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秦

第十二卷 天下變革 第六章 徐福 文 / 風華爵士

    第六章徐福

    祭完泰山之後,始皇離開魯境,繼續東巡,來到了琅琊山。

    琅琊山是齊長城的東起點,面對東海,風景秀麗,和泰山的巍峨雄偉又有所不同。

    始皇登上山頂的琅琊台,此台為越王勾踐二十五年徒都琅琊時所建。西有群山疊障,東有大海怒濤,景色優美,風光無限。不禁看得始皇心曠神怡,再轉身看看身後,數萬虎賁軍齊集身後,旌旗飄揚,更讓始皇有了一種權掌天下的驕傲感覺。

    忽地,始皇對琅琊太守齊魯道:「齊魯,朕看這裡風景優美,土地肥沃,而且靠山臨海,是個居住的好地方啊!這樣吧,齊魯,你回去後,三年內遷二十萬百姓在此居住,十年內此地必會成為一個大都邑!」

    齊魯聞聽吃了一驚:這不是大大的擾民嗎!一時有些猶豫。始皇見齊魯不應,頓時面有怒氣,便要發作。

    扶蘇頭腦一暈,心知老爹好大喜功,做事喜歡大手筆的毛病又發作了,忙道:「父王,琅琊山之美在於景色蒼翠、自然,這種原始的美最能打動人的心魄,可是說是天下難得的美景!但是,若遷涉大量人口於此的話,百姓要生活,必然要開拓山地、毀草滅林,琅琊之美也許就將不復存在,如此豈不可惜!之所以以前那些越民會離開琅琊山,想必也是不忍破壞山之美景!所以,兒臣肯請父王,為讓大秦後世子孫可以繼續欣賞此等美景,民眾遷涉之事還是隨其自然吧!不僅如此,父王還要命令齊大人對琅琊美景大力與以保護,這樣千年之後父王的子民們看到如此美景時一定會感念父王的恩德!」扶蘇聰明得很,知道若直言相勸始皇定然不允,但拐個彎再戴上一頂高帽就會容易多了!

    始皇聞言果然愣了愣,想了想,笑道:「王兒所言頗為有理!也罷,人太多的確會破壞了如此美好的景致,那就著,意味深長的看了扶蘇一眼,扶蘇心裡那點小九九以始皇如此聰明怎會看不出來,只是覺得扶蘇說得有理,表面上又比較光彩,便順坡下驢了!

    眾人鬆了口氣,扶蘇也一臉恭敬地笑了笑:「父王聖明!」

    始皇遠眺大海,神情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始皇忽然道:「朕從小說聽說,東海之外有仙島,上住仙人,他們長老不老,青春永駐,可有此事?」

    馮劫聞言笑道:「陛下,這傳說可有很多年頭了,估計商周時就有這般傳說了。只可惜數千年來從來沒有人親眼見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臣認為多是虛妄之言,陛下不可當真了!」

    齊魯聞言卻笑道:「馮大人說的是!不過,我琅琊郡卻有一個人叫徐福的,現居於黃縣,他說他曾經到過東海仙島,甚至還親眼見過那些仙人,只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噢,世上竟有如此奇人,竟有幸見過仙人!朕倒想見他一見。齊魯,明日傳徐福來見朕!」始皇雙眼發出熱切的光芒!

    扶蘇大吃一驚,心中暗駭:「難道父王仍像原先歷史中的那樣對修仙成道之事癡迷不悟!這可糟了,這樣便會為奸人所趁,那我多年來的努力豈非會功虧一簣!」扶蘇目光中不禁現出一抹殺意!

    始皇在琅琊行宮召見術士徐福,扶蘇、馮劫、齊魯作陪。

    徐福此人看上去大約四十多歲,身材修長、健壯,面色紅潤,留有五綹長鬚,看上去頗有幾分飄逸脫俗、仙風道骨模樣。

    徐福突見始皇,例行大禮,但面色卻竟然鎮定自若,不禁讓扶蘇暗暗稱奇:「這個歷史上著名的大騙子想不到心理素質這樣好,不過,也難怪,一般人怎敢騙始皇,恐怕看到始皇都會嚇得瑟瑟發抖!」

    始皇心情甚好地對徐福道:「朕聽郡守說,先生曾經到過東海仙島,想必定有奇遇,先生可否說與朕聽一聽,以慰今生?」

    「這是臣的榮幸!」徐福恭恭敬敬地說道。

    始皇向徐福示意落座,徐福又拱了拱手,方才坐了下來。

    徐福撫了撫額下的五綹清須,充分發揮他的那三寸不爛之舌,栩栩如生地說道:「在浩翰的東海之中,有一處仙島。這仙島並不十分寬大,周長大概只有百里左右。島上繁花似錦,泉水叮咚,無數珍禽異獸生活其中,端得是一個非常佯和的所在。

    仙島主要有幾個神奇之處:一、仙島並不是生根在海面上的,他是一個飄浮體,由九十九隻巨大的神龜馱著,隨波逐流到處飄浮,所以非有緣之人不能近仙島!臣昔年也是十分的運氣,這才能偶逢仙島!

