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鐵腕

第四卷 鐵腕 第二百一十一章 聽你的安排 文 / 刀鋒起舞

    第二百一十一章聽你的安排

    回到辦公室之後,趙長天坐在椅子上,閉上雙眼,用力的深呼吸了幾次。

    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之後,趙長天極力的把一些負面情緒拋出了腦海。

    眼下,情況已經很明瞭,他天真的想要取得縣委、縣政府支持的想法已經落空。

    在不能形成常委會決議的情況下,有些工作,他根本無法開展。

    最起碼,各個鄉鎮的一、二把手,他就無法調動。

    應該怎麼辦?常委會之後,趙長天一直在冥思苦想這個問題。

    留給他準備的時間只有20天,能否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就看這20天。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午到了,趙長天依然還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思考。

    「沒有辦法了,只能這麼辦了。」

    良久之後,趙長天彷彿下定了決心似的自語道。

    他看了看表,此時已經接近下午兩點。

    趙長天迅速的接連撥打了幾個電話,分別通知了胡利、王軍、張學林、李全等人,要求他們迅速到自己的辦公室集合。

    也許是感受到了趙長天語氣中的鄭重,胡利、王軍、張學林、李全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抵達。

    這幾個人到達趙長天的辦公室之後,看到其它幾個趙系的人馬也在,感覺到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氣息。

    這種情況,跟隨了趙長天這麼久,他們還是第一次遇到,不覺面色都嚴肅起來。

    招呼他們坐下,每個人發了一指煙。

    趙長天自己也點上一支,在徐徐的煙霧中,他注視著幾個心腹手下,「你們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我把你們找了過來。我要向你們說一件事情,需要你們給我一個答案。」

    接下來,趙長天沒有再說多餘的廢話,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我判斷今年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今天上午,我在常委會提出了一個建議,建議縣委縣政府在當前的工作中,以防汛抗洪為主,但遭到了一致的反對。

    既然無法獲得縣裡支持,我打算自己幹。無論怎麼說,我也是主管農村工作的副縣長,防汛抗洪是我分管的工作之一。」

    一邊說著,趙長天注意著幾個手下的表情,幾個人的反應令趙長天比較欣慰,他們表現得都很沉穩。

    「有些人,是十分樂於、並推動看我的笑話的。我估計,在有心人的傳播下,上午發生在常委會上的一切,會很快傳遍昌縣官場。

    因此,在接下來的防汛抗洪準備工作中,我們不會得到各個鄉鎮領導的支持,甚至還會遭到他們的抵制。我想要推行的一些工作會舉步維艱。

    可無論再怎麼艱難,我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去幹這件事情。

    那麼,怎麼幹?只能是自己幹,可光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我想到了你們。」

    說到這裡,趙長天的表情嚴肅起來,語氣也非常鄭重:「我現在問你們一句,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幹嗎?幹這項在短時期內不會被人理解、甚至是嘲笑的工作。」而且,還可能會因此影響到你們的仕途。

    你們只需要回答我干還是不幹?不要問我為什麼非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暫時,我無法給你們清楚的解釋。」

    「老闆,你說怎麼幹吧。」

    趙長天的話音剛落,胡利不假思索、言簡意賅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同時,他瞇著一雙小眼睛掃視著其它三個人。

    「老闆,聽你的安排。」

    王軍跟著表態。

    「老闆,雖然我還有一些疑問,不過,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張學林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老闆,我的年紀最大,以前做事的時候也總是瞻前顧後。這次,我不會再猶豫、不會掉鏈子,跟著你干了。」

    李全面色通紅的大聲說道。顯然,做出這個決定,他經歷了一番心理鬥爭。

    看著幾個心腹手下的表態,趙長天欣慰的點點頭:「好,既然你們都同意了。那我就向你們說一下我的計劃。」

    ……

    一個小時之後,這場趙長天和心腹手下的小型會議才宣告結束。

    如趙長天預想的那樣,發生在24日上午常務會上的事件,迅速在昌縣官場傳播。

    趙長天抱著一線希望。分別給那些記憶中的掘壩水庫所在的鄉鎮領導打了電話:表示希望他們能配合防汛抗洪工作,組織人手疏通御洪道、並加固一些薄弱的堤壩。

    結果,趙長天的要求遭到了拒絕。

    委婉一些的鎮領導表示:目前鎮裡正圍繞著處理旱災的善後工作,實在沒有多餘的幹部去組織趙縣長指示的工作。

    直接一點的表示:目前鄉里的老百姓正在進行災後補救工作,無法組織足夠的人手進行趙縣長安排的工作。

    聽到這些答覆之後,趙長天最終對走正常途徑解決問題失去了信心。

    可這就意味著,這些會出現問題的水庫,都需要利用他的方式解決。

    而且,趙長天對於出現問題的十個水庫,只記得一半左右,另外的一半,他只是大致知道所在的鄉鎮。而在這幾個鄉鎮中,又基本包括兩、到三個水庫。

    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針對這幾個鄉鎮的所有水庫進行預防工作,這無疑會加大工作量。

