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三卷 五大臣時代 第一百一十八章 官商勾結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一百一十八章官商勾結

    二月二十日,方府

    早在二月十八日,天啟朝的第一次春闈便宣告結束。此時,正是考官閱卷之時。方從哲並不是本科考官,卻也沒有去內閣當值。而是忙裡偷閒,躲在自家書房中看書。

    方世鴻輕輕地敲了敲門,得到父親允許後,才推門走了進來。

    「父親,」方世鴻恭恭敬敬的向方從哲施禮道:「……事情已經辦妥了。」

    「嗯,」方從哲飛快的掃了兒子一眼,又把注意力放回了手中的書本上。「說來聽聽。」

    「是,」方世鴻站直了身子,回稟道:「孩兒已經和曹一凡、馬大彪、方曉宇三人達成協議,共同組建商行,承建海河河工……」

    曹一凡、馬大彪、方曉宇都是通州有名的商人。

    年前,李三才案發被抄家。這三人和李三才素有往來,害怕受到連累,便拿出大半家產買了爵位,以求破財免災。當時,是方從哲接見了他們,並溫言相慰,讓他們不要聽信謠言,照常做生意。

    這三人倒也透鑽,乘此機會便和方從哲拉上關係,逢年過節孝敬不斷。這次海河河工,曹一凡三人便主動提出,要和方從哲家族聯手,共同開辦商行……

    「商行以曹馬方三家的名義發起,一切對外應酬也由這三家出面。而咱家,」方世鴻停頓了一下,才輕輕的稟道:「卻要保證商行能順利拿到工程。」

    「這本是應有之意,」方從哲緩緩地點了點頭,又問道:「……他們給出了什麼條件?」

    「除咱家本應得的股份外,再給半成股份。」

    「嗯,也行。」方從哲點點頭,表示認可。「這麼大的商行,能多分潤半成,已是難得。」扭頭看了看兒子,又吩咐道:「……河工關係重大,稍有差錯,便會讓為父身敗名裂。你可一定要盯緊了,千萬不要出了岔子。」

    「父親放心,」方世鴻心中一凜,忙正色回道:「等工程開工了,孩兒便帶了人去工地上盯著。決不讓人渾水摸魚,挑出事來……」

    方從哲微微頷首,卻歎了口氣。兒子比以前成熟多了,卻背了個罪官名聲,一輩子仕途無望了。

    心有不忍,方從哲便不再講話,又將手中的書籍舉了起來。

    方世鴻卻不想就此離去,他沉吟了片刻後,道:「父親,曹一凡三人還提起了一件事,想讓父親幫忙……」

    方從哲頭都不抬,淡淡的應道:「說吧。」

    「是,」方世鴻急忙稟道:「父親可知,這曹一凡三人,在遼東糧行也佔有股份?」

    「怎麼?」方從哲一驚,抬起頭來,追問道:「可是遼東糧行內部出了問題?」

    見父親如此緊張,方世鴻的心便是一緊,忙詳細解釋道:「曹一凡他們說,往遼東運糧,走陸路耗費太大。想讓父親設法,准許他們從海路運糧……」

    「原來是這樣。」方從哲鬆了口氣,可還是有點放心不下。

    作為大明首輔,他非常清楚遼東糧行的重要性。可以說,正是有了遼東糧行,有了遼東的糧食配給制,才保證了遼東局勢的穩定。而只有遼東穩定了,朝廷才有餘力關注關內民生,修繕海河等等……

    「鐵嶺李家是什麼意思?」方從哲想起遼東糧行的股份構成,鐵嶺李家是最大股東,便出口問道。

    「曹一凡說,包括李家在內的幾位大股東暗地裡達成協議。只要父親促成糧食海運,他們就在原始股份中勻出十萬兩,以作酬謝。不過,」方世鴻連忙解釋。「卻需要我們將這十萬兩補上。」

    「十萬兩?好高的價碼。」饒是方從哲宰相城府,也不由得暗自咂舌。自遼東糧行成立以來,股份便受到追捧,十萬原始股份,足足可以在市面上賣到二十萬兩,還是有價無市。這些股東,能答應勻出十萬股份,已是殊為難得。

    「父親,」方世鴻卻不滿足,嘟嚕道:「……這些人也太小氣了,竟然還讓我們補錢。」

    「便是戶部,也不過十五萬兩股份。而內廷,則是八萬兩……」方從哲苦笑道:「就是補錢,我們也佔了大便宜。不過,這錢有點燙手啊。」

    「父親,」方世鴻不解,「這運糧,海路和陸路就那麼大區別嗎?能讓這些人下這麼大血本?」

    「和陸運想比,海運的運費幾乎為無。」方從哲看了方世鴻一眼,解釋道:「不過,海路卻不好打通。」

    方世鴻一愣,忙問道:「難道,國朝就不曾向遼東海運過糧食嗎?」

    「怎麼沒有?」方從哲笑了笑,「光為父知道的,便有兩條。」頓了頓,方從哲又解釋道,「一條是天津海道,船從天津衛出發,到達旅順停下……」

    「天津衛?」方世鴻驚道。

    「對,天津衛。」方從哲點點頭,「天津衛除了官船,可從未停過私船。你說,朝中大臣會輕易答應嗎?」

    方世鴻苦笑著搖搖頭,心想,就是大臣答應了,皇上也會駁回了。那天津衛是什麼地方?京師的海上第一防線……

    飽含著希冀,方世鴻又問道:「那,另外一條呢?」

    「登萊海道,」方從哲淡淡應道:「糧船可從登州和萊州出發,也是在旅順停泊。這條航道,要比天津海道近。」

    「這條道好,」方世鴻喜道,「……正好可以在山東買糧。」

    方從哲卻潑了一盆冷水,「可是地方官員卻不想找這個麻煩。另外,山東的大量逃戶,都聚集在海道途中的島嶼上……」

    「父親,」方世鴻挨了當頭一擊,卻立即醒悟過來,「……你是在考校孩兒,可對?」

    方從哲淡淡一笑,「那你就說說,為父該如何處置。」

    「是,」方世鴻臉色一整,從容對道:「登萊兩地的地方官員無關大局,如他們反對,遠遠的調開即可。至於那些逃戶,或派大臣宣慰,或派大軍征絞,定讓他們服服貼貼。」

    方從哲微微頷首,「看來,這些年,你也有長進了。」卻又吩咐道:「……你去跟他們傳個話,就說這事兒,我應下了。」

    「是,孩兒這就去辦。」方世鴻一喜,連忙應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