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鐵腕

第四卷 鐵腕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千萬 文 / 刀鋒起舞

    第三百二十二章三千萬

    以趙長天對王少華的瞭解,估計這傢伙一定是有什麼事情要找他幫忙或是傾訴,卻不好意思說出口。

    『老王,你要是沒什麼事,我可要掛電話了,你知道我可是很忙的。」

    為了讓這傢伙早點進入正題,趙長天故意這樣說道。

    「別,別啊,長天,好久沒打電話了,多聊一會兒啊。」

    王少華還是兜著圈子。

    看到這種情況,趙長天還真是起了一絲好奇心。能讓這傢伙如此不好意思說出口的事情,看來應該不是小事才對。

    「老王,別跟我兜圈子了,咱們是老朋友了,要是真有什麼事情,你就趕緊說,別像個娘們似的,墨墨跡跡的。」

    趙長天直接挑明了說道。

    「哎!」

    王少華先是歎了口氣,接著,他醞釀了一下情緒,「長天,你手頭…方便不?能不能借…借我點兒錢?」

    王少華吞吞吐吐的表明了自己此次打電話的目的。

    說完之後,他和所有與他處境類似的人一樣,緊張、而又期待的等著趙長天的回復。

    對他來說,借錢這種事情,已經很久沒有做過了,難免有一些不適應。

    「老王,就這種小事兒啊,沒有問題。以我們的關係,你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呢?說吧,需要多少。」

