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鐵腕

第四卷 鐵腕 第二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奇跡 文 / 刀鋒起舞

    第二百四十一章這是一個奇跡

    如果不是限於場合,張子蘭很想給趙長天一個緊緊的擁抱,來表達內心的喜悅。

    大家都很清楚,這次在昌縣發生的是一場百年難遇的特大自然災害。如果沒有趙長天提前所進行的佈置,昌縣的損失將達到一個令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程度。

    也許,將有上萬人被洪水沖走。

    這種後果,無論是縣領導、市領導、甚至是省領導都無法向中央交代。

    對於很多幹部來說,不但會丟官棄職,甚至還會終生背負一個無法磨滅的巨大陰影。

    驚喜過後,在縣委會議室裡,省、市、縣三級領導按照身份、級別的不同,依次落座。

    這次會議,將具體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的災後重建工作、以及防範可能還會持續的洪澇災害。

    省委***王林親自主持會議。

    趙長天被王林點名坐到了自己身旁。

    王林面色嚴肅的先做了發言;「同志們,現在,我坐在這裡,既欣慰又感覺心痛。

    欣慰的是,在這場特大洪澇災害中,順城雖然遭受了損失,但損失的程度已經比預計中的要小了很多。

    從目前已知的情況看,原本因為大凌河決堤可能會造成的巨大損失,在劉常清同志和趙長天同志富有遠見的事先安排下,奇跡般的沒有造成一個人員的損失。

    奇跡,是的,這就是一個奇跡,這是一個巨大的奇跡。

    我們所有人都要感謝這兩位同志,如果沒有他們,恐怕我們所有人都不會是現在這樣的心情。

    我要特別表揚趙長天同志,根據我瞭解到的情況,在一個月之前,趙長天同志就未雨綢繆的進行了防汛準備工作,對全縣的水庫進行了維修。

    結果,事實證明了他的決策是正確的。

    而他所做的努力也取得了豐厚的成果,昌縣境內的水庫是順城包括其他受災市所有縣級單位裡最多的,有三十幾坐,但昌縣潰壩的水庫數量卻是最少的。

    更加值得稱道的是,潰壩的水庫沒有造成一個人員的損失。

    同志們,這難道不是一個奇跡嗎?

    作為一個水利資源豐富的農業大縣,作為一個本應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昌縣居然取得了人員零損失的這種令人無比欣慰的成果。

    我認為,比起昌縣的幹部,尤其是趙長天同志,其他的地區的幹部們是失職的。

    今天,我在這裡這樣說,等到全省的總結大會上,我仍然還是要這麼說。」

    講到這裡,王林停了下來,向著劉常清、趙長天重重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王林的表情凝重起來:「整個順城市共有十三坐水庫決堤,有四坐水庫下游的群眾沒有來得及被轉移。

    雖然目前還沒有得到具體的損失報告,但估計情況不會樂觀。

    如果我們的幹部都能像趙長天同志這樣,具備敏銳的危機意識與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態度,也許就不會發生這些悲劇。

    這些事情,以後省委還會召開專門的會議進行總結。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災後重建、以及防範可能還會持續的洪澇災害。

    從目前的情況看,拋去人員損失不提,凌縣和昌縣是順城乃至全省受災最嚴重的兩個地區。

    凌縣有數萬人口等待安置,昌縣也是如此。

    我們不等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受災之後、居無定所,也不能讓百姓餓著肚子、寒了心。

    趙長天同志,你是昌縣的防汛抗洪、災後處理總指揮,我想先聽聽你的看法?」

    說到後面一句話的時候,王林望向了身旁的趙長天。

    對於王林的問題,趙長天早就不知道考慮了多少次,心中早就了一些計劃。以前,他還一直擔心這些計劃能否在縣委常委會上獲得通過。

    此刻,既然王林問到了這個問題,如果能得到他的首肯,自己的擔憂將不再是問題。

    趙長天稍稍沉吟了一下,說道:「王***,各位領導,我就班門弄斧的談談我的一些個人想法。

    我認為,像王***提到的那樣,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決群眾的居住和基本生活問題。

