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無極曲

第一卷 洪荒神話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教爭鋒,華胥誕子 文 / 世紀8727

    話說人族在人主楊鳳棲的帶領下繁衍生息,不斷壯大,一個個部落遍佈洪荒大地,在諸多天神、地神、巫師、仙師的幫助下驅除妖獸,獵殺猛獸,抵抗天災,擴建部落。當是時,人族中除了天災地難,就只要妖獸猛獸帶給人類巨大的威脅,而人族也致力於消滅妖獸猛獸。

    人人習武,血氣如龍,力能生撕妖獸,速度如飛禽,因此人族甚少為疾病所困擾,個個生龍活虎,強大至極,因而人族中尚武成風,不學武不成體統,沒有獵殺飛禽猛獸,剿殺妖獸的能力;而入道的武者凝煉了武魂,其能力甚至超過仙人,舉手投足都有劈碎山河的力量。

    因此,青蓮山成了繼無極山和玉蒼山之外的第三座人族聖山,傳說中的武道聖山,是人族傳說中最接近武道界的神山,是武道聖人的道場,每年都有無數人族進山拜師,連那些得道化形的妖族也想進山拜師習武,習得《武道真訣》的最高奧義。

    武道不同於仙道,也不同於佛道、魔道,不擅長使用法器法寶,不擅長符菉陣法之類,追求的是肉身和靈魂上的力量,雖說得道武者一通百通,但畢竟不是專業,無法像修仙者那般精通。而武魂更加強大,比一般元神更加強大,能凝聚成兵,化為無上神兵,威能無邊;同時,武者的兵器一般是神兵,不在乎功能效用,而只在乎攻擊與防禦,講一個「利」與「固」。同太古時代神兵如出一轍,同樣講究鑄造神兵,只是加入了武道精神,成為一種武道神兵,也分人、地、天、極道、聖五階,像玄清聖人以玄清杖重新煉製的武道神兵玄清武道刃就是一件聖神兵,混元聖兵;而玄清聖人的自我屍身化身青蓮道人的青蓮杖便是極道神兵,威震洪荒,本身青蓮道人主掌武教,也是一尊極道境界至人。

    武道山青蓮聖山之中,被玄清融煉入陽之祖脈,已經成為一座不遜色於崑崙山的聖山,遠比洞天福地來得玄妙,先天靈氣濃厚,資源豐富更勝一個中千世界。山中有玄清聖人三屍化身坐鎮,一明兩暗,自我屍身青蓮道人執掌教主之位,掌控初始法則,已是極道君王境界;惡屍化身驚夜道人乃是上品先天靈寶驚夜槍所化,執掌殺戮法則,也是極道君王境界,以及寄托量天尺斬出的善屍化身無量道人,執掌度量法則,同樣的極道境界,二者為武教暗中的太上長老,共同執掌武教長老團。三位極道強者共同鎮壓青蓮山,鎮壓住山中的祖脈,都有各自的極道神兵。

    而此時,玄清聖人唯一的弟子楊萬古也有准聖巔峰修為,武道修為同樣驚天動地,武魂已超凡入聖,在人族中收了幾個入室弟子和諸多記名弟子。武道教名義上的教祖是武聖玄清,而教主是青蓮道人,其實都是元古道人(楊萬古)在管理一切,而真正管理的是楊萬古收下的弟子,如劍神楊晨、刀帝關霄漢、武尊袁洪、槍皇洪崖四大弟子正是元古道人的入室弟子,威名盛行大地,其中楊晨乃是一柄靈兵神劍開得靈智得道化形,袁洪乃是四大靈猴之一的通背猿猴得道,而關霄漢和洪崖都是人族。

    無極一脈第三代弟子已經開枝散葉,武教盛於一時,當是時武風盛行,人族因此而強大,諸族難犯!可以說,武教是當時人族中最受遵崇的先天大教,遠比仙教、佛教、魔教、冥教更讓人尊崇,因為武學入門容易,輕易就能鍛煉出一個強健的體魄,擁有撕裂妖獸猛禽的能力,不需要道心、佛性、魔種等。

