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三卷 五大臣時代 第二百四十一章 鏡湖城陷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二百四十一章鏡湖城陷

    朝鮮鹹境道,鏡城

    夜已經深了,可在位於鏡城正中的都護府衙門內,精彩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一個個身穿寬袖長袍的朝鮮官員、當地名士,正在興高采烈的舉著酒杯,一邊閒聊著一邊觀看歌舞。整個宴席之上,洋溢著一股熱鬧的氣氛。

    這次的酒宴是鏡城都護府府使金自點特意用來招待北清都護府府使金佑。就在今天上午,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北清都護府府使金佑終於帶著所部的三千多精兵趕到鏡城,參與到了金自點起兵的行列。而這也標誌著,鹹境道的軍力已經全部投入到金自點的旗下效力。金自點已經擁有了朝鮮過半數的兵力。

    金自點端起了酒杯,向左右稍作示意後,便將這杯來自大明的美酒一飲而盡,「金府使,這酒可合意?」金自點打著酒嗝,醉醺醺的問金佑。

    金自點的話沒有人回應,金佑的位置上更是空無一人。

    過了半晌,才有一個顫抖著的聲音回道,「大人,金府使好像是去更衣了。」

    「不是早就去了嗎?怎麼這麼長時間了還不回來?」金自點有些奇怪,但過量的酒精已經麻痺了他的神經,大腦變得遲鈍起來,「派個人去瞧瞧,別是掉裡面了。」

    周圍的人頓時就是一場哄笑,連帶的,較遠處不知究竟的人也笑了起來。整個酒宴,變成了哄堂大笑。

    這時,一個僕役闖了進來,「糟了,糟了,城西起火了,聽聲音亂糟糟的,好像有兵馬在廝殺,卻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兵馬。」

    在場的人一陣大嘩,心中無不升起一種恐懼來。雖然還不知道是何方兵馬作亂,但在場的人都知道今天剛剛駐紮進來那支兵馬就在西城。而迅速傳播來的金佑失蹤消息,更是加重了眾人心中的恐懼。

    「金佑那廝竟然如此卑鄙無恥,這不是想置我等於死地嗎?」一個相貌比較清秀的男子壓抑不住內心的恐懼,大聲咒罵起來。

    「他想置我等於死地,卻不是那麼容易,」卻有一個英武男子起身反駁道,「只要我等緊閉府門堅守一段時間,就會有兵馬趕來相救。到那時,金佑的三千兵馬肯定會被我大軍剿滅。」

    這番話說的昂揚有力,眾人聽了無不齊聲喝彩。在這些不懂兵法,不經戰陣的人眼中,戰爭的勝敗就是一個數字的簡單對比。而在這齊聲喝彩中,一些明白些事理的人已經開始尋覓退路,準備逃出這個眾矢之的。

    金自點一手拽著興安君李瑅,在眾人心神失守的時候悄悄離開了酒席。而在金自點兩人的身後,十幾個心思靈活的人已經跟了上來。

    「岳丈,我們這是做什麼去?」興安君李瑅二十多歲年紀,卻臉色發白四肢無力,在被金自點拽著疾走了數百步後裔已經是氣喘吁吁。

    「自然是逃命,」金自點腳下不停,忙裡偷閒的回答道,「老夫上了金佑的當,被他誑進城來。現在外面兵荒馬亂吉凶難辨,我們還是先逃命為好。」金自點雖不知道多少軍事,卻有幸參加過綾陽君李倧發動過的那場叛亂,知道這黑燈瞎火的時候,被敵人有心算無心的一衝,自己就是有再多的兵馬也起不了作用。所以一開始就沒有想過抵抗,而是準備先保住性命,等明天天亮時候看看形勢再說。當然,若是有幸逃入一支親信的軍隊,也是件好事。

    興安君李瑅本就是個酒色之徒,也不覺得逃跑是什麼難為情的事情。只不過驟然從天堂墜向未知的深淵,心中難免有些忐忑不安,「岳丈,我們這是往哪裡逃啊?能逃得出去嗎?」

    「先去城東我的一個親信那裡,他有兩千多士卒可護的我們周全,」說話間金自點已經糾集了二三十個親信的侍衛,並吩咐他們抬起李瑅,「若是能趕走金佑,我們還繼續起兵,若是事不能濟,我們就讓他護著去投靠熊廷弼。」

    金自點本是生性謹慎之人,也正是憑藉著這點才被綾陽君李倧選中,得以以文人身份掌兵。大明奇襲漢城後,金自點雖有心起兵爭奪政權,但礙於明人駐紮在漢城,一直都不敢輕舉妄動。直等到和熊廷弼接上線,得到了信誓旦旦的保證,才開始了起兵的謀劃。現如今功敗垂成,金自點自然想去投靠自己的盟友。