    經過統計之後,趙長天發現,他需要面對的不是10個水庫,而是16個。

    7月25日,一大早,按照昨天的計劃,趙長天開車帶著張學林、和他精心挑選的四個心腹手下,向著前進鄉駛去。

    根據他的記憶,前進鄉、小王村的一坐水庫會發生潰壩。

    到達前進鄉之後,趙長天沒有白費力氣的去找那些鄉鎮領導,而是直接驅車到了小王村。

    對於類似於小王村的這些位於各個水庫下游附近的村子,趙長天比較熟悉,在進行抗旱工作的那一個半月中,他經常往來於這些村子。

    小王村的村領導和不少老百姓,他都認識,甚至能叫出不少人的名字。

    到達小王村之後,趙長天直接到村委會找到了村支書、村長。

    這兩位最基層的幹部,對於趙長天這個縣裡的大領導,算是非常熟悉了。在他們的仕途生涯中,真正打過交道的縣裡高層領導,也基本上只有趙長天而已。

    身份上的差距,加上趙長天令他們欽佩的工作能力和方式、以及希望被高層領導重視的心態。使得這兩位村領導對於趙長天在抗旱工作之後的再次大架光臨,表示了由衷的欣喜,進行了熱情的接待。

    與兩位村領導寒暄了幾句之後,趙長天表明了來意,他要求:兩位村領導組織村裡的青壯力量,去疏通水庫的御洪道、加固大壩的薄弱環節,為可能會出現的洪澇災害做好準備工作。

    聽了趙長天的指示,兩位村領導明顯有些為難,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年長的村支書搓著手、有些心怯的說道:「趙縣長,按理說,您的指示我們是必須要執行的。我們都相信你,您預測會發生大旱、就真的發生大旱了,要不是你的英明決策,讓水庫儲備了足夠的水,我們村的損失可就大了。

    可眼下不少村民都在地裡伺候莊稼,這人員不好組織。如果只是組織少數人還好說,可要是進行這樣大的工程,人少了也頂不了多大事啊。」

    「我理解你的難處,可再難,這項工作也要做。我看這樣吧,你去把你們兩個臨村的村領導也喊過來。三個村一起動員,輪流著干。這樣,會最大程度的減少對村民們的影響。你看怎麼樣?」

    趙長天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提出了折中意見。

    聽了趙長天的這個計劃,老村支書眼睛一亮,連連點頭。

    接下來,沒有耽擱任何時間,村支書利用村委會的電話分別通知了另外兩個村的村領導。

    也許是趙長天的身份足夠份量,還不到二十分鐘,另外兩個村的四位村幹部陸續來到了小王村的村委會。

    和這幾位村幹部寒暄了幾句之後,趙長天把自己的計劃向這幾個村幹部做了介紹。

    沒有例外的,這幾個村幹部表示了會按照趙長天的指示去做。

    對此,趙長天很滿意,這基本和他原來的預想差不多,甚至還更順利了一些。

    接下來,趙長天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每個村子至少要組織一百人,要嚴格按照留下來監督的縣農辦同志的要求去做。

    安排完畢,趙長天留下了張學林四個心腹手下中的一個,由他具體組織、監督落實情況。

    之後,趙長天在幾個村領導的目送下,驅車離開了小王村。他要抓緊時間去另外一個村子,安排另一坐水庫的防汛準備工作。

    整整一天的時間,從早晨一直到晚上八點,趙長天分別去了四個水庫下游的村子,會見了12個村的村幹部,安排了四坐水庫的防汛準備工作。

    張學林帶去的四個心腹手下被分別留在了這四個村,負責監督、組織工作。

    按照趙長天的要求,他們將至少要在這些村子駐紮20天。而張學林,將在這些日子裡,盡可能的抽出時間親自到這幾個水庫,檢查落實情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