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鐵腕

第四卷 鐵腕 第二百五十七章 獨一無二 文 / 刀鋒起舞

    第二百五十七章獨一無二

    還沒有進入縣城,透過車窗,趙長天已經感受到了這次特大的洪澇災害給寧縣帶來的破壞。

    如今洪水雖然已經褪去,但遠遠望去,觸目所及的範圍內,半個縣城幾乎已經變成了窪地。

    原來的房屋,經過洪水的衝擊、浸泡,都已經散了架。

    在廢墟上有很多老百姓,有一些人在扒拉著木頭石塊、估計是想找到一些還能使用的東西。

    有一些就那麼跪在那裡,嘴裡唸唸有詞、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估計應該是在感傷失去的家園、或是祭奠失去的親人。

    目睹這些場面,無論趙長天,還是王少華,心情都有一些沉重,失去了交流的**。

    進入縣城之後,趙長天放緩了車速。

    車子行駛的這條馬路,也經歷了被洪水短暫浸泡的日子,路基有些鬆動,坑坑哇哇的。

    由於地勢的原因,以馬路為分解線,整個縣城是兩副截然不同的場景。

    一側地勢較低的東城區是洪水過後的滿目創痍、基本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令一側的西城區基本沒有受到洪水影響。

    車子沿著馬路抵達一個十字路口、向西行了約五百米的距離,抵達了縣政府。

    縣委***周有為率領著一批縣委縣政府的領導站在辦公樓前,迎接趙長天這個新上任的縣長。

    縣委***周有為、副***劉志遠、常務副縣長張廣標,三個人站在隊伍的前列。

    周有為將近五十的年紀,腦袋有些許的禿頂,身材有些矮胖,不到一米七的身高,卻有著將近八十公斤的體重。

    「趙長天同志,歡迎你來到我們寧縣任職。」

    周有為握著趙長天的手,熱情的說著。

    在周有為的引見下,趙長天同縣裡主要領導彼此握手認識。

    趙長天注意到,常務副縣長張廣標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種敵意。相反,態度還非常友好,似乎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縣委會議室裡,整個就職儀式,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了接近半個小時的時間。

    就職儀式結束之後,王少華婉拒了周有為和趙長天的邀請,沒有留下來吃午飯,離開寧縣返回了市裡。

    考慮到目前寧縣的實際情況,趙長天謝絕了周有為關於舉行接風午宴的提議,表示要抓緊時間熟悉縣政府的工作,對此,周有為表示理解。

    在政府辦主任周小林的陪同下,趙長天利用午飯前的一段時間抓緊熟悉縣政府的工作環境。

    周小林,四十五歲,個頭不高,身材微微有些發福,戴著一副大框眼鏡,多少的有一種學者的氣質。

    從王少華的介紹中,趙長天知道,周小林是目前寧縣縣委縣政府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縣領導之一,已經在政府辦主任的位置上干了七年。

    在王少華的評價中,周小林是屬於那種謹小慎微的性格,雖然缺乏魄力,但很會揣摩領導心意。

    他經歷了兩任縣長,卻沒有被換掉,足以說明他在揣摩上意上頗有一番功底。但同樣,干了七年政府辦主任卻沒有獲得提拔,顯然在能力上也比較有限。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和觀察,趙長天發現,王少華的分析基本是符合周小林的自身特徵的。

    中午,趙長天和周小林簡單的吃了頓午飯,之後,在周小林的陪同下,趙長天繼續熟悉他目前急需瞭解的一些東西。

    縣政府的一些重要的直屬機關,是他需要瞭解的首選目標,他的很多計劃都需要這些部門具體執行。

    而且,他打算利用這種突擊視察的方式,來瞭解這些部門的實際狀況。

    一直到下午三點,趙長天才結束了幾乎是沒有片刻停留的走訪過程。

    回到辦公室之後,周小林給趙長天安排了幾個秘書人選供趙長天選擇。

    最終,經過一番對比之後,趙長天選擇了一個大學畢業已經參加了幾年工作的科員張文強做為自己的秘書。

    張文強給趙長天的第一印象不錯,29歲的年紀,整體上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

    趙長天之所以選擇他,除了張文強文筆不錯、具有一定工作經驗之外,張文強的老家是清平鎮人,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很顯然,張文強對自己能被新任縣長選中,而有些激動。

