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科技體系

小說博覽 九十八節 作詩 引導 文 / 孤舟雪

    【最近出的這個簽到,您點一次就能獲得一點粉絲值的哦。另外例行求點擊!!推薦!!!收藏!!!!評價!!!!!簽到!!!!!!】

    馬車停下,朱厚照一抬頭,從窗子中看到已經到達目的地了。

    將手中的書放在馬車上,朱厚照起身就躍了下來。

    朱厚照沒有使用人肉下馬石的習慣,這個寬闊的地方也沒有下馬石。只不過是一片比較寬闊的地方而已。

    朱厚照這次沒有直接在門前下車,這樣不爽。直接將車停到停車場,然後步行過去也不錯。這樣能更清晰的有一種更好更美妙的感覺:咱也是有車一族哇。

    慢慢溜躂著進了圖書館,隨手和吳秀才打了個招呼。

    朱厚照來的次數太多,吳秀才已經麻木了,而且朱厚照也提前叮囑過不要暴露。因此,他只是回了一個招呼,連座位都沒有起來。不過就算朱厚照沒有叮囑,吳秀才也最多起起身而已。

    流連著看著圖書館中的藏書,用手輕輕撫摸著那些觸感舒適的書頁,朱厚照在墨香中有些陶醉了。

    某人心裡想作首詩,然後他就做出來了:

    啊!

    知識啊——

    知識……

    朱厚照雖然文化功底不錯,但是某人還是沒能觸景生情的吟出一首真正的詩來,最終弄出了首不倫不類的玩藝。這是練習少的緣故,原諒某人的文學修養吧,即使這是不可饒恕的,那怕是首不押韻無平仄的打油詩也好啊。

    作完詩的同時,某人心中感歎了一下,祛除掉心頭上的壓力,然後就繼續開始看。當然,他沒忘了狠狠鄙視了一下自己,下定決心有空去參加一些詩會什麼的。

    抽出一本,朱厚照默默的走向長條桌。

    現在是上課的時候,所以人並沒有爆滿。人與人中間無意識的都隔了一張椅子,這樣不那麼擠,就像某人上輩子大學中的景像一樣。

    要問朱厚照有著最好的藏書地,為什麼還要來這兒?無他,享受這種感覺耳。

    而且,朱厚照名義上擁有的藏書幾乎是最豐富,但是那位置在皇宮裡頭,進出太麻煩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建設,全國的兩京十三省所在地,都有了一個圖書館。

    明代最高政區為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京師、南京、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

    雖然由於運輸的原因,像雲南貴州之類的偏遠地區的圖書館規模很成問題,但畢竟是有了。一些文人被招成圖書管理員,由中央圖書管理的小分部門直轄。

    得到便利的人們普遍交口稱讚朝廷善政。不過大部分功勳被不明真相的群眾們歸到了謝遷太傅的頭上,這個真正發起人相對來說反而倒少一些。

    從地域上來說,越靠北的省越快,這就是靠著中華書局近,地利帶來的便利了。北直隸、山西、陝西、山東、河南北五省為第一批次,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等中五省為第二批次,而廣東、福建、廣東、貴州、雲南這南五省相對來說就是最後一批次的了。

    雖然並不一定是省內最繁華的都市,但是畢竟是政府所在地,也是高考所在地。所以圖書館還是直接設在了省會,而不是巡撫駐地什麼的,這樣相對來說也方便。

    至於各省內的麼,直接就派發下去了,讓他們按照各自的情況而定。最後可以算政績的。

    官員們不傻,都知道讀書人事無小事。一般這個做好了都是可以出大政績的,也是切切實實的做事。

    在當時想做出一些事情來的好官比例相當不少,而且,政績工程並不是後世人的專利,這些都是有遺傳因素的。唯一的區別,或許就是古人不會弄一些豆腐渣子來湊合事情,建一些外表光鮮裡頭破絮的東西來充數。

    再說了,圖書館好不好,是看裡頭的書的數量和質量,而不是看建築怎麼樣,所以質量問題可以放心。

    按照某人呢的設想,還接受捐贈,並且可以在一個不是太引人注目的地方立塊碑,刻下名字。往常有錢就修橋鋪路建私塾的鄉紳富商們,也不會放棄這個可以給家鄉造福的機會。而且,刻名字這種事情可是能流芳百世的,因此在建省級圖書館的時候資金就甚至還有富餘。省級的都這樣,更何況那些鄉紳更多的下幾級的圖書館建設呢。

    朱厚照將書還回書架,就繼續開始在裡面溜躂。

    想著這麼大一個圖書館是在自己手裡建立起來的,某個人大但是心小的傢伙心中就充滿了自豪。下次估計在城外的研究院,沒準兒他也會出現這種感想吧,畢竟那片建築群可比這個大多了。

    好吧言歸正傳,朱厚照慢慢溜躂到了讀報欄。

    然後,朱厚照就像當年一樣,默默的閱讀著這三份報紙。

    周圍一起看的人還不少,好幾個對在互相小聲討論著時事。

    在某人對輿論偷偷的鉗制下,在沒有特許的情況下,用詞太激烈攻擊性太強的文章沒有登上這兩份報紙的可能,所以相對來說這兩份報紙還是很溫和的。

    看著周圍的青年,聽著他們嘴中的詞語,朱厚照想起了「憤青」這個詞。

    在古代,憤青在讀書人中的比例,並不比現在讀書人中憤青的比例少。畢竟青年人嘛,熱血一些是肯定的,也是可以允許的。誰沒有意氣風發、散發著青春激情的時代?連朱厚照都曾經有過(呃!!)。

    朱厚照忽然想疏導一下這種力量,將一切弄到更有利的軌道上來,再讓其發展。

    這種力量是強大的,青年們這種敢於打破常規的精神,一旦彙集起來,將是一股無所抵擋的洪流。現在朱厚照想做的,只不過就是弄個口子,將這種力量匯聚起來,然後稍微瞄準一下方向就好,它自然會自動發射、跟蹤的。

    【請各位大大幫忙參與一下最新發佈的投票調查,主角馬上就要弄拼音了,是用民國時期的注音符號好,還是現行的拉丁文拼音好?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