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一卷 泰昌元年 第二十八章 清談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二十八章清談

    趁大家不注意,解經邦悄悄的把口中的垂涎嚥了回去,卻發出了『咕』的一聲。嚇得解經邦連忙垂頭低眉,擺出一番若無其事的樣子。卻豎起耳朵,小心注意著眾人反應……

    乾清宮大殿之上原本靜悄悄的,卻被這『咕』的一聲驚動,衝散了幾分凝重。幾位大臣借此機會動了動姿勢,避免身體太過僵硬,卻又繼續陷入到沉默當中……

    過了良久,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王安才出言打破了這片死寂。

    「陛下,魏朝適才所講,可是真的?」王安有些遲疑,只因剛才魏朝所說的事情也太過荒謬了。全國大面積受災,災情已經延續了三十五年?最近二十年更是大面積絕收?王安也是從內書堂出來的,多年來在內宮摸爬滾打才有此成就。對於治國理政,也絲毫不遜色於內閣諸位大學士。因此,他很明白方從哲所說情況的嚴重性。在這一剎那,他甚至以為自己在做夢,只管將雙目盯緊皇帝的臉,希望他告訴自己,這些都不是真的。可是,他失望了……

    「魏朝剛才所言確為實情,這都是朕命他細查宮中密檔,細細總結出來的。」朱由校先肯定了魏朝所講情況的真實性,又道:「各地災情已到了萬分危急的地步,而最嚴重的就是陝西……」

    「啊,」聽到皇上說的如此肯定,解經邦不禁失聲驚呼,不料卻聽見身邊也傳來一聲驚呼,解經邦扭頭看了一眼,才發現王之寀用手掩嘴,正滿臉驚色……

    「陛下,」解經邦卻顧不得王之寀為何驚呼,而是冒著君前失儀的風險,直通通的問道:「請問陛下,陛下所言陝西災情最重,是何緣故?」

    王之寀直嚇得的魂飛魄散,適才陛下所言,陝西災情最為嚴重,而自己卻是陝西左布政使,主管一省庶政。這,這皇上怪罪下來,那可如何是好?聽得解經邦發問,忙直盯盯的看著皇上,等待皇上解釋……

    「這是從這些災害統計表中分析來的,」朱由校用手拍了拍御案上的一疊文件,言道:「朕讓宮人把萬曆元年至今的各地報災奏章統計了一遍,從其中發現,陝西災情開始最早,發生最煩,範圍最廣。這些表格方愛卿和劉愛卿、韓愛卿早已看過,解愛卿和王愛卿稍後可拿去細觀,但注意保密,不得洩露。」

    「臣遵旨。」雖不知這些表格是何物,但解經邦已經確認,皇上所述為實,而且得到了內閣確認,想到自己家鄉受災嚴重,一時間有些憂心重重……

    「臣遵旨。」聽到皇上讓自己和解經邦一起看那些表格,王之寀才發現心來。看來皇上沒想著怪罪自己,王之寀想道。隨即啞然失笑,自己剛被封為東閣大學士,皇上又怎麼會怪罪自己呢?……一旦醒悟,王之寀就發現自己剛才名利心太重,有些進退失據。忙暗自警惕,靜下心來,仔細分析皇上意圖……

    王安從御案之上取過表格,起初有些不解,但稍一思付,便明白過來。心中更是暗自驚歎,看來皇上身邊有高人啊?……

    「陛下,」王安奏道,「這表格看似簡單,卻暗含哲理。方寸之間,更是把一省災情盡收其內。敢問陛下,」王安躬身施禮,「這表格是何人出的主意?」

    「這是朕的主意,」朱由校暗自得意,卻絲毫不為自己剽竊了後人智慧而臉紅。洋洋得意的自己應承下來。「朕看那些奏章所述太過散亂,想起賬薄式樣,便畫了此表格,讓魏朝他們填寫了……」

    不過,也虧得朱由校膽氣不壯,生怕王安及大臣起疑,便言道:「大伴最近忙於皇考陵工,一直不在朕身邊,卻讓朕處理朝政時無所是從,才想出了這主意……」

    王安本想對想出這表格的人大家讚揚,卻聽得是皇上所制,便改了主意。出言勸諫道:「陛下身為九五至尊,臨朝稱制,怎能行此小道……」卻把朱由校教訓了一頓,讓朱由校有口難言,只能諾諾應是。臨終了,才輕飄飄的言了聲,「不過,念在陛下操心國事的份上,下不為例。」

    方從哲等內閣大學士,本以為皇上英姿勃發,是為明主,卻見他在王安面前如此懦弱,心中就是一歎。又見王安出言勸諫,雖句句在理,可皇上卻表現懦弱,更是暗自驚心,生怕日後內廷做大,宦官專政……

    待到王安住口不言,朱由校忙轉移話題……

    「災情局勢大家俱已明瞭,如何解決就要依仗諸位了。」朱由校轉向解經邦、王之寀兩人,「此次選舉閣臣,朕一力要求從地方布政使中選拔,正是為這災情治理。也幸得祖宗保佑,解愛卿和王愛卿都在京師,免了來回宣旨,公文遞送之奔波。而兩位愛卿,一為陝西左布政使,一為山西右布政使,均任職多年,政務嫻熟;又都是陝西人士,深知桑梓之苦。這如何解民倒懸,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還望諸位大臣同心協力。」

    「臣等自當盡力竭力,解君父之難。」方從哲、王安等等眾人連忙跪倒應允。

    「不僅是解朕之危難,而是要救民於水火之中。」朱由校有些不滿意,嗔道。

    「臣等遵旨,自當輔佐陛下,救民於水火之中。」方從哲、王安等人連忙改口應道。

    「免禮,平身。」朱由校搖頭苦笑,只好讓眾人起身。……

    卻不想,王之寀剛一起身,便上前奏道:「啟奏陛下,如今各地災情嚴重,民不聊生。請陛下發內帑,開糧倉,解民之危急……」

    王之寀兩榜進士出身,這番大道理講起來,頭頭是道,語氣中更是充滿了憂天憫民。只把在場諸人目瞪口呆,傻傻的看著他的激情演出……。過了良久,朱由校才打斷了王之寀的滔滔不絕,問道:「發內帑,開糧倉外,王愛卿可還有救災措施?」

    王之寀聽了大急,連忙奏道:「陛下,你富有天下,怎能如此愛惜錢貨,反而置黎民百姓不管呢?」

    氣的朱由校青筋蹦起老高,對明朝的這些沽名釣譽的所謂『清流』官更加厭惡,冷冷的看向解經邦,問道:「解大人又有什麼救災高招呢?還不快快講來。」

    這一刻,朱由校暗下決心,如果解經邦也是如王之寀般兒,藉著貶低皇帝來抬高自己,那自己就是拼著被世人嘲笑,也要把這兩人貶職為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