    從長遠考慮,自然是要組織群眾重建家園。但數萬老百姓,上萬個家庭,也就是上,卻不是短期內可以建起來的,那需要一個過程。

    最快,也將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還必須要滿足人員和建築材料都就位的兩個條件。

    那麼,也就是說,在房屋建成之前,我們必須要為老百姓提供能夠滿足至少居住一個月的住處。

    在這一點上,我有這樣的想法。

    在先期,也就是前幾天,要搭建臨時的帳篷。

    與此同時,要發動全縣所有未受災的群眾,採取一對一幫扶的方法,在考慮就近原則的基礎上,以一個家庭幫助一個受災家庭的方式,解決受災群眾的居住問題。

    我認為這兩種適應於短期的權宜方式,可以結合起來一起運用。當然,帳篷居住的方式只能是短期使用。

    在我看來,群眾在帳篷裡生活的時間不宜超過一周。我們的目標,還是要所有的受災群眾都要住到到幫扶的家庭裡去生活。

    實現這個目標之後,還能夠同時解決受災群眾的飲食問題。

    否則,如果長期住在帳篷裡,數萬名群眾的飲食將是個大問題。

    依照我的想法,居住和生活問題的解決辦法基本就是這樣,但光有辦法還不行,還必須要考慮資金問題。

    我們不可能讓幫扶家庭無償的提供幫助,必須要給予一定的金錢補償和物質支持。

    以一個月的時間計算,並只考慮最低的標準,每個群眾的日常生活費用固定在三塊錢,每天就是十幾萬,一個月下來,至少要有四百萬的資金需求。

    這四百萬,我們必須要提供或者說是獎勵給幫扶家庭,絕對不能少。」

    說到這裡,趙長天停了下來,看著眾人的反映。

    「趙長天同志,你說的很有道理,我看這個辦法非常可行。在我看來,這應該是最好的辦法了。

    只是,你認為能有那麼多家庭提供這種幫扶嗎?

    畢竟,這會干擾到自己家庭的正常生活,會有諸多的麻煩,即使政府提供那麼一點資金支持,也不過是能維持受災群眾的日常用度而已,對幫扶家庭來說,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好處。」

    王林點了點頭,先是認可了趙長天的想法,但隨即又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是啊,王***的疑問是有道理的。畢竟,人都是自私的。如果政府不能提供多一些的獎勵,恐怕很難有群眾會響應號召,自願去幫助那些受災群眾啊。」

    唐慶天附和了王林的意見。

    「王***,唐市長,我也想給幫扶家庭多提供一些獎勵,以便讓他們有更多的積極性,但受災的群眾太多了,哪怕是分攤到個人上、獎勵標準只提高一塊錢,那就意味著要多出上百萬的資金。

    我們縣裡的財政狀況並不寬裕,以我的估計,即使是這個最低標準,支撐起來都非常費力。

    而且,等到受災群眾有了新家之後,我們還要考慮到他們未來一段時間的生活問題。

    很多家庭的存糧只帶出了很少的一部分,根本支持不了多久。雖然家裡的金錢沒有受到什麼損失,但很多家庭的積蓄都沒有多少。

    即使買糧,也無法長時間支持的。

    最要命的是,今年又發生了大旱、再加上洪水,估計秋收的時候,很多家庭的糧食產量將大副減少。以前能夠在糧食上自己自足的家庭,基本都會面臨糧食短缺的現實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總不能看著老百姓挨餓吧?必須還是要提供救濟。

    這又將是一筆龐大的支出,以我們縣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撐。

    而且,在房屋重建上也將需要一筆不小的支出。」

    說到這裡,趙長天看了看馮長遠和張子蘭。

    兩個人幾乎是同時的點頭。趙長天的話算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去了。

    趙長天繼續說道:「如果只有我們一個縣受災,我們可以請求市裡支援。可如今的情況是,全市範圍內普遍受災,尤其是凌縣,所需要的資金絲毫不會少於昌縣,甚至會更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市裡即使能對我們提供支持,我想也是有限的吧?畢竟,今年我們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旱。」

    說到這句話,趙長天看向了劉常清、唐慶天。

    「趙副縣長說的很對,在抗旱的時候,市裡已經投入了大筆資金,如今的財政的確很不寬裕。」

    唐慶天連忙接過了趙長天的話頭。

    在他眼中,此刻的趙長天實在是很可愛,這些話能在省委***王林面前說出來,要比他這個『待罪之人』講出來,效果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劉常清也是連連點頭。

    實際上,趙長天提出來的資金上的問題,也正是他所憂慮的。按照以往的經驗,根據受災的嚴重程度、中央和省裡會提供一些援助,但數目通常有限,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難道小趙有什麼好辦法?」劉常清這樣猜測著。

    王林倒是面色平淡,看不出內心有什麼想法,只是示意趙長天繼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