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科技體系

小說博覽 八十六節 政委教官 民族史 文 / 孤舟雪

    【最近出的這個簽到,您點一次就能獲得一點粉絲值的哦。另外例行求點擊!!推薦!!!收藏!!!!評價!!!!!簽到!!!!!!】

    沒錯,朱厚照就是想將這兩個人訓練成為政委。

    準確的說,是政委教官,也就是政委的教官,負責教出一群群的政委。將這兩個人洗腦,變成合格的政委之後,再讓他們擔任教官,能教出更多的政委來。

    在隊伍草創的時候,插入政委的難度是最低的。

    假如那些新兵已經成軍了,經過多次戰鬥了,那樣再向其中安插政委的難度就太大了,很容易受到人們的牴觸。或許攝於自己的威名(你一個剛登基一年的小皇帝有什麼威名啊。作者)不會當面反對,但是心裡一定是不舒服甚至會疏遠的。這很不好,所以朱厚照決定在一開始就將政委插進軍隊。

    朱厚照要做的就是,用民族大義國家威嚴軍人職責充滿這兩個傢伙的腦袋,並深深的刻在他們的靈魂上。

    讓各種高尚的思想充盈在他們的心中,使他們時刻覺得自己是如此的高大和正義,就像那些明末的書生一樣。當然,這個更為徹底,同時嚴格的紀律也會約束他們,使他們不至於像明末那群人一樣心中一套做出來又是另一套。

    讓一個人為自己做事,威嚴或者脅迫永遠不是最好的辦法。讓其心甘情願的為自己做事才是好辦法,而且其中,用高尚的理論教化之是最高境界中的一種。後世某組織前期就是這樣,用貌似高尚的理論將人們洗腦,從而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的熱血小青年。

    容易挨螃蟹夾子的少說。且說朱厚照開始堅定而又滔滔不絕的開始講了:「你們都是讀過書的人,知道我們民族的起源是什麼吧。」

    「民族?」葉昌在思索的時候口快說了一句,馬上就不吭聲了,幾秒鐘後才一副明白了的樣子。

    「對,就是民族。」百多年的平靜和沒有大的外部侵略,已經讓人們的民族意識很淡薄了。就像另外那個時空,有不少人聽到「漢族」兩字甚至還要想一下才能想起來。當然,比起後世近四百年的斷層來說,現在這兩個人還是要好一些的,只是對「民族」這個詞不太熟悉而已。

    「不說那遙遠的洪荒神話時代的各位神明,且說自三皇五帝定下我們民族的根來,我們的民族就開始茁壯的發展,祖先們拓展的適合生存的範圍不斷擴大。祖先們披荊斬棘,漸漸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天下。」

    「……然後就是三代之治,古之堯舜禹都是有道明君,在其治理之下,先人們克服了種種困難,頑強的生活了下去。禹,治水能臣。因其能,帝舜禪讓於其。其子啟建國,名為夏,自此始有王朝。」

    「……夏桀殘暴,商湯伐之,自此……」

    「……周文王勤政愛民,並得姜尚輔佐,至武王,獨夫商紂王殘暴益甚,周伐之,武王誓師於牧野。紂王迎戰,軍士陣前倒戈,紂倉皇逃遁,**於鹿台。商亡,歷十七世,三十一王。周公定禮樂,流傳至今。周始建,其地更漲,為固其政,始為封建……」

    「……至周厲王,厲王橫徵暴斂,還不讓國人談論政事,國人道路以目。最終國人暴動,將厲王趕至彘。五老執政,建立共和,為共和元年,自此始有信史。也就是黃帝歷一八五七年,我們民族有了精確的歷史,至今不絕……」

    「……至幽王,烽火戲諸侯,為申侯勾結犬戎所殺,其子宜臼即位,遷都洛邑,西周遂亡……」

    「……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春秋之時,諸侯爭相稱霸;戰國之時,所剩諸侯大國互相爭戰。春秋有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五霸說法各異,此處取歷史課本上的一種。總的來說在各種說法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比較固定,不好確定的是勾踐、闔閭、秦穆公、宋襄公。作者);戰國有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惠王十四年,山戎大舉攻燕,燕求救於齊,齊桓公尊王攘夷,攻山戎至孤竹。其後,桓公數據夷,霸業始成。孔子贊曰:『微斯人,吾其披髮左衽矣』……」

    「……春秋之時,內諸夏而外夷狄,華夷之辨立,吾華夏民族之精神始成。華夏民族之存,在於吾等之精神;華夷之辨,在於文明。故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赧王五十九年,秦滅周,周亡。周歷八百年,三十代,三十七王……」

    「……秦嬴政滅六國,立郡縣,天下始一統,名號始皇。秦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始皇築長城,使蒙恬率軍三十萬,收河套,北據匈奴八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自秦而使,天下一也……」

    「……然秦無道,二世而亡。楚漢相爭,劉邦勝之……」

    「……自文帝七王之亂,至武帝推恩令,中國之封建始亡,自此中國無封建……」

    「……自武帝,始有年號。有文景之治之基業,武帝始據匈奴。派大將衛青、霍去病逐匈奴,奪河套、河西走廊。自此役,漢與匈奴再無和親,北中國得百年安居……」

    「……王莽篡漢,改朝為新,西漢至此完……史家評曰,用《周禮》誤天下者,莽居其一……」

    「……光武劉秀敗王莽,重建故漢,史稱東漢……」

    (這裡面這段話雖然短,但真的好難寫。這一章查閱的資料計算的年代頂的上十幾章了。雖然看起來有些枯燥,但是內容還是費了某不少精力的。)

    【請各位大大幫忙參與一下最新發佈的投票調查,主角馬上就要弄拼音了,是用民國時期的注音符號好,還是現行的拉丁文拼音好?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