    趙長天能清晰的感覺到,在離開辦公室的時候,張文強的腳步很急促,估計是迫不及待要把這個好消息與人分享。

    秘書人選確定之後,周小林又向趙長天徵求了司機的人選問題。

    周小林很清楚,領導都會任用自己信得過的人的擔任司機。

    趙長天沒有絲毫猶豫的就把這個決定權交給了周小林。

    事實上,他在這裡人生地不熟的,這樣的事情只能交給周小林處理。

    在一絲激動、喜悅的心情中,周小林向趙長天推薦了一個人選。

    王猛,35歲,是一個退伍兵,原來在保衛處工作。

    王猛長得高大魁梧,言談舉止間,給人一種性格豪爽的感覺。

    這個人就是周小林推薦的人選,趙長天見了一面之後,表示了認可。

    接下來,周小林在徵詢了趙長天的意見之後,給趙長天安排了住處。

    位於政府大院兒附近的一套單獨的院落,並給趙長天專門配置了兩個服務人員。

    之所以如此,也是沒辦法。

    原來,寧縣是有專門供縣裡主要領導居住的高檔住宅區的。可是,由於處在東城區,雖然由於靠近西城區的原因、沒有被洪水直接沖毀,但也被浸泡了幾天,已經沒有辦法再繼續住人。

    縣委***周有為及其家屬,也是被臨時安置了一個住處。

    等到這些事情都安排完之後,趙長天點上一支煙,一邊抽著,一邊總結著自己幾個小時的視察情況。

    整個視察過程,讓趙長天心理多少有一些沉重。

    雖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他還是沒有想到寧縣官場的局勢如此糜爛。

    在財政局的走訪中,趙長天發現這個縣政府的要害部門中,居然只有一個副局長待在領導崗位上,其它的主要領導包括局長在內居然全都不在。

    詢問之後,那個副局長吱吱晤晤的不肯說出實情。

    而且,經過觀察,工作人員也都是一副懶散的樣子,聊天的聊天,睡覺的睡覺,正經工作的倒是沒有幾個。

    面對這種情況,趙長天強忍著怒氣甩袖離去。

    在其它部門,這樣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相對來說,只有農辦的情況讓趙長天還比較滿意,這個部門的主要領導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而且還正在忙於工作。

    如果說官場的情況令趙長天十分失望、惱火,那麼,民間的情況更是讓趙長天憂心忡忡。

    僅僅從縣政府大院內、外聚集的眾多衣杉襤褸、面黃肌瘦的老百姓身上,就可以看出局勢嚴重到了什麼程度。

    在周林的介紹中,趙長天知道這些老百姓都是東城區受災的居民。

    自從災後,就陸續的有老百姓聚集到縣政府,隨著時間的延長,人數越來越多,到現在,已經聚集了近千人。

    這些人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只要求政府能給他們一口飯吃而已。

    但就是這種簡單的要求,縣政府實現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每天也就是能勉強供應災民們吃飽而已。

    之所以如此窘迫,實在是如今的縣財政幾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程度。

    實際上,在洪澇災害之前,受持續大旱的影響,縣財政就已經捉襟見肘了。

    甚至,各級幹部和公務人員在五月份到七月份只能領到一半的工資。

    八月份,基本只能領到基本的生活費。

    周小林說,他自己在八月份只領到了200元的生活費,如果不是以前還有一些積蓄,家裡的日子根本就沒法過。

    據周小林介紹,這二百元還是領導的待遇,普通的公職人員在八月份只能領到一百元。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幹部還是普通公務人員,根本就沒有工作的心氣。

    可以說,寧縣的這種狀況,在全國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其它地區,還基本上從來沒有聽說過政府會拖欠公務員的工資。

    在沒來寧縣之前,趙長天知道寧縣很窮,是北寧省最為貧窮的地區,甚至在全國估計也能排得上號。

    但即便是如此,他怎麼也想不到,寧縣居然窮到了這種程度,這簡直是顛覆了趙長天對於官場的認識。

    公務員作為這個國家裡最受追捧的一個職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它的穩定,直接體現在收入上就是旱澇保收。

    也就是說,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公務員的收入都是有保障的。

    在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中,公務員的工資向來是優先考慮的對象。

    基本上,就是最為貧窮的地區,也總能通過種種渠道募集到一部分資金作為各級公務人員的薪資。

    但顯然,寧縣打破了常規,估計也是開創了國內的先河。

    趙長天相信,周小林不會在這樣的問題上欺騙自己。

    如果把寧縣政府比做企業,在如今惡劣的財政狀況下,基本可以申請破產了。

    難道市裡對寧縣的糟糕狀況就不聞不問?

    懷著這種疑問,趙長天到了***辦公室,他打算和周有為好好談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