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鐵腕

第四卷 鐵腕 第二百五十三章 掌控常委會 文 / 刀鋒起舞

    第二百五十三章掌控常委會

    馮長遠知道,他的想法,也只能是奢望罷了。

    畢竟,涉及到一個常務副縣長的調動,不是他所能決定的,尤其是在這個常務副縣長還非常強勢、市委***還非常關照他的情況下。

    趙長天雖然不清楚馮長遠的具體心思,但從馮長遠的一些表現上,他能感覺到這個自己在昌縣官場最大的對手,在行為上逐漸的有了許多改變。

    比如,在涉及到常委會表決的很多議案上,馮長遠很少再和自己針鋒相對。甚至,在最為敏感的人事問題上,馮長遠也幾次選擇了退讓。

    實際上,對於馮長遠的改變,在趙長天看來,從某種角度上講,是馮長遠一種識時務的表現。

    目前的縣委常委會,趙長天具有相當的信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決策權。

    他之所以有這種信心,與當前的局面有關。

    在經歷了最近一段時期的系列事件之後,除去原來就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的縣長張子蘭、紀委***黃峰、組織部長李濤,政法委***孫寶林和副***周剛也逐漸轉變了原來中間派的立場,和自己的關係越走越近。

    可以說,加上自己,一個六人的聯合陣線已經形成,在11人常委會上形成了超過半數的優勢。

    再加上馮長遠的兩個嫡系,林保全、錢東海也在逐漸改變著以前和自己尖銳對立的態度。

    最近的幾次常委會上,涉及到的一些表決議案,這兩個人基本都能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沒有和自己唱對台戲,甚至,在多數時候更傾向於支持自己。

    如此一來,馮長遠這個縣委***、名義上的一把手,所能得到的支持已經越來越少,他即使想要和自己作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趙長天在私下裡收集到的信息表明:昌縣官場上發生的這些變化,對處於權力格局中的高層官員來說,大家都心知肚明。

    大家都清楚一件事情,以趙長天為核心的趙系勢力已經在昌縣官場佔據了強勢的主導權。

    無論別人怎麼看,趙長天對自己的現狀非常滿意。這種局面,正是他一直所追求的。

    只有這樣,他所推行的工作基本都能順利開展,他的某些理念能在實踐之中得到貫徹,他發出的聲音才能更具影響力和號召力。

    在趙長天的志得意滿中,9月7日,省委***王林到順城視察災後重建工作。

    王林先是視察了凌縣,對凌縣的災後重建工作表示肯定。

    事實上,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在市裡主要領導的重視下,在不與昌縣對比的情況下,凌縣的災後重建工作是要遠遠領先於省內其它災區的。

    視察完凌縣的重建工作之後,王林在市委***劉常清、市長唐慶天的陪同下來到昌縣視察。

    昌縣縣委、縣政府自然是高度重視,災後重建總指揮趙長天、縣委***馮長遠、縣長張子蘭都全程參與陪同王林視察。

    在市、縣主要領導的陪同下,王林先後視察了大河鎮、鄰河鎮兩個大鎮的重建工作。

    在鄰河鎮的重建工地上,看著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感受著老百姓們在重建家園上表現出來的蓬勃的精神面貌,王林頻頻點頭,對眼前所看到場面非常滿意。

    「常清,這些日子我去了很多災區走訪,昌縣的重建工作是進展最為迅速的,而且,給我的感覺也是最為特殊的。我在昌縣受災群眾的臉上感覺不到有任何失去家園的那種悲傷和痛苦。」

    王林向著身旁的劉常清,也彷彿是向著自己說道。

    隨即,王林走出視察隊伍,擺手制止了其他人跟進的腳步。

    王林來到了幾個正在做木匠活的的青年農民近前,這幾個青年忘我的埋頭苦幹著,彷彿他們正在做的工作是一件值得他們投入全部精力的事情。

    「小伙子,你家裡受災了嗎?」

    王林向著離他最近的一個年輕人親切的問道。

    「是啊,家裡都被水沖了。」

    青年抬頭瞟了王林一眼,隨意的回答了一句,就又垂下頭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己的工作上。

    「小伙子,你家裡經歷了這麼嚴重的災難,可我看你好像不是很難過的樣子啊,這是為什麼呢?」

    王林繼續問道。

    「很簡單,因為有盼頭啊,因為我家裡即使受了災、什麼都失去了,也不用擔心生活問題,我們的趙縣長會管的。」

    青年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為了不影響到手上的工作,青年連頭都未抬,明顯的是不肯因為任何事情而影響到自己手上的工作。

