但見嘉寧殿祥雲霧靄,正陽門瑞氣盤旋,樓台森聳,層層疊疊。端的是御香不斷,祭祀依時不敢一日間斷。春夏秋冬,風霜雪雨,遊人無一日斷絕,整個廟宇雕樑畫棟,碧瓦朱楹。

    一陣微風襲過,千年古樹打造的堅固橫樑下那懸掛的輕薄黃紗隨風起伏,立時增添無數宗教神神秘秘的飄逸觀感,倒是一些繡著龜背經文厚重圖案的繡簾紋絲不動。和那些猙獰威猛的天神塑像一起,襯托正中端坐的泰山東嶽大帝高高在上,代表漢家傳統神話中的山嶽之至尊,端方威嚴,氣象萬千!

    有詞贊云:九獵舞舜目堯眉,袞龍袍湯肩禹背。

    萬民朝拜碧霞宮,四海皈依神聖帝。

    殿前各家官眷眼見一群宗室子弟前來遊玩,紛紛遮掩住容顏忙不迭的躲避,倒也有一些被美貌丫鬟簇擁的貴婦,毫不在意的直視過來,顯然都是山東各地的宗室女眷。

    老二朱祐林也不在意,他今年不過十三歲,其他四位兄弟也都是十一二歲的少年,這些年全家都閉門不出,人情世故什麼的似乎一竅不通,好不容易出門一次,仗著自己的皇族身份,大咧咧的昂然前行,全不把四周貴人放在眼裡。

    原本還有幾位成年的家人注意到不妥,但都被留在遠處守著,這女眷橫行的禁地,哪裡敢跟著進去?鬧得少爺們的身邊連個懂事的下人都沒有。

    眼高於頂的隊伍中,唯有穿越而來的朱祐桓察覺出不對,看到附近的貴婦們臉上露出幾分不悅神色,急忙拉住最前方的二哥衣袖。

    「二哥,停一停。」朱祐桓小聲提醒。

    朱祐林驚訝的停住腳步,手中折扇還不忘故作瀟灑的闔上,笑瞇瞇的問道:「何事?」

    暗中朝附近一努嘴,朱祐桓輕聲道:「這裡都是些豪門貴眷,恐怕還有親戚在其中,不可不上前問候一下。」

    「問候?」朱祐林哈哈一笑,傲然說道:「你懂什麼,整個山東除了德王府,再沒有三代之內的親戚,無非都是出了五服的幾家郡王府而已,有何可問候的?沒的被錦衣衛參上一本,參你個私下往來頻繁,意圖不軌。」

    「原來如此。」

    朱祐桓理解的輕輕點頭,他自從穿越過來後一心想著學會明朝的人文風俗,從不敢在家裡四處竄門,就怕被人看出破綻,以至於和兄弟們間沒什麼交往。此刻才發現,這些十幾歲的少年,哪裡有半點孩子模樣,完全可以當做成年人看待。

    此刻老三朱佑森接過話茬,他長相幾乎與老二朱祐林一模一樣,就是身體有些稍胖,這兩兄弟就是所謂的雙胞胎了,一家六個兄弟全都長大,沒有一個夭折的,這在當時可真算是轟動一時的佳話。

    「老六你還小,你上前去拜會,人家八成還不情願呢。」朱祐森笑嘻嘻的語氣,透著幾分看破世情的調侃。

    朱祐桓一愣,見幾個兄弟說話條理分明,越發覺得不該小瞧任何古人,小心翼翼的問道:「為何?三哥說與我聽。」

    其他三位兄弟搖搖頭,神色中有著幾分無奈,幾分傷感,更有著幾分憤怒,朱祐森語氣一變,異常陰森森的嘲諷道:「為何?你去套近乎,人家卻當你是瘟神一般呢,這叫做自討沒趣!莫要忘了咱家的祖上之事,還能指望什麼?走吧。」

    「遭遇幾次白眼你就清楚了,到底是足不出戶的老六,不通人情,走吧。」忽然老五朱祐樟自嘲的冒出一句,接著跟在大搖大擺的雙胞胎後面,頭也不回的朝前而去。

    朱祐桓皺眉站在原地,立時體會出這裡面的無限辛酸,怔怔望著本該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幾位兄弟,感歎艱難生活果然是心智成熟與否的最佳催化劑,幾位兄弟的早慧,不單單是古時孩子成熟的早,大環境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其實這道理古今如一,正所謂寒門子弟早成家,但往往這成家指的是懂事的早,會做活,會養家,心智則根本比不上出生在大家族或者皇族裡面的同齡人,那些貴族子弟看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論起勾心鬥角,眼光見識,則遠遠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比擬的,這就是殘酷的環境提前造就人的性格了。

    眼看著兄弟們昂首挺胸的大步遠去,完全一副過度的自卑早就的過度自負,朱祐桓緩緩搖了搖頭,喃喃自語:「看來得重新確立計劃了。」

    兄弟們不呆不傻,就算是紈褲子弟,也都是些自小經歷過困苦之人,與他們內鬥實屬不智,爵位之事先順其自然吧。

    對於爵位,朱祐桓此時並未太過放在心上,不當回事的做出決斷,也就不再深想下去。

    獨自一個人慢慢踱步而行,四周都是些女子,朱祐桓故作姿態,使得模樣做派有著不符合年齡的沉穩,可惜一對如墨般亮晶晶的眸子,卻是賊兮兮的滴流亂轉。

    百花叢中一點綠,難得見到如此多的豪門女子,朱祐桓自然沒有非禮勿視的古人習性,不單單仗著年紀小,事實上也就是純欣賞罷了。

    清秀佳人,嬌媚處子,風流美婦,婉約麗人,在這大殿前真可謂是倩影處處,步步花香。

    好奇的東瞧西瞅,大飽眼福的同時,朱祐桓真是驚喜無限,話說他本來以為古時美人木訥呆板,毫無生趣可言,容貌感覺也相較於後世完全不在一個生平線上,不想這先入為主的印象,實在是大錯特錯。

    「果然美女都是養在大家子裡,不可思議啊!」

    滿目都是活色生香的美人,即使以後世的嚴格標準,朱祐桓也不得不承認,哪怕沒有所謂的絕世大美人,那也幾乎都是小家碧玉了,竟然醜女成了這裡的稀罕物。

    心滿意足的收回目光,朱祐桓心裡不起任何漣漪,欣賞歸欣賞,不屬於自己的佳人,還是不要瞎惦記的好。

    清正醇和的帶笑眼神,不想卻被一位身穿錦繡五彩金織百鳥羅衫,婠著五鳳朝陽翠冠的貴婦看在眼內,眸子含笑的注視著朱祐桓的一舉一動,大紅箭袖下的修長手臂,緩緩抬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