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一卷 泰昌元年 第九章 各方反應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九章各方反應()

    方從哲離開大內,卻並沒去內閣應值,而是回到家中。他本是京城人士,隸籍錦衣衛。只因考上了進士,才脫了軍籍,做了文官,後來當上首輔。這些年下來,他的府邸是修建的越發漂亮。公務閒暇之餘,召三五好友,在家中吟詩作畫,倒也瀟灑。可正是因為他家住北京,在萬曆年間,其他眾人棄官不做、逃離京城之時,他卻無處可去,只好被萬曆皇帝抓了壯丁,連做七年大學士,其中還有六年獨相。期間,因朝政混亂,國勢日衰,方從哲受到清流的猛烈抨擊,多次求去。

    剛一進門,方從哲就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迎面走來。見到方從哲,那男子扭頭就走,卻被方從哲叫住。

    「父親,」那男子向前行禮,「你回來了,你可別生氣,剛才孩兒沒看見你老人家。」

    「又要出去?」方從哲沒好氣的瞪了兒子一眼,不等他答話,接著道:「跟我去書房。」說吧,直接向裡面走,那男子跟在後面。

    這男子名世鴻,是方從哲的獨子,現正賦閒在家,每日出去和些狐朋狗友鬼混,方從哲對他是恨鐵不成鋼。三年前,方世鴻也有個差事,受蔭補做了個尚寶局丞。這是個正六品的官職,月俸十石,也無許多公務,倒也清閒。

    可事情就壞在清閒上,方世鴻每日閒暇無事,又是當朝首輔之子,難免做些宿柳眠花之事,成為京城中赫赫有名的浪子。三年前,方世鴻在一次狎妓時,牽涉入妓女墜馬身亡事件。因此被巡城御史彈劾而撤職。當時人們傳言妓女是被他打死的,因而議論紛紛。御史交相彈劾,險些導致方從哲致仕。從那以後,方世鴻更是變本加厲……

    父子二人走進書房,方從哲沉吟一會兒,說道:「從今天起,你每日在家給我讀書,不得再出門半步。」

    方世鴻雖然不喜讀書,但畢竟出身官宦世家,又在京城中打滾多年。聽老爺子突然一反常態,就知道其中必有緣故。連忙問道:「父親,可是又有人彈劾咱家?」

    「不是,」方從哲搖搖頭,「陛下初登大寶,定下制度,三年內不動輔政大臣,為父也在其列。」

    「啊?」方世鴻大吃一驚,他明白,如今東林黨人咄咄逼人,又和泰昌皇帝舊人來往密切;自己的父親受自己連累,名聲大跌,更受言官諫臣攻擊。心中就一直想致仕,也好脫離黨爭,保全家小。可當今一聲令下,自己父親卻進退兩難。就乖巧的答道:「父親放心,兒子日後就在家讀書,不再出去便是。」

    「如此到苦了你了。」方從哲點點頭,「好歹陛下答應了,三年後讓為父致仕。到時我們就可以脫離苦海了。」

    「父親,」方世鴻點頭應是,卻突然想起一事。「這三年不動輔政大臣之位,是誰給陛下出的主意啊?」

    「為父不知,」方從哲仔細回想了下,發現一頭霧水。「不是王安,他和東林黨人來往密切。怎會出此阻攔東林黨攻勢的計策。」方從哲先排除了一人,「難道是那魏朝?可他才剛到陛下身邊,怎會能影響陛下?難道是……」

    「陛下?」如同一道電光閃過,父子二人面面相覷,難以置信。好半天,兩人才緩過神來。

    方世鴻疑道,「難道陛下要父親牽制東林黨?這怎麼可能?」

    方從哲一塵苦笑,「怎麼不可能。其實陛下說的很明白了。要尊崇大行皇帝『各黨參用』之策。可為父只顧想著脫離苦海,卻沒注意到此節……」

    看方世鴻不明白,方從哲解釋道:「陛下畢竟年幼,早年又沒讀過書,恩威未立。這三年之期,為父和東林黨人相互牽扯,陛下自可安心求學,掌控力量……」

    「可這也不用三年不調整輔政大臣啊?」方世鴻還是不明白。

    「這只是陛下堵那些言官的嘴,」方從哲一笑,「陛下也想清靜啊……」

    在皇城外的一處宅子裡,同樣的談話也正在進行……

    談話的有三人,一個是兵科給事中楊漣,另一個是御史左光斗,最後一人三十多歲、南人相貌,言談間顧盼生姿,舉止豪邁……

    楊漣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大聲叫嚷道:「文言兄,這是誰給陛下出的主意?竟然這般毒辣。」

    那男子姓汪名文言,是個監生,他本是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人士,在家鄉做個獄吏,倒也自在。只因監守自盜,怕被官府追究責任,才投奔到大太監王安府上當門客。後與刑部侍郎於玉立相熟,便在東林黨和東宮之間相互聯絡,為泰昌皇帝後來登基立下汗馬功勞,深受王安信任……

    聽了楊漣發火,汪文言倒也不惱,只是淡淡的說道:「汪某從東主(王安)處得了消息,又去劉一燝劉閣老處相詢。得到的消息是,這是陛下自己的主意……」

    「文言兄,」楊漣一聽就惱了,打斷了汪文言的話。「此言荒謬,這京城上下誰人不知,當今少不讀書……」

    「大洪,不可妄言。」左光斗打斷了楊漣的話。「陛下雖少年失學,但天資聰穎,也是我等忠義之士之福。」

    「此言甚是,」楊漣一驚,冷靜下來,急忙掩飾道,「只是這『三年不調整輔政大臣』和『輔政大臣連坐』,這也太荒唐了吧?劉閣老難道沒封駁詔書嗎?」

    「還封駁什麼?」汪文言苦笑,「這內閣首輔是方從哲啊。」

    「此獠如此猖狂,看我等如何彈劾與他……」楊漣說到一半,卻頹然坐下。還彈劾什麼?輔政大臣都連坐了,只怕一封奏章上去,這朝局就更亂了……

    楊漣有些洩氣,他自命忠貞之士,一心匡扶大明,驅逐奸邪。自萬曆皇帝病危,他就鼓動大臣,甚至用言語激方從哲入內閣值守,生怕萬曆皇帝臨終改了主意,傳位福王……。好不容易,泰昌皇帝即位,朝中奸邪有望驅逐,卻又換了天啟皇帝。期間,他又是東奔西走,逼迫李選侍移宮,生怕小皇帝被李選侍控制。卻發現一夜之後,局勢驟變,也是有些茫然……

    汪文言有些憐惜的看著楊漣,他明白楊漣的志向,佩服他的為人,可他比楊漣看得更清楚……

    「楊大人、左大人,」汪文言一抱拳,勸道:「汪某有一言相勸,不知可否?」

    「文言兄請講。」兩人一愣,忙正色答道。

    「假如有一日,這朝中全是東林黨人,你們說,這皇上能睡得穩嗎?……」

    楊左二人愕然,「可我們都是忠貞之士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