    「至不濟,把李瑅送給明人,也能換個衣食無憂在大明境內苟延生存。」金自點掃了一眼自己的女婿,心中暗暗想道。

    鏡城西門外二里多地,黑壓壓的站著一支軍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但令人震驚的是,這支來歷不明的軍隊就靜靜的站在這裡,除了間或有幾聲馬兒噴氣的聲音外,再無半點動靜。以至於在城牆上值夜的朝鮮士卒,到現在也沒有發現腳底下多了一支軍隊。

    在這支軍隊中間稍微靠前的地方,一隊精壯的士兵正圍著兩個騎馬的男子,小心的戒備著。這兩個男子不是別人,正是這支軍隊的統帥,大明新軍第四師師長滿桂和他的參謀長林海。

    滿桂是蒙古人,卻自幼生活在宣府。在大明組建新軍的時候,他以懂兵而被推薦到新軍任職,更在平定建虜的戰爭中屢立軍功,從而得到了皇上的青睞被選到軍校學習。從軍校畢業後,滿桂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被特旨任命為新軍第四師的師長,成了新軍第一個異族的高級軍官。

    滿桂的第四師一直駐紮在遼東,和兄弟第二師一起肩負著清剿建虜殘餘,威懾蒙古各部的任務,是遼東唯二的機動部隊。在熊廷弼回到遼東後,第四師更是被集結到鴨綠江沿線,用作攻朝主力。

    林海端著一副大內密造的千里眼,小心翼翼的觀察著鏡城城頭上的動靜,卻遲遲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由得有些洩氣。

    「師長,這城內怎麼還不發動?是不是胡金彪這小子被人發現了?或者是金佑這狗賊反水了?」林海回頭看著滿桂,低聲抱怨道。

    胡金彪是第四師下屬第十三旅的旅長,他在白天的時候將所部化裝為來自北清都護府的兵馬,跟隨金佑進了城。按計劃,胡金彪將在子初一刻的時候發動攻擊,打開鏡城的西門。可現在已經快亥末了,城內卻還是沒有半點動靜。

    「你急什麼?」滿桂掃了林海一眼,對這個軍校生出身的參謀長十分不滿,「這還不是不到時間嘛。」

    「我只是想著,」林海一陣尷尬,「金佑狡猾小人,反覆無常……」林海本想說金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可看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一眼,卻把這句話嚥了回去。

    「金佑已經把自己的家小、自己的城池都交到我們手中了,你還想讓他怎麼做?」滿桂又如何不知道自己部屬的想法,更知道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卻也無法解釋,只能冷冷的反問兩句,以示不滿。

    「這倒也是。」林海尷尬的笑了笑,閉上了嘴巴,又端起千里眼向城牆上望去。

    林海不再說話,滿桂卻陷入了沉思。

    其實,滿桂所部能直達鏡湖城下,全靠金佑的掩護。金佑讓滿桂打著自己北清都護府的旗幟,一路上大搖大擺的到達鏡湖附近後,才兵分兩路,一路入城,一路在城外預防不測。

    而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卻是熊廷弼的功勞。早在滿桂出兵之前,熊廷弼就通過各種威逼利誘的方式,獲得了平安道和鏡湖道大多數實權官員將領的投誠。而滿桂更知道,若不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出兵的借口,熊廷弼也不會攛掇金自點起兵造反。

    「你說,」滿桂突然問道,「這次我們藉機將平安道和鹹境道攻破,朝鮮人會屈服投降嗎?」

    「他們不屈服行嗎?」林海略一沉吟,輕笑道,「朝鮮八道,平安道、鹹境道和我大明接壤,現在即將被我們完全吞併,而他們的京畿道也在水師的控制之下,八道已經損失其三。況且朝鮮兵力以平安道、鹹境道、京畿道最優最精,現在全都被我們殲滅俘虜。」林海臉上露出了一股厲色,「就是朝鮮人想抵抗,也要有本錢才行。」

    「這麼說,我們這次就是滅國之戰了。」滿桂輕輕的歎了口氣,「既然是滅國之戰,卻完全是用陰謀詭計取勝,朝鮮人沒有見識到王師威武,又如何肯輕易屈服。」頓了頓,滿桂加重了聲音,「怕是這仗,還要打,要大打。」

    「朝鮮連國君都沒有了,也沒有了軍隊,」林海搖了搖頭,「還能怎麼打?」

    「無罪滅國,不能以德服人;陰謀滅國,不能以力服人。」滿桂卻苦笑道,「朝鮮人不服氣,朝廷能在這裡站穩腳步嗎?」心中更是哀歎,怕是從此朝鮮多事了。

    林海仔細想想,也覺得滿桂所說的很有道理,便笑道,「也許朝廷只是想教訓朝鮮一下,並沒有滅國打算,你我都是杞人憂天了。」

    「卻怕朝中大人見事情來得容易,」滿桂冷哼一聲,「想就此滅掉朝鮮。」

    林海張嘴無言,卻不知道如何勸慰滿桂。可突然間,猛地覺得眼角處升起一陣紅光,再細看時,鏡湖城內已經是火光四起,喊殺聲震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