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科技體系

小說博覽 七十五節 圖書分類法 稜刺 文 / 孤舟雪

    【請各位大大幫忙參與一下最新發佈的投票調查,主角馬上就要弄拼音了,是用民國時期的注音符號好,還是現行的拉丁文拼音好?謝謝】

    兩個小傢伙的保密意識還挺不錯,竟然還時刻記著改變互相的稱呼。

    永福扭頭一看,旁邊的一段短隔牆上貼著兩張紙,上面用橫排文字標著各個書架上面內容的分類。

    上面將圖書一共分為了兩個類別,類別下面又是一層一層的子類:

    京都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第一層:甲人文乙自然

    第二層:甲(a六藝b歷史c諸子d詩賦e科舉f政治g教育

    h文學i藝術j文集k法律l譜錄m外文)

    乙(a天文b地理c數學d物理e化學f生物g農業

    h工業i商業j醫學k軍事)

    第三層:***(這個是按照各個類的附屬學科劃分的,另:此處省略幾百個字。

    若都寫上,這一章也不用寫什麼東西了,俺的腦細胞也剩不下多少

    活的了。作者)

    第四層:1.著作2.學術3.幫助

    第五層:著作(1.作2.著3.述)

    學術(1.注2.析3.爭4.討5.研6.考7.譯)

    第六層:按照完成時間先後排列。

    附註:每層種類或有增減,非定數。增減之時,上述各項自然隨之而變動。

    (修改刪減自「國際圖書集成分類法」,弄這個實在太消耗腦細胞了。作者注。)

    四二零四年六月

    京都圖書館

    永福一行一行的看完。在一群朝廷大員商議好了標點符號之後,曾經大力推行過。弄得幾乎人盡皆知,當然,是在信息比較通暢的地方。她也曾經在朱厚照那兒接觸到一些橫版書寫的東西,對於橫排文字的標點格式也有瞭解,所以讀起來並不困難。

    忽然她向後一轉頭,走了幾步到吳秀才面前,問道:「請問先生,那個《京都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裡面那些符號是什麼?」

    小丫頭沒接觸過,不認識那二十六個字輔(前面幾張有介紹,字母這個稱呼被某個自尊心強的人改成了字輔)。

    吳秀才說道:「哦,這本書上有。」說著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兩個小丫頭旁邊。從一個寫著大大的醒目的「推薦」二字的書架上拿下來一本書。這赫然是一本《數學》。

    「此書,乃是當今聖上所作,內容奇妙無比,為不少人所推崇。這本書,在最後的地方講述了這二十六個字輔的聲音和排列。」說著將書遞給兩人,然後回到座位上,繼續看書。說實話,兩人是見過這本書的。她們在朱厚照那兒看見過,不過只是翻了翻序和目錄,還沒來得及看裡頭的內容。

    兩人對視了一眼,然後將目光轉向了書架之上。

    再次拿下來一本《數學》之後,兩人走到了那長長的桌子上,開始閱讀後面的這篇文章。

    待天近正午,兩人出來後,兩人商量道明天來的時候一定要將這本書借出來。蓋因兩人在將後面的這篇附錄看完之後,好奇哥哥能寫出來什麼東西,於是翻了翻前面的內容。

    然後……兩人的興趣就被鼓動起來了。

    ————————————————————

    「嘎崩!」

    伴隨著一道反光。

    朱厚照手中半米長的刺刀應聲而斷。

    「不行,這個不行。」

    朱厚照老兄今天又來看槍械的製造進度了。作為一個上輩子沒有機會摸到這東西的人,這輩子某人對這些相當關心。

    「陛下,如果讓吾等換用百煉鋼,好好的打造,這刺刀沒那麼容易斷或者損壞的……」

    「這不行。」

    其實,如果用百煉鋼,刺刀本沒那麼容易斷的。但是朱厚照當時沒有同意,現在也不會同意。

    在這樣一個人力資源十分十分十分充沛的帝國,所有兵器一項最大的要求就是可以量產,隨之而來的就是成本控制問題。

    其實,按照明朝的水平來說,量產百煉鋼的刺刀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相反卻十分容易。明朝的戶籍制度雖然最後對工匠有所損害,但是在這個年代,是可以有效地組織起全國的製造能力的。就像後世的集體主義的作用一樣,可以短時間達到相當強的效率。

    但是百煉鋼成本太高了,生產效費比也太高了。想當年在唐朝的時候,就有節度使就是裝備不起軍械破產的。唐刀製作精良,但是確實是太貴了。

    「要不這樣吧。」朱厚照說道,「弄三稜或者四稜的刺刀,就像槍頭一樣。邊上要有血槽,這樣可以減輕重量增加強度。」

    朱厚照用兩手比劃著:「而且,這樣的刺刀有利於破甲,同時造成的傷口也不利於癒合。就像三稜或者四稜的箭簇一樣。」

    工匠們頂。

    朱厚照繼續說道:「至於到底是用三稜還是四稜,你們自己做著看。四稜的沉重但是容易鍛造,三稜的更加輕便。你們注意一下各種情況下槍支的重心,你們這經常做軍械的應該有經驗吧,你們自己斟酌吧。」

    朱厚照拿起一旁的步槍,一按卡筍卸下槍口已經斷掉的刺刀,然後隨手放到了一邊。

    朱厚照站直了平端起槍,果然舒適了很多。槍托舒服的頂在肩膀上,左手托著也舒服了一些,不再是硬邦邦的感覺,同時槍托的直與彎之間的平衡弄得更合適了一些。比起上一批步槍來,槍的重心也更加適宜了,重量也減輕了一些。

    槍上面的望山沒有多少改變,還是那個樣子。不過,這種有效射程在百米上下的步槍也暫時沒必要弄太複雜,先這樣就夠了。

    搬動了一下槍機頭,感覺了一下順暢的程度,以及槍支各種狀態下的狀態之後,朱厚照滿意的將步槍放下,然後他勉勵了工匠幾句就招呼一聲,帶著手下們離開了槍支工坊。

    【三稜還是四稜,這是個問題,大家有什麼意見沒?】

    【例行求點擊!!推薦!!!收藏!!!!評價!!!!!簽到!!!!!!最近出的這個簽到,您點一次就能獲得一點粉絲值的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