    而人教最是特殊,因為人教,即眾生教,包含天地眾生,不管人、神、仙、鬼、巫、妖、佛、魔都是天地眾生,都份屬人教一員,其他諸教相當於在幫助人教教化眾生,佔了大便宜。而妖族有皇天大帝管理,人族有鳳棲人主管理,人族便屬於一種無為而治的狀態。

    不過,其他大教也沒有落下,仙教三大聖地都大開方便之門,傳播道統,有崑崙聖山闡教,首陽山道教,金鰲島截教,傳下《玉清洞玄真經》、《太清天人經》和《上清黃庭經》等仙教經書道冊。

    佛教聖地須彌山中,接引聖人的佛教在西域更是大開方便之門,廣收門徒,壯大佛門,傳下《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菩提經》、《大涅槃經》、《本願經》、《彼岸聖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諸多佛門經典。接引聖人收徒有藥師、迦葉、毗婆屍、屍棄、拘那含、毗捨浮、毗盧遮那、寶生、不空、積香(不動)、壽光、地藏等人,還有准提道人的弟子,日光、月光、大勢至等。

    說起准提道人,不得不說是一個擁有大智慧、大毅力、大機緣、大恆心之人,沒有成聖機緣,卻讓他悟出了一種集合光明法則、智慧法則、渡化法則、心靈法則的大道,謂之「菩提」!融合四**則,強謂之「菩提法則」,並借助阿彌陀佛建立大乘佛教之時,成為佛教佛母,專掌渡化之職,成功將菩提法則完全掌控,這是一種全新的融合法則,讓他成就了極道君王境界。就像太清道人的兩儀法則乃是陽之法則和陰之法則融合,玉清道人的三才法則乃是天、地、人三種法則的融合,上清道人的四象法則乃是地、水、火、風四種法則的融合,楊天凡最初掌控的五行法則乃是金木水火土五種法則的融合一般。當然,融合法則困難至極,要先將各自法則體悟圓滿,再將其融合成新的法則。若准提道人能不斷參悟菩提之道,將有很大潛力證得混元大道。

    雖然武學入門容易,但入道卻難,諸般大道要想窺得門徑,須有道心,向道之心。有道心者,才有大毅力、大恆心、大悟性、大智慧、大道緣。道不可輕傳,道難以言傳!求道者,不問身體靈魂資質,不問靈根仙根與否,不問出身高低貧賤,唯道心也!沒有道心,鑄不成道基,修不了道,成不了仙聖。所以,諸教傳道,並非濫傳,而是尋找擁有道心道基之人傳下道統,其餘則傳下各教大道的道義而已。而許多正統大道又是非門人不得傳,如仙教的金丹大道、佛教的舍利大道、魔教的種魔大道、武教的武魂大道、冥教的幽冥大道。

    像人族中,只有進入人族聖殿者,並擁有道心,能鑄道基者,才能有機會修習正統的造化大道,得造化金丹,修得造化神胎,有望修成造化神嬰,得道成造化神仙。畢竟道不可輕傳,若正統道法氾濫的話,其因果之巨大,連混元聖人也要為之敬畏。因此,各教經書道冊中都只講各教道義,大道至理妙諦,卻不明講大道法門,然其中卻深深隱藏著各教的正統大道修行法門,只是沒有極高的悟性道心與機緣是難以參悟的。

    而只有武術和巫術不需要道行即可施展,因此被稱為道外旁門左術,如武功、煉蠱術、施毒術、馴獸術、詛咒術、通靈術、咒言術、律令術、祭祀術、馴鬼術、煉屍術等。巫教之中,左術最多,被稱為巫師,最是擅長左術,又稱巫術。當然,得道的巫師能溝通天地意志,靈魂成就冥神金身,得道成冥,但其比仙道佛道更難修行,倒是巫教中的煉體術乃是繼承盤古真身和無極金身的法門,高明至極,被命名為「九轉冥巫功」,修冥王金身。