    二、仙島中人不知寒署,不分老幼,人人都是二三十歲的青春容貌,他們既不會生病,也不會老死,因為他們有神奇的『青春之泉』,喝了這泉水,不僅可包治百病,而且可使人長生不老。

    三、這些仙人們大多會有奇術:有人能飛天遁地,有人能點石成金,有人能呼風喚風,有人能化地為牢,而且古時傳說中的很多瑞獸如狴犴、麒麟等都是這些人的坐騎,至於騎鶴、乘鳳之人更是數不勝數。」

    始皇聽了悠然而神往道:「真是神奇啊,朕不求什麼法寶奇術,只求能得到那『青春之泉』便心滿意足了!對了,先生還有什麼奇聞,再說與朕聽聽!」

    「其實東海中還不止這一處仙島,據島上人說,相互有往來的即有三處,一曰蓬萊,二曰方丈,三曰瀛州,三島相去數千里,也都是由神龜所馱,飄忽無蹤。但對這些仙人們來說,這不是難題。他們跨仙獸而游,可朝游北海、暮蒼梧,這點距離對他們來說算不上什麼困難!」

    始皇一臉傾慕之色的歎道:「朝游北海、暮蒼梧,真是太厲害了!對了,徐先生,那些仙人們脾性如何,他們會不會對人間有野心,要真是如此,以我等之力,對他們恐怕無法可制啊!」

    徐福笑道:「大王放心,這些仙人們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個個樂天而知命,心滿而意足,根本不想理會凡間的瑣事,更不要說侵擾凡間了!」

    「噢,仙島中人竟然如此的安逸享受,真是羨煞旁人!徐福,不知你能否還能再找到如此仙境,朕不求其它,只求能夠取得一些『青春之泉』便足矣!」

    徐福聞言欣喜,笑道:「其實這也不難,只要陛下能夠拔付臣一些船隻和人手,再帶上一些禮物,臣必定會為陛下赴湯蹈火,再赴東海尋求仙島,為陛下求取『青春之泉』!」

    始皇聞言大喜道:「太好了,難得愛卿有這般忠義之心,那朕就允你所願!徐先生需要什麼儘管說來!」

    「臣需要大型航海樓船百艘,水手、甲士五千人,童男童女各三千人!」

    始皇愣了:「先生要童男童女幹什麼?」

    徐福神色不變地道:「適才臣說過,這仙島是由神龜所陪,這神龜是靈獸,非常討厭世間的污濁之氣,而感知有凡人來,必會退避三舍。這樣雖臣竭盡一生也未必再能一遇仙島。而童男童女未經人事,尚未沾染世間污濁之氣,卻可近神龜!」

    始皇頻頻點頭,忙道:「有理,有理!齊魯!」

    「微臣在!」

    「徐先生所要一切,朕限你三月之內備齊,不得有誤!」

    「臣遵旨!」齊魯心中不禁大悔,為什麼將徐福此人引見始皇,如今又要擾民,罪過啊罪過!

    扶蘇一直冷眼旁觀,聽這扶福大言不慚地在這裡說著不著邊際的謊話,這時再也忍不住了,忽地起身道:「父王且慢,徐福此人乃江湖騙子,蒙騙父王,請父王將其斬首,以正天下!」

    始皇聞言不悅道:「王兒怎能這樣說先生,若非先生到過仙島,豈能說得如此活靈活現?」

    扶蘇聞言冷笑道:「這些花言巧語,父王若要聽,兒臣可以說得漂亮十倍於其!這徐福要樓船和甲士尚沒有露出破綻,但他要三千童男和童女就分明有詐,兒臣看此人分明有據此在東海小島稱王之野心!請父王誅此邪士!」

    始皇半信半疑地道:「王兒也知這仙島之事?為何朕從沒有聽你說過?且說來與朕聽聽!」

    扶蘇點了點頭道:「其實這仙島之事純粹憑想像,父王若要聽,王兒現編幾個,保證活靈活現!」

    扶蘇昂了昂首,將手背在身後,看了看強作鎮靜的徐福,心中冷笑:「讓你看看現代人的知識面!」

    扶蘇微微一笑道:「秘傳這世間應分為三界:天界,冥界和人界。人間自不必多說,兒臣要說的便是這天界和冥界!

