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鐵腕

第四卷 鐵腕 第三百四十一章 金錢鋪路 文 / 刀鋒起舞

    第三百四十一章金錢鋪路

    「如果只是普通的舉報,我還不會這麼急切把你找過來。但是,反映問題的是你們寧縣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物。」

    王寶華的表情很嚴肅。

    「重要的是,市委***李大江已經表示了對這起事件的關注。

    我估計,市紀委很可能在最近兩天就會下到寧縣開展調查工作。」

    說到這裡,王寶華的聲音頓了頓。

    「長天,我希望你能坦誠的告訴我,在經濟問題上,你能否經得起考驗?」

    說完之後,王寶華緊緊的凝視著趙長天的眼睛。

    「市長,我能經得起考驗。」

    沒有絲毫猶豫,趙長天的回答乾脆、利落,他的眼神清澈而明朗,眨都沒有眨一下。

    「好,很好,我相信你。」

    定定的凝視了幾秒鐘,王寶華欣慰的點了點頭。

    道:「光是自身清白還不夠,還需要防止有人構陷。」

    「市長,我明白。請您放心,我相信,有了您的提醒,我應該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即使有人耍弄一些陰謀,也不會得逞。」

    趙長天的語氣中蘊涵著堅定的信心。

    「長天,不要大意,據我所知,你的敵人和對手可是不少,而且層次還不低,如果某些人真要撕破臉皮、用陰毒的手段對付你,還真是挺麻煩的,你必須要保持高度警惕。」

    王寶華認真的叮囑道。

    「市長,謝謝你。」

    趙長天非常真誠的感謝道。

    對他來說,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王寶華今天的表現值得他由衷感謝。

    接下來,王寶華又和趙長天談了很長一段時間,涉及到的話題比較廣泛,當然,還是以趙長天的工作為主。

    對趙長天近期的一些工作表現、以及未來的一些發展思路,王寶華認真的進行了瞭解。

    在趙長天的近期工作上,關於寧縣剛剛結束的農產品集體銷售活動,王寶華充滿了興趣,他細緻就一些重要環節向趙長天進行了詢問。

    引進明陽客商、帶領全縣幹部農民以集體打包銷售的方式,將寧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產品以歷史最高價位售出,讓全縣農民收入提高了幾倍。

    這在王寶華看來,簡直宛如奇跡一樣。

    一個剛剛上任還不到兩個月的縣長,就能通過他的方式和不懈努力,將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在大災之年將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這近乎不可思議。

    但在趙長天的領導下,寧縣卻偏偏做到了。

    「這是一個有魄力、有能力、能夠創造奇跡的年輕幹部。」王寶華在心中給趙長天做出了這樣的高度評價。

    介紹完近期的一些工作表現後,在王寶華的感歎中,趙長天就未來的一些主要工作計劃、構想,向王寶華進行了闡述。

    在發展物流產業、以及寧縣新城建設上,王寶華非常感興趣,仔細的向趙長天詢問了相關情況。

    對於在這兩項工作上趙長天的宏偉構想,即使以王寶華的眼界和格局,在心理上也受到巨大的衝擊。

    王寶華雖然對這兩項工作能否取得趙長天預想中的成功,抱著懷疑的態度,但同時也有著巨大的期望。

    「長天,在發展汽車運輸業上,你的基本思路我是認同的。

    只是,我覺得你把目標定得太高了。

    在我看來,依靠你分析的區位優勢,把寧縣打造成錦市的物流中心,基本還是比較務實的,我持支持態度。

    但你提出的,把寧縣發展成北寧省、甚至中國北方的物流中心,這個目標就有一些好高騖遠了,這個目標實現起來,難度是超乎想像的,我感覺非常不樂觀。

    不過,雖然不看好這個構想,但我不會干預。

    理由很簡單,你在寧縣已經接連創造了奇跡,我期待著你能再次創造奇跡。

    我只希望,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你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窩的開展工作。

    關於寧縣新城構想,雖然我感覺你的思路有些激進、甚至是不切實際,但我仍然不想干預你的工作。

    我希望,在新城建設上,你一定要反覆論證之後、再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切莫在啟動之後,勞民傷財、卻又半途而廢。

    長天,從一個市長的角度,我衷心希望你能取得成功,讓寧縣擺脫貧困、落後的面貌,甚至成為我們錦市的標桿。」

    王寶華這樣說道。他的語氣中滿含真誠。

    接近下午四點的時候,談話才告一段落,趙長天離開了市長辦公室。從進入市長辦公室開始,趙長天與王寶華談了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臨走的時候,趙長天試探著表示,能否在方便的時候去王市長家裡拜訪?在趙長天的期待和忐忑中,王寶華愉快的表示歡迎。