    這時候,在修士眼中,天地有十二聖(極道至人),仙教三聖(三清道人)、佛教二聖(阿彌陀佛和准提佛母)、天庭一聖(皇天大帝)、地府二聖(幽冥教主酆都大帝和平心娘娘)、巫教一聖(厚土祖巫)、武教一聖(青蓮道人)、人教一聖(楊鳳棲)、天魔界一聖(天魔界主大自在天主)。在新衍紀修行者眼中,那傳說中的天地聖人和混元聖人只是傳說而已,也不知道無極一脈,只知道現在顯化天地的十二大聖,至高無上!因為除了女媧聖人外,其餘天地聖人都隱居天外混沌,而女媧聖人也隱居在無極山中,連同所有的混元聖人都在無極山中不顯世間。而顯化世間的聖者,除了准提道人外,其餘皆是六大天地聖人的大道化身,是聖人在天地中的代言人。

    大地上,人們過著人神合居的生活,隨時能聽到仙人降臨**的事情,而人族中除了以進入人族聖地和青蓮山為目標外,還有許多人擁有道心,嚮往求仙問道,追尋仙人遺跡,踏上登仙路,而像崑崙山、首陽山、鳳棲山、萬壽山,還有海外蓬萊仙島和金鰲島等諸多仙地。如人族中最早求仙問道的容成子、赤松子、寧封子、赤將子、淥圖子和務成子等人,這些人個個都留下了成仙得道的神話故事,成為傳奇人物。

    人族中有最古老的三千頂級部落,但經過無數歲月的洗禮,許多部落漸漸沒落,淡出人族中;有些部落則隱去聲名,成為隱世的部落;有些則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或被吞併,或被妖獸滅絕;而有些部落則組成更加強大的部落聯盟。

    於是就有了華胥部落、女媧部落、無極部落、楊氏部落、青蓮部落、盤古部落、青龍部落、鳳凰部落、朱雀部落、白虎部落、玄武部落、麒麟部落等諸多強大部落。而人主楊鳳棲所在的部落就叫女媧部落,是紀念人母女媧聖人的一個部落。

    在人族中有個強大部落,叫華胥部落,乃是為紀念女媧聖母之恩師華胥聖母為命名的部落。這個部落中有一個風姓小部落,中有一個天真善良少女華胥氏,夢遇女媧聖母摶土造人,並將一縷造人所剩的陰陽五行之氣送給了她。夢醒後,華胥氏興奮地說與族人聽,族人也為她感到高興,因為她得聖遇賜。沒幾天,華胥氏竟然不婚而孕,驚動了族中老者,言道聖人將出。

    果然,華胥氏懷孕十二載才誕下一子,姓風,取名太昊,意喻為廣闊無邊的蒼天,照耀天地的太陽,朗朗如日月,帶給人族以溫暖,生機。

    當是時,紫氣升騰,瑞氣千條,祥光萬丈,有鳳凰起舞、神龍盤繞、麒麟獻玉,正應了那人族老者之言,有聖人降世!是以,華胥氏在部落中地位日漸提高,受人尊敬,因夢聖母賜子而孕,人們認為太昊是女媧聖母賜給部落族人的聖子,日後的大聖人。

    而太昊也是從小聰明,剛出生就能言語,不到一個月就能走路,兩個月能奔跑,半年後就能出入深山險地隨族人打獵。而且太昊異常孝順,對族人也善良,時常幫助族人,自小便有小聖人之稱。

    ^^^^^^^^^^^^^^^^^^^^^^^^^^^^^^^^^^^^^^^^^^^^^^^^^^^^^^^^^^^^^^^^^^^^^^^^^^^^^^^^^^^^^^^^^^^^^^^^^^^^^^^^^^^^^^^^^^^^^^^^^^^^^^^^^^^^^^^^^^^^^^^^^^^^^^^^^^^^^^^^^^^^^^^^^^^^

    本書太昊何許人也?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