    天界是諸天神仙聚集之所,位於三十三重天之外,共有三十三重天宮。每一處天宮都是瓊樓玉宇,華麗非常,人間珍貴無比的黃金珠玉在仙界位比糞土,就連仙界的地板都是用整塊整塊的美玉所鋪成,整個宮殿更是黃金飾成,奢華無比。其間的仙人多達百萬,仙兵更是數以十萬計!

    這天界之首為玉皇大帝,歷經一千三百三十三劫,每劫達十萬年,方才得此大道。其麾下知名天神有:托塔李天王,為商未陳塘關李靖成仙;其子哪叱現也為天界大神,三頭六臂,法寶無數,為天界少有的三海五會之大神;太上尊者,為道教始祖李耳所化,地位尊崇,為玉皇大帝冶煉仙丹;四大天王: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魔禮獸,這四人便是曾經在商未封神大戰時出現的人物,所用青龍劍、混元傘、震魂琵琶、和神貂,也都是人界知名的神物;其餘諸如二郎神楊戩、木叱、金叱等下界知名人物成仙成神者也是不可計數。

    這些仙人個個仙法高深,騰雲駕霧、移山填海、斗轉星移,乃是家常便飯。甚至還有福、祿、壽三星專管人界之福事!當然,這些仙人們個個都是長生不老,與天地同壽之人,根本用不著喝什麼『青春之泉』,因為他們都早就是不生不滅的仙體!

    而這冥界則比較詭異,位於地底三十三重天關之下,人死後所有魂魄都會被地獄派來的黑白無常所拘走,送入冥界。

    進入冥界以後,鬼魂要先過奈何橋,以示和陽間徹底決裂。然後便進入地府陽陽殿,接受審判!

    陰間的最高統治者為地藏王,他是冥界的教主,為玉皇大帝所派的統治者。地藏王之下有十殿冥王,也就是世人常說的閻羅王,這些冥王專門負責審理鬼魂,對鬼魂中的善者加以褒獎,而惡人加以懲處!

    善人們一般的獎勵便是再次托生成人,進入大富大貴之家,享受來生。當然,進入輪迴之前,必須喝過讓人忘卻一切前世的孟婆湯,以便來世可以重新開始。

    至於那些惡人就慘了,因為地府有專門為他們準備的十八層地獄招待他們,酷刑也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說:騙人者拔其舌,然後置於烈火地獄中炙燒,由於鬼魂不死,所以將永世受此酷刑;殺人者將被滾油烹炸,鎖於油鍋中永世不得輪迴;奸人妻女者,將會被鬼差用長鋸慢慢鋸斷人體,然後重新合上,再鋸斷,讓其永生受此慘烈酷刑;其餘像剝皮、去骨、抽筋、挖眼數十種酷刑也是為人那些人間惡人所準備,不求其它,就是要讓那些在人間犯下罪惡的人在陰間將一切前罪贖得乾乾淨淨!任何罪人都沒想逃脫,因為世人的一切舉動都有天眼在看著,有執筆判官一一記錄在案,所以奉勸某些騙人之士小心死後下十八層地獄,受那拔舌、烈焰之苦!

    父王,兒臣說完了,您看兒臣所說的和徐先生所說哪個更形象些,更神奇一些?」扶蘇笑咪咪地問。

    自然身為現代人的扶蘇遠比徐福能吹,直把眾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尤其是講到十八層地獄之時,更是讓眾人忍不住毛骨悚然,後背發涼,彷彿冥冥中真的有一雙鬼眼在盯著他們。

    僥是膽大包天的始皇也不禁嚥了一口唾沫,澀聲道:「王、王兒適才所言可是真的?」畢竟扶蘇說的活靈活現,而且又有一點歷史和傳說做為依據,尤其是地獄一節不禁讓始皇聽得心驚膽戰,他一生殺人無數,怎能不害怕死後會遭此酷刑!