    估計他如果不是看在王林是個老人的份兒上,而且還問到了他喜歡談論的話題,在擔心影響到工作的情況下,他很可能是不會分心和人說話的。

    「我們的趙縣長!」

    王林在心理重複了這句令他感覺動容的話。

    「我們的趙縣長說過,要大干三十天,要在30天之內讓受災同胞都住進新房。因此,我們必須要爭分奪秒的幹活,絕不能讓趙縣長失望。」

    另一個埋頭苦幹的年輕人說道。顯然,話題提到了『趙縣長』,引起了這個年輕人的談興。

    「哦,小伙子,聽你話裡的意思,你家裡沒有受災吧?到這裡幹活,你願意來嗎?」

    王林溫和的問道。

    「是的,我家是沒有受災,但我們趙縣長號召大家來幫忙,我們當然要來,我們村子裡的年輕人都願意來,為了不影響到地裡的莊稼、而且也同時用不了那麼多人,我們就輪流的到這裡來幹活。」

    青年隨意的回答道。

    「你們一天有多少酬勞啊?」

    王林繼續問著。

    「趙縣長說要給我們酬勞的,一天五塊錢,比城裡工人賺的都多。但我們想著,趙縣長為我們做了那麼多好事,受了那麼多委屈。我們響應趙縣長的號召、是為了幫助趙縣長來到這裡的,怎麼好意思要錢呢。我們大家就一起商量做了決定,我們一分錢報酬也不要,就是飯也要自帶,不能給趙縣長增加麻煩。」

    年輕人樸實的回答道。

    王林再次動容了,幾天以來,他去過很多重建施工現場,也問過很多老百姓類似的問題,但沒有哪一次能讓他如此刻這般動容。

    如果說受災群眾參與重建工作、不需要酬勞還說的過去。

    可是,對於那些沒有受災卻前來支援的群眾來說,不要酬勞而且還自己帶飯,這還是王林第一次遇到。

    在別的地區,各級政府在給予一定酬勞的情況下,都沒有多少農民願意參與重建工作,他們擔心會影響到自己家裡的莊稼。

    可在這裡,老百姓們居然在不要任何酬勞的情況下爭著要來,如果不是親眼見到、聽到,王林絕對不會相信。

    再想一想,他們這麼做的原因,居然只有一個,就是為了他們口中的『我們的趙縣長』。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林感覺自己被震撼了。

    他下意識的回首望去,看了人群中那個年輕人一眼。

    到了此刻,他心中的某些想法,終於有了決定。

    結束視察之後,在眾多陪同官員的羨慕中,王林單獨和趙長天談了半個小時的話。

    返回順城之後,王林又單獨和市委***劉常清進行了長時間的單獨談話。

    當天晚上,趙長天去順城劉家,與劉常清在書房裡談了幾個小時,直到半夜的時候才離開。

    在王林結束視察工作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8日上午,趙長天與張子蘭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談話。

    接下來,從9月9日開始,一直到9月18日,趙長天在張子蘭的配合下,突然展開了令昌縣官場很多人都為之側目的大行動。

    大行動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關於昌縣官場的人事調整,大幅度的人事調整。

    這些人事調整,涉及到了多個部門,多個重要崗位。

    從8日到12日,人事調整涉及到的是鄉鎮一級的層面。

    一些鄉鎮的一、二把手被調整,全縣18個鄉鎮中,有九個鄉鎮的一、二把手換了人。

    王軍、張東山等趙長天的鐵桿心腹紛紛走到了鎮長和***的位置上。

    縣委***馮長遠進行了抵抗,但無奈,趙長天和張子蘭已經聯手掌控了常委會。

    而且,在人事調整中,趙長天已經充分考慮到了一些常委們的利益,李濤、黃峰等人都得到了一定的利於均沾。

    從9月13日到9月18日,人事調整涉及到縣一級的層面,雖然調整的人員不多,但都是重量級的崗位。

    在趙長天的運做和劉常清的強勢支持下,雖然唐慶天和馮長遠聯手進行了激烈的抵抗。

    但最終,趙常天、劉常清取得了勝利。

    萬家鄉黨委***張大彪被提拔為縣委副***,他頂替的是張越林的位置,張越林提前進入***工作。

    大河鎮黨委***張秀芳被提拔為昌縣副縣長,她頂替的是副縣長劉雲飛的位置,劉雲飛進入市林業局工作。

    農辦主任張學林、大河鎮副鎮長張向東也被提拔為副縣長,他們的前任被調往市裡其它部門工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