    出了市政府大院兒,趙長天一邊打著方向盤,把車子向著太原街的方向駛去,一邊總結著此次與王寶華的會面。

    可以說,王寶華的態度和表現完全出乎了趙長天的預料,他甚至有一種被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砸中的感覺。

    見到王寶華之前,趙長天曾經設想過多種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但其中最樂觀的設想,也不過是王寶華能表現出一種相對友好的態度而已。

    他甚至還挖空心思的想著,怎樣才能獲得與王寶華私下裡交流的機會。

    可如今,他卻得到了可以隨時去王家拜訪的約定。

    當然,在喜悅之外,他也感覺有一些惱火。

    惱火的原因自然是由於實名舉報事件。

    王寶華在「不經意」間,透露了舉報人的名字,是那位曾經因為馬老五事件去找過趙長天的***主任張培明。

    可以說,這個人能做出這種事情,在趙長天看來,有些不合情理。

    張培明敢這麼做,就代表著,他已經把自己推到了和趙長天完全的對立面,意味著兩個人之間將只能成為對手,再無轉圜的餘地。

    從某種程度上講,也就代表著,在寧縣官場,兩個人必須要倒下一個。

    在趙長天看來,即使因為馬老五事件,張培明懷恨在心,可作為一個官場的老油條、老政客,他也不應該採取這種極端的手段。

    或者說有另一種可能,馬老五被抓捕,讓張培明感覺到了危機,擔心有一天馬老五會把他的貪污問題供出來。因此,他想要把始作傭者趙長天弄下台,讓馬老五有被釋放的機會。

    不過,這一點,也說不通,根據目前已經查實的證據,馬老五至少會被關一輩子,沒有任何可能會脫罪,張培明的危機依然存在。

    除非,張培明對於警方的辦案情況完全不瞭解,才會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但張培明在寧縣官場經營了多年,應該不至於消息如此閉塞才是。

    那麼,張培明這麼做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他的背後還有沒有其它人的影子?

    一直到把車子開到太原街,趙長天依然沒有找出答案,他只能暫時把這個問題壓下。

    在超市三樓,王為的辦公室裡,趙長天和趙東談了很長時間。

    來錦市之前,按照計劃,趙長天只是想要順路、簡單的瞭解一下趙東這幾天的調查情況。

    但剛剛從王寶華那裡瞭解到的舉報事件,讓他感覺到了危機,他覺得有必要做一些佈置。

    最起碼,關於市裡的一些信息,通過這起事件,表明他已經處於滯後狀態。

    實名舉報事件,如果沒有王寶華的及時通知,或許市紀委的人已經下到了寧縣,他可能還被蒙在鼓裡。

    從目前來看,完全依靠王少華和郭青雲傳遞某些消息,在某些時候,已經無法滿足現實需要。

    畢竟,王少華和郭青雲都有一些局限性,他們都不屬於錦市的權力核心人物,無法對一些重大信息做到及時掌握。

    王少華雖然有市委副***周雲鵬這個岳父,但估計周雲鵬在很多重大事情上,不一定會告訴王少華,或者說,不一定會及時告訴王少華。

    因此,基於這些考量,趙長天向趙東佈置了一項新任務:要求趙東在錦市官場經營關係網絡,爭取在短時間內,利用金錢鋪路、輔以其它手段,把關係網編織起來。

    原本,把這項工作交給劉立本或者胡利負責是最讓趙長天放心的。

    不過,如今的劉胖子是個地道的大忙人,整天在空中飛來飛去,全國各地到處跑,趙長天想見他一面都難。

    重要的是,集團裝修公司的業務根本離不開他,趙長天不可能把他調到錦市來。

    胡利就更不用提了,除非趙長天讓他辭職,相信胡利也會遵從指示,不過,趙長天不想那麼做。

    一方面,如果那樣做,趙長天就太自私了。另一方面,對於胡利在仕途上的發展,他有著更大的期待。

    至於其它可以負責此事的人選,也許在集團公關部可以找出很多、在相關能力上可能比趙東更適合做這項工作的人選,但最重要的忠心度卻難以保證。

    因此,經過短暫的權衡,趙長天決定趕鴨子上架,讓趙東負責這項任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