    扶蘇卻搖了搖頭,笑道:「假的,當然全是假的!這鬼神之說只要你有才學,懂得一些歷史,那就可以編得更加鮮活!父王大可不必擔心!」

    始皇鬆了口氣,一向冷靜的他額頭上竟然冒出汗來,此時看徐福的眼光也變了,帶了點陰森,冷冷地道:「徐福,你所言到底是真是假?」

    徐福面色有些慌了,忙道:「陛下,臣的確是見過仙島,決不敢哄騙陛下!」說到底,始皇還是很相信這鬼神之說的,不禁又有些猶豫!

    扶蘇心想:還得再加一把火,忙道:「父王,這徐福分明胡說八道,如果世上真有仙人,這仙人也一定是歷經多少劫難方才得享大道,豈會輕易將仙所透露於凡人!更何況兒臣可以肯定徐福所說的全是謊言!」

    始皇奇道:「王兒有何憑據?」

    扶蘇冷笑道:「東海之中,的確有四島,不過也不是叫什麼蓬萊、方丈、瀛州什麼的,而是應稱為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這四個大島和上千的小島組成了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稱為扶桑或是東瀛,島上的民族稱為大和民族,基本上都是一些刀耕火種、居巢挖穴的蠻荒之民,哪有什麼『青春之泉』的狗屁玩意!

    而且到這扶桑之國也並不太難,當然從琅琊之裡去還是比較遠的,這不太現實!父王可還記得我國遼東向南還有一塊蠻荒之地,那裡現在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商未箕子的後人逃去所建立的馬韓,另一個就是當世土著所建的弁韓。那裡離這扶桑之國便十分的近了,只要從這兩個國家乘船向東南方向航行,大船也就是三五天的航程便可以抵達扶桑了!」

    始皇聞言驚道:「王兒何以知道這許多?這的確是真的?」始皇見扶蘇說的有根有據的,不禁信了扶蘇多些。

    扶蘇笑道:「這一部分是兒臣多研讀史書、古籍得知的;另一部是兒臣舊年遊歷齊楚之時,曾經遇到一個馬韓來的箕子後人,他向兒臣具體介紹過這扶桑四島的情況。這些都是真實可信之事實,比那些鬼神虛妄之言可信得多。

    父王若不相信兒臣,要想證實也很簡單,只要父王命令遼東郡派人南下馬韓和弁韓二國,向其沿海邊民詢問一番,他們就會給父王一個答覆。當然,那些蠻荒之民多不識中原文字,自不會知道扶桑四島具體叫什麼,不過他們一定可以證明在他們東南的確有一個很大的四島之國,不過那些島民比他們還要窮困罷了,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仙島!」

    始皇聞言默然,眼中凶光浮現,注視徐福。始皇之威豈是徐福之輩所能抵擋,心虛的他不禁面色陡變,雙腿也禁不住發起抖來!

    扶蘇繼續道:「兒臣可以以性命立誓,父王可以派臣去二韓之國查詢,若兒臣有半句虛言,請誅兒臣之命!這徐福分明是一個騙子,他仗著自己有幾分口才,再偶爾知道了一些常人所不知道的事情,便想來父王處騙取錢財牟利,想仗此在扶桑蠻荒之地稱王。卻不知道兒臣對天下諸國地理情況瞭如指掌,實在是自尋死路!」

    始皇此時已經徹底信了扶蘇,大袖一揮,怒聲道:「不用調查了!來人,將徐福拖下去用一等剮刑,凌遲處死!」「喏!」如狼似虎的虎賁軍一擁而上,將鬼哭狼嚎般的徐福拖了下去。

    始皇面色鐵青,怒聲道:「竟敢騙到朕的頭上來了,真是可惡,齊魯,傳令下去,滅徐福九族!」「喏!」齊魯領命。

    始皇說著,怒氣沖沖地一擺手退回後堂去了。

    扶蘇不禁鬆了口氣:「還好,還好,徐福你個死騙子,你不死誰死!」

    齊魯這時湊過來道謝道:「多謝君上仗義執言,揭穿此人真面目!若真被此人得逞,齊某真是愧對社稷和黎民!」

    扶蘇笑道:「齊大人愛民如子,本君也是欽佩得很,不過以後要千萬記住這次教訓。你這沿海之地,想借鬼神之謬言騙人者眾多,以後大人遇到了,可盡斬之以護國家社稷!」齊魯忙道:「謹遵君上教誨!那下官就告辭了,這就去誅除徐賊九族!」

    「去吧!」扶蘇揮了揮手。

    看著齊魯遠去的背影,扶蘇忽地想起正在遭受剮刑的徐福,冷笑一聲:「你們這些騙子,想禍亂國家,那就得先過本君這一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