    趙長天盡量用輕鬆的語氣的回復道,他多少能感受到一些王少華的情緒,或者說,他能體諒到一個借錢者的心情。

    王少華遲疑了一下,有些艱難的說道:「一萬,哦…不,八千行嗎?」

    說完之後,王少華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有些加快。

    他知道八千不是個小數字,雖然從趙長天有私家車這件事情上判斷,他的家境應該比較殷實,自己也正是因此才開口向他借錢。

    不過,人家有沒有錢是一回事,但能不能借給他卻是另一回事了。

    「成,不就八千嗎,給我說個戶頭,我馬上安排人去辦。」

    趙長天沒有絲毫猶豫、遲疑,非常痛快的給了王少華回復。

    「夠嗎?要是八千不夠,你儘管說。」

    趙長天又補充了一句。

    他的話語中,絲毫沒有向王少華問借錢理由的意思,也沒有提及對方什麼時候會還錢的事情。

    這倒不是因為他身家億萬,就不在乎這點小錢兒,而是他覺得王少華這樣的朋友,值得他出手幫忙。

    「長天,真是謝謝你了,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王少華明顯的露出了輕鬆的語氣。

    「老王,朋友之間幫這點小忙,不用那麼客氣。」

    趙長天安慰了王少華一句,隨即又說道:「聽你話裡的意思,八千似乎不太夠用?到底需要多少,你說個數兒。」

    「長天,你要是手頭方便的話,就借我一萬吧。不過,我得告訴你,這錢短時間內我是還不上的。」

    受到趙長天的鼓勵,王少華放開了一些,一咬牙說出了一個整數。

    「成,沒問題,你說一個戶頭吧,我馬上安排人去辦,估計你應該是等著這筆錢用呢。」

    趙長天痛快的應道。

    「長天,那真是太好了。不過,不用匯過來了,我一會兒就去寧縣,你把錢準備好就成。」

    王少華欣喜的說道。

    「好,看來你真是有急用,那我就在辦公室等著你。」

    趙長天欣然說道。

    結束與王少華的通話之後,趙長天拿出自己的錢包看了看,裡面有厚厚的一沓錢,足夠一萬了。

    王少華這麼著急用錢幹什麼嗎?看樣子,應該是拿了這筆錢等著急用,而且,用的地方,還應該是與他到寧縣順路。

    否則,他直接在錦市等著也就是了,犯不著大老遠的親自跑一趟。

    想到這裡,他忽然憶起一件事情,如果他沒記錯的話,王少華的老家應該是在江縣農村。

    從路線上看,如果王少華要回老家,是必須要路過寧縣的。

    這樣一想,趙長天覺得自己基本已經有了頭緒,王少華應該是為了老家的親人才向自己借錢的。

    想通之後,趙長天轉開思緒,把注意力重又放到了自己的工作之中。

    在王少華打來電話之前,他正在看一份資料。

    這是他特意交代周小林準備的資料,資料上的內容與寧縣轄下最偏遠的兩個鎮有關。

    東山鎮、西山鎮,這兩個鎮位於寧縣東部最偏僻的山區。

    在全縣十七個鄉鎮中,這兩個鎮是最為貧窮、落後的。

    歷年來,在提留款徵收上,這兩個鎮都是完成情況最差的,一直交替著位於最後兩名。

    此次,趙長天在提留款徵收上,負責的正是這兩個鄉鎮。

    在這份周小林準備的資料上,清楚的記載著,這兩個鎮最近幾年相關的統計數據。

    去年,東山鎮完成了百分之八的任務指標,西山鎮是百分之七。

    從這項數據上如果匯總起來進行分析,對這兩個鎮來說,在一百戶家庭中,基本上只有七到八戶如數上繳了提留款。

    而從另一個角度衡量,兩個鎮加起來,人口接近6萬人,但總共收上來的提留款還不到80萬,也就是說,人均只完成了十幾塊的任務。

    雖然,在此之前,他心理已經有了一些概念,但仍然沒有想到情況會是如此不糟糕,而且,幾乎是不可想像的糟糕。

    隨著把所有的相關統計資料翻閱完畢,趙長天的心情逐漸沉重起來。

    根據資料記載,往年的時候,這兩個鄉鎮的人均年收入只有一百多塊錢,這也就意味著很多農民的收入會低於這個平均水平。

    想著要從很多這樣的家庭裡,硬生生的把他們僅有的那點收入再挖出一塊來,趙長天感覺情緒有些低落。

    令他稍感欣慰的是,今年由於他把大批明陽客商帶回了寧縣,這兩個鎮也都跟著受益了,而且,相對來說,還是受益最大的兩個地區。

    往年的時候,這兩個鎮由於交通不便的問題,基本沒有外地客商上門收購農產品,只有一些本地的黑心商人以壟斷的方式壓低了價格收購。

    僅以最主要的農產品白梨為例,在寧縣的很多地區,平均售價都能達到二毛左右的收購價格,但在這兩個鄉鎮,每斤的價格還不不到一毛。

    此次,趙長天所帶回來的明陽客商,在白梨這一項的定價上,按照不同的質量標準,一等白梨的價格達到了一塊二,最末等的也達到了四毛,平均下來,每斤的收購價格達到了八毛錢左右。

    這意味著,東山鎮和西山鎮的這兩個地區的白梨價格比往年幾乎高出了八倍,反映在收入上,就是幾乎提高了八倍的收入。

    正是因為如此,趙長天才多少有一些底氣,能夠讓這兩個鄉鎮今年的提留款完成情況好於往年。

    他才敢把任務指標定在了完成百分之二十,這個相比於以往幾乎翻了三倍的數字。

    除去這兩個鎮,其它的鄉鎮,在提留款徵收上,趙長天也分別制定了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五十的任務。

    綜合起來平均計算,在趙長天的主持下,寧縣今年制定的提留款完成指標,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五的水準。

    如果這個目標能實現,徵收情況將會遠超以往幾年的水平,給寧縣財政帶來至少三千萬的財政收入。

    當然,按照規定,這三千萬要有一部分上繳到市裡,但趙長天有他的打算。

    寧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又在遭受大災的情況下,在上繳之後,他會以一些理由,包括災後百姓生活的需要、新城建設等,爭取把上繳的款項以另外的方式再要回來。

    他相信,以寧縣的實際狀況,這個目標應該有實現的可能。

    除此之外,最近這些日子,在考慮新城建設的同時,趙長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怎麼樣提高寧縣農民的收入?

    他心理已經有了一些打算,不過,在很大程度上,卻都需要資金支持。

    如果能完成這三千萬的徵收任務,他的一些打算就有實現的空間。

    在趙長天的思緒中,時間緩緩流逝。

    下午三點,王少華風塵僕僕的來到了趙長天的辦公室。

    與往常相比,王少華給趙長天的感覺,人變得憔悴了一些。而且,很明顯的,他下巴上的鬍子看起來已經有幾天沒刮的樣子。

    很顯然,這傢伙最近的日子過得並不順心。

    趙長天熱情的給予了接待,招呼他坐下,遞上煙,泡上茶水。

    寒暄了幾句之後,趙長天注意到,王少華明顯的興致不高。

    「老王,是老家那邊出了什麼事嗎?」

    注視著王少華,趙長天試探著問道。

    「哎,被你說中了。」

    王少華歎了口氣,表情有一些壓抑。

    難道是因為向自己借錢,感覺壓力很大?趙長天如是猜想著。

    「老王,你不用有什麼壓力,我借你這點錢,不用放在心上的,就當是我請你去明陽消費了一次。」

    「長天,不是你想的那樣,我還沒那麼小心眼兒。說實話,我既然厚著臉皮跟你借錢,就已經把壓力丟到了一邊兒」

    王少華重重的抽了口煙,接著,用力的掐滅了煙頭,有些煩躁的說道:「我的日子過得很不順